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61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建筑产业分析研究报告

精品汇编资料

建筑产业研究报告

1.1.

(一)产业基本概述

1.1.1.1、大建设概念

按照传统的统计分类,建筑业有“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狭义建筑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广义的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这反映了建筑业真实的经济活动空间。

“狭义建筑业”割裂了建筑业真实的有机统一的经济活动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建筑企业应该树立“广义建筑业”的概念,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在符合市场实际的空间里通过建筑业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资源配置的优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价值增值空间。

1.1.2.2、产业特性分析

(1)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宏观经济形势与建筑业发展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固定资产、消费、出口中,尤以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影响最为直接和突出,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建筑业发展的生命线。

图4为1978-2002年间各类固定资产增长趋势与建筑业增长趋势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建筑业发展轨迹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轨迹的一致性和正相关性,与宏观经济一样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当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增长快的时期,基础建设投资和住宅消费需求大,建筑业兴旺;反之,当一个国家经济萧条衰退的时期,基础建设投资和住宅消费需求萎缩,建筑业也明显地表现为陷入低谷。

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使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冲击降低到最低程度。

(2)政策敏感性

政策敏感性是指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经营环境以及运行机制明显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

这是由建筑产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建筑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2002年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6.7%,位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第4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Ø首先,建筑产品的物料消耗一般占到建筑产品成本的60%~70%,据统计,就房屋建筑工程而言,我国建筑业的主要材料消耗占国内总消耗的比例分别为——水泥70%,钢材20%~30%,木材40%,玻璃70%,油漆涂料50%,塑料制品25%,运输8%。

可见,建筑行业能够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纺织、轻工、电子、交通、环卫、电力、供水等50多个工业部门的发展。

Ø其次,我国建筑产品的60%形成各产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40%直接满足人民住房及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建筑、安装生产活动形成新增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并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发展,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引导消费、调整消费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波及效应。

Ø最后,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往往比一般的工业增长速度要快,即发展速度的超前性,成为社会超前发展行业,超前系数一般在0.1~0.8,即工业增长一个百分点,建筑业要增长1.1~1.8个百分点。

正是建筑业产业与其他产业很强的关联性,使得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先导性,因此,建筑业具有明显的“晴雨表效应”,往往成为调控宏观经济有利的政策工具,成为国家政策管制比较多的产业。

我国建筑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行业,国家关于建筑业的政策调整、变化比较多,政策波动性比较大,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以识别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于本企业影响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3)风险性

建筑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政策敏感性等决定了建筑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

建筑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有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多种风险。

表1建筑业各类风险一览表

风险类别

风险描述

经营风险

建筑材料的供应风险

建筑业企业所使用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种类、数量众多,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建筑材料的价格风险

工程的中标价格中包括了建筑材料的价格,建筑材料的价格由于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可能变动,如果上涨便会减少企业的收益。

施工人员安全风险

建筑施工人员主要在露天、高空、地下作业,强度大、难度大、危险性大,安全事故产生的概率大,由此可能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施工工艺的风险

由于工程具有一次性特点,且设计形式和结构千变万化,因而施工工艺也必须不断创新,就面临“第一次可能失败”的风险。

工程业主的资信度风险

工程建设周期长,承建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

如果工程业主资信差,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影响效益,甚至形成呆帐。

工程款垫资风险

建筑业企业承接工程项目后往往需垫付部分设备料款,若企业垫资过多,业主又拖欠工程款,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开展乃至生存。

行业风险

国家产业政策风险

建筑业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建设投资结构和规模密切相关,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建筑业的需求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企业主营业务的开拓。

行业内部竞争风险

全国各类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同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会使企业市场拓展面临很大困难。

环保风险

建筑业企业在施工过程难免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使企业发生额外的环保费用。

市场风险

商业周期性风险

受国民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可能会造成企业主营业务增长速度的不稳定性。

市场不够发达或市场分割的风险

现在虽然推行招投标制度,但市场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建筑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割,这为企业进行跨地区业务开拓增加了难度。

政策性风险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政策可能随改革推进、经验总结或形势变化而变化,而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业务有很大的冲击作用。

1.2.

(二)产业价值链分析

所谓建筑产业价值链是指在建筑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建筑产品或者工程服务时形成的各环节分工合作关系,如设计企业将业主的模糊需求转化为可视化的图纸和方案,材料设备供应商、工程专业分包商等各环节分别向承包商提供产品和服务,形成一个围绕建筑工程项目相互合作相互联结的价值系统(如图2)。

产业价值链的分析主要是关注两个方面:

(1)对于施工总承包企业,在这个价值系统内有哪些价值增加来源?

对于这些价值增加来源的发现和挖掘,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2)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转移趋势如何?

对于各环节价值转移趋势的预测,为明确价值链哪些环节是战略关键环节(高利润区),以及未来如何掌控这些关键提供依据。

1.2.1.1、价值增值来源分析

表2建筑业产业价值链增值分析

增值途径

价值增加来源

可以实施的策略

一体化服务

如在规划阶段,了解业主的真正需求,从专业的角度为业主进行项目机会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投资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降低业主的投资风险;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加强设计对施工的指导职能,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如限额设计,优化设计,价值工程),降低投资成本,减少设计变更的机会。

1、建立“大营销”观念,通过广泛开展营销活动,争取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与业主建立沟通关系,为业主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2、提升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服务能力

3、提升总承包能力,开展一体化总承包业务

优化采购供应链

材料或者设备功能不变,更低的成本;材料或者设备功能增加,更低的成本;材料或者设备功能大幅度增加,很小成本增加幅度;材料或者设备功能略微下降,大幅度的成本下降等

1、多种采购方式:

招标采购,错季采购,厂家直接采购,零库存采购,网上采购,“指值”采购等

2、集中规模采购:

确实履行集中采购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实施以业主重点城市为中心的区域集中采购,构建区域采购中心,逐步向全国及全球统一采购过渡

3、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共同促进建材品质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4、一体化经营:

将业务延伸到建材业

优化劳务供应链

提高劳务熟练程度(降低工期),降低劳务成本

1、用招投标方式选择若干优秀的劳务专业分包商,并与其建立战略联盟

2、在业主重点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与当地政府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劳务基地

3、在业务集中的地区成立建筑企业控股的劳务公司

整合外部优势施工资源

通过将一些本企业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施工分包给“专、特、精”的专业化施工企业,可以提高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风险

1、建立一个稳定、强大的社会专业施工服务网络

2、加强对外部施工资源的协调与整合能力

为业主合理融资(垫资)

为具有“主动风险”的投资项目垫资,能够使客户度过因资金暂时短缺而带来的困难;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协助客户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策划、论证、融投资和市场计划的可行性方案,力争把“被动风险”的项目转化为可受控的“主动风险”的项目后为客户垫资,从而降低客户风险又帮助客户度过难关

1、提高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2、加强识别垫资的性质,是“主动风险”还是“被动风险”

3、加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能力

注:

“主动风险”——项目本身具有严谨科学的论证、有效的融投资保证和销售计划,因为特殊因素出现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垫资或拖欠,还有的客户自身完全具有充分的资金力量,但借鉴国际上“带资施工”(为了确证承包方具备相应综合实力和责任能力,要求承包方执行垫资施工)的经常性做法)。

“被动风险”——投资项目本身缺乏科学严谨的论证、有效的融投资保证或可行的销售策略,导致在项目前期垫资、过程中拖欠及后期不可避免的损失甚至是亏损

上表探讨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建筑产业价值链为业主增加价值的来源,主要表现在:

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期限、降低业主风险以及提高业主收益等方面,业主的价值被创造出来了,建筑承包商的价值也就在其中了,建筑承包商需要在施工前后向一体化、与建材环节联合降低采购成本、整合优秀专业施工资源、为业主融垫资等服务方面加强,只要做好了其中的一项,就能控制和掌握一项核心资源和能力,做的越多,控制的核心资源和能力也就越多,实现的价值增值也越多,承包商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多。

当然,价值增值的来源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内容,作为建筑承包商应该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发现和挖掘价值增值来源,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1.2.2.2、价值转移趋势分析

价值转移,指在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价值贡献的重要程度会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而这些对价值贡献较高的环节,既是决定这个产业链运行效率的关键,也是服务于这个产业链的企业竞争的重点。

因此,价值转移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转移,也就是塑造一种新的适应价值转移需要的竞争能力。

导致产业链价值转移的驱动因素很多,包括由于产业链本身的价值取向变化、生产要素在各个环节的稀缺程度等。

表3建筑业产业价值链价值转移趋势分析

转移趋势

转移驱动因素

未来战略关键环节

掌控这些环节可以实施的策略

由施工向设计、投资或者开发营运环节转移

价值链的总体价值取向由强调“安全、实用”转向强调“新型、适用”

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施工-项目营运各环节的联动

培育核心设计能力、项目融资能力;开展设计+施工或者BOT一体化模式经营,将企业的业务活动范围覆盖到价值链

由施工向工程咨询服务转移

工程项目投资的复杂化使得咨询服务需求渐增;国内建筑业工程咨询资源相对稀缺;由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业主有工程咨询服务需求的环节

深刻理解业主对项目的需求,成为业主对产品需求信息的直接转换者,围绕业主的意图和构思提供策划咨询;并通过全面地组织、管理、技能和经验,管理和指导建筑产品形成的全过程等

由施工向建材业相关环节转移

建筑材料的模块化和集成度(如钢结构)都将大大提高大大降低了施工在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化的建材和高集成度的建材加工环节,如建筑部品产业化、住宅产业化

与建材供应商结成战略同盟,或者通过参股、控股或者直接投资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延伸到这些战略环节,以达到影响或者控制这些战略环节等

施工环节价值的转移意味着今后纯粹的施工要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对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应该向价值链高价值环节延伸以获取更高的盈利能力。

与前面产业价值来源相对应,产业价值链朝着价值高、盈利快的环节发展与转移,建筑承包商由单纯施工向设计-施工、设计-采购-施工,设计-施工-工程咨询、施工-建筑材料等纵横向一体化发展。

1.3.(三)产业关键经营要素分析

关键经营要素是指产(行)业中所有企业为了在竞争和财务上所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分析产业关键经营要素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

(1)客户凭什么选择你的产品和服务?

(2)企业为了竞争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资源和竞争力?

(3)企业如何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成功企业一般在成功关键因素上保持竞争力,并至少在一项因素上超群。

对于建筑产业来说,建筑业总承包商的关键经营要素有:

资质和品牌、关键性人才、资金及融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1.3.1.1、资质和品牌

资质是建筑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证书。

我国建筑业的市场准入首先要求企业具有足够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并有一定数量的技术、管理人才,而资质正是拥有这些资源的“证据来源”,如果没有获得一级以上的资质,就不可能在一级建筑市场获取项目,种种迹象表明:

由于建筑企业资质所对应的是企业工程业绩、资金实力、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装备等所形成的企业综合实力。

因此,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企业参与竞争的机会与胜败。

品牌是建筑企业更为重要的无形资产,知名的建筑企业品牌能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给企业带来竞争力:

(1)品牌可以满足客户的信任需求,降低客户的市场考察成本;

(2)品牌可以帮助客户自身发展市场,增加客户对产品的认同。

对于大量住宅和物业发展项目来说,产品销售是投资商和客户事业成功的关键,而作为建筑产品制造的核心参与者,建筑企业的品牌往往对销售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如利用自身的品牌为客户创造卖点,从而把客户赋予的品牌价值反馈给客户;(3)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品牌使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服务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因为高信誉度的品牌使建筑企业对下游企业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采购到更质优价廉的建筑生产要素(材料、设备、施工分包能力等),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知名品牌的建筑企业能够为业主在成本、风险和收益方面带来更多的价值。

因此,业主也就更愿意选择品牌企业作为承包商,而这就是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所在,而且建筑企业一旦塑造为品牌企业,那么这种竞争力往往能够持续发挥,因为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竞争对手比较难以模仿。

1.3.2.2、关键性人才

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中最具创造性的因素,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如果企业拥有众多优秀的项目经理、各专业工程师和建筑师(水暖、电气、土建)、各种预决算人员等建筑业关键性人才,就能够为企业、为业主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说更低的工程成本、更高的工程质量、更低的业主风险等,建筑业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而从建筑业人才的现状看,第一代从业人员已经“高龄化”,逐步淡出一线;第二代的知识结构已经落伍,显示出对新经济状态的不适应性;而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商管理知识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在建筑业人才市场上属于“抢手货”,说明中国建筑业正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因此,是否拥有众多数量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1.3.3.3、资金和融资能力

资金和融资能力之所以成为建筑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基于:

(1)资金实力是建筑企业获取项目的关键要素,因为如果建筑企业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就意味着建筑企业不能满足其“垫资施工”的要求(替业主垫资已经越来越成为业主融资的一种手段),意味着业主将会承担较大的风险(由于承包商缺乏资金而引致工程质量、工期拖延等的风险);

(2)就某个项目来说,建筑企业项目承接后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流动资金,这是由“建筑企业先预付资金,验收合格后才能回收款”的建筑业交易方式和建筑产品高价值特点决定的,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最多只能支撑几个项目的正常运作。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制约企业做大的一个重要瓶颈;(3)如果建筑业没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将很承接到一些对资金和融资能力很高、竞争相对不是很激烈、收益比较大的“技术型、融资型”项目,企业将只能为了低盈利项目和大量的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很难谈得上“成功经营”。

1.3.4.4、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控制能力之所以成为建筑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由建筑业企业风险的特殊性决定的:

(1)建筑业企业风险的大量性和多发性——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巨大,可产生风险的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

一方面建筑工程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因素极大,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新的机械设备、材料及施工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工程技术日趋复杂,又加大了建筑工程的风险,同时,工程设计、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风险和政策法律、资金筹集等方面的非技术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就使建筑工程在每个阶段都蕴含着风险,而且部分风险是无法预知的,使得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强。

(2)建筑业企业风险损失的严重性——建筑工程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在建筑物内活动人员众多,一旦建筑物出现倒塌,势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广泛,也间接结建筑业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害,这种财产损失和声誉损害并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恢复的。

因此,由于建筑企业风险具有以上两个明显的特殊性,如果企业没有很强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那么一旦风险降临企业,轻则达不到企业预期的盈利目的,重则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1.3.5.5、资源整合能力

今天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是体现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势,而更多的体现于企业对外部资源的使用能力,这一点对于建筑企业尤为重要。

对于建筑企业,主要的外部资源有:

银行及金融机构、政府、专业承包商、建材供应商、业主、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的研究机构等,与这些资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无疑将获得竞争优势(见下表),而且这些竞争优势也往往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而具有持久性。

表4建筑施工企业可整合资源

市场主体

作用

整合资源可能获得的竞争优势

业主

提供建设项目需求

稳定的客户关系,优先获得好项目;更能理解业主的项目需求等

各类相关协会

协调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沟通行业内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反映行业问题、发布行业信息

及时准确的获得关于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专业承包商

提供专业施工服务

获得企业不具备的专业施工技术,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学习并且掌握专业分包商的专业技术;融资风险转嫁等

建材和设备供应商

提供建筑材料和设备

降低工程成本;合作研发新型材料和设备等

银行

提供贷款

资金和融资优势

1.4.(四)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1.4.1.1、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建筑行业2002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527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04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位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第4位,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总体上来说,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可以描述为:

表5中国建筑产业现状总体描述

产业现状特征

现状及原因具体描述

产值高速增长

平均每年以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受国家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

产业平均利润率低

估计5%-6%左右,远低于其他行业,还不及全社会平均水平的30%(数据来源:

中国工程建设网)

产业集中度低

4%—5%左右(1999年的数据)

市场规范程度比较低

初步构建了建设法规体系框架,建筑市场运行有法可依的局面正在形成,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体系完备的、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我国并未建立

产业结构不合理

企业大的不大,小的不小;大的企业不是很少,小的企业不是很多

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

大多数以相似的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在竞争,特别是房屋建筑类公司;由于市场不规范和政策漏洞造成的。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主要表现在施工技术和设备落后,企业管理水平低,缺少复合型人才,工程咨询力量薄弱,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与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的差距还很大

产业链运作效率和效益比较低

建设项目基本上采用勘测-设计-施工平行承包的方式:

勘测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沟通,相互脱节,分而治之,无法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

根据以上建筑业现状的特征分析可知:

我国建筑业目前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快速发展的国家支柱产业,若将2000年定为起点,依据国际上市场化程度划分,2000年前为建筑产业初建期,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探索期;从2000年以后到2010年为建筑产业完善期,2010-2020年为建筑产业成熟期,今后5年是建筑产业的成长后期。

1.4.2.2、产业发展趋势

(1)产业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是拉动产业市场需求的关键,据专家测算,中国城市化进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12600亿元投资,吸收1500万元农民进城,增加200亿米2住宅消费。

建筑业市场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与水平密切相关,按“十五”计划要求和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在今后10年,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持续增长,其中主要的投资领域包括:

表6中国建筑产业投资预测

投资领域

投资预测

交通基础设施

到2020年,我国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

房地产

按照城市经济发展、低速提高居住水平、住房折旧拆除重建来预测,21世纪的前20年,每年需新建住房4.86亿平方米至5.49亿平方米;后30年每年需新建住房5.76亿平方米至6.53亿平方米。

这种预测属于一种自然的、平均的预测,而且人均面积提高定在较慢的速度上。

因此未来50年将是房地产业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城市基础设施

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在今后10年,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将高达2700亿美元以上,仅北京2004年就将有73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能源工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未来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在内的能源工程建设仍将持续,水、电、气等的能源调度工程也将全面展开并继续投入建设。

环境工程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环境工程市场将成为最有潜力和发展远景的一个市场

制造业

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必将给建筑业带来大量的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工业项目的需求

资料来源:

中国证券报(2004年3月)

2010年建筑业总体市场规模预测(资料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因此,未来10年中国建筑业需求前景非常广阔,建筑企业要在建筑产业中大有作为具有外部可能。

(2)多数建筑公司面临重组或清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我国目前建筑业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及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我国多数建筑公司必将面临重组,重组将使现有多数建筑企业面临着两种竞争方式的选择:

(1)通过逐步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总承包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或者通过联合经营等方式逐步开展一体化总承包业务参与市场竞争;

(2)向专业化发展,这些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