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974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docx

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七课

临床医案解伤寒五期班

——伤寒论讲座第七课

【原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校注】

《玉函经》: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阳浮者热自发,濡弱得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桂枝汤主之。

《千金方》: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濇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圣惠方》:

太阳病中风脉。

其阳浮而弱。

浮者热自发。

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

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

宜桂枝汤。

《康平本》: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原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校注】

《玉函经》: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千金方》: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圣惠方》:

无此条。

《康平本》:

大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注: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解邪风,桂枝汤主之。

(康平本12-13之间)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以救邪风,桂枝汤主之。

(千金方唐本12-13之间)

【原文】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方四十七]方用前法。

【校注】

《玉函经》:

无此条。

《千金方》:

无此条。

 

《圣惠方》:

太阳病发热汗出。

此为荣弱卫强。

故使汗出。

欲去其邪。

更服桂枝汤。

《康平本》:

大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解析】

1、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病机之异同 

太阳病伤寒证是典型的纯表无里的表病,以寒邪困束,卫阳津血凝滞而引起表位及上焦为所急所苦的一组症候群,其实质也就是表寒证,在太阳伤寒病机状态下,邪气和表的津血都是绝对有余的,是典型的表实证。

太阳伤寒病机过程:

表束——寒邪实——津液实——表实热

即在表伤于寒的病因作用下,邪气实而侵袭于表,津液实而凝滞于表,卫阳津血充盈到一定程度而表寒困束仍不解,那么就会发热,形成一组表实热的症候群。

太阳中风病机过程:

表束——寒邪实——津液虚——表半实半虚热

而在表伤于寒的病因作用下,邪气实而在侵袭于表,津液虚而涣散于表,那么就会出现这么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

卫阳聚集于表抗邪而相对有余,津血自里散越而绝对不足。

卫阳有余于表故聚集而发热——阳浮——卫强;

津血不足于里故涣散而汗出——阴弱——荣弱。

这就是为什么桂枝汤证虽然发热但是12条反言“阴弱”、95条反言“荣弱”之机理。

2、伤寒经方体系中太阳中风证之意义:

太阳中风这种特殊的病机状态在伤寒经方体系中有以下几种意义:

①太阳伤寒为纯表病实病,太阳中风已经在表实的基础上病传而兼里病虚病;

②故而太阳病正方为治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而非治太阳中风的桂枝汤;

③麻黄辛苦温而泄为太阳表病正药,桂枝辛甘温而补为少阴表病正药;

④麻黄汤为泄津泄表而解表,桂枝汤为补津补里而解表;

⑤桂枝汤之所以为群方之祖,是因为从太阳中风贯穿六病中风而形成伤寒经方体系独特之表里观(阳明中风为虚热转实,故不用桂枝而用辛寒法解表,六病中风皆有勿论本经本病之虚实,常伴有津虚虚热,故而常用芍药人参栝楼根类补津液清虚热之寒药)。

3、三阳中风小便通利,三阴中风小便不利

桂枝汤证表邪不解津血涣散发热汗出而小便通利,故曰太阳中风,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

以太阳病开首的三阳病中风证整体偏阳偏表,表病层面更为突出,故常无小便异常;

而以少阴病开首的三阴病中风证整体偏阴偏里,里病层面也很突出,故常常小便不利,如:

少阴中风——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

太阴中风——桂枝加黄芪汤证: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

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

厥阴中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

而三阳中风的条文并无小便不利,

如: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少阳中风——柴胡桂枝汤证: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146)

阳明中风——白虎加人参汤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4、太阳中风病理与治法 桂枝汤厥阴之理及方解:

太阳中风既有太阳伤寒的卫强实寒发热,又有病传的营弱虚热,而又以表为所急所苦,所以在病机上就存在着表实寒+表虚热的病理。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医家把桂枝汤证认为是“表虚证”的原因。

而桂枝汤证不是单纯的表虚证,在表上既有实寒卫强发热证,也有荣弱虚热证,是表的一种寒热虚实夹杂状态,所以也是最容易发生病传和坏病的状态(详解见16条)。

太阳中风除了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这组上焦和表位的所急所苦,在症状上不但会恶风,也会恶寒的。

正如12条明言:

“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所以后世有些医家用恶寒和恶风的症状作为主要特点来区分伤寒和中风,是不符合法度和临床的。

①桂枝甘草汤治实寒

从本质上来剖析,太阳中风在病机中就已经包涵了表寒,那么在治法上自然也应该能对治表寒。

所以麻黄汤中有桂枝甘草汤的基础方干来辛甘发散祛寒解表,而桂枝汤中也同样含有桂枝甘草汤的基础方干辛甘发散祛寒解表,也就是说在治表寒的这个点上它们的基础方干是重叠吻合的。

②芍药甘草汤治虚热

桂枝汤里含有芍药甘草汤方干,《伤寒论》29条: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见芍药甘草汤是滋津液而清虚热的基础方干,在经方中广泛用于表里之津虚或津虚有热者。

在表常配伍桂枝等辛药,如桂枝汤,栝楼桂枝汤等;

在里常配伍黄芩等苦药,如黄芩汤,黄连阿胶汤等。

③甘麦大枣汤养胃气补津液

桂枝汤还含有甘麦大枣汤方干,甘麦大枣汤见于《金匮·妇人杂病篇》,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是一张养胃气补津液缓解迫的方子,里面有小麦一升,古人以五谷做粥,麦为五谷之一,所以桂枝汤方后的啜粥就有了甘麦大枣汤的方义,用以养胃生津滋化汗源。

④半个生姜甘草汤补胃养津降逆治饮

生姜甘草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之附方:

《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以小品补伤寒始于隋唐,以千金补伤寒始于宋)

生姜甘草汤是补胃养津降逆治饮的方子。

桂枝汤含有半个生姜甘草汤方干,即生姜甘草汤去掉人参加粥,因为病在太阳当汗之,故而用粥的温煦滋养助汗来取代寒性的人参。

桂枝汤证中的“鼻鸣”、“干呕”、“气上冲”、“心下闷”,除了因表束而气不旁流的主要病机外,也有里位不和的上逆,故而此方干用来和里降逆。

合而解之,可知桂枝汤非为太阳中风所专设,乃是为表里寒热虚实兼顾之厥阴方,只是可以借用来兼治太阳中风而已。

故桂枝汤更准确的定义是为厥阴中风的标准方,本来营血虚弱了,再伴有虚热、胃虚,而触冒外邪后,表上风寒重了就会津血虽然处在虚的状态,但仍需要趋表抗邪,故发生表寒卫强的发热证,这就是太阳病中风证的病理。

另外,中风证都是表里合病而以表为所急所苦,所以即使从表而病传的桂枝汤证同样可以兼有里虚胃弱津虚血弱。

表里先后病的次第可以不同,但是都会导致相同的结果,即出现相同的“证”——桂枝证,古又称阳旦证,所以桂枝汤也被称为阳旦汤,是发汗解表、调和营卫、和解寒热类方中补津液、养胃气、滋血气之剂。

正是因为可以对治以上病理,故而桂枝汤具有了健胃养血而防御邪气的功效,所以在《金匮》中又被用于妇人妊娠期间的养胎和产后调理,妇人妊娠产后的机体特点就是营血虚弱伴有轻微胃虚而容易触冒感邪。

《金匮·妊娠病》曰:

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此条又一次证明了我们提出的平脉不是正常脉,而是符合病理特点的常规病脉的论断,故而虽言“平脉”而后又说“阴脉小弱”。

《金匮·产后病》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5、桂枝汤方机

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粥一碗

方干:

桂枝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甘麦大枣汤 半个生姜甘草汤 

方眼:

桂枝甘草汤+甘麦大枣汤

方势:

发汗(桂枝不用啜粥法不能大发汗) 解表 温卫 补津 缓急 益胃 降逆

6、桂枝汤为仲景众方之祖群方之魁 代表了仲景诸方阴阳寒热互用之特点

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所言:

“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

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

如所云:

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

(笔者按:

前半段甚当,而不当以脉弱自汗为主,桂枝汤证亦常见脉数无汗,当以中风病机之津亏血虚或稍兼胃弱而表寒不解为主);

清名医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认识到:

“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日人矢数道明引《勿误方函口诀》云:

“此方为众方之祖,古方以此为胚胎者有百余方,其变化应用无穷”。

桂枝汤为仲景众方之祖群方之冠,演化了阴阳二旦方系的半壁江山,也代表了仲景诸方阴阳寒热互用之特点,故而纵观仲景之方,阴阳寒热攻补并施的占九成以上,药势单行的不足一成,所以我们经典经方提出了“方证多维”的经方基本概念。

7、太阳中风证必发热 他经中风可不发热

正如以上所述,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来对治,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桂枝汤条文都是太阳中风证。

正因为桂枝汤方证多维,本就是寒热表里虚实并治的厥阴之方,只是能兼治太阳中风而已,并不是为太阳中风所独设。

故在《伤寒》、《金匮》中桂枝汤条文有二十余条,实则绝大多数都不是太阳中风,而是以他经病为主。

太阳病中风证的成立,需要具有明显而持续发热的特点,必须符合“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的症候规律。

而太阳病本证的太阳伤寒因为寒邪袭表,寒能郁闭阳气影响温煦,反倒不一定马上发的起热来,直到人体之卫阳达表抗邪驱寒,产生过度凝滞在表状态的时候才可以开始发热。

这也就是为什么太阳伤寒的条文反而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论》第3条)的道理所在。

如前所述,太阳中风包涵伤寒(表寒)病机并且产生病传,已经过了寒邪郁闭阳气不能发热的阶段,所以反倒会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之一,“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再伴有津液外泄的“汗出”“脉缓”等症候群。

故而即使连“时发热”的54条也并不是太阳中风,而是少阳或厥阴中风(《伤寒论》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以下是太阳病中风证桂枝汤证之条文:

《伤寒论》12条: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95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8、阳浮而阴弱 以脉言营卫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这里的阳浮,指的是脉象浮取和寸脉是浮象或数象,阴弱指的是脉象沉取虚弱或不足,就像前面《金匮》所言“得平脉(表病有表脉),阴脉小弱”。

而脉者血之府也,“荣(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故而脉象最能反映出营卫的状态,这里即是以脉而言营卫。

阳浮为卫气相对强而凝滞在表故发热,阴弱为营血绝对弱而涣散于表故汗出。

9、桂枝汤方后为经方常规煎服宜忌方法之垂范

桂枝汤方后文: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①㕮咀煎煮

五味㕮咀三味,加上生姜切大枣擘,就是全部破碎,以利于气味药效的溶出,这也是为什么经方剂量不大药效却宏达的原因之一,即合理的炮炙煎煮方法。

加水后微火煎煮,是因为急火煎煮则气厚味薄,不利于气和味的均衡析出,所以并不是后世认为的解表药需要急煎。

这种炮炙煎煮方法也是为常规经方煎煮方法之垂范。

②从汉太医院药罐看“水七升”,七升水按照我们的考证,一升约合60ml,七升即420ml,煮取三升,每次服用一升,每天三次。

现在认为汉代的一升是200ml,我们从出土文物来分析一下:

孟县出土汉代太医药罐。

1979年冬,在河南孟县城西出土了一件汉代太医药罐。

罐为陶质,葫芦形,平底、圆腹,尖嘴略外撇。

罐高12.5、底径8、最大腹径11.5、口径5.5、厚0.5厘米。

底部由外向内逐渐低平,中心有一长2.8、宽1.4厘米的框,框内阳刻汉篆“太医”二字。

在距中心2.5厘米的地方,有一条宽为0.3厘米的阴刻环带,将罐底分为两个部分。

 

  

经过计算,这个药罐的容量是637.81ml,如果按照一升折200ml计算,七升水是1400ml,那么连桂枝汤这样的小方子都没法煎煮。

按照我们考证的一升折60ml,七升420ml,再加上药,正好放在药罐中煎煮。

汉代药罐底大口小,尖嘴外撇,成葫芦形,正是因为㕮咀的炮炙煎煮规范而设,防止口大药物容易沸出。

北宋官修的《圣济总录》记载:

“古今升斗大小不同,盖古之三升为今一升,凡方中用水言升合者,今以中盏为率,庶与世俗相通,无多少之惑。

其他如酒酢乳蜜之类,凡言升合者,亦合以盏为则”。

“盖古之三升为今一升”说明古制小而今制大,古之一升等于一个中等茶盏容量。

其实大处方大药量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家中有传承的同学更应该知道,我们的父辈祖父一般是嘱咐患者煎药“三茶碗水煎成一茶碗服用”。

民国药罐图:

高度不过一支烟卷(8.5cm左右)。

③发汗有度 不必尽剂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因为是中风证而非中风病(中风瘫痪),病总属轻浅,故而药后啜粥温覆取汗不要太过,薄薄的一层汗即可,要是出的大汗淋漓,反而耗伤津血更不利于邪气的祛除。

④中病即止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因为太阳中风总归属于阳之表证,可以速愈,所以汗出邪解后就可以停药了。

不需要像三阴中风或里病为主的症候那样巩固治疗。

⑤不愈增量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没有取得疗效或者也没有出现相应的治疗反应,那么就可以缩短给药时间和加大用药剂量。

一般服药治疗都是在白天进行,如日(白天)三服;若病情重的时候可以把夜间也用于给药时间,即夜间也可以三服;如若病情还沉重不解,一日一夜可以最多服用三剂相同的方子。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考证的一两约合6克的合理性,比如我们用桂枝汤方来比较下一两折6克和一两折15克(15.625克)一日一夜三剂服尽的用量:

一两6克三剂服尽:

桂枝54 芍药54 炙甘草36 生姜54 大枣72

一两15克三剂服尽:

桂枝135 芍药135 炙甘草90 生姜135 大枣72

中原传统旱大枣核小枣也小,去核的剂量每枚大约2克,所以苦酒汤才可以用半夏十四枚破如枣核大,装进去掉鸡子黄的鸡蛋壳中煎煮。

那么大枣的剂量考据实测有了数据以后,大家就会发现,折用15克的首先辛药和甘药的比例失调了,然后就是服用这么大量的甘草患者会出现浮肿的!

并且这么大量的桂枝、芍药和生姜下去,患者的胃气会更弱!

正如清代伤寒大家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中指出的:

“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

又有病人粒米不进,反用腻膈、酸苦、腥臭之药,大碗浓煎灌之,即使中病,尚难运化,况与病相反之药,填塞胃中,即不药死亦必灌死,小儿尤甚!

这个方后附注在《伤寒例》中有个姊妹条文:

“凡发汗温服暖汤药。

其方虽言日三服。

若病剧不解。

当促其间。

可半日中尽三服。

若与病相阻。

即便有所觉。

重病者。

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

如服一剂。

病证犹在。

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

服三剂乃解。

若汗不出者。

死病也。

⑥饮食宜忌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经方之取效讲究的是四气五味,桂枝汤就是一根平衡木,已经在如理如法的燮理病体的阴阳了,就不能因为饮食的的关系而影响到这种丝丝入扣的平衡过程。

比如:

生冷:

性向阴寒,影响阳气宣发表位,会加重桂枝汤证芍药的寒性而牵制温卫发汗解表;

粘滑:

性向下行,影响药势趋于上焦,会加重桂枝汤中芍药的通利而牵制温卫益胃解表;

五辛:

五辛常规指的是葱、韭、薤、蒜、姜,这些辛味耗散营阴,会加重桂枝汤中桂枝生姜的温散而牵制补津缓急降逆;

(另有几种不同的五辛说法,如《楞严经》五种辛菜注:

五辛者,谓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本草纲目》:

大蒜、小蒜、韭、胡荽、芸苔。

酒酪:

酒会加重桂枝汤中桂枝生姜的温散而影响补津缓急降逆,酪是奶制品,《释名·释饮食》:

“酪,乳作汁”,指牛羊乳汁或乳制品,气味酸甘会加重桂枝汤证芍药酸敛和甘草大枣的甘滋作用而影响到发汗解表;

臭恶:

嗅恶,刺激性气味,闻起来令人不快甚至作呕的气味,往往伤败胃气,不宜于桂枝汤中甘草大枣益胃降逆;

肉面:

这个问题前人鲜有解释者,笔者以为,这与古人的饮食模式和经方的源流有关。

在古代并无冰箱也不具备每家每户都有冰鉴和冰窖储存肉食的条件(极少数的王公贵族有一些这样的器具和储存条件),那么肉食都是新鲜屠宰的,是具有鲜香腥发之气的“发物”,容易动风发火,触引痰涎,诱发疾病,故需要禁忌;而面,来源于麦,在汉代以前,尚无大规模的推行石磨技术,要把麦制作出面,需要用杵臼杵捣,并且需要用新鲜小麦才行,那这样的面也具有了鲜发之气即属于“发物”。

而桂枝汤的来源古远,源自汉代之前的伊尹商周时代,故而流传而下。

附:

《左传•成公十年》载: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入献麦,馈人为之。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六月,说明是新麦,所以不论是直接煮食还是杵臼成面煮食都是“发物”。

以上煎服方法及饮食宜忌为经方之常规,故而宋本伤寒第二首方桂枝加葛根汤方后曰: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葛根汤方后曰: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 

10、名词解释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为连绵词,这是汉赋和骈体文的笔法。

啬啬:

《说文》:

“啬读如濇”,《水部》:

“濇,不滑也”,用的是引申义,即因为受寒而肌肤粟起,触之碍手而不滑,引申为恶寒貌,即通俗说法:

冻得起鸡皮疙瘩。

淅淅:

《说文》:

“淅,洒米也”;《广雅》:

“淅,洒也。

”,也是引申词,引申为风寒如冷水洒身之皮毛,如《素问•刺热》:

“先淅然起毫毛,恶风寒”。

翕翕:

《广韵》:

“翕,火炙”,形意词,合羽,就像蒙盖上羽毛那样的闷热的感觉。

鼻鸣:

鼻塞而气息不利吭哧有声。

须臾:

这是舶来词,自从张迁凿空西域,外来的文化和饮食药物器具牲畜等对中原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比如《金匮》诃梨勒散,也是典型的音译舶来药方,还有红蓝花酒等药物都是舶来品。

这个“须臾”,源自《僧只律》: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那么照此计算。

一须臾大约是48分钟的样子,联系到古人对时间概念相对没有锱铢必较,常用模糊概念,大概也就是桂枝汤服后,过半个小时左右,喝一碗热粥,以助胃气滋汗源。

【原文】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

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

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校注】

《玉函经》: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而反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论云: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千金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而反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本论云: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圣惠方》:

无此条。

 

《康平本》: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 三两  甘草炙 二两 大枣擘 十二枚 桂枝二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