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1.docx
《矿山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防洪防汛应急预案1
腾冲县中新商贸发展有限公司
腾冲县象鼻岭锡矿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在腾冲县中新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象鼻岭锡矿(以下简称矿区)辖属区域范围内,当灾难性的汛情(洪水)突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事故给人民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减少或防止次生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云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文件进行编制。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新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象鼻岭锡矿所辖属的井下生产作业区,地面工厂生产区及生活区。
监视预警系统发出危险信号后,当班值守人员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做出报告,经过信息反馈,确认基层单位不能自我处置灾害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由矿长宣布实施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体系
洪汛灾害是公司需设防的最重要的灾害之一。
洪汛灾害具体有以下特点:
偶发突发性、波及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抢救力度大、重建恢复难。
因此,洪汛灾害应急预案,在公司各种应急预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本预案也适合因破坏性地震动作用而造成的水灾等次生灾害。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防御洪水和抗灾救援的全部工作过程中,始终把人的安全做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
规范和加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业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当地政府和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建全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分级负责制,建立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机制。
(3)资源共享,协同应对、快速反应。
在公司统一规划指导下,以基层单位为主建立一支应急处置救援队伍。
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真正做到:
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特长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提高预案的科技含量。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工作,增强群众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高群众的自救和互救素质。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各项应急措施,使之能与地方进行政策对接,确保应急预案的全局性、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反应快捷,措施果断。
应急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担任应急机构的第一指挥员,其余按分工各司其职。
(6)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平战结合。
由于洪汛等灾害是地球的一种自身物质运动形式,是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
因此,对洪汛灾害的破坏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对防洪防汛的各项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具体落实。
2公司概况
公司的基本情况
矿区位于腾冲县城280°方向,平距约25Km处新岐村境内,隶属腾冲县中和乡管辖。
地理坐标:
东经98?
16?
45?
~98?
19?
00?
,北纬25?
05?
15?
~25?
07?
00?
。
根据矿山现有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3.625Km2,开采标高为2520~2180m。
矿区有简易公路约5Km通至新岐村,之后为乡村(弹石路)、城乡公路(柏油路)通至腾冲县城(腾越镇),公路行程约45Km。
矿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西部支系中高山地区,总体为一向东倾斜之东、西向山、谷相间的“W”形地貌,地形坡度一般在30~35°之间。
海拔最高处为矿区西北部山峰,最低处位于矿区东部1720m河谷,相对高差。
区内属亚热带与温带过度型气候,属全国最多降雨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9.5℃,最高35℃,最低0℃±;湿热季主要为每年的6~10月,多雨潮湿,相对湿度为%,年降雨量2000mm以上;其余为寒凉季节,早晚气候较为寒冷,多气雾和霜冻。
区内掌(脉)状水系发育,由北、西、南三面流入路空河,之后由西向东再转南注入盈江,最终汇入瑞丽江流入缅甸。
危险分析
构成公司洪汛灾害的危险源有:
(1)危险识别
1、大量突发性或连续性的大气降水,并积蓄了足够引发水害的储量。
2、河沟水位突发暴涨。
3、尾矿库水位升高并发生溢坝。
4掌握巷道岩石构造破碎带(或断层)的发育情况和含水、透水状态,区别渗水和涌水量的变化,捕捉异常信息。
5在主要汇水区设立水文观测标志,坚持汛期观测,根据水位变化计算(或估算)地表水积蓄储量,识别洪汛危险源形成的可能程度。
6掌握公司区域及相邻区域的大气降水情况及地表水运动状态,根据承受降水面积和降水量,计算汇水区洪汛形成的可能与规模。
(2)公司发生洪汛灾害的脆弱性分析
①突发性的大量降雨并在短时间内汇聚成一定规模:
由于应力集中或超荷载压力造成冒顶或底突而形成淹井,井口周围排洪不畅或设防不当造成灌水而形成淹井,山谷中自然形成的土石坝崩毁而形成泥石流,山洪下泄时携带滚动石块伤人等。
②矿山开采老硐形成的采空区在地表形成了塌陷区,山洪会顺着部分塌陷区流入井下给矿山安全生产埋下了多处重大隐患,有发生淹井的危险。
③洪沟河水量随季节性发生急骤变化,雨季来到之后,水位时刻暴涨,对于住宅区和供水系统造成威胁。
④矿区很多地表建筑物靠近山脚,也有遭遇山洪或泥石流袭击的危险。
(3)风险分析
洪水灾害是逐种自然灾害之一。
往往多种自然灾害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些灾害又可能是多种自然灾害综合作用的结果。
任何一种自然灾害,包括水灾在内,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灾患意识,做好应对工作。
公司突发淹井洪汛灾害后,如果应对不利,可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组织机构及职责
领导指挥系统
(1)公司防汛抗洪应急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总指挥部)
总指挥:
贾东晓(安全矿长)
副总指挥:
朱晓东(生产矿长)、孙子山(选场负责人)
指挥部成员:
孙景堂、范保和、赵长聚、杨刚、段生灿、孙万山、赵新建、陈寿兴、姚岗保、水松坡、董洋、张磊、王江。
(2)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是公司防汛抗洪的常设机构,直接对总指挥负责。
办公室设在公司调度室。
(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办公室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公司实施应急处置的临时指挥系统。
它的组成结构是:
总指挥:
由矿长担任,总指挥缺席可临时指派。
指挥部成员有:
专家组、现场调度组、现场抢险、救护组、现场通讯组、现场保卫组、后勤服务组。
各组由相应业务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
组织机构各成员的职责。
(l)总指挥。
负责全面的应急救灾指挥和协调工作,及时、全面了解情况,当即做出决策。
启动与案情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合理分配和及时调动全公司的应急资源。
在应急程序的进行中,及时发现错误,并果断进行纠正。
直到灾情得到全面控制,确认后,宣布关闭预案。
(2)副总指挥的职责。
①总指挥指令,赴灾害现场负责应急救援指挥。
②组织指挥部研究制定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方案。
③现场批准并指挥实施应急救援抢险方案。
④分管应急行动中的单项工作责任。
(3)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是处理应急事件的常设机构。
它的任务是:
①负责通讯联络、纵横沟通、信息传递。
②组织各类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演练和修改,督促、检查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写和落实,并提出指导意见。
③掌握各种应急信息,协调应急机构中各成员的工作。
④向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害事件的灾情状况和应急处置结果。
⑤负责召开有关抗灾救援的各种会议。
(4)专家组。
专家组的职责是:
协助指挥部制定应急预案并完成应急处置工作。
指导、帮助基层单位识别危险源,科学地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提出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灾害现场,执行应急程序的处置过程中,及时地提出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建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现场调度组。
现场调度组的职责是:
①调集应急预案所需要的人力和物资;做好运输、通讯、专用工具、机械设备等资源配置工作。
②负责现场人员、装备的调度。
③针对突发重大洪汛灾害,协助指挥长组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④负责向其它应急救援组织提供有关技术咨询及相关资料。
⑤及时向其它应急救援组织和现场人员传达领导组长及上级有关指示。
⑥负责与当政府的气象、水利管理部门进行联络,搜集洪汛、气象、地质灾害等预报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分析灾害可能对企业职工安全和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
(6)现场监督组。
主要职责是:
①现场监督应急救援预案的正确实施。
②现场审核对灾害实行控制、抢险(行动路线、方式、方法等)、救护办法和措施等临时形成的救援行动方案,按规范标准检查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保护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③调查了解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原因、经过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及其它连带影响情况。
④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的统一指挥原则下,协调应急救援行动。
(7)现场抢险组。
主要职责是:
①制定现场营救、抢险方案。
②引导灾害现场人群疏散和向安全地带撤离,控制伤员营救、物资转移的局面。
③实施应急抢险之前,要了解和掌握洪汛灾害的情况,防止和避免出现次生和衍生灾害。
④要求和教育参加抢险的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强调风险意识,确保自身安全。
⑤在抢险过程中,要由了解现场情况、又有抢险经验的人员带领,有方向、有目标的开展工作,避免无目的、无价值、无措施、无线索的工作。
⑥在抢险中,一定要先救人,后抢救物资和设备。
⑦判断事故现场,现有应急资源的支持程度,不能控制事态时,及时发出请求支援的信号。
(8)现场救护组。
现场救护组的职责是:
①根据事件现场人员的伤害情况,制定抢救伤员的具体方案。
②合理分配医护救助人员的力量,划分灾害现场和安全地带,同时在灾害现场内、外展开急救行动。
③战地紧急救助后,尽快安排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④在感到灾害现场医疗应急力量不能完全支持时,立即向上级或附近医疗部门求援。
⑤对灾害可能引发的各种传染病进行检查和预警,启动卫生防疫的应急处置措施,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检验饮水和食品的卫生指标,确保卫生规范标准。
(9)现场通讯组。
现场通讯组的职责是:
负责在应急救援的全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通讯设备和人力的支持,确保上、下、横、竖信息畅通。
(10)现场保卫组。
主要职责是:
①封锁灾害现场,派专人保护重要设施和要害部位。
②维护灾害现场的秩序,确保灾区社会安定。
③动员和组织危险区域的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11)现场报道组。
现场报道组的职责是:
①记录灾害事件进行应急救援的全部处置过程,记录重大洪汛灾害的真实情况。
②向有关新闻媒体发送真实报导。
③报道政府和气象、水利管理部门的正面信息,平息谣传、安定人心、稳定秩序。
(12)保障供给组。
保障供给组的职责是:
①负责各种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确保事件发生时的物资支持。
②在抗灾救援的现场保证应急物资到位。
③开发和更新应急物资资源,以最新技术标准,更新应急物资装备,定期更换过时、失效的应急物资。
(13)后勤服务组。
后勤服务组的职责是:
①负责灾害现场所有人员的饮水和食品保障。
②接待外部人员。
③接待受害人家属,协调善后处理工作。
(14)现场恢复组。
现场恢复组的职责是:
①抢修被毁桥梁、道路,扫清交通障碍确保运输的有力支持。
②了解灾区破坏情况,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的规划、计划,及时组织灾后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4预防预警
对危险源的监控与报告
要明确构成本预案的第一危险要素是大气降水----暴雨和连续大雨,第二危险要素是短时间内地表水汇聚形成的规模,第三危险要素是地表水汇聚水域的形成范围和发展变化。
(1)公司主要汇水区建立资料、信息档案、详细说明汇水区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地质构造情况、汇水区域的淹没面积和可能涉及的重要设施,洪水汇聚与外泄的地表逞流条件或通道的畅阻状况等。
(2)搜集当地的20年、50年一遇的大雨、暴雨气象资料,了解历史上洪汛发生的情况。
(3)在危险源(汇水区)周边设立坚固的观测标志和永久地观测站点,选派敬业人员监视和观测汇水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及时、准确地捕获异常信息。
(4)依据气象部门预测的天气趋势变化,视干旱季节和汛期的不同情况,各观测站点向“应急办公室”定时、准时、及时、随时或连续报告观测数据和信息。
(5)《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当地县以上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
(6)公司洪汛灾害的危险部位的重点是:
公司各直属井下矿的生产作业场及井下各重要设施、尾矿库、自来水坝、公司家属住宅区等。
预警行动
(1)应急办公室在获得各险情观测站的危险和危急信息,应立即汇总,在最短时间内向总指挥部做出电话和书面(可后补)汇报,并同时把其它信息反馈给“危险源”部位的险情观测站。
(2)各矿、厂的“险情观测站”同时向各自危险作业现场、所属单位的指挥中心和公司的应急办公室发出预警信息报告。
(3)在危险源作业现场的负责人,向所在应急办公室报告危险、危急信息,并通知现场人员同时做好应急准备。
(4)应急办公室根据总指挥的指示、险情观测站发出的预警信息、危险源现场宏观情况报告,综合分析后,发出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行动指令。
(5)公众信息交流。
重大洪汛灾害发生后,受害单位应以电话、电传等快捷的方式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通知本单位尚不知情的人员。
待灾情初步评估后,要以文件或电传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和企业发出通报,特别是要对产业链条中的企业如实说明本企业的灾情可能给关联企业单位造成的困难和影响。
信息报告与处理
(1)接警与通知
应急救援办公室是公司的信息处理中心,办公室二部报警电话,24小时选派专人轮流值守;办公室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在2分钟内接通总指挥,20分钟内接通所有副组长,30分钟内所有成员到达岗位;各基层单位预警电话也必须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灾害单位负责人必须在2分钟之内接到警报通知。
(2)灾情上报程序
①灾情初报。
各受灾单位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本单位的人员伤亡情况和重大财产损失情况,并在一小时之内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汇总全灾区的受灾情况,完成数据统计工作,经总指挥的审核和签字,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报告。
②灾情续报。
在公司区域灾害案情稳定之前,公司及其下属各基层单位,均需坚持24小时报告制度,并规定每天9点之前,汇报之前24小时的情况。
③灾情核报。
公司区域内灾情完全控制后,按照当地政府和有关规定,进一步核实灾情,逐级如实详细上报。
矿山洪汛灾害的防御对策
洪水灾害与其它自然灾害是地球自身的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是人类能力无法抗拒的事件。
对自然灾害必须坚持以防为主和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先进的新技术手段,全面防御并突出重点。
(1)监测与预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种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例如洪汛、气象、地震、生物等自然灾害的观测台站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个区域。
有些观测资料的质量已经赶上或超过世界的先进国家的水平。
公司主要是从国家的监测系统中,及时获取全面地、完整地、准确的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制定正确方案,把握应急处置的先机。
公司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政府灾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在自己的区域内设立观测站点,与国家台网交换观测数据,资料共享。
(2)加强预防管理,提高抗灾能力。
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标准,严格规范本系统的安全纪律。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应急物资的投入,改善抗灾能力。
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严肃安全作业考核程序,提高职工防灾意识。
(3)加强救助管理,实现正确救助。
对于突然发生的重大洪汛灾害,既需要外部救助,但更多地还是内部救助。
对群众加强科普教育,学习自然灾害知识,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观点,做到遭遇灾害侵袭时,个人能自救、人人能互救。
(4)突出防御重点,采用先进技术,实施安全保护。
采用最新科研成果,最先进的技术措施,定期更新和检查安全生产装备及其防护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分清具体责任,时时确保逃生路线和撤离通道畅通无阻。
(5)防治地表水侵人,切断大气降水补给像,防止大量地表水进人矿井。
主要办法有:
修筑防洪沟、封堵塌陷或裂缝通道、排出低洼积水、迫使河流改道或洪水运动方向等。
(6)查明水源。
在整个矿山开采过程中,始终做好矿床水文地质工作。
查明矿井充水的可能,搞清水源、矿井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关系和涌水通道,为有效治理矿井突水提供可靠技术依据。
(7)井下隔绝水路、堵截水源。
在井下均应设置水闸门、水闸墙、密闭泵房、截水构筑物。
设置防水矿柱,对岩石裂隙层可采用“灌浆堵水”办法。
(8)预先排水、疏干降压,有计划全部或部分疏放危险水源。
5应急响应
根据洪汛灾害波及的面积、灾情伤害的程度,受灾单位自控的能力,以及应急资源支持程度等情况,公司关于重大洪汛灾害的应急预案可分为Ⅲ个级别;根据不同类型的洪汛灾害和灾害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基本应急程序和专项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分级
I级响应:
公司区域内遭到洪汛灾害,一次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或者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以上;全局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公司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
Ⅱ级响应:
公司区域内遭遇洪汛灾害后,一次造成重伤3至5人;或者一次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人民币,局部损失严重,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公司有自我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能力。
Ⅲ级响应:
公司区域内遭遇自然灾害,一次造成1—3人重伤及一定数量经济损失;局部损失较重,或大部分损失轻微但不影响全局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基本应急程序
建立明确、合理的基本应急程序,是临阵不乱、进入快速反应,实施高效应急处置的有力保障。
(1)指挥与控制
获得洪汛灾害信息后,在应急办公会议上,总指挥任命指挥长人选,在指挥长的带领下,应急机构的相关组成人员、与灾情相应的应急资源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同时,总指挥指令灾害现场单位进行先期处置,并等候灾害现场的反馈信息。
①到达现场的指挥长召集所有参与救灾的应急组织领导,立即组成现场指挥中心。
②全面了解情况,对现场情景和处置难度做出科学地、正确的评估与分析,组织调集与灾情相匹配的应急资源。
③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设置警戒线,协调和组织应急反应的人力资源,调集应急物资和设备,安全疏散人员,管制现场交通,维护现场及相关场所的治安秩序,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对受害人紧急处置。
④规定现场应急处置区域,处置现场四周最少设定两道警戒线,由保卫人员专门看守,在应急现场处置区内,合理布置各种应急资源的位置。
⑤协调灾害单位、核实对灾情评估准确度,确定应急处置重点,向总指挥反馈信息,果断做出应急决策,快速展开救援行动。
⑥选派专人详细记录对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的全部过程。
(2)资源调度程序
资源调度程序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在组织和调集应急资源时,要保证“第一出动力量”的坚强有力,能够在最佳时机,实施有效控制,达到“首战告捷”。
②现场已集结的应急处置人员和后续的应急人员,要由专职联络人员引导行动,在指定位置进行列队集结。
③核心处置力量和现场急需的专业处置力量,要靠近现场集结,以备应急行动畅通无阻。
④应急抢险的专用设备、专用工具、专用器材和专用车辆,要在现场选择优先的位置停放,随时投人使用的设备和车辆要放在现场中心,辅助、支持的车辆停放在现场边缘地方。
(3)卫生和医疗救护程序
在应急救灾事件中,卫生和医疗救护程序关系到整个应急处置工作的成败。
因此,要做好下列工作:
①对现场伤亡人员做出评估,主要包括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的主要伤情、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投入的医疗资源、快速了解伤员准确位置、把握抢救的良机。
②先把伤员运出危险区,战地急救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
③按受害者的伤害情况,按轻伤、中度伤、重伤、死亡进行分类,以便在最紧急情况下,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需要的人员身上。
④在医疗资源不能完全支持时,向政府请求应急支持。
(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
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是完成应急处置的前提,是增强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应急人员在实施救援行动前,现场指挥员必须向应急人员讲清灾害现场的安全、生存条件的基本情况,评估周围环境、条件与事故的关系,判断二次灾害(或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②根据灾害的类型及应急处置内容,装束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毒面罩、特种作业服、氧气瓶、救生衣等等),由安全员逐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参加行动。
③明确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④在领队人员或灾害单位知情人员的引领下,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救援工作。
专项应急处理方案
洪汛灾害仅是多种自然灾害之一。
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其破坏形式和影响范围也不完全相同。
根据公司具体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影响面积广、危含程度较派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要有专门编翻的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各厂、矿、尾矿库应有自己的专项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应急结束
在遇险人员全部获救、伤员全部得到处置或住院治疗以后,经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研究,确认事故不再发展,灾情完全得到控制,消除了次生灾害隐患,环境符合规定标准,并向领导机构反馈信息,经总指挥批准后,指挥长现场宣布应急反应结束,应急队伍和装备分批撤离现场。
应急结束后,灾害现场进人后期处置工作。
6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
灾害现场善后的处置工作,由应急救援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与受灾单位共同完成。
善后处置的工作内容包括:
(l)搜集灾情的确切信息,保障善后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①伤员的医疗救治情况,是否需要转院治疗,或请求外援医治。
②紧急疏散和紧急转移人员的安置情况,包括人员数目变化、生活基本条件等情况。
③生活必须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如房屋的倒塌、损坏情况及数量、口粮、衣物的损失情况等)。
④救灾物资的发放情况及其它娠灾物资的支撑时间表。
⑤受灾区域内生命线工程的损失和修复情况等。
(2)妥善安置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安抚、慰问工作,加强治安管理,保证社会稳定。
现场检测与处置
(l)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对灾害现场及其周围,要立刻开展环境评估工作,依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环境质量标准,对事故灾害现场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公害污染、大气质量、水质标准进行检测。
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和整改,确保各种自然因素总体和谐。
(2)对灾区流散的污染物进行收集清除处理,同时进行消毒预防,防止灾后的疫情发生或蔓延。
协同卫生防疫部门查找、消灭传染病疫源,清除、深埋或焚烧灾害垃圾,防止疫情发生,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要立即隔离救治,并做好环境消毒和事后处理工作。
保险工作
洪汛灾害发生后,应急救援办公室要协调保险机构及时展开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工作和受灾人员的保险理赔工作。
总结与报告
洪汛灾害全面平息后,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洪汛灾害发生、破坏情况、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总结,找出成功经验与失利的教训,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应急预案提出正确意见。
形成文字材料后上报当地市、省政府和云南省国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公司的规划、计划部门提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与国家最新标准,尽快投入新的建设,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正常生活。
7保障措施
通讯与信息保障
(1)建立健全公司应急救援的通讯联络和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由矿长办公室和通信部门具体负责。
(2)充分利用有线、无线、监控、图像传输等先进而实用的通讯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