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774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docx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2015——2016学年度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学习时间:

2015年8月26日

学习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我们知道,听课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而每一次听课对授课者或听课者都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所以听课很难说是一种单一任务的活动。

但是每一次听课总会有所侧重,否则四面出击,什么都想干,不突出重点,效果就不会太好。

为此,每个听课者在听课前都应首先明确听课的目的任务,选好角度,突出重点,使每次听课有相对的针对性,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

 

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

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了解检查型听课 

      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

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

甚至可以看到学校后勤工作是否有漏洞,如桌椅是否齐备,无损害等。

同时也是为了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

 

     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

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

 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不一定要交换意见。

 

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

  

   二、指导帮助型听课 

     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

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三、总结推广型听课 

    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

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

     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

 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美。

     四、实验研究型听课 

    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

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

特别是领导对那些有志改革,敢于创新,不怕失败而乐于实验的教师,充分予以大力支持,感情鼓励。

 

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

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

因为不是实验研究,所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领导不要指责、埋怨,关于结论最好在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出。

     五、学习吸收型听课 

    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

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

 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

     六、考核评比型听课 

    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

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

 

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

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

学习时间:

2015年9月7日

学习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听课方式的选择  

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一、同备课,再听课式 

     这种听课的方式,实验性、指导性的听课类型运用较多。

     二、先打招呼,再听课式 

     这多是总结、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个阶段的教改情况。

     三、“突然袭击”式 

    这是一种检查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

这种听课能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长反映大,教学成绩差的老师的课,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

     “突然袭击”式的听课不宜经常使用。

   

  四、重点反复式 

    这多是指导性听课,目的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

有时也是为了培养典型教师所开展的工作。

 

  五、指定内容式 

     这种方式多为检查、评估性听课,目的在考查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六、个人备课调讲式 

这是领导把教师请来,让教师作模拟课,然后进行个别指导。

这种模拟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

     

七、集体备课试讲式 

    集体备课试讲式,虽然对教师压力大些,但有很多好处,它可促使你主动学习和钻研,    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它对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更加全面,集思广益,取人之长等大有裨益。

    

 八、应邀式 

     这种方式也多为指导性听课,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积极性,并帮助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九、横向比较式 

    这种方式多为评估型听课,目的在于鉴别同年级教师教学水平,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十、分层次,分别指导式 

     在一所教师较多的大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学经验管爱好特长的差异,领导听课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可以根据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听课,分别指导。

学习时间:

2013年9月20日 

学习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怎样做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课堂实录包括:

 

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习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

 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

 

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二)课堂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

(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

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

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 ,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

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

 

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

学习时间:

2013年10月15日

 学习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评课形式  

由于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同,执教者水平又各异,评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评课形式有这样几种。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

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一两个人与任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

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集体评议,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很重要,他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

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三、书面评议式 

    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

 

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得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

 

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

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评教评学的过程。

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

 

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及时把握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学民主。

但由于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不可多用。

运用时不可完全听其自然,应该加以必要的引导。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形式选项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

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

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

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

形式新、触及深。

也是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六、庭辩式 

     它是模拟法庭辩论的一种评课方式。

这种评课方法能打破以往评课的模式,改变授课与评课的脱离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尽可能公正、客观地评价。

     

七、自我评议式 

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

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

学习时间:

2013年11月19日 

学习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