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8213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docx

皮肤科疾病用药doc

第16章皮肤科疾病用药

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1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皮肤真菌感染)

3病毒性皮肤病

4疥疮

5虱病

6皮炎、湿疹

7银屑病

8痤疮

9酒渣鼻

10多汗症

11白癜风

12黄褐斑

13梅毒

14淋病

15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16尖锐湿疣

 

16.1皮肤病用药概论

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病等,性传播疾病属于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内服及外用。

此外,还有物理治疗包括光疗、水疗、药浴、激光、冷冻等,放射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治疗等。

理想的治疗是去除病因,例如脓疱疮、丹毒等感染性皮肤病,使用敏感的抗菌药后可很快治愈;手足癣、体癣、股癣等浅表真菌感染以抗真菌药物外用为主;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有明确原因的如接触性皮炎,只要不再接触致敏物,加以适当处置,皮疹可以逐渐消退。

但这一类中的许多病,如皮炎湿疹、银屑病、白癜风等,发病与免疫异常相关,确切病因却不清楚,只能针对发病机制中免疫或炎症的某些环节进行治疗或仅仅作对症治疗。

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可分为系统用药及局部用药二大类。

系统用药如抗菌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等将在有关章节介绍。

本章重点是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如皮肤科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消毒防腐药及皮肤清洁药、糖皮质激素制剂,以及治疗银屑病、皮炎湿疹、痤疮及酒渣鼻、白癜风及黄褐斑等药物。

辅助治疗药物,包括润肤剂、保湿剂等是皮肤病治疗或巩固疗效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又称医学护肤品(Cosmeceutical),虽我国对这类制剂并不作为药物出售,但本章仍单列一节简介。

外用药是皮肤病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

根据皮肤病的病因、皮损特点,选择外用药物及其剂型是达到成功治疗的关键。

16.1.1外用药物的剂型及其特点和选用

散剂(粉剂,powder):

有干燥、保护、散热等作用,适用于无渗出的急性、亚急性皮炎。

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等。

溶液(solution):

是药物的水溶液,有清洁、散热、消炎及促进上皮新生的作用。

主要作湿敷用。

适于有渗出的急性皮炎、湿疹或有小片糜烂、溃疡的皮肤损害。

常用的有2%~4%硼酸溶液,0.05%黄连素溶液,0.02%高锰酸钾溶液等。

酊剂和醑剂(tinctureandspirit):

为药物的乙醇溶液或浸液。

非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为酊剂,如2.5%碘酊。

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为醑剂。

酊剂或醑剂涂于皮肤后,乙醇挥发,溶于其中的药物均匀地分布在皮肤表面,发挥其药理性能。

破损皮肤及腔口周围忌用。

洗剂(lotion):

又称振荡剂(shakelotion)。

为不溶于水的粉剂约30%~50%与水混合而成,用前应充分振荡混匀。

有散热、干燥、消炎、止痒的作用。

适用于急性皮炎无渗出者。

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等。

软膏(ointment):

为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油脂性基质常用凡士林及羊毛脂。

软膏有保护、润滑、软化痂皮的作用。

软膏的渗透作用较乳膏强,适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的治疗。

有渗出的急性期皮损则不宜用软膏。

乳膏(emulsion,cream):

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由于基质不同,可分为水包油(oil-in-water,O/W)型和油包水(water-in-oil,W/O)型。

乳膏的渗透性较好,又易于清洗,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剂型。

适于亚急性或慢性皮炎、湿疹等。

糊膏(paste):

指大量的固体粉末,一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因含粉末量较大,有一定的吸收水分和收敛作用。

适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

毛发部位不宜用糊膏。

硬膏(emplastrum),又称贴剂(adhesiveplaster):

药物溶于或混合于粘着性基质中并涂布在裱褙材料如纸、布或有孔塑料薄膜上而成。

由于硬膏贴于皮肤表面后,阻止水分蒸发,增加了皮肤的水合作用,从而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适于慢性、限局性皮肤损害。

有毛部位不宜应用。

油剂(oil):

是以植物油或矿物油类为溶剂或以不溶性粉末混于上述油类而制成的剂型。

常用的有40%氧化锌油。

适用于渗出不多的急性皮炎、湿疹,有清洁、保护、减轻炎症的作用。

凝胶剂(gel):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局部涂后形成一层薄膜,清洁透明。

涂膜剂(plastics):

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搽剂(liniment):

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的液体制剂。

外用药物剂型的选择

主要根据病期及皮损性质选择外用药物的剂型

病期

皮损特点

剂型

急性

1、红斑、丘疹、丘疱疹,无糜烂及渗出

2、水疱、糜烂、渗出

粉剂、洗剂、溶液湿敷

溶液湿敷,油剂

亚急性

1、有少许渗出

2、无渗出

糊膏,油剂

乳膏,软膏,凝胶剂

慢性

1、泛发慢性皮损

2、限局性肥厚皮损

3、单纯瘙痒而无原发皮损

乳膏,软膏,醑剂

硬膏,软膏,乳膏,凝胶剂,涂膜剂

醑剂,洗剂,乳膏,搽剂

16.1.2外用药物的经皮吸收

经皮吸收是决定外用药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根据患者皮损的特点,选用适当的剂型和用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如对顽固难治或苔藓化肥厚性的损害可采用封包疗法。

如皮肤科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应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浓度不同强度的药物,对面部的损害应选择低浓度弱作用的如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而对手掌足跖的损害应选择强效的制剂,如0.05%倍他米松或氯倍他索软膏等。

外用药经皮吸收后亦可产生不利的一面。

如长期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特别是高浓度、强作用的制剂后,可在用药局部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增加、萎缩和易发生感染等不良反应,有的药物如蒽林软膏、维A酸类制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外用后局部皮肤可潮红、脱屑。

对少数过敏体质者,有的药物外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外用药物如果大面积使用,特别是用药浓度较高,使用面积较大,用药时间又长时,由于经皮吸收量大,药物可以进入血循环而产生全身性的毒不良反应。

这种情况易出现在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婴幼儿,或因皮炎湿疹等病变造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患者。

16.1.3外用药物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使用方法:

医护人员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如湿敷的方法;软膏、乳膏外用后应多加揉擦;对限局的苔藓化肥厚皮损可采用封包疗法,以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2)药物浓度要适当,有刺激性的药物应从低浓度开始逐渐递增,如维A酸类制剂,应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逐步递增至高浓度、大范围。

(3)用药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如儿童不宜使用强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皮肤皱折及黏膜部位不应使用高浓度、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4)应嘱咐患者,外用药部位一旦出现刺激症状或红肿、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清洗患处,并到医院就诊。

(5)适当的用量:

乳膏及软膏在身体各部位外用,每天用药2次,一周的最大用药量:

面部:

15~30g;双手:

25~50g;头皮:

50~100g;四肢:

100~200g;躯干:

400g;腹股沟和外阴部:

15~25g。

注意:

这一推荐用量并不适用于糖皮质激素制剂,用量见糖皮质激素节。

16.2皮肤感染的药物治疗

16.2.1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莫匹罗星Mupirocin

【适应证】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

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基质内含有聚乙二醇,建议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本药不适用于假单胞菌属感染。

妊娠期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莫匹罗星或其他含聚乙二醇软膏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反应,包括瘙痒、烧灼感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3次,一日最多使用3次,连续外用不应超过10日。

【制剂与规格】莫匹罗星软膏:

2%5g:

100mg。

夫西地酸FusidicAcid

【适应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钠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

脓疱疮、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痤疮,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部。

不宜长时间、大面积使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时,禁用于乳房部位的皮肤感染。

【禁忌证】对乳膏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本品。

【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局部皮肤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红斑、丘疹、瘙痒、皮肤过敏反应等。

罕见有黄疸、紫癜、表皮坏死、血管水肿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3次,涂于患处,疗程为7日。

【制剂与规格】夫西地酸软膏:

2%5g:

100mg。

红霉素Erythromycin

【适应证】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妊娠期妇女与哺乳期妇女慎用。

与氯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

【禁忌证】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红霉素软膏:

5g:

50mg。

新霉素Neomycin

【适应证】敏感细菌所致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溃疡面的细菌性感染。

【注意事项】若大面积使用时需注意耳毒性及肾毒性,特别是在儿童、老人以及肾功能受损者。

【禁忌证】对新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搽药局部潮红肿胀,皮疹,瘙痒。

大面积外用吸收后可出现耳毒性及肾毒性。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4次,连续外用不应超过7日。

【制剂与规格】新霉素乳膏、软膏:

含0.25%或0.5%。

复方新霉素软膏:

每克含新霉素2000U、杆菌肽250U。

杆菌肽Bacitracin

【适应证】用于葡萄球菌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敏感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仅局部应用。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黏膜,如:

口、鼻。

避免在创面长期和大面积使用,以免吸收产生肾毒性及耳毒性。

使用不宜超过1周。

儿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避免与肾毒性及耳毒性药物合用。

【禁忌证】对本品有过敏反应史者禁用。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瘙痒、皮疹、红肿或其他刺激现象,罕见局部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涂于患处一日2~3次,疗程7日。

【制剂与规格】杆菌肽软膏8g:

含杆菌肽4000单位。

多黏菌素Colistin;Polymyxin

【适应证】细菌性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若大面积使用时需注意肾毒性,特别是在儿童、老人以及肾功能受损者。

【禁忌证】对本药及基质过敏者;新生儿。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次,若有需要可增加次数。

【制剂与规格】多黏菌素软膏:

含多黏菌素B1000单位。

也用于复方制剂中。

复方多黏菌素BCompoundPolymyxinB

【适应证】用于预防皮肤割伤、擦伤、烧烫伤、手术伤口等皮肤创面的细菌感染及临时解除疼痛和不适。

【注意事项】应避免在大面积烧伤面、肉芽组织或表皮脱落的巨大创面使用本品;使用时需注意肾毒性和耳毒性;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任一组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瘙痒、烧灼感、红肿等。

【用法和用量】局部用药一日2~4次,疗程5天。

【制剂与规格】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

每10g中含硫酸多黏菌素B50,000IU、硫酸新霉素35,000IU、杆菌肽5000IU以及盐酸利多卡因400mg。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适应证】广谱抗菌药。

用于治疗脓疱疮、疖疮、毛囊炎、湿疹合并感染、外感染、癣病合并感染以及其他化脓性皮肤感染等。

【注意事项】使用中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不能大面积使用。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慎用。

【禁忌证】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偶有局部轻微刺痛感。

【用法和用量】涂患处一日2~3次。

【制剂与规格】盐酸环丙沙星软膏:

10g:

30mg。

盐酸环丙沙星乳膏:

10g:

30mg。

盐酸环丙沙星凝胶:

10g:

30mg。

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Silver

【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继发创面感染。

【注意事项】对其他磺胺药或相似结构药物如磺酰脲类、砜类药物可有交叉过敏;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G-6-PD)慎用;老年患者、休克患者慎用;用药前应作肝、肾功能检查;长疗程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

【禁忌证】对磺胺类药物及银盐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外用后有轻度刺激性,偶可有短暂性疼痛。

药物经局部吸收后偶可发生磺胺嘧啶全身用药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出现皮疹,自觉瘙痒;长期使用时可有银中毒。

【用法和用量】外用。

以乳膏或软膏直接涂于创面,涂药厚度约为1.5mm,或将软膏制成油纱布敷用,每1~2天换药1次,一日最多外涂30g。

【制剂与规格】磺胺嘧啶银乳膏:

含磺胺嘧啶银1%。

磺胺嘧啶银软膏:

含磺胺嘧啶银1%。

甲硝唑Metronidazole

【适应证】炎症性丘疹、脓疱疮、酒渣鼻红斑的局部治疗。

【注意事项】用药后避免暴露于强烈的日光或紫外线下。

【禁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如灼热、瘙痒感。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1~2次,薄薄涂一层于患处。

【制剂与规格】甲硝唑凝胶:

含甲硝唑0.75%;1.0%。

鱼石脂Ichthammol

【适应证】疖肿。

【注意事项】不得用于皮肤溃烂处。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日。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

本对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禁忌证】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

【制剂与规格】鱼石脂软膏:

10%~30%。

16.2.2脓疱疮、毛囊炎及丹毒的治疗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

皮肤感染较为浅表,常见的有脓疱疮、深脓疱疮即臁疮、毛囊炎、疖肿、皮肤外伤后感染等。

软组织感染较为深在,常见的有蜂窝织炎、丹毒等。

脓疱疮(impetigo)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或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临床表现包括三种主要类型:

寻常型脓疱疮;大疱型脓疱疮和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

脓疱疮的治疗原则为杀菌、消炎。

(1)注意皮肤卫生,夏季勤洗澡。

隔离患者,防止传染。

增强营养,改善全身抵抗力。

(2)局部治疗原则为清洁、消炎、杀菌、干燥、收敛。

首选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鱼石脂软膏等。

还可用龙胆紫液,一日用药两次。

(3)局部用药前,可用0.05%黄连素液或0.02%高锰酸钾液清洗患部。

(4)皮损泛发,全身症状明显者,特别是SSSS,应及时内用抗生素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可选用头孢唑啉、氯唑西林等。

也可选用其他二代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毛囊炎(folliculitis)、疖(furuncle)和痈(carbuncle)是一组由细菌感染毛囊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的炎症疾病。

毛囊炎系单纯毛囊的感染;疖为毛囊和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多个损害反复发生则为疖病(furunculosis);痈系多个相邻毛囊的深部感染或由数个疖肿相互融合形成的皮肤深层脓皮病。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原则:

多发毛囊炎应及早使用抗生素。

对慢性反复发作病例,应寻找有无糖尿病、贫血等全身疾病。

局部治疗以杀菌、清洁为原则,可配合紫外线、超短波等治疗。

1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

常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2.5%碘酊或鱼石脂软膏等。

✧物理治疗:

早期同时进行超短波、远红外线、紫外线等理疗。

✧手术治疗:

晚期疖肿和痈应作切开引流。

2全身治疗:

适用于多发毛囊炎及疖肿、痈等。

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haemolyticstreptococci)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皮肤炎症。

病原菌主要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过皮肤黏膜的微细损伤侵入,抠鼻、掏耳、足癣等常成为丹毒的诱因。

蜂窝织炎(cellulitis)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疏松结缔组织炎症。

细菌通过皮肤小创伤而侵入,或者由淋巴和血行感染所致。

治疗原则为积极抗菌。

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解除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防止复发。

青霉素可作为对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物。

其他病原菌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16.2.3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皮肤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及深部二大类。

浅部真菌病主要包括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等,临床很常见。

深部真菌病主要是皮下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较为少见。

绝大多数限局性浅表的真菌感染都可使用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

这类外用药物较多,常用的有咪唑类药物如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等。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还有吗啉类阿莫罗芬和环吡酮胺等。

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冰醋酸等兼有角质溶解和抑真菌作用,也常用于治疗。

剂型有乳膏、软膏、散剂、凝胶剂、溶液剂等(关于制型的选择,见16.1.1)。

为了防止复发,治疗在感染症状消失后需再维持1~2周。

为了减轻炎症反应,抗真菌外用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配合成复合制剂,如益康唑曲安奈德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由于并用的是中效至强效激素,因此此类复方制剂不能用于皮肤薄嫩处,更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对于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如伊曲康唑一日100mg,连续15日,或100~200mg/次,一日2次,连续7天。

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日,1~2周。

16.2.3.1头癣及其药物治疗

头癣(tinea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

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性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以及脓癣。

头癣应采取综合治疗,即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剃发消毒联合应用。

各项措施需配合进行,不可偏废,以免造成治疗失败。

口服药物灰黄霉素为首选药,儿童一日 15~20mg/kg口服,成人0.6~0.8g/日,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3~4周。

若对灰黄霉素过敏或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口服。

伊曲康唑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3~5mg/kg,,餐后立即服用,疗程4~6周。

特比萘芬成人一日250mg,儿童体重小于20kg者,一日62.5mg,体重20~40kg,一日125mg,疗程4~6周。

脓癣治疗除内服抗真菌药物外,急性期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有细菌感染需加用抗菌药,注意切忌切开引流。

服药结束后进行真菌镜检,如病发真菌镜检仍阳性,需延长疗程。

以后每10~14天复查1次,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

外用5%~10%硫磺软膏或其他抗真菌外用制剂,搽遍整个头皮,一日2次,连续2个月。

16.2.3.2甲真菌病及其药物治疗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其他霉菌侵犯甲板所致的病变。

其中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致的病变又称为甲癣(tineaunguium)。

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以及拔甲治疗等。

不同类型的甲真菌病治疗选择不同。

口服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真菌病,无口服禁忌者,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一线药物推荐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一日250mg,口服8~12周,指甲用药8~10周,趾甲用药12~16周。

伊曲康唑有两种用药方式。

冲击疗法为每月第一周服药,一日服400mg分2次,后三周停药,指甲真菌病需口服2~3个周期,趾甲真菌病需3~4个周期。

还可以一日服药200mg,连续2~4个月。

其他还可选用的药物包括:

氟康唑、酮康唑和灰黄霉素。

但是,酮康唑和灰黄霉素肝毒性大,不推荐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

外用药物适用于远端甲下型甲真菌病,甲根部未受累的患者,或者口服禁忌患者。

包括5%阿莫洛芬甲涂剂或8%环吡酮甲涂剂等。

外用抗真菌软膏由于药物不易透入甲板,不推荐使用。

对于病甲较厚,外用药物不易透入者可以联合应用40%尿素霜封包或者外科拔甲等方法。

对于顽固性和复发性甲真菌病,推荐同时应用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

16.2.3.3花斑糠疹及其药物治疗

花斑糠疹(pityriasisversicolor)俗称“汗斑”,是由马拉色菌(Malasseziaspp)累及皮肤角质层所致的慢性浅部真菌病,皮损表现为色素沉着或减退斑、表面覆盖有细小糠秕状鳞屑。

治疗可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治疗。

方法是洗浴时使药液在患处放置20~30分钟;隔日一次,连续2周。

外用咪唑类药物如联苯苄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及丙烯胺类特比萘芬等也是可选择的药物。

若外用疗法失败或感染广泛,则需要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200mg/日~400mg/日,治疗应坚持到真菌培养阴性为止7天~14天,以后可改为每月一次服200mg~400mg伊曲康唑,也可一次顿服氟康唑400mg。

16.2.3.4皮肤念珠菌病及其药物治疗

皮肤念珠菌病(cutaneous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

好发于身体潮湿的部位,如趾间、皮肤间擦部位、口角、外阴部等。

可外用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治疗;也可外用特比萘芬。

外用制霉菌素对念珠菌病同样有效。

反复感染的念珠菌病需要系统治疗,通常使用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克霉唑Clotrimazole

【适应证】体癣、股癣、手癣、足癣、花斑癣、头癣、以及念珠菌性甲沟炎和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注意事项】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慎用。

避免接触眼睛。

【禁忌证】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瘙痒、烧灼感、接触性皮炎,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

偶见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外用:

一日2~3次。

体股癣疗程一般需2~4周,手足癣需要4~6周。

口服:

阴道念珠菌病用克霉唑阴道片,每晚一次,一次一片,10天为一个疗程。

月经期停用。

【制剂与规格】克霉唑软膏:

含克霉唑1%~3%。

克霉唑溶液:

1.5%。

克霉唑阴道片:

0.5克。

益康唑Econazole

【适应证】

(1)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所致的炎症性皮肤真菌玻

(2)伴有真菌感染或有真菌感染倾向的湿疹样皮炎。

(3)甲沟炎。

(4)念珠菌性口角炎。

(5)尿布皮炎。

【注意事项】妊娠期妇女慎用,尤其是妊娠初始3个月。

不推荐用于儿童。

治疗念珠菌病时避免局部紧密覆盖敷料。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瘙痒、烧灼感、接触性皮炎,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

偶见过敏反应。

【禁忌证】与其它含有可的松类制剂一样,本品禁用于皮肤结核、梅毒、水痘或各种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益康唑乳膏:

1%。

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含1%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