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校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376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校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篮球校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篮球校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篮球校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篮球校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篮球校本.docx

《篮球校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校本.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篮球校本.docx

篮球校本

目录

一、认识篮球运动

1、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2、篮球场地及规则

二、篮球教学

1、篮球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2、我校篮球教学背景分析

3、教学目标

三、教材案例、心得

1、成功案例

2、心得体会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起初是在桃园摘桃子给了奈史密斯的启示,后来他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

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

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

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

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

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

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

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

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将继续向着"高"、"快"、"全"、"准"、"全"和"女篮男化"技术、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发展。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篮球职业队伍参加奥运会,推动世界篮球运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创新发展,达到技艺化的新阶段。

以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篮球赛中美国"梦之队"的绝妙表现,显示着篮球运动整体内容结构和优秀运动队伍综合智能、技能、能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今后的发展新趋势在继续向着"高"、"快"、"全"、"准"、"变"、的含义将更富有新意,相互间将融为一体。

从而使人感受篮球竞赛的球场越来越小;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圈越觉越大;球场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近;比分越来越高;女子与男子的对抗形式越来越难分的新趋势。

一、"高"的新意

篮球运动的"高",时代已赋予其新意,"高"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新变化。

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身体平均高度的增长。

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25届奥运会上均能将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以及无以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已成为当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的典范。

第二,随着高大运动员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突出,能否占制空有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立体型的战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二、"快"的延伸

篮球竞赛规则进攻有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30s内结束。

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

今后的趋势有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的更短些,这便给篮球运动提出了更快的速度要求,进一步形成各种快的技、战术方法。

第一,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第二,继续强调提高攻守转换速度;第三,继续提高运用技术和战术间衔接的速率,加快转换战术变化的节奏,都将给现代篮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延伸。

三、"准"的发展

现在篮球竞赛积分的高比分的特点是:

第一,以3分球为重点的投篮准确性继续提高;第二,掌握攻守技术、运用攻守技术与变化准确性提高。

第三,战术配合的时间与空间、地面的接和的准确性提高。

四、全的演进

现代篮球运动对"全"的要求是:

第一,运动员素质全面。

第二,重视全面综合素质水平,陶冶自己成为既全面又有特长的队员。

第三,对教练员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并善于科学地使运动员具有以上诸多因素的开发与全面利用的才能,同时反映出教练员的全面才华和综合水平。

 

篮球运动常识

1、篮球场地尺寸图你知道吗?

2、你知道多少篮球规则?

(主要介绍篮球裁判规则)

 

犯规

指队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包括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两类。

对犯规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在2×20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五次;在4×12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六次,得到通知后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违例

比赛中,队员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但未造成犯规,叫做“违例”。

包括带球跑、非法运球、拳击球、脚踢球、球回后场、攻防中的干扰球、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三十秒钟以及使球出界和掷界外球、罚球、跳球时违反规则等。

对各种情况的违例均有不同的处理和罚则。

侵入犯规

指球进入比赛状态,活球或死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依据是:

⑴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⑵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⑶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

比赛中,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弯曲身体成不正常的防守姿势或占据不合法的防守位置,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

除了抢球附带地接触了对方持球人的手以外,不准用手触及对方。

裁判员根据规则对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犯规进行相应的判罚。

动作粗暴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予以警告或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双方犯规

指比赛双方2名队员同时互相犯规。

在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双方犯规队员在最近的圆圈内跳球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双方犯规的同时投球命中得分,由得分队的对方队员在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当一起双方犯规和另一起犯规同时发生时,登记每一犯规并按罚则处理后比赛重新开始。

技术犯规

指队员违反运动道德的行为与对手未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

漠视裁判员劝告,同裁判员谈话、接触没有礼貌,或使用不尊敬的语言和举动戏弄对方及故意延误比赛等,均判作“技术犯规”。

场上队员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两次。

犯规性质严重或坚持不改者,则取消比赛资格。

场外教练员、替补队员技术犯规时,由对方罚球两次。

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边线中点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教练员在一场比赛中有两次技术犯规或由于其本人、助理教练、替补队员或任何与球队有关人员违反运动道德,累计被判三次技术犯规,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并责令其离开球场,由助理教练员或队长代理其职务。

全队七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的每半时(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达七次后,再发生犯规,均判给对方两罚球。

若是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时,则登记该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对方在就近边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84年在慕尼黑会议上修定并开始执行。

在此之前执行“全队七次犯规”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

五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比赛中,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五次者,必须自动退出比赛,由同队队员替补继续比赛。

球回后场

也称“回场球违例”。

当控制球的队球已进入前场后,不得使球回后场;否则判违例。

这一限制适用于前场掷界外球、抢篮板球和抢断球时。

宣判球已回后场,有三种情况:

⑴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⑵球已触及后场;⑶该队队员首先触及球,球已触及后场。

由防守队在中线界外延长线处骑跨站立掷界外球。

三秒钟规则

比赛中,控制球一方的队员(徒手、持球或运球)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三秒钟,即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端线掷界外球。

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条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

三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均有效。

当投篮的球正在空中、抢篮板球或死球时,不受三秒钟规则限制。

五秒钟规则

以下三种情况均判五秒钟违例:

⑴比赛中,持球队员在五秒钟内未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

⑵掷界外球时,队员从他可处理球起,五秒钟内未将球传给场内队员时。

以上两种判给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⑶罚球队员得球后在五秒钟内未进行投篮,判取消该次罚球权。

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进攻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十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否则将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48年在伦敦会议上制定并开始执行。

1961年后一度取消。

1973年重新恢复。

从2000年起,又将十秒钟改为七秒钟。

三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一个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必须在三十秒钟内投篮,否则被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边线掷界外球。

如在三十秒钟内球被对方打出界外,不应重新计算三十秒钟,该队掷界外球入场后,必须在三十秒钟的剩余时间内完成投篮;裁判员为了保护受伤队员而中止比赛,并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三十秒钟要连续计算。

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56年在墨尔本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于1957年开始执行。

从2000年起,又将三十秒钟改为二十四秒钟。

带球跑

也称“持球移动”。

比赛中,持球队员合法停步后,已确定了中枢脚,可在投篮、传球时提起,但必须在落地前将球出手;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准离地。

否则两者均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干扰球

比赛中,队员对球篮上空的球进行干扰,即判违例。

包括:

⑴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

⑵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⑶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

其罚则是:

如攻方违例,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的延长边线外掷界外球。

守方违例,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

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

由守方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中枢脚

指获球队员与地面保持接触作轴的脚。

规则规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

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

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就是中枢脚;如果双脚分先后着地,先着地的脚为中枢脚;如果双脚离地且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

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在比赛中,如持球突破、运球转身、原地投篮、急停跳投、转身投篮以及传球等技术的应用,都必须确定中枢脚。

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进入比赛状态:

⑴裁判员进入圆圈执行跳球或进入罚球区执罚;

⑵在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当队员站在掷界外球地点可处理球时。

球成活球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球成活球:

⑴跳球中,球到达最高点后被一名或双方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

⑵裁判员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该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界外球,球接触场内队员时。

球成死球

比赛中,场上发生任何违例、犯规、争球等情况而裁判员鸣哨时,即为“死球”,计时员立即拨停计时钟。

当球中篮时也为死球,但只在比赛最后2分钟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停止计时钟。

阻挡

侵人犯规的一种。

指在比赛中因阻止对方队员行进的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

如防守队员双脚同时着地,也面对对手,但两脚距离过宽,如持球队员撞及防守队员的腿部,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持球队员突破腾空时,防守队员未占据通道,待持球队员腾空后才移至通道,如发生冲撞,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垂直性原则

比赛时,队员有权拥有他在场内的地面位置以及其上空(圆柱体)活动。

系保护队员在其所占之地面和垂直上空的空间。

是判断是否侵人犯规的依据之一。

当队员违反这一原则而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即有可能被判为犯规。

如防守队员超出他的圆柱体将胳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其垂直起跳或投篮而发生身体接触时,判防守队员侵人犯规;进攻队员倚在位于背后进行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做投篮动作,从而失去垂直位置并造成身体接触,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罚球

比赛中对队员犯规的一种判罚。

队员在罚球线后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投篮,是篮球比赛得分的组成部分。

罚中得1分。

以下情况取消罚球队员的该次罚球权:

⑴罚球时脚踩罚球线;⑵在球未触及篮圈前过早地进入罚球区;⑶在五秒钟规定时间内球未出手;⑷投出的球没有触及篮圈。

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故已为篮球运动技术训练内容之一。

争球

比赛时,当双方各一名或多名队员各用手紧握住球(不是采用粗野动作),任何一方无法单独抢到球时,判为争球。

由双方争球队员在就近的圆圈内跳球,继续比赛。

遇特殊情况的争球,如双方队员同时使球出界,或裁判无法判定是谁使球出界,应由两个有关队员在就近圆圈内跳球。

当比赛中球停在篮圈的支颈上时,就在罚球线上由双方任一队员跳球。

跳球

用于比赛开始或在比赛中发生争球时。

双方各一名队员站在圆圈内,由裁判员将球垂直抛起,在球到达最高点后由跳球队员进行拍击。

每一跳球队员只能拍球两次。

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站在圆圈外,待跳球队员拍击到球后方能抢球。

如双方跳球队员均未拍到球而球已触及地面,应重新跳球。

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双方相等时,延长5分钟继续比赛,称为“决胜期”。

必要时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第一个决胜期前,两队应重新选择球篮。

以后每增加一次都应互换一次球篮。

每个决胜期前休息2分钟,开始时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比赛中每队可请求暂停一次。

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故全队七次犯规规则继续适用。

暂停

是教练员在比赛中直接向队员布置新的作战计划,解决临场关键性问题的机会。

规则规定,对于2×20分钟的比赛,每队上半时允许请求两次暂停,下半时允许请求三次暂停;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两节)的比赛时间内允许请求三次暂停,上、下半时不得挪用。

每一决胜期也允许一次暂停。

每次暂停的时间为1分钟。

教练员请求暂停时必须亲自到记录员处,做出规定的手势,明确提出暂停要求。

如比赛场有电动装置,则不必离开席位,可使用电动装置请求暂停。

记录员在球成死球并停止比赛计时表时,利用信号立即通知裁判员。

换人

也称“替换”。

指替换场上队员。

替换队员时,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被替换队员的号码,坐在替补队员席上做好替换的准备;待替换信号发出后,经裁判员允许方能入场参加比赛。

无论一次替换几名队员都应尽快进行,如无故延误时间,宣判该队一次暂停。

替换五次犯规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和因受伤不能参加比赛的队员,要在1分钟内完成。

掷界外球

指比赛中某队获得控球权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

有端线、边线和中场线延长线外掷界外球三种。

掷界外球的队员不得违反下列规定:

在可处理球时,不得从裁判员的指定地点横向移动超过大约1米;在球未接触另一队员前在场内与球接触;在球离手前时间超过5秒钟;球离手时脚踏场地;球离手后球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球触及界外或停留在篮圈支颈上,或进入球篮;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等。

违反上述规定,将球判给对方在原掷界外球地点掷界外球。

控制球

指队员拿着或运着活球、或当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为队员控制球;该队的队员控制球,或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为球队控制球。

只有当对方控制球、或球成死球后,该队才失去对球的控制。

篮球比赛对控制球的争夺很激烈,某一队员、队获得控制球,表明这个队由防守转为进攻。

每次控制球时间为三十秒钟,都有投篮得分或获得两次和三次罚球的机会。

 

篮球教材的作用和意义

篮球运动是集跑、跳、投于一身的集体对抗项目。

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通过学习与运动实践,体验勇敢、顽强、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作风。

本课程主要学习篮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并在实战体验,介绍基本规则,寓练于乐,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我校开展篮球运动的背景

我们泾渭学校处于经济发展区,是一所以服务企业子女的品牌学校,学生聪明、活泼、善于动脑、乐于探究,也由于受地区、家庭情况的影响,比较喜欢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球类活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研究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关注的对象。

因此,我校在体育课中进行了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尝试,以体现新课程主动、创新、实践、合作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目标

总目标:

在体育课中实施“快乐篮球”,让学生在活动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从而激活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篮球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形成有益的篮球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具体目标:

1.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实战中加以运用。

2.提高学生的体能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3.建立以球育德、以球强智、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的思想。

4.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

1.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我们把篮球运动中的各项技术分解到各个年级,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进行教学。

(1)低年级(1-2年级)

刚从幼儿园来的一年级学生,一般好奇心都比较强,看什么都新鲜,但缺乏对某一事物持久的兴趣。

为此,应经常组织观看篮球比赛和参加各种篮球活动,先让他们感受到篮球的乐趣。

再安排他们学习各项技术,并以游戏形式为主进行教学:

A_原地拍球,看谁拍的多。

B_走动拍球,看谁失误的次数少。

C_跑动运球,看谁跑的快。

D_传球:

对墙传球,单、双手传球。

E_运球:

侧身运球,直线忽停忽行运球,原地左右手交替运球。

F_接球:

原地单双手接球,接高球、低球、反弹球。

(2)中年级(3-4年级)

A.运球:

跑动中运球,变换高度运球、曲线运球。

B.移动中,接体侧球,跑动中接球和跳起空中接球。

C.传球:

隐蔽性传球,跳起传球。

D.投篮:

原地单双手投篮(低篮)三步跑篮。

站在不同角度投篮(逐步向高篮过渡),提高投篮命中率。

E.灵敏性训练:

侧身跑,变速变向跑,八字跑,急停。

F.防守方法:

如何站位,学习抢、断球技术。

(3)高年级(5年级)

A.投篮:

几分钟内连续投篮,提高投篮命中率,跳起投篮,急停跳起投篮,三步反手投篮。

B.突破:

传球突破,跳起接球突破,运球假动作突破。

C.抢篮板球:

抢占有利位置,单手抢球,空中判断抢球。

D.战术练习:

“二过一”短传配合,全场、半场紧逼,人盯人战术,联防战术。

夹击、补位、掩护等。

E教学比赛。

五.措施跟进:

1.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比赛。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一些篮球队来校表演或本校师生代表队出外友好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篮球带给他们的快乐。

学校可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收看国际性比赛,尤其是有中国队的比赛和有中国人姚明参加的比赛。

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让学生真正做到会看比赛、评比赛、亲身参与比赛,从而享受篮球。

2.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篮球周活动,高年级有年级联赛,低、中年级有趣味的篮球游戏、单项技术比赛,各班有自己的小记者对本班或其他班级的老师和队员进行采访。

对勤奋练习,全面发展的球员进行全面报道、宣传。

举办一次以篮球为主的摄影比赛;举办一次以宣传篮球为主的演讲比赛;出一期以篮球为主的板报,使篮球向其他学科领域有效渗透。

 

入门教学

第一课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

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学习移动技术

(一)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概念:

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三)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

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

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体侧前方。

防守时站立姿势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宽。

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

屈膝、降低重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

2、起动

动作方法:

按基本姿势站立,向前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向前移动重心,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迅速向前跨出。

向侧起动时,向起动方向一侧移动重心,上体迅速转向起动方向,异侧脚用力蹬地,同时脚尖转向起动方向,并向起动方向跨出。

动作要点:

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频率。

3、变速跑

动作方法:

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用力摆臂。

减速时,步幅适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

加速时,上体前倾,步频加快,蹬跨有利。

减速时,上体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五、变向跑

动作方法:

从右向左变向时,最后一步用

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脚尖稍内扣,迅速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进。

动作要点:

变向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另一脚步迅速朝变向方向迈出第一步。

5、侧身跑

动作方法:

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脚尖朝着跑动方向。

跑动时,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双手自然放在腰侧,密切注意观察场上情况。

动作要点:

上体自然侧转,脚尖朝跑动方向,眼睛平视,随时准备接球。

第二课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

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前指拨球

2、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四、学习运球技术

(一)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原地高、低运球的动作方法。

(二)动作方法

1、原地高运球

动作方法:

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运球手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用手按拍球的正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侧前方,球的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