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结XX展望XX.docx
《高三总结XX展望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总结XX展望XX.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总结XX展望XX
高三总结XX展望XX
篇一:
XX-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高三)总结
XX-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备课组杨晓帆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2)班和高三(2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这学期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高考总复习的专题五、专题六、专题七和专题八。
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答题能力,学期初就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层次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落实中不断调整完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教训,以使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这学期所做的工作
1、课前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教辅资料,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中,备课是否充分也是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备课对一位教师的课堂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再上每一节课之前,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挖掘《高考调研》内容,认认真真研究每个复习专题的内容。
如:
答题注意事项、解题步骤和巩固练习等。
尽可能深入挖掘每个题型,透彻了解每个题型的考纲要求、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从而使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了解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谦虚向其他老师请教。
除了备教材,还备学生和学习方法。
平时教学中经常和两个班的班主任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平时备课时,我会思考此方法和彼方法哪种方法效果更好?
哪种学习方法更适合高三(12)班的学生?
哪种方法适合高三(26)班的学生?
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夯实学生基础,新旧知识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本学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复习阶段。
因为高考难点是文言文和诗歌鉴赏。
本学期一半的时间都用来复习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能力的提高对语文成绩起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复习文言文时,对于六个复习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分析综合和文言文翻译,都进行了深入的复习。
并且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掌握一些灵活的学习技巧,以便以后的复习中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早自习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专题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然后联系所学的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3、运用“三疑三探”,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过两年年多尝试摸索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自己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本学期不仅继续探索并运用“三疑三探”模式,而且能结合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好的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
“三疑三探”教学方法让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引导者,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逐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所学内容。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后,虽然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但是学生掌握的更加多了。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三疑三探”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沿着“三疑三探”的漫漫教学之路,上下而求索,从而使自己教学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
4、重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认真做好辅导,批改和讲评工作。
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对语文成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本学期我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加重视。
本学期主要就“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和训练。
每次作文课之前都会认真准备选择作文材料,并就材料和其他教师交流分析,让每一次的作文训练达到最好的效果。
批改作文的过程中,重点分析部分作文水平低的学生的作文,并利用晚自习一对一进行辅导。
分析这些学生作文的缺点,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就
作文提一些修改意见和措施,从而改正不足,以后的作文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分析作文时不仅就一些优秀范文朗读、让其他学生分析点评。
而且也会选择
两篇问题突出的作文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引以为鉴,让自己在以后的作文中避免同样的错误,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容量,丰富活跃了语文课堂。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可感性,可以把逻辑性较强的知识转化为简单易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课件和音像资料,使无声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学习文言文实词、文言文断句以及文言文翻译时,都借助PPT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复习。
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三疑三探”方法还需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
虽然本学期积极聆听了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公开课,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但是我感觉自己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如何把学习小组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探究的效率,如何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探究中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和改进。
2、教学中忽略了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
教学中在实现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培养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适时给予答题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
高三第一学期就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规范答题、分点答题的意识。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一些内容和高考试题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
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复习每个专题时,教师更应该多搜集、整理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加以训练,让学生了解高考真题的难易、变化趋势等,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这一点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希望在以后的复习中努力改进。
3、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到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高三(12)班和高三(26)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语文成绩优秀的,也有语文成绩弱的学生。
特别是高三(12)的部分学生,如马天峰、郭兆瑞、王
越、黄晗,这四个学生综合成绩优异,都是班里的佼佼者,但语文成绩较差。
虽然自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要关注这几个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这几个学生的语文辅导还是不足,以至于他们的语文成绩进步不大。
除了扶差,培优工作也不容忽视。
对于一些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平时引导他们课余再做一些有难度的习题以及高考真题,让他们的语文成绩再攀高峰。
三、针对不足以后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自己多分析一些高考试题和资料,对高考试题类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应该透彻了解高考语文的各类试题,以及相应的答题技巧,而这也正是我所缺乏的。
“要想给予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教师只有对高考试题有透彻了解,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并且在以后的复习中,将复习的专题和高考真题联系起来,并且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讲解有关高考的各种信息、学习方法,往届的高考语文试卷,使学生熟悉高考的题型,树立高考的意识。
2、谦虚求教,多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加以改正。
自己在高考复习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闭门造车”不如“群策群力”,教学中遇到问题要谦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他们交流分析,多听听教师的意见。
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长处,教学中遇到问题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与他们交流沟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了多向其他教师学习,还应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及时的反思,回顾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随时记录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撰写教学反思,特别是要着重反思自己复习各个专题时的突出问题,并全面分析,努力提高复习水平。
3、抓好各种考练,保证练习质量。
月考后认真分析,发现不足,努力改进。
完成每个知识点的复习任务后,结合《高考调研》中的针对训练和选择其它
有效的练习题加以训练,巩固所学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并且及时定量批改周考练,通过批改考练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除此之外,月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月考试卷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找出整体的不足以及个体的不足点,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不足加强训练。
本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虽然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正所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认真探究,不断提升自我。
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多请教、多学习、多反思、多读书。
篇二:
XX-XX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XX—XX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高三语文)高三第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下面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高考成绩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我校XX高考的优异成绩和自己所教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倍感压力。
然而再多的茫然叹惋都于事无补,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工作才内在困境中找到一条出路,把握自己的命运。
为此我重点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读课标考纲和高考试题。
针对XX年高考的新形势,我认真研读了13考纲、考试说明以及全国18份高考试卷,特别是重点关注5个新课改区的高考试卷,认真分析,深入领会。
2、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复习计划,精心选编复习内容和习题。
在一轮复习中,我以课内文言文为重点,选编打印了所有课内文言文的知识要点,同时将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归纳总结也印发给了学生,供学生复习背诵。
又将XX-XX年文言文考题精心选编17篇,针对重难内容一一讲解。
大力夯实基础,提高解题能力。
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小说和散文部分复习中,我搜集整理了大量教学资料,希望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最终确立了以知识理论储备为基础、以审题和思路延展为核心、以答题格式为突破口的教法,务求实效。
遴选5年真题,针对不同题型、考点、思维
模式,强化训练,集中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思路拓展能力得到提升。
4、认真抓好讲评课,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
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
在每次月考或测验后的讲评课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
5、加大日常考查、课堂提问、课后监督辅导力度。
对重点学生尽力进行一对一辅导,严格执行我校目标追踪制度,强化监管落实。
利用课下及自习课时间,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内容,单独辅导,限时训练,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习惯,掌握解题方法,找差距,明不足,定目标,鼓勇气。
6、坚持作文单独辅导,面批。
同时从思想思路、行文结构、作文模式、素材掌握、篇章设计等单项入手,进行仿写、背诵和积累。
7、团结协作。
向上届高三教师请教,与同组教师协同教学,制定方案,沟通合作。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被动,精气不足,落实不到位。
教师惩戒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弄虚作假,学习不踏实。
2、复习计划不够紧凑,有的部分讲解过于冗繁,效率低。
备课还要
更精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3、作文积累量不够,视野窄,思想肤浅,思维板滞,语言稚拙。
下一步举措:
1、加大优等生培养力度。
针对优生偏科生和艺术体育生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对重点学生尽力进行一对一辅导,严格执行我校目标追踪制度,除了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外,结合高考内容加大训练和指导力度,针对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培养其学习信心;对偏科生和艺体生多提携多关注,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将日常教学和考试与高考内容紧密衔接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精心备课,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指导。
3、严格教学管理。
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大力度,多想办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学好语文。
4、加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使学生品味优秀作文语言、材料,积累知识。
6、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
培养学生信心,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7、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
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加强教育反思,通过反思提升自己,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虽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但作为老师,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克服困难,
力争实现我校高考既定目标。
教学体会。
1、任何时候,都要学习、进取,钻研业务,永远谦虚务实,认真敬业。
2、要结合教学实际,敢于创新,敢于探索。
3、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4、不要怕学生基础差,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从实际出发,用真诚感动学生,用激情激励学生,用方法指导学生,用知识充实学生,用毅力推动学生,用创造改变学生。
5、教师更要自信,更要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
6、放手按计划让学生读书,大量的读,用真正的作品陶冶学生、塑造学生。
7、教学要善于引导和激发热情兴趣。
8、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
9、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理科尖子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是个仍然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0、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风格。
11、与时俱进,真诚做人,扎实做事,精湛业务,提升素养。
篇三:
XX-XX学年高三历史备考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备考工作总结
一、成绩汇报
我担任XX届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既感到自豪,也感到压力。
特别是作为龙头学校,除
了确保考生的平均分优势以外,培养尖子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所幸的是,我们历史备课组
很好的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特别是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1)班在XX8年高考中无论是
总分还是历史单科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1、历史学科成绩喜人:
年级的四个历史班学生(202人)平均分,130分以上的有10人,120分以上共78
人,高分层非常明显。
我任班主任的高三(11)班成绩更突出:
全班历史平均分分;其中姚璐、尹玉容两人136分,两人共同摘取了全市历史单科“状元”;120分以上的有36
人;绝对高分段130以上的就有9人,据了解今年历史学科这种高分密集的情况在省内也是
罕有的。
2、高考总分成绩骄人:
①在高考中,全班总平均分,比重点线570高出将近51分。
全班56人中上重点52
人。
全校650分以上共16人,其中我所教的高三(11)班就占8人。
②在历史类考生中,
全市总分前10名我班占9人,全市前20名我班占17人。
③一个班出现了五个“状元”:
王
越玥、姚璐两人663分,并列市文科总分第一,省列12名;尹玉容662分,市第3名,省
17名;赵淑仪、张潇潇657分,省32名,即全省文科前32名中我一个班占了5人。
陈雯
还获得了全市文科基础科的第一名(148分)。
这个班也被媒体誉为“明星班”、“状元班”、“威水班”。
3、一大批同学被名校录取:
王越玥、尹玉容被北京大学录取;姚璐、李璧歧被香港大学录取;张潇潇被香港中文大学录
取,同时获得50万元全额奖学金。
罗雅楠考取了美国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该
校教授中有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另外,还有南京大学3人;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外交
学院、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各1人;中山大学18人;暨南大学9人……。
全班多数同学被
名牌大学录取。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有东莞中学这样好的校园氛围和好领导以外,也与我们历史
备课组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我的体会是:
高中三年一盘棋,每一年都为高考作贡献。
因此,这个高考备考总结,也是从高一说起。
二、生源的吸引、历史兴趣的培养是取得高考胜利的重要基础
高考成绩的竞争,实质也是考生素质的竞争。
“考生素质”包括生源素质、知识基础、学习
兴趣、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应考能力、心理素质等众多方面。
这些
因素中,很多是学生在高二分科学习前就已经具备(并且在高二、高三学习中不断强化的)。
如果能够把一批优质生源吸引进历史班学习,高考出佳绩就有了重要的保障。
我的做法是:
1、高一时利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地方史调查——《追寻东莞历史
的遗迹》。
这个乡土历史调查由罗廷轩等五十多个学生参加,调查范围牵涉到东莞城区和各个镇区,包
括:
《南社古民居》《南城—苏氏宗祠》《中堂镇—黎氏宗祠、曹氏宗祠、胜起宗祠、袁氏宗
祠》《江边村古建筑群》《万福庵遗址》《石碣镇—袁崇焕公园》《石龙镇—举重之乡》《石龙
镇—李文甫纪念碑》《虎门镇—林则徐纪念馆、威远岛炮台群》等众多的调查研究。
通过研
究性学习,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历史的观察、分工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还对本土历史有了
一定的了解,对“历史”这一概念和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
2、坚持开展以图片为主要资料的学科专题讲座,扩大历史学科在学校的影响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校的校本课程成为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科能力和兴趣的有效途径。
我在高一、高二年级连续开设三个多学期、每周一节的历史专题讲座。
具体包括:
《新中国
历次对外战争》、《大跃进的历史与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反思》。
这些专题讲座全部都是我个人收集资料、个人编写教学内容,然后整理成课件或视频等教辅
材料进行讲授。
由于所用资料以图片为主(每一次讲座都要准备五六十幅图片),讲解生动,涉及的专题都是中学生特别想了解的,结果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每周到历史专题讲座时
间就要到时,大量学生争先恐后的冲向讲座地点——阶梯教室,因为学校阶梯教室只有200
余个座位,而每次听讲座的有二百二三十人,很多人不得不到旁边的生物实验室借小圆凳来
座。
这几个学期的系列讲座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其它学科,学生争抢座位也成为学校一道
特别的风景线。
开展历史学科专题讲座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①我本身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拓展和提高。
②扩
大了历史学科在学校的影响力。
③吸引了一批优秀学生在高二分科时进入历史班学习,为创
造今年莞中的“历史”辉煌奠定重要基础。
三、高三备考采用三轮复习策略
根据学校教导处的要求和部署,我们高三备考复习采用三轮次复习的策略。
第一轮复习:
-。
以XX年高考考纲为主要线索,进行纵向复习。
单元过关
与小专题复习相结合,全面解读教材,夯实基础,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配以单元测试,提
升应用能力。
复习资料使用《点题金手指》和汕头教研室编的复习指导用书。
这一轮复习,我们特别强调两点:
①复习的系统性。
新课标背景下,很多老师认为历史考题问法非常灵活,应用性强,很多题
目在书本中根本没有直接对应的知识点,因此感觉在教学中没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详细的复
习。
但我的观点却相反,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会有过人的能力。
没有对教材知识系统的掌
握,就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稳定的高分。
很多“尖子”成绩不稳定,原因就是基础不牢,因
此,强调复习的系统性、强化基础,是夺取历史高考胜利的重要一环。
②加强选择题训练。
选择题牵涉到的知识面特别广,非常适合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也非常适合训练学生各种思
维能力。
第二轮复习:
-。
以阶段性历史时期、横向复习为主。
⑴在复习线索上参考《现
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历史二轮复习》,分别以中国史、世界史的阶段性特征和核心内容(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横向联系)为主干,辅之以一些比一轮复习深化的内容。
以线索引导
为主,强调与一轮复习知识系统结合。
⑵在训练方面,进行专题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重点专题与热点专题结合,突破难点。
这一轮复习,我们特别注意:
①强调阶段性特征、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的总结,让
学生形成规律性、总体的认识,,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把历史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
认识。
②强调综合性强、跨度较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大题训练。
例如:
对于民族工业及新中国工业化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材料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
千元]
——引自《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
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引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
程》
(2)根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
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
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
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⑶根据材料三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原因。
材料四: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
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
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⑷材料四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
结果如何?
材料五: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
它
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⑸指出材料五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
材料六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
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25.9%至1.2倍。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材料七: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
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八: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
融合。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
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⑹根据材料六七八,指出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⑺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这样的一道大题,它包括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原因,也包括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与特点,还有五十年代末我国工业的畸形发展、甚至包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
题目内容庞杂,跨度大,设问多达七问。
在高考中绝对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多问的题目的。
但是它却囊括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