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1110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docx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

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焊接安全的要点

1焊接的实质

焊接是种先进而高生产率的金属加工工艺,具有节约材料、工时和连续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焊接不仅可以使金属材料形成永久性连接,也可以使某些非金属材料达到永久件连接的目的,如玻璃焊接、塑料焊接等,但生产中主要是用于金属的焊接。

2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在焊接作业中,存在污染和不安全的因素,会产生弧光辐射、有害粉尘、有毒气体、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污染;操作人员需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及电器设备等相接触;还有高处焊接作业及水下焊接等,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烫伤、急性中毒和高处坠落等事故;造成操作人员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眼疾和皮肤病等职业病,严重地危害着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3焊接现场的安全检查

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场地的设备、工具、材料是否排列整齐。

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

检查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是否互相缠线。

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

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

检查焊割场地周围10m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十净。

对焊接切割场地要做到:

仔细观察环境,针对各类情况,认真加强防护。

4电焊机使用常识及安全要点

(1)交流电焊机是一个结构特殊的降压变压器,空载电压为6080V,工作电压为30V;功率20~30kW,二次线电流为50~450A;电源电压380/和220V。

(2)直流电焊机是用一台三相电动机带动一台结构特殊的直流发电机;硅整流式直流电焊机是利用硅整流元件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焊机二次线空载电压为50-80V,工作电压为30V,焊接电流为45-320A;焊机功率为12-30kW,电源电压380V和220V。

(3)交、直流电焊机应空载合闸启动,直流发电机式电焊机应按规定的方向旋转,带有风机的要注意风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4)电焊机在接入电网时须注意电压应相符,多台电焊机同时使用应分别接在三相电网上,尽量使三相负载平衡。

(5)电焊机需要并联使用时,应将一次线并联接入同一相位电路;二次侧也需同相相连,对二次侧空载电压不等的焊机,应经调整相等后才可使用,否则不能并联使用。

(6)焊机二次侧把线、地线要有良好的绝缘特性,柔性好,导电能力要与焊接电流相匹配,宜使用YHS型橡胶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长度不大于30m,操作时电缆不宜成盘状,否则将影响焊接电流。

(7)多台焊机同时使用时,当需拆除某台时,应先断电后在其一侧验电,在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8)所有交、直流电焊机的金属外壳,都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接地、接零电阻应小于4Ω。

(9)焊接的金属设备、容器本身有接地、接零保护时,焊机的二次绕组禁止没有接地或接零。

(10)多台焊机的接地、接零线不得串接接入接地体,每台焊机应设独立的接地、接零线,其接点应用螺丝压紧。

(11)每台电焊机须设专用断路开关,并有电焊机相匹配的过流保护装置;一次线与电源接点不宜用插销连接,其长度不得大于5m,且须双层绝缘。

(12)电焊机二次侧把、地线需接长使用时,应保证搭接面积,接点处用绝缘胶带包裹好,接点不宜超过两处;严禁使用管道、轨道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或其他金属物体串接起来作为地线使用。

(13)电焊机的一次、二次接线端应有防护罩,且一次接线端需用绝缘带包裹严密;二次接线端必须使用线卡子压接牢固。

(14)电焊机应放置在干燥和通风的地方(水冷式除外),露天使用时其下方应防潮且高于周围地面;上方应设防雨棚和有防砸措施。

5气焊与气割基本原理与安全要点

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与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对金属进行局部加热的一种使金属连接的熔焊方法。

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与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高温,使金属局部熔化,再以高速喷射的氧气流吹去熔融金属,使金属断开。

5.1气焊与气割的原理气焊与气割的原理和所用的气源是相同的。

只是焊炬的构造和喷嘴稍有不同。

目前所用的可燃气体有乙炔和液化石油气,助燃气体为氧气、这些气体都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工作的,乙炔发生器、乙炔气瓶、液化石油气和氧气瓶均属压力容器。

5.2碳化钙碳化钙(俗称电石),是将生石灰与熊炭在电炉中熔炼而成的。

电石与水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和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

5.3乙炔乙炔是无色的可燃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乙炔的比重1.1㎏/m3,比空气轻,自燃点为4800C,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280C。

乙炔与空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23500C,与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温度为3100-33000C。

乙炔气毒性很弱,有轻度麻醉作用,但因其中含有磷化氢、硫化氢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通风不良时,长期接触可引起中毒。

5.4石油气石油气是石油加工的副产品,含有丙烷50%-80%、丁烷、丙烯、丁烯和少量的乙烷、乙烯、戊烷等碳氢化台物。

在常温常压下是略带臭味的无色气体,比空气重,一旦外泄则会聚集在地面或低洼处反及与地面相通的电缆沟、暖气沟、下水道等处,且不易散失,遇明火后会发生火灾和爆炸5.5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加上0.8-1.5MPa的压力即变为液体,体积同时缩小250-350倍,液化后便于装入钢瓶贮存和运输。

石油气本身对人体毒性很小,当空气中石油气的浓度大于10%时,几分钟内就会使人头脑发晕,但是不会造成中毒。

不过.当其燃烧供氧不足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若室内通风不良,一氧化碳聚集超过容许浓度会使人发生中毒或窒息。

6乙炔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禁止敲击、碰撞。

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高空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0C以下的温水解冻。

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

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应超过1.5-2.0m3/h.瓶。

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和金属器具时,合金含铜量低于70%。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剩余压力。

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墙隔成单独的储存间,应有一面靠外墙;超过20瓶,应设置乙炔瓶库;储仔量不超过40瓶的乙炔瓶库,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生产厂房毗连建造,其毗连的墙应是无门、窗和洞的防火墙并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通畅,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和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乙炔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直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严架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间储存。

储有间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7石油气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0C;严禁受日光暴晒或靠近高温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小10m;点火时要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启气阀,切勿颠倒次序;气瓶只许正立使用,严禁卧放、倒置使用。

须装专用减压器,使用耐油性强的橡胶导管和衬垫。

防止因腐蚀作用而引起漏气。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0.1MPa以上的压力。

瓶内残液严禁倾倒,防止大量挥发,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使用石油气的车间和储存气瓶的库房,室内地面应平整,严禁有与外界相通的地沟、电缆沟和管道孔洞,以防石油气窜入。

地面集水口须有水封措施。

使用石油气的车间和贮存气瓶的库房,应通风良好,并加强低处通风。

一旦发现石油气泄漏,要严禁一切明火并量避免可能的金属碰撞和电器火花并且应立即打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扩散,并且注意低洼处是否仍有石油气聚集。

石油气瓶的使用环境温度在20℃为宜,冬季使用为保证气化速度,气瓶宜放在采暖的车问内,或用40℃的温水加热;也可以采用将几个气瓶并联,以保证用气量。

因用气量较大,而气化速度不足以满足需要时,可加设气化器,气化器中通入热水不得超过45℃。

当气化器热源中断应及时将液相阀门关闭。

8氧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中应注意的问题

气焊与气割用的压缩纯氧是强氧化剂,矿物油、油脂或细微分散的可燃物质严禁与压缩纯氧接触;操作时严禁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接触瓶阀、减压器;一旦被油脂类污染,应及时用二氯化烷或四氯化碳去油擦净。

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0C;严禁受日光暴晒,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m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

应避免受到剧烈震动和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

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栓挂气瓶。

使用前应检查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及胶管是否完好。

发现瓶体、瓶阀有问题,妥及时报告。

禁止带压拧动瓶阀阀体。

检查气密件时,应用肥皂水。

严禁使用明火试验。

瓶阀手轮反时针方向旋转则瓶阀开启。

瓶阀开启时,不得朝向人体,且动作要缓慢。

减压器与瓶阀连接的螺扣要拧紧,并不少于4-5扣。

冬季遇有瓶阀冻结或结霜,严禁用力敲击或用明火烘烤,应用温水解冻化霜。

气瓶内要始终保持正压,不得将气用尽。

瓶内至少应留有0.3MPa以上的压力。

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滚动、倾倒;不宜平卧使用,应将瓶阀一端垫高或直立。

氧气瓶严禁用于通风换气,严禁用于气动工具的动力气源.严禁用于吹扫容器、设备和各种管道、车辆装运时应妥善固定。

汽车装运应横向码放,不宜直立。

易燃物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装运。

运输时,气瓶须装有瓶帽和防震圈,防止碰断瓶阀。

氧气瓶储存处周围10m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

同一储存间严禁存放其他可燃气瓶和油脂类物品。

氧气瓶应码放整齐,直立放置时,要有护栏和支架,以防倾倒。

9焊炬和割炬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焊炬和割炬上装接的可燃气与氧气胶管严禁颠倒位置和混用。

目前我国现行标准规定为:

氧气胶管为红色,内径8mm,长度30m,允许工作压力为1.5MPa;乙炔胶管为黑色,内径10mm,长度30m,允许工作压力为0.3MPa。

(1)点火前,应先将胶管内和中压乙炔发生器内留存的空气排净,再正式点火使用。

当火焰色泽为深黄且燃烧恒稳时,说明空气已排净。

(2)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射吸性能。

方法和操作顺序是:

连接氧气胶管、打开乙炔阀门,打开电气阀门,用手指堵在乙炔气进口处。

若感到有一定的吸力,表明性能正常。

否则为不正常,需进行检查修理。

(3)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气密性。

方法是将各阀门相连接点涂抹肥皂水,或浸入清水中,将已接通的氧气和可燃气阀门开启进行观察;若有跑漏现象,需修好再用。

(4)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门,点燃后立即开氧气阀门,这样可防止点火时的回火和呜爆。

(5)停用时,应先关乙炔气阀门,后关氧气阀门。

(6)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关乙炔气阀门。

(7)点燃的焊、割炬严禁靠近可燃气瓶、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严禁随意放在地上或工件上。

(8)焊、割炬的喷嘴发生堵塞时,应停止操作。

将其拆下,用捅针从内向外疏通。

(9)点燃的焊、割炬其喷嘴不得与金属物件正面接触,否则易造成回火。

(10)停止使用时,严禁将焊、割炬与气源相通放在工具箱和容器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10焊接安全管理

(1)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作业人员。

须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发给操作证件,持证上岗作业。

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被上岗作业。

(2)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白色工作服,使用护目镜和面罩,高空危险处作业,须挂安全带。

施焊前检查焊把及线路是否绝缘良好,焊接完毕要拉闸断电。

(3)焊接作业时须配置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监护。

作业完毕,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确认无引火点后,方可离去。

(4)焊工在金属容器内、地下、地沟或狭窄、潮湿等处施焊时,要设监护人员。

其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相应急抢救方法。

需要照明的其电源电压应不高于12v。

(5)夜间工作或在黑暗处施焊应有足够的照明;在车间或容器内操作要有通风换气或消烟设备。

(6)焊接压力容器和管道,需持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合格证。

(7)施工现场焊、割作业须执行“用火证制度”,并要切实做到用火有措施,灭火有准备。

施焊时有专人监护;施焊完毕后,要留有充分时间观察,确认无复燃的危险后,方可离去。

11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

11.1火灾过程的特点及预防原则火灾过程特点:

(1)酝酿期。

可燃物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析出气体、冒烟、阴燃。

(2)发展期。

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

(3)全盛期。

火焰包围整个可燃材料,可燃物全面着火,燃烧面积达到最大限度,放出强大的辐射热,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加剧。

(4)衰灭期。

可燃物质减少,火势逐渐衰落,终至熄灭。

11.2防火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严格控制火源。

(2)监视酝酿期特征。

(3)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4)阻止火焰的蔓延采取隔离措施。

(5)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6)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11.3爆炸过程特点及预防原则1、爆炸过程特点

(1)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相互扩散,均匀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使燃爆开始。

(2)由于爆炸连续反应过程的发展.爆炸范围扩大,爆炸威力升级。

(3)完成化学反应、爆炸,造成灾害性破坏。

2、防爆原则的基本要求根据爆炸过程特点,防爆应以阻止第一过程出现、限制第二过程发展、防护第三过程危害为基本原则。

(1)防治爆炸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着火源;(3)燃爆开始时及时泄出压力;(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

12预防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

(1)为了防止在电焊操作中人体触及带电体的触电心事故,可采取绝缘、屏护、间隔、空载自动断电和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

绝缘不仅是保证电焊设备和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橡胶、胶木、瓷、塑料、布等都是电焊设备和工具常用的绝缘材料。

屏护是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对于电焊设备、工具和配电线路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采取包裹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可以用屏护措施。

屏护用材料应当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间隔是防止人体触及焊机、电线等带电体、避免车辆及其他器具碰撞带电体、为防止火灾在带电体与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焊机的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和加强个人防护等,也都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重要安全措施。

(2)为防止在电焊操作时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一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

13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

(1)登高焊割作业应根据作业高度及环境条件定出危险区范围。

一般在地面周围10m内为危险区,禁止在作业下方及危险区内存放可燃、易燃物品及停留人员。

在工作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

作业现场必须备有消防器材。

(2)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戴好符合规定的安全帽,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安全带应符合GB6095-1985《安全带》的要求),长度不超过2m,穿防护胶鞋。

安全带上的安全绳的挂钩应挂牢。

(3)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梯子。

梯脚需有防滑措施,与地面夹角应小于600,上、下端均应放置牢靠。

使用人字梯时,要有限跨钩,不准两人在同一梯子上作业。

登高作业的平台应带有栏杆,事先应检查,不得使用有腐蚀或机械损伤的木板或铁木混合板制作平台。

平台要有一定宽度,以利焊接操作,平台不得大于1:

3坡度,板面要钉防滑条。

使用的安全网要张挺、结实,不准有破损。

(4)登高焊割作业所使用的工具、焊条等物品应装在工具袋内.应防止操作时落下伤人。

不得在高处向下抛掷材料、物件或焊条头,以免砸伤、烫伤地面工作人员。

(5)登高焊接作业不得使用带有高频振荡器的焊接设备。

登高作业时,禁止把焊接电缆、气体胶管及钢丝绳等混绞在一起,或缠在焊工身上操作。

在高处接近10kV高压线或裸导线排时,水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m;在10kV以下的水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5m.否则必须搭设防护架或停电,并经检查确无触电危险后.方可操作。

(6)登高焊接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7)登高焊割作业结束后,应整理好工具及物件,防止坠落伤人。

此外、还必须仔细检查工作地及下方地面是否留有火种,确认无隐患后,力可离开现场。

(8)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者以及医生认为不宜立登高作业的人员,应禁止进行登高焊割作业。

(9)六级以上大风、雨、雪及雾等气候条件下,禁止登高焊割作业。

(10)酒后或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时.不能登高焊割作业。

14中毒事故及防止措施

气焊气割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有毒气体、蒸气和烟尘,常见情况有:

(1)气焊有色金属有时会产生有毒蒸气和烟尘。

气焊铅时,会产生铅蒸气,引起铅中毒。

气焊黄铜时,会产生锌蒸气,引起锌中毒。

气焊铝及铝合金时,要用铝气焊熔剂,会产生氟化物烟尘,也引起急性中毒。

(2)在狭小的作业空间焊接有涂层(如涂漆、塑料或镀铅、锌等)的焊件时,由于涂层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或裂解形成有毒气体和有毒蒸气等。

(3)在有毒介质的容器或环境中焊接时,没有采取道风和个人防护措施时,造成急性中毒。

(4)液化石油气和乙炔中有硫化氢、磷化氢,会引起中毒。

空气中乙炊和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时,也会引起中毒。

为防止中毒事故.应加强焊割工作场地(尤其是狭小的密闭空间)的通风措施。

在封闭容器、罐、桶、舱室中焊接、切割时,应先打开施焊工作物的孔、洞,使内部空气流通,以防焊工中毒,必要时应由专人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