湖南省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
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
这些乡贤或以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盛基层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
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
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在古代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控制相对较松,不少朝代是县以下不设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皇权不下县”。
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国家权力的空白。
地方乡绅在国家行政体制之外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
这些事务涉及诸多内容,如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
清代实行较为严密的保甲制度,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常常不得不借助乡绅及宗族组织完成,多半“责成本乡绅士,依照条法,实力举行”。
由此可见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
因此,在传统中国社会,乡绅在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之间扮演着协调两者矛盾、促进双方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角色。
传统乡贤文化蔚为壮观,还有另一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绵绵瓜瓞,代不乏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官吏退休的“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的记载。
唐宋以降,官吏退休还乡渐成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雷打不动的制度。
官吏退职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
其一,进则为官、退则为绅的返乡模式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二,官吏回乡后为建设故里出力,治理乡村、造福桑梓,崇文兴学、教化一方,保障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也使乡贤文化在乡村代代相传。
其三,退职官员返乡,将毕生所学和积累的经验用于建设家乡,在维系乡村和谐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平衡发展。
如今,各级领导干部退职后在城市养老的多,通过各种关系设法牟利者也不少,告老还乡建设乡村者少。
如今的乡村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实现人才从流出到流入的良性循环。
当“告老还乡”被摈弃以后,乡贤的重要来源枯鱼涸辙,乡贤文化的凋敝也就在所难免了。
反观当今,国家在县级政府以下设有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权力组织,对基层社会的掌控基本做到全覆盖。
由于国家从组织机构上编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今天的乡贤很难像过去的乡绅一样,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无疑是乡贤文化衰落的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
(选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贤是指在地方上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这些人和乡贤文化能否兴盛密切相关,他们是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B.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贤文化是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在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都由地方乡绅完成。
D.“告老还乡”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制度保证了乡贤的来源,使古代乡贤文化能够在乡村代代相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贤凭借不同的特质,如学问文章、清明善政、道德品行等赢得百姓的高度认同,并对百姓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了乡贤文化。
B.如今乡贤文化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组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乡贤的作用已大不如以前。
C.清代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经常不得不借助乡绅的力量。
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D.在古代,“告老还乡”制度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而如今,广大乡村输出的人才很少会再回到乡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乡贤,乡贤文化就无法形成。
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衰落,要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乡贤。
B.“皇权不下县”使乡绅在基层社会有了施展才华的广大舞台,县以下广大区域的国家权力的空白主要通过基层乡村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
C.在古代,国家政权和基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主要通过乡绅来调解;如今,乡贤文化衰落,使得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国家权力组织来完成。
D.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告老还乡”传统对如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平衡发展仍能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1.C2.B3.C
【解析】
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都由地方乡绅完成”的说法错误,由原文“地方乡绅在国家行政体制之外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可知,有一些社会公共管理事务是由乡绅配合官府完成的。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最主要的原因”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其是“乡贤文化衰落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
3.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因果倒置,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编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使乡贤文化衰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鞭笋过墙
聂鑫森
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在这个下午,回到了古城曲曲巷中的家。
在这个祖传的院子里,他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棵粗粗细细的竹子。
不是普通的竹子,是稀有的斑竹、罗汉竹、方竹,都是他历年从外地购回并栽种、培植的。
他此生爱竹、师竹,不可一日无此君。
他的名字是已故父亲所赐,姓节名新篁字解箨,长大了才知道典出唐诗人元稹《新竹》中的句子:
“新篁才解箨。
”箨是笋壳,竹笋挣脱箨才能成为竹子。
老伴华素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坐下来。
节新篁搔了搔满头银发,忽然叹了一口气。
“新篁,又有心事了?
”
“华素,我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先教书,后调到文史研究馆。
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写的书、主编的书虽不能说等身,至少可以等臀。
”
“你活得直而有节,也活得充足、高贵。
口碑很好。
”
“夫人话外有音?
”
“没有。
比如那天深夜,你突发心脏病,偏偏赞美这箱子逼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只好去敲邻居的门,立刻惊醒了好多家好多人,他们用竹睡椅扎上两根大竹竿变成了抬轿,抬起你就往外走。
一到医院,你被送进了急救室。
大夫说再晚来十分钟,你就没法救了。
”
“不是我平日做得好,是他们以德报怨。
你不是不知道,我这高傲的秉性,就有过分的地方。
左宗棠说:
‘人不可俗,不可不随俗。
’我就忽略了,真的很愧疚。
”
两个人沉默下来。
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
见面点点头,多话不说;劈面相遇,侧身让人先过去;邻居有什么婚丧大事,礼貌地去送个包封,但不会去吃酒宴……
石凳边斜出一棵罗汉竹,竹根边点缀几朵蓝色的矢车菊。
华素欲弯腰把花扯去,节新篁说:
“别动!
”
“你一直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
”
“这一刻,我觉得它们都很入眼。
”
节新篁怔怔地看着矢车菊。
他六十岁退休时,平日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书法也颇具名声,尤以楷书和隶书为人激赏,过大年了。
有几位年长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书写春联,他含笑说:
“我正在赶写书稿,时间紧,但我会让各家都贴上春联。
”
他当然不会动笔写春联,觉得自己的手迹贴在街巷,有些委屈。
他去文化用品店买了几十付印刷品的红纸对联,一家一家地去送。
曲曲巷里,几乎家家都有院子。
一墙相隔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匀一二棵竹子去栽种,他笑着说:
“不容易侍弄的,别费那个神了,想看,你只管来看。
”邻居并不见怪,开玩笑说:
“倘若竹笋过墙来,你应该不会阻拦吧?
”他说:
“绝不阻拦。
不过,院墙的基础下得很深,又是麻石砌的,它怎么过去?
”
不是节新篁小气,而是他有异秉,觉得这样的好竹子,有几个懂得其妙处?
别亵渎了这清玩之物。
阳光如金箔,在竹叶间飘飞。
节新篁说:
“华素,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你猜我最喜欢哪一首?
”
华素笑了,说:
“你住院时,我天天守在病床前,你说了许多自省的话,特别是邻人乞竹而不允、鞭笋过墙而不能的事,你说得最多。
我猜这首诗应是: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
“知我者,内人也。
鞭笋过墙,情至深而无声,心气相通,根叶相连,为人际和谐的大境界,好得很啊。
”
华素故意问:
“你准备用手扯着鞭笋过墙?
”
“非也。
说到鞭笋过墙,古书中早有妙法。
我会先请工匠把院墙下的基脚掘开一个大口,铺上沃土;再在竹林边挖出一道不浅不深的土沟,与基脚的大口相连。
然后,在土沟里撒入熬得稀烂的猪骨头和碎肉,再掩上土。
竹根也就是鞭笋,会顺着土沟穿墙而去邻家。
”
“你是想在无声无息中,改善与邻里的关系。
”
“对。
待邻家有了新竹,我再传授引竹之法,鞭笋又去他的邻家。
以此类推,不出几年,家家皆有湘妃竹、罗汉竹、方竹了。
”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候。
院门忽然叩响了铜环。
“节先生、华老师在家吗?
”
是隔壁邻居的声音。
他们齐声答道:
“在!
”
“你们别张罗晚饭了。
我们已备好,祝贺节先生康复出院,请你们来吃个便饭。
”
节新篁大声说:
“谢谢!
我们马上过来!
”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人公节新篁以竹为名,爱竹师竹,甚至不可一日无竹,爱竹一直是他与邻里交往的障碍。
B.小说将故事情节浓缩在半天时间,借助对话勾连过去与现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C.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节新篁原本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却又制止老伴扯去罗汉竹旁的矢车菊,暗示他对邻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D.“鞭笋过墙”喻指打破隔膜,与邻里友善相处,以此为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
5.小说中的节新篁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小说以节新篁爽快答应邻居邀请晚餐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A5.①淡泊名利,直而有节。
他爱竹师竹,先教书后做研究,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活得直而有节。
②清高孤傲,与世无争。
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邻居求联他不应、求竹他拒绝,这些都反映了他作为知识分子与世无争和清高孤傲的性格。
③勇于自省,与邻为善。
节新篁突发心脏病,因为有邻里帮助而及时入院,住院期间他勇于自省,为自己过往的不当行为而惭愧,并决心主动改善与邻里的关系。
6.①与开头节新篁下午出院回家呼应,使小说首尾圆合,结构完整;②含蓄委婉地反映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完成、品格的升华,人物性格前后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③满口答应了邻居的邀请,说明节新篁已经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并融入邻里,预示着曲曲巷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
4.试题分析:
A爱竹,先是障碍,后是媒介。
5.试题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三是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四是注意文本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
①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
②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
小说中人物的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
③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④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自清:
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
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
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
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
《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
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
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
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
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
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
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
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
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
朱自清说:
“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
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
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
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
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
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
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
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
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
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
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
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
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
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
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
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
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
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
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
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
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
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
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
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
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
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
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
“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
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
“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致哀。
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
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自清写作时质量极高,往往写完无需修改,所以他每天最多写500字,动笔之前还要细心斟酌。
B.朱自清学习认真,他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向各位专家虚心请教,平时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他学而不倦,以求自我完善。
C.朱自清教学上极其认真,开设的选修课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他也如平常一般讲授、考试;工作上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
D.朱自清原名朱自华,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洁身自好,他改名为“自清”,并以“佩弦”为字来警策自己。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
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9.文章题目是“朱自清:
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
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A8.CE
9.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
①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
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
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
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
【解析】
7.试题分析:
“朱自清写作时质量极高,往往写完无需修改,所以他每天最多写500字”错误,强加因果。
8.试题分析:
A.“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
。
B.增添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
D.不能体现“乐观豁达”。
9.试题分析:
注意答出生不逢时的含义,然后分析这之中表现出的伟大的人格。
例如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
点睛:
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
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
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
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
(1)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笑曰:
“盗遁久矣,安从捕?
”寝不行。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
”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
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
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
每曰: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男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
官终陕西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
(1)两造:
诉讼的双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男/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B.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C.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鸮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D.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访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
如柳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
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升”、“超”、“拔”、“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