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301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doc

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

按照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的要求和成都高新区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围绕“实现一流绩效、一流机制、一流要素、一流环境”的建设目标,为确保2009年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各项指标顺利完成,现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

(一)总体思路

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统揽各项工作,加快发展高新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软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通信、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天府软件产业新城和孵化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聚集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做好企业服务和企业培育,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和国际化水平,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突破。

(二)工作方针

大力强化“产业是高新区生命线”的责任意识,结合现有优势和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外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的关键和缺失环节,着力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企业融资平台、国际商务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着力营造局部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强化“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三段式”企业服务体系。

二、年度总体目标

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确保25%以上的增长,实现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85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310亿元。

集中建设区产业增加值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完成345.3亿元,完成外贸出口23.1亿美元,全年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不低于50%。

合同外资25.07亿美元,到位外资14.5亿美元和市以外内资增长18%以上。

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61亿元,增幅15%。

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50家,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以上,达到3家,超过50亿元的跨国龙头企业达到7家。

在今年国家推出创业板、新三板的前提下,力争在海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家。

三、年度工作任务

(一)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力争聚集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600家,新增双软认证企业50家;开展CMM/CMMI2级以上认证企业60家,新增通过认证企业5家。

2009年在软件及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和数字娱乐等领域实现软件产业增加值80亿元,销售收入300亿元,出口2亿美元。

做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工作,积极引入NIIT培训机构,逐步建立天府软件园一流的中、高端人才培训及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二是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加快促进英特尔产品封装测试项目、成芯8英寸芯片生产厂二期等一批竣工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协调和帮助英特尔上海工厂年内顺利搬迁到成都出口加工区。

加强国家IC设计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IC设计技术创新联盟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承担国家“核高基”数字电视SOC芯片、安全SOC芯片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是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发展。

加大服务力度,促进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加大投资。

扶持本地模组厂的壮大,积极跟踪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力争3年内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积极促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尽快落户。

四是加快通信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省政府的支持,打造西部“通信科技研发与增值服务基地”,推动无线通信研发和产业发展,力争“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实验和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成都高新区。

加快聚集通信增值服务企业,拓展通信增值服务内容,积极促进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腾讯客服及网游开发中心、三零瑞通保密手机、国虹3G手机等总投资60多亿元的重点通信产业化项目建设。

五是继续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天府生命科技园、奥泰、赛金、康弘、新荷花中药饮片等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推动GLP中心的扩建,天河信息平台建设、常规剂型中试中心建设,打造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六是积极培育新业态。

推进翻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整合翻译及相关产业资源向高新区聚集,推动翻译及相关产业发展。

(二)企业培育

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锁定50家以上重点企业进行培育。

建设好企业服务呼叫中心,完善企业评价体系,实施“一企一策”和项目经理制度,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和动能保障,找准关键环节,积极主动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

二是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挂牌)辅导和推进工作,促进5—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在今年国家推出创业板、新三板的前提下,力争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2家。

三是加强大孵化体系建设和管理,推进各类孵化器加快发展。

努力探索建立服务管理专业化的企业加速器,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推进雅驰工业园等民营经济建设企业加速器。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制定和实施“鼓励人才进区发展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全年吸引创新创业人才300人,新增留学人员和博士企业50家,保持孵化企业1500家左右,汇聚专业人才3万名以上。

打造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重点研发企业的研究基地、政府企业联建的公共技术平台为一体的配套综合服务体系。

四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聚集,出台相应政策,聚集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力争年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占省、市相当比重。

(三)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聚集创新要素。

积极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突出抓好外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工作。

力争2009年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达到25家,高新技术成果达到300项。

二是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加快通信核心技术及整机集成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支持诺基亚、阿尔卡特、中兴、迈普等扩大研发规模,提升研发水平,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研发中心。

促进三〇集团、飞博创、林海电子在安全通信、光网络传输、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是大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高新区软件公共技术平台服务架构设计,完善1+4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技术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国内一流水平,保证在3至5年内满足企业技术要求。

推进生物医药平台建设,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支撑体系;促进GLP中心扩建,力争2009年底投入使用,促进天河孵化器公司建成常规剂型GMP中试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立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联盟。

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加强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运营商合作,建设SaaS应用孵化平台,为中小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实施“无盲点工程”,加快无线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并投入应用。

进一步发挥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的平台和资源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人才产销衔接;引进优质培训资源,提升本地人才培训能力。

加快“中欧技术商务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欧盟委员会驻华使团给予“欧盟中心”授牌,打造欧盟项目转移中心,申请加入欧盟企业网络(EEN)。

引进欧盟企业和机构15家。

加快高新区融资平台建设,完成中小企业担保贷款9亿元,完成银科基金公司的登记注册并开始正常运营,设立2个以上专业化子基金。

四是制定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探索大院、大所、大企在研发方面的优势互补作用,研究制定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实现研发、生产、市场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市场化为向导的科研运行机制。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上台阶。

研究制定高新区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完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并力争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行列。

确保2009年专利申请量递增15%,其中发明专利递增20%,每万人拥有专利超过100件,努力实现新增驰名、著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项。

以天府软件园为依托,争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产业优秀案例示范点。

(四)环境和载体建设

一是加快专业园区打造和天府新城创新载体建设。

按“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全面加快天府新城建设,全年天府新城新开工面积5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保持在建面积不低于1200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天府软件园二期、三期及配套学校和生活区建设,实现天府软件园总规模达到137.6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流软件产业园区。

采取做强产业、完善配套、打造中心等综合措施,把西部园区提升为特色鲜明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和宜业宜居的产学研新城区。

力争促成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70个、竣工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

二是大力营造发展软环境。

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确保行政效能位居全市前两位;建立健全高新区13类重点行业(企业)分类管理方案,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继续深化“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工作,力争流程和效率在全市系统领先。

力争新增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0家,社区5个;创建市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大气综合环境质量位列中心城区前3名。

建设高新区文化馆、图书馆,开展文化服务进园区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1、落实和完善省、市、区共建工作领导机制。

作好创建协调工作,及时收集和上报高新区各部门创建一流园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推动召开省市共建联系会议,统一协调解决。

2、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直接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创建工作。

(二)目标保障

1、围绕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目标,分年度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2、将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工作要求,列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对高新区各部门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宣传保障

1、开展一流园区的理论研究,结合一流园区、创新型园区的指标,完善成都高新指数研究并适时发布;主办一次有影响力的一流园区会议;开展六个世界一流园区创建工作的对比研究,建立创建定期工作简报制度。

2、积极开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的整体策划、发展研究、包装、宣传、品牌推广工作。

围绕一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2个以上专题调研报告;全年相关媒体报道不少于200条,其中,中央级媒体的相关报道达到50条以上。

(四)干部队伍保障

按照“创建世界一流园区”需要一流干部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优秀研究生引进计划,强化干部培训,打造高新区干部培训基地,举办“百名专家进高新”专题讲座。

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一流园区建设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