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020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温江天府家园五期二、三号楼

编制单位:

   四川地旺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0八年十二月  

温江天府家园五期二、三号楼

地下室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成都海科投资有限公司拟建“温江天府家园五期2#、3#楼工程”,场地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前进社区。

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拟建物由3幢综合楼组成(2幢主楼17层、裙楼3层的综合楼(2#楼)和1幢主楼20层、裙楼3层的综合楼(3#楼)组成)。

属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41672.05㎡;基础主塔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3#楼筏板为1.3m厚;2#楼筏板为1.1m厚。

附属裙房为独立柱基墙下带形基础,抗水板结构;地下室为一层;砼浇筑时机具的布置受到场地的很大限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设置后浇带共计3条(详见结构平面布置)。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总方量4000m3。

二、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地下室相关图纸;

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0-92);

5、混凝土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6、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GB14902);

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

三、施工组织:

成立专门的生产组织管理班子,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组长,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协调管理工作。

 

1、技术负责人:

负责砼浇筑的技术指导,监督砼施工技术和相关措施的实施。

2、材料组负责管理商品混凝土发料的调度及收方。

3、施工部负责协调管理商砼站和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对商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运输、浇筑质量进行控制,并对后期砼的养护按方案进行安排。

督促实验室对砼的各项数据收集。

4、实验室:

负责砼的试块的取样和后期砼养护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收集。

对浇筑记录和测温记录的整理,以便控制砼的养护温度;

5、施工班组长:

负责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部的监督指导下,按相关施工技术规程,安排工人进行砼的施工,并按施工技术措施方案实施,且作好后期的砼养护工作。

6、资料管理:

作好砼施工中各项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现场组织:

1、作好施工现场的机具平面组织工作,详见附图一。

2、作好现场施工机具的准备。

3、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细化。

4、安排好施工运输车辆。

5、浇筑前准备好浇筑时停电的准备工作并现场准备一台90KW柴油发电机。

五、技术准备:

1、本筏板属大体积混凝土、钢筋大体积砼。

除了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以外,还存在如何控制温度、变形缝开张的问题。

本工程中设计共设置了三个后浇带,将整个基础分为3块浇捣,这样尽管能减少温度收缩应力和控制裂缝的开展,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产生水化热。

而大体积砼自身有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因此其内部温升幅度较其外部温升幅度大得多。

当砼升温过程峰值后在其降温过程中,内部降温速度又比外部慢得多,这样在其凝结过程中,各部位的温度变形,由于相互及外界约束的作用,在砼内部产生应力。

当应力大于砼同龄期抗拉强度时就会在砼表面和内部产生裂缝。

为了减小砼凝结过程中由于温差产生的应力,因此规范规定砼内外温差、表面和大气温差不得超过25°C,并在其降温过程中采取技术措施,防止表面降温过快产生过大的温差(超过25°C),造成砼在养护过程中,在未达到其足够的抗拉强度前因温度应力而导致其内部裂缝;

六、大体积砼施工布置:

1、根据本工程筏板的尺寸、形状、钢筋的大小、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利用分层分段浇筑砼。

尽量降低砼水化过程中的水化热。

计划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三层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0.5m左右,每层利用斜面式薄层,利用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向前浇筑;按施工顺序先施工集水坑、电梯坑;后浇筑筏板。

按施工层次第一次,浇筑至筏板板底以上0.5m左右,第二次浇筑至板面以下0.3m,并同时浇筑抗水板及独立柱基,第三次浇筑至板面。

2、机具方面安排二个地泵,一台汽车泵。

地泵负责在前面大批量的浇筑,汽车泵负责补漏扫面。

根据规范规定和实际浇筑量及进度要求及运输砼从出机到运输再至浇筑完毕时间距离,考虑选用10m3容量混凝土搅拌车24台进行恸的运输。

七、施工大体积砼的技术控制措施:

1、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缓凝剂。

减少水泥的用量和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减水剂的掺量为0.5~1.0%、粉煤灰取代水泥的百分比为15%。

防水混凝土试配抗渗水压值比设计值提高0.2Mpa;

2、混凝土在生产工程中,全过程电子计量,各种材料的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并作好生产记录;

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符合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4、在运输工序中,搅拌车从出机到浇筑完毕时间不超过90分钟,并且现场控制入泵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00~140mm。

5、在砼浇筑前,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尺寸、规格、数量、位置。

其偏差应符合国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6、在浇筑过程中,控制好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并安排好人员、机具,使砼尽快入模。

混凝土振捣采用棒式振动器机械振捣。

在振捣上一层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

浇捣时插点成梅花型,其间距不大于振捣棒直径的1.5倍。

表面成型大面采用机械成型,人工成活。

收面必须二次进行,避免混凝土干缩,形成表面裂缝;小面积采用人工成型,人工二遍成型。

7、在施工过程中,在前一层砼全部初凝前(或在第一次振捣过后30分钟)将砼进行复振,加大砼的密实度。

8、在施工方法上筏板外壁采用砖砌一砖厚地模,使其在混凝土的浇筑,水化凝结过程中起到保温作用,使混凝土筏板外壁表面在凝结过程中的温度不散失;

9、尽量利用防水保护层形成时间短,强度教低时的特点尽量在防水保护层施工完后立即进入钢筋工程施工并在四天内完成整个筏板的钢筋安装工作。

这样使其成为强度低的滑移层,以此减小外界对砼的约束力,减小裂缝的产生;

10、因本工程筏板施工期间为冬期施工,其入模温度不高,但是要防止砼早期的冻害发生,保证砼在正温搅拌和正温浇筑,并靠自身水化热蓄热保温;

11、砼温度的测量:

在砼中,在测点位置预埋φ48钢管,底口焊接板封死,埋入砼中,测温点详图见上图(其的埋设详测温点平面布置图{附图二})。

根据本工程情况,测温从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温升阶段,由于最高温度发生在第3天,因此前四天间隔时间为每4小时,每次测温后,应立即汇总整理砼内部温度与温差数值,及时提供给技术负责人。

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养护措施,达到控制内外温差和砼表面温湿度的作用;

12、大体积砼的养护:

因冬期施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利用砼自身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水达到保温养护的目的,严禁采用浇水养护。

所有模板必须在砼表面冷却到5°C以下才能拆除,并立即覆盖;

13、a、泌水和浮浆:

施工中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于产生的泌水和浮浆可在结构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或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

对于墙体等竖向结构,可用调整配合比和坍落度的办法解决。

b、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及质量标准

①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

施工作业班组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规范标准、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施工中认真作好原始记录,施工完成后及时提出完整的自检记录。

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后,应从其外观上检查表面有无麻面、露筋、裂缝、峰窝等缺陷情况,如有应加以修正处理。

混凝土达到龄期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强度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商讨一个妥善的处理措施。

质量检查应在该工序的工作完成之后及时进行:

②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次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基础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

±15

2

混凝土表面的局部偏差

8

3

构件横截面尺寸的偏差

+8

-5

7、砼工程不合格品质量控制和纠正措施

①为了确保砼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建立砼现场监测试验组,负责砼强度等级配合比的监测、计量调整和取样试验工作。

砼浇筑实行专人管理负责制,基本做到密实,使砼内实外光,构件方正,感观良好。

②砼试配应由具有一级资质的试验室进行。

施工现场按砼配合比严格计量配制,现场试验员必须随机抽检原材料的质量。

③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详见下表: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表一)

序号

现象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1

①麻面: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很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②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浇水润湿,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使混凝土表面失水引起麻面。

③模板拼缝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出现麻面。

④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份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①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②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充分润湿清理干净,不留积水。

模板缝应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等堵严,防止漏浆。

③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④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作装饰的应进行修补。

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润湿后用水泥素浆或1:

2水泥砂浆补平。

序号

现象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2

①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①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②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若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③施工工艺不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

④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捧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整。

②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③钢筋较密集时,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④为防止钢筋位移,严禁振动捧撞击钢筋。

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动捧。

4

①蜂窝: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混凝土拌合时间短,没有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浇筑混凝土工艺不当,布料不好,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

④混凝土一次下料太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造成蜂窝。

①混凝土拌合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②混凝土应拌合均匀,拌合时间应不少于120秒。

③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其厚度是振动器作用部份长度的1.25倍。

④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表二)

序号

现象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4

①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①在钢筋密集处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面而形成孔洞。

②未按顺序振捣砼,严重漏振。

③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漏浆,形成特大蜂窝。

④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而造成孔洞。

⑤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酥松状态,致出特大蜂窝和孔洞。

①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豆石砼浇筑,使砼充满模扳,并认真振捣密实。

②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若下部难于浇筑,应在侧面开口进行振捣。

③控制好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器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④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等杂物,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应及时消除。

⑤加强施工质量和质量检查工作。

序号

现象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5

①缝隙夹层: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①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振捣不够。

②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

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检杏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①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消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于清除。

②在浇筑前,施工缝应先铺水泥砂桨或与混凝土级配相同的减半石子砼或水泥砂浆一层。

6

①缺棱掉角:

梁、柱、墙、板和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脱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①木模板浇筑混凝土前未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②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③拆模时砼表面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①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②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摸板时,混凝土府有足够的强度(12kg/cm2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③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④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通道等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混凝土热功计算:

①、水化热最大温升即绝热温升(注:

配合比暂定,环境温度按本地区冬期最低日砂、石、水均按未加温考虑。

平均温度为2°C:

Tmax=

=

=55.25°C

注:

暂按380Kg/m3计用水泥量。

②、混凝土拌和温度(JGJ104-97):

To={0.9(MceTco+MsaTso+MgTg)+4.2Tw(Mw-WsaMsa-WgMg)+C1(Ws+MsTs+

WgMgTg)-C2(WsaMsa+WgMg)}÷{4.2mw+0.9(Mc+Ms+Mg)

To:

砼拌和温度;

Ts:

砂温度2°C;

Tg:

石子温度2°C;

Tc:

水泥温度10°C;

Tw:

拌和水温度10°C;

Mc:

水泥重量380;

Ms:

砂重量630;

Mg:

石子重量1280;

Mw:

用水重量180;

Ms:

砂含水重量1280;

Wg:

石子含水重量1%;

C1为水的比热容4.2;

To={0.9(380×10+630×2°C+1280×2°C)+4.2×10(180-0.03×630-0.01×1280)}+4.2×(0.03×630×2+0.01×1280×3)}÷{4.2×180+0.9(380+630+1280)}

=(6850+42×148.3+4.2×63.8)÷2817

=4.74°C

③、砼出机温度:

T1=To-0.16(To-Ti)

T1=4.74°C-0.16(4.74°C-5°C)

=4.78°C

Ti:

搅拌棚温度;

砼运输至现场温度:

T2=T1-(αt1+0.032n)(T1-Ta)

T2=4.78°C-(0.33×0.25+0.032×1)(4.78°C-2°C)

=4.46

t1:

运输时间;n:

拌和物运转次数;Ta:

拌和物运输时环境温度;

α:

温失系数;

④、考虑模板和钢筋对其吸热:

T3=

=

=4.3°C

⑤、砼内部不同龄期温度:

Tmax=(T3+Tct)g

g:

不同龄期的温降系数;Tct为绝热温升。

各龄期砼内部温度:

T(3)=4.3+55.25×0.49=31.37°C

T(6)=4.3+55.25×0.46=39.72°C

T(9)=4.3+55.25×0.38=25.30°C

T(12)=4.3+55.25×0.29=20.32°C

T(15)=4.3+55.25×0.07=8017°C

因在第3天时其温度最高为31.37°C,考虑采用一层薄膜和一层草袋进行覆盖保温养护。

而环境(大气温度)温度为2°C,砼表面温度(Tbt)为:

Tb(t)=Ta+h’(H-h’)×Tct

=2°C+0.22(1.74-0.22)×(55.25°C-2°C)

=42.89°C

H=h+2h’=1.3-2×0.22=1.74

B=7.15h’=0.22

⑥、温差计算:

Tmax-Tb=55.25-47.53=12.36°C

经计算在大气平均温度为2°C,在砼原材料未采取加温措施时,通过在砼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和一层草帘即可满足规范规定的温差小于25°C的要求。

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安全目标

该工程项目的建设无论对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我公司将本着优质、安全、高速的指导思想来建造该项工程。

我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的安全施工目标:

施工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小于2‰,消防无火警事故,治安达标,消除“六害”行为。

严格按建设部“一标准三规范”精心组织施工。

第二节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职责

一、我公司安全管理机构体系如下框图:

 

二、各级人员安全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

①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是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②坚决执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方针。

督促责任工长、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员、专业工长及有关生产管理人员认真执行国家及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及规章制度及支持安全员工作。

③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采取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解决。

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④开展好本工程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⑤本工程项目发生伤亡事故时,要及时组织抢救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⑥对上级确属不尊重科学、违反安全生产的指令,应向上级说明情况,拒绝执行。

2、责任工长的安全职责

①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组织本工程项目的“安全活动日”活动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三级”教育。

③坚持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及安全技术培训,坚持特殊作业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④组织编制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督促技术负责人及其它管理人员认真实施。

⑤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

⑥本工程项目发生伤亡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及时向上级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⑦教育职工认真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安全职责

①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负技术责任。

②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③对本工程项目的各类安全技术交底的质量负监督责任。

④参加伤亡事故调查,提出技术鉴定报告和改进措施。

4、专业工长的安全职责

①对本工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②认真执行上级安全生产法规、法令。

负责编制并实施本工段或单位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办理交底确认手续。

③组织本工段的安全活动,督促、检查工人班组的班前安全活动。

④随时检查本工段的施工安全,制止违章作业。

支持安全人员的工作。

及时整改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

⑤合理地进行劳动组合,注意工人的劳逸结合。

并负责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

⑥发生伤亡事故时,及时组织抢救、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和保护事故现场。

第三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对施工机械实行进场验收制,司机应执证驾驶作业,挖、卸土场地及出入口设专人指挥车辆,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

2、夜间作业时,在作业场地和人行通道放置足够照明设施。

3、实行作业层全封闭施工,在外脚手架垂直面上用密目式安全网做防护网。

4、脚手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应有设计计算书,根据施工方案搭设,在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办理验收手续。

5、立杆基础应平实,立杆底部应有底座,垫木和扫地杆。

6、脚手架体与建筑结构每层设置拉杆,作业层脚手板必须满铺,施工层设1.2m高的防栏杆和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

7、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进入现场须配戴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鞋、安全带等),分层挂好安全网,严禁酒后操作,不许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甚至赤脚,赤臂等不良现象进入施工现场。

8、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使用“三宝”和“四口”,“五临边”必须设栏杆或盖板加以防护,主要行人出入口和通道上应搭设栏杆和水平防护棚,防护棚上应满铺架板和安全网。

①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都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施工作业层的外侧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高处作业的每人都必须按系挂要求系安全带。

②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牢固可靠,进行洞口作业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或牢固的盖板。

③每一个通道口都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棚并应有醒目的防坠物标志。

9、外架除下部有坚实支垫及与建筑物有可靠连接防侧塌外还必须搭设密目安全网和兜网,操作层必须满铺架板,绑扎牢固,紧靠操作层必须加设水平兜网,外架立面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搭拆架时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10、高空作业所需的料具设备应堆放平稳,并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并禁止超负荷地在楼梯间等悬挑结构处堆放料具和杂物。

11、电焊机要有防雨措施,下方附有防潮垫,采用橡胶电缆,电源接头要有保护装置,塔吊及起重运输工具经最大荷载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操作时注意力应集中,服从指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四节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1、基坑临边处设置1.5m高钢管栏杆,坑边四周1.5m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或其它材料,并不得设置运输道路。

2、基坑施工中设置有效排水措施,人员上下设置专用通道,垂直作业上、下应设置隔离防护措施。

3、对施工机械实行进场验收制,司机应执证驾驶作业,挖、卸土场地及出入口设专人指挥车辆,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

4、夜间作业时,在基坑周围及人行通道位置安设足够的照明设施。

第五节主体结构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1、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2、高空作业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须体检合格。

3、高空作业所需材料,设备等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禁止超负载乱堆乱放。

高空作业人员所用的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高空相互抛掷、传递。

4、在建筑物四周侧面脚手架全高,垂直面上用密目式安全网做防护屏。

5、脚手架应根据作业设计进行搭设,在脚手架搭设前办理交底,完成后办理验收手续。

搭设计脚手架时应注意:

①立杆基础应平实,立杆底部应有底座,垫木和扫地杆。

②脚手架体与建筑结构每层设置拉杆进行拉结,脚手板须满铺,施工层设1.2m高的防栏杆和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

6、模板施工前要对模板支撑进行设计并编制施工方案。

模板安装完毕,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要求检查、验收。

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才能进行。

立柱底部须有垫板,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

模板上堆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