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模块检测卷粤教版必修5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模块检测卷粤教版必修5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模块检测卷粤教版必修5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模块检测卷粤教版必修5含答案
模块检测卷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
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
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
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
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
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
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
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
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
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
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
”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
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
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
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
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
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
”“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营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
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
”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
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1.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项是( )
A.农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
B.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C.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D.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解析:
参照第四段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B
2.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
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
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B.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源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C.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D.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
解析:
城市文人雅士不会给中国农村文化造成文化断裂。
答案:
C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
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
B.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C.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D.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解析:
A项,错在“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根据在于“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C项,“釜底抽薪”指的是文化断裂;D项,绝对化。
答案:
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
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
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
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
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
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
自良谓防曰:
“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
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
俟其返,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
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
”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
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
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
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
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
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
“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
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
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
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B.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C.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D.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解析:
这段文字是说田悦造反后李自良的做法,可以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重要动词与搭配断开。
答案:
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禄山之乱”,即安史之乱,是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头领是安禄山与史思明。
B.“牙将”,唐朝节度使的亲兵指挥官名称。
因主将所居之城建有牙旗,故称“牙将”。
C.“军候”,官职名,即军曲候。
汉代军部以下的编制单位称“曲”,曲设军候一人。
D.“赙布帛米粟”的“赙”是古代拿钱财帮助贫困或有功的人家办理丧事或婚事。
解析:
“赙”,古时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答案: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自良屡立战功,深得上司信任。
先后担任过右卫率、试殿中监。
后来,鲍防接替薛兼训的职务,镇守太原,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
B.李自良在军事方面很有谋略。
回鹘入侵,李自良主张坚守不战,等到敌军疲惫撤军时,出兵袭击.,阻断他们的退路,进而战胜回鹘。
鲍防没采纳,最终吃了败仗。
C.李自良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很重情义。
马燧被解除兵权,皇上让他接替马燧,他却以跟随马燧多年为由,婉言推辞。
即便如此,皇上仍委以重职。
D.李自良厉行节俭,恪尽职守。
一举一动都遵循法规,从不对人施加暴虐,深得军民的赞美。
解析:
原文中的“略不以暴戾加人”意思是:
“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
因此,选项中“从不对人施加暴虐”与原文内容不符。
答案:
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关键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是准确翻译这两句话的前提。
“但”,只;“壁”,堡垒;“老”,引申为“疲惫”,“旋”,回去。
“事分”,名分;“诚”,确实;“寄”,寄托,保障;“易”,替换。
答案:
(1)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
(2)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
参考译文: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
起初,安禄山叛乱,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因战功多次授官直到右卫率。
后来跟随袁傪讨伐袁晁、陈庄等叛贼,屡建军功做到试殿中监,隶属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
薛兼训改任去镇守太原,李自良随行,授任河东军节度押衙。
薛兼训死后,鲍防接替他,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
当时正赶上回鹘入侵,鲍防命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率兵迎击。
李自良对鲍防说:
“回鹘远道而来寻求交战,我们不能与他们争高下。
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
等他们撤军,我们再出兵袭击,即使不会大胜,虏兵也一定会狼狈不堪。
设置两处堡垒来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是上策。
”鲍防不听,催促焦伯瑜等人迎战,在百井与回鹘军队遭遇,焦伯瑜等人大败而回,李自良因此逐渐出名。
马燧取代鲍防任节帅,上奏朝廷任用李自良为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兼任军候。
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马燧非常信任他。
建中年间,田悦反叛,马燧与李抱真出兵东征,李自良经常作为河东大将,冲锋陷阵,打败田悦。
在前去河中讨伐李怀光时,李自良专任河东军都将,前后所立战功最多。
马燧建立功名,都是李自良辅助的结果。
贞元三年,(李自良)随从马燧入朝,朝廷解除了马燧的兵权,德宗想用李自良代替马燧。
李自良用侍奉马燧已久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愿替代他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于是授任他为右龙武大将军。
德宗因为河东接近胡戎,挑选合适的人任节帅很困难,第二天,李自良前来谢恩。
皇上对他说:
“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
”当天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
在镇所九年,因为简约勤俭恪守职责,军民悦服。
李自良虽然是军人出身,行动都遵循法规,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
十一年五月,死在军中,时年六十三岁,皇上感到非常痛惜,为他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他为左仆射,赐给丧葬布帛米粟不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①
脉脉广川②流,驱马历长洲③。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月 夜
刘方平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 ①上官仪(约608~664年):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
本诗是作者宰相(661~663年)任上所作。
②“广川”指洛水。
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
③“长洲”指洛堤。
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
④刘方平(生卒年不详):
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终生未仕。
8.刘诗的后两句描写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此题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再现画面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春”“虫”“绿窗纱”,关键词语“偏知”“暖”“新透”来分析;先理解句意,再说说效果、好处。
答案:
①描写春夜风光,营造了清新静谧的意境。
②动静结合,静中有动,以动显静,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
初春的虫子也许还很稀少,但是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虫声是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也令人油然生发出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③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9.两首诗都写到“月”,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月”下之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本题先审诗歌,找出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语句、意象等,抓住“鹊飞”“蝉噪”“更深”“半人家”。
对诗歌情感的概括要建立在对全诗的理解上,要联系诗歌的背景,注意注释的提示作用。
答案:
①两首诗都写到“月”,但上官诗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
刘诗表达了初春喜悦的心情。
②上官诗写的是秋天的清晨,虽明月高悬,但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诗人得势当权、执政治世的气魄。
③刘诗从视觉角度描写初春的月夜之美。
夜深人静,皓月西斜,将如水的清辉洒向大地,照到了地上人家的半边庭院,描写春夜的静谧风光。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何老师
曾宪涛
何老师是我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已退休几年,现在和我住一个小区。
每每遇到他,总见他挎个布包,包里凸显出酒瓶的形状。
问他干吗去,回答买啤酒,要么回答卖酒瓶。
尽管不好意思,还是如实回答。
他告诉我他酒瘾很大,现在病重,医生不准喝酒,便改喝啤酒,每天两瓶。
何老师有两个孩子,小的在外地工作,大的是个女儿,好像有点毛病,个子长不高,学习也不行,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在我单位食堂找了份工作,三十六七了还没成家。
何老师最操心她。
他女儿我认识,她也知道我是她父亲的学生,我去食堂买饭,她会对我笑笑。
何老师说,医生说她不能结婚。
何老师还说自己是活不长久的,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女儿。
那天下班回来,妻对我说,何老师老是在咱家窗前转来转去,好像有什么事。
我忙站到窗前,果然见何老师又转回来了,他肩上没有挎布包。
我朝窗外说,何老师,有事吗?
我打开门,何老师进来,就在茶几旁的小凳上坐下。
我叫他坐沙发,他摆摆手,我拿烟给他,他也摆摆手说,只喝酒不抽烟,接下来问我,结果出来了吗?
他一问,我才想起最近单位要裁员。
裁谁不裁谁,先由基层各部门员工投票,最后再领导确定。
按老百姓的说法就是投票选下岗的。
几天来,他们家一直在坐卧不宁的煎熬中等待着今天的结果。
雯雯太老实,也不会为人,投票肯定会被投下来。
何老师满面忧愁,不知结果出来了没有?
还没听说。
我安慰老师,雯雯那么能干,领导会掌握的,她不会下来。
何老师摇摇头。
我忽然想起问,你没找过启华吗?
启华是我们单位老总,也是何老师的学生。
何老师说没有。
为啥不跟启华打个招呼?
他叹了口气,那怎么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
他再是老总,你也是他老师。
何老师表情极为难堪。
看得出他心里的矛盾,既不愿做这种事,又怕对不住女儿。
他摇摇头说,当老师的怎么能找学生走后门,她妈这两天一直跟我吵,骂我没用。
我说,你该早提醒我一下,我来跟启华说。
何老师摆摆手,站起身要走,又说,不知结果啥时候能出来?
我说,你等等,我问问启华。
我立刻拨通了启华的电话,问他裁员名单出来了吗。
启华问我,问这干啥。
我直接问,何老师的女儿雯雯怎么样?
那边低声道,没有她。
我这里还有人,回头再说。
电话挂了。
何老师一直眼巴巴地看着我打电话,当我放下电话告诉他裁员名单没有雯雯时,他脸上两行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妻递给何老师一条毛巾,何老师擦了把脸说,这下放心了,雯雯要是下岗了,我也没法活了。
何老师连声说着谢谢走了。
后来我见到启华时,他告诉我,要是按票数,何雯雯真要下岗了,我给动了一下。
我说,何老师说他不好意思找你。
启华说,不找好,不找好,我心里有数。
你不要告诉老师,千万别叫老师谢我。
我拿不准该不该把启华动手脚的事告诉老师,在路上遇见老师,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说了。
老师听后突然站住,看着我道,我该怎么办?
我说,启华说千万别谢他,免得传出去叫他被动。
老师怔了怔,说,不是这个意思……
第二天,何老师就找我来了,说他昨晚一夜没睡好觉,说着从布包里拿出两瓶酒,竟然是两瓶茅台,很老很老的包装。
何老师告诉我,这还是你们上学那时候一个学生家长送到我家的,感谢我对他孩子的辅导。
当时我没在家,他放下酒就走了。
我到底也不知道是谁送的。
何老师又说,多少年来,这酒我一直没舍得喝,你拿去送给启华,问问他是把谁换下了雯雯,求求他,叫人家上岗,不然……不然我这往后的日子都不会安心的。
这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的,看着老师那无法拒绝的眼神,只好同意了。
我把酒放在启华桌上,把老师的话对他说了。
启华看着酒,看了良久,我本以为他要责怪我,没想到启华对我道,你叫老师安心吧,没人换下雯雯,完全是按票数来的,我根本没动手脚。
我愣住了,转身要走的时候,启华又叫住了我,知道当年这酒是谁送给老师的吗?
我转过头,惊奇地看着启华……
半晌,启华对我摆摆手说,你先回吧,等有时间我和你一块儿去看老师。
(选自《北方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何老师碍于面子,不肯以老师的身份去找管事的学生启华走后门解决女儿面临的下岗问题,所以老伴跟他吵,甚至骂他没用。
B.何老师觉得女儿太老实,也不会为人,投票肯定会被投下来,而“我”认为其实她能干,领导会掌握情况,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C.“我”把启华动手脚的事告诉何老师后,何老师想到的是,启华帮助他让雯雯留了下来,他一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感谢启华。
D.前文写何老师当年收到不明家长送的两瓶茅台酒,下文通过启华的问话补充交代了送酒的正是他的家长,前后照应,行文严谨。
E.小说围绕着何老师关心女儿下不下岗的中心事件,表现了人的多种矛盾处境,这种矛盾在何老师、“我”和启华身上都有体现。
(2)小说中的何老师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启华先是说为雯雯的留下动了手脚,后来又说没有动手脚,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真实的?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项“碍于面子”的理解不当,何老师是认定不能找,才不肯找的。
B项“我”说的话是安慰何老师的。
C项何老师想到的是,雯雯换下别人,别人就要下岗,他为因自己的事影响别人深感不安。
(2)关于何老师的形象特点,可以从文中相关的情节和事件中加以概括。
如何老师因担心女儿被裁下来,所以忧心忡忡,由此可知他对孩子的疼爱;他不去为女儿的事求自己教过的学生,由此可知他的自尊;当他得知女儿换下了别人后,他又求学生叫别人上岗,这又反映他的善良和厚道。
(3)分析“我”的作用时,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我”贯串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并且正是因为“我”,故事得以往下发展,“我”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而内容上,“我”主动帮助何老师,以此突出了何老师的可敬。
且“我”作为一个故事的见证者,并且是第一人称,会让人感觉故事亲切而真实。
(4)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明确观点,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两种观点选择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如认为动手脚是真实的,可从当年何老师的帮助、不想得到老师的感谢、不想给老师增加心理负担等方面阐述。
答案:
(1)DE
(2)①疼爱孩子。
女儿生活能力不强,他为她可能被裁下而忧心忡忡,为她没被裁下而激动流泪。
②自尊谨慎。
虽然为女儿很可能被裁下十分揪心,但是却不为此去求教过的学生。
③善良厚道。
他得知雯雯换下了别人以后,求学生启华叫别人上岗。
(3)①“我”是小说的线索,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
②“我”是故事的见证者,使小说显得亲切、真实、可信。
③“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打电话给启华引出下文启华的回答和何老师的放心,告诉何老师启华动手脚的事,引出下文何老师让“我”求启华叫雯雯换下的人上岗。
④“我”主动帮助何老师,从侧面表现了何老师的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