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903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doc

示范性建设专业验收自评报告

各位专家:

根据粤教高[2008]9号《关于开展第二批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行专业验收和示范性建设专业遴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广州电大财经学院对会计专业示范性建设专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和总结。

现将自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业概况

1、专业设立时间:

1983年

2、专业设立的名称:

会计学专科(财务会计方向)

3、学生现状

▲本专业在校生数:

1312人

▲本专业近二年学生初次就业率:

近两年毕业生当年年底总体就业率为98%,专业平均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

4、师资队伍现状

▲现有专任教师数:

15人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的10人、中级职称的教师4人;助教1人;

▲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8人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具有双师职格的教师共有11人,占专职教师比例为73.3%。

▲本专业兼职(含双肩挑)教师人数:

15人。

与专职教师形成1:

1的师资配置

5、实践教学基地现状

▲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名称和功能

序号

名称

开设课程

建设特点

1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

l财务沙盘实训

lERP实验室

l对外培训

依据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企业营运管理实践。

2

会计手工实训室

l会计手工模拟实训

l对外培训

lLCCI证书

自行设计实训台及台面,进行环境仿真。

3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l会计电算化教学

l常用财务软件实训

l成本核算实训

l审计实训

l对外培训

自行设计实训台、用友等多种会计教学软件。

4

金融模拟实训室

l模拟银行结算

l模拟股票交易

模拟银行结算程序进行会计结算实践;模拟证券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对学生开设股票投资实践。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名称和功能

实验、实训室名称(★为重点基地)

功能

1.羊城会计师事务所(★)

2.广州新中南会计师事务所(★)

3.广州东方会计师事务所

4.广州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5.广东广信会计师事务所

6.广州奥迪诗音响有限公司

7.广州东圃通讯第二营业部

安排学生毕业实训,组织实践教学和专业见习,开展产学研活动。

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均签有协议并挂牌。

每一个基地有专人负责学生管理,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训、授课,实训情况有记录。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及主要成果

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于1983年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并从一开始就不断进行专业教改教研。

1997年,该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被评为广州市首门重点课程,2003年会计学专业为学校重点专业,2006年会计专业通过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遴选。

1、示范性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质量与特色是专业办学的生命线,示范性专业建设有责任把专业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通过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总结和积累经验,为会计学专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发挥示范作用,为会计行业提供优质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广州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贯彻学校“职业拓展型”的办学理念,以及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坚持调查研究,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时构建通专结合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起示范作用。

▲以改革和创新为主题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产学研结合等。

▲立足我国会计,扩展国际视野,引进来,走出去。

我们会计学专业现有两个外籍教授为我校的外聘客座教授,每年两次来我校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做专题报告;我校也派老师参加国内外会计学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和教学会议,苏教授是我国公派英国的高级访问学者,有5位老师到香港AIA会计师公会学习,2位老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络课程制作研究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调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内仿真性综合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新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积极推行“双证书”教育制度。

按照现在就职的基本要求,我们积极推行“双证书”教育制度,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方面学习修满最低毕业学分76学分,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全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取得就业的会计最基本的入门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业通行证);并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或会计师的考试,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3、三年来专业建设的丰硕成果

▲根据学校“职业拓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会计学专业教育特点,构建了一个“双证”教育、“2+半’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是国家教育的一个长线专业,专业开办时间长,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办学和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理论的变革已经是经历几次风云。

在几次会计变革中,使会计专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很难就业,一方面会计人员队伍整体水平素质不高。

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好、技术强的会计人才,是当下会计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通过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增加了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口,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能力的全面检验,这将有利于我院的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学校与有关企业建立了一批产学结合、互惠互利、持久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实习、实训基地多个。

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大“课堂”中,以学生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学习者和生产者的角色转变。

我校成立了以企业同行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借鉴加拿大CBE理论方法,通过对岗位群职责任务的分析,按照“一上岗即可胜任工作”的模式进行培养目标的设计,进而建立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定位准确、内容具体、具有可实现性的目标体系和专业人才基本质量标准。

把产、学结合贯穿于电大教育的全过程。

经过“学实交替”教育绝大多数学生获取了丰富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技巧。

“学实交替”教育有利于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提前进入角色,这是学实交替教育的又一大优势。

在“学实交替”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实行“2+半”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践训练,第五学期,下到企业内,结合相应岗位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为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目标,在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上,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中体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的要求,促进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协调,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广州及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及各行业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财务与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中小企业及各行业财务与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胜任工作的教师队伍

目前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15人,形成1:

1的配置;近年来,对会计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教师的学历、职称等有了很大的提高(见下表)。

阶段

本专业教师人数

学历

职称

备注

博士

硕士

本科

正高

副高

05年12月

10

0

5

7

0

3

现在

15

2

5

8

2

8

▲编写出版教材和开发网络精品课程

学校在抓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同时,对会计专业的教材也进行了大力的开发,针对广州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我们有针对性的编写了适合会计专业理论拓展和实践需要的公开出版的教材,同时加大网路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内部自编教材,来丰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

阶段

公开出版

自编

网络课程

习题集

05年12月

4

2

2

2008年10月

8

4

6

8

▲建成了占地520m2,价值248万元的4个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

①手工会计实训室:

会计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基地的手工实验室虚拟企业财务处,按照会计岗位设岗,配备备有会计专业用品,环境仿真,台面布局独特如标准实验桌、投影仪、验钞机、装订机、教学挂图、实用练习题及套帐、证、表、卡、册,可同时容纳80人进行会计模拟及仿真实训、实习。

先后开设有《基础会计》课程单项实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单项实验、《成本会计》课程单项实验和会计综合实验等课程;备有会计专业用品,环境仿真,台面布局独特;

②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安装了多个会计软件及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系统;配备有电脑、服务器、实物展示台、网络财务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会计辅助教学系统等各种软件,主要完成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项目。

基地的实验课程开课率达100%。

至今已完成十几届学生的会计实训、实习任务。

④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

利用财务沙盘模拟企业运作过程;

⑤金融模拟实训室:

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银行结算、模拟股票交易的动感空间。

阶段

数量

价值

占地(平方米)

备注

2005年

2

120万

220

2008年

4

248万

520

▲承担了教研教改课题12项

广州电大会计专业的老师,在从事一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并积极的将这些教学经验和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和科研中,发挥出极大的社会效果和良好的社会认知度。

近三年来,这支教师队伍共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的立项并顺利解题的共计12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项目批准时间

立项部门

1

《财务管理》网络课程

郭凤林

0.5万、2007

广州电大

2

构建辽宁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的研究

赵贵臻

20万、2006

辽宁省教育厅

3

新会计准则对资本市场企业估值影响的研究

赵贵臻

2007

广东省会计学会

4

CEPA与粤港澳高校教育合作的研究

朱健仪

2005-8结项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5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朱健仪

2005-8结项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6

转轨时期广州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朱健仪

2006-7

广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7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朱健仪

2004-7

中央电大课题

8

广东对外贸易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朱健仪

2006-7

广州电大课题

9

《管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及练习软件

朱健仪

2005-9

广州电大课题

10

新会计准则对资本市场企业估值影响的研究——新会计准则对市盈率的影响

苏淑欢

2008.8

广东省财政厅

11

《纳税基础与实务》网络课程的开发

赵贵臻

2007.10

广州电大

12

《资产评估》网络课程的开发

苏淑欢

2007.10

广州电大

▲发表了教研教改论文6篇,科研论文50余篇(见教师科研汇总一览表)

▲2000年会计专业《基础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