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docx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材说明: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九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教材分析: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这一单元意在使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
学生分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
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
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对应的课标内容: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蘅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
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资料,及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事迹
板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2、我们的最高理想
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
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同绘小康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
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是什么呢?
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共同理想。
”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模块一:
前人梦想
展示资料: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的大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
(讨论)这些都是前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归纳:
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
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恩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
2、我们的最高理想
模块二:
畅想未来
提问:
请大家说一说,你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教师概括: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这就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过渡语:
现在一些人认为,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理想?
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信念?
历史是这样的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一起感悟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遭受无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如何救人民于水火?
李大钊、陈潭秋等革命先烈就是这方面的真实写照。
展示李大钊、陈潭秋的照片请同学简单介绍他们的事迹。
【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程中】
师总结:
无数先烈与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好的武器,探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过程。
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就是一个过程。
在不同时期,我们又有为实现最高理想的具体理想。
模块三:
立足今天
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
展示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图片和开国大典的图片
提问: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是什么?
师概括: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展示三张贫困人民生活的图片
提问:
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师概括:
20世纪中叶—21世纪中叶
人们的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想一想:
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否完成?
师概括: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学生讨论: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展示:
师总结: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进行奋斗的精神动力,在那个时候,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今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同绘小康蓝图
模块四:
描绘蓝图
1、历史性的跨越
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活链接:
播放学生采访的市民所感受到的衣、食、住、用、行的变化的录像。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示图表、材料:
材料一:
某市13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状况
年份平均每人储蓄额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家用电脑(百户)家庭小轿车(百户)年1865元6.6平方米
2002年10778元18.平方米18.6台5辆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代表总结了跨越发展13年的成就:
2001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面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增长了39%;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成绩斐然
提问:
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信息?
师总结:
1980年,人民生活在温饱线徘徊;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均GNP首次突破800美元,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量减少,物质生活日益美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展示图片、材料: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
美元)0年1990年1995年1999年
中国220320520780
日本10390264003972032030
美国13030235602815031910
新加坡4860117302306024150
加拿大1150198001988020140
世界平均2540409050005020
提问: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师总结:
说明我们的小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全面。
所以说,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
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过度:
在实现小康目标之后,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个部分质变的阶段。
学生参考教材,小组共同完成下列图表,教师补充:
小康含义小康类型实现时间提出时间表现状况
在温饱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总体达到小康20世纪末
十二大首次提出
十三大三步走中的第二步
总体达到。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
2020年
十六大
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以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界定(略)。
归结起来,是六个“更加”
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师总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的丰富和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社会主义制度新的伟大胜利。
展示祖国新貌的一组图片,在《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结束语:
美好理想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祖国建设的栋梁,我们应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