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docx
《石家庄铁道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铁道大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铁道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十二五”及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现状
(一)“十一五”建设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校党委带领和依靠全校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跨上了新台阶。
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获得突破。
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新增博士授权立项规划建设单位;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期征地已经获得土地使用证。
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河北省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成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
2010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种类1个、工程硕士领域5个。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联合培养博士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学位授权种类2个,其中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0个。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引进了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建设有了明显进展。
“智能材料结构的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研究”创新团队,2010年3月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被评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被评为燕赵学者、河北省院士后备人选,1人入选河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新增省管优秀专家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183人,另有委培在读博士68人。
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建成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省级创新高地7个;“功能材料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
截止2010年底,校本部本专科在校生12698名,研究生913名;四方学院在校生9238名。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
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十一五”期间,共获8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
其中我校参与完成的青藏铁路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空白;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
主持“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大幅增加,科研经费总额3.05亿元。
科技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主持开发的“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了探测任务的实时仿真,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设计研发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和地铁建设的无砟轨道混凝土浇筑机、“吉祥号”盾构机和WZ330型挖装机,在省内成功投产,为振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做出了贡献。
在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中,承担了包括曹妃甸工程、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在内的部分重大课题,完成的石太高铁孤山大桥垂直转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承担的石家庄城市色彩研究得到省领导高度评价,京津水源涵养地水权制度及生态经济模式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成果均获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学校积60余年办学传统,传承彰显了“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以强势特色学科的优先发展培育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效突出;借校庆60年之际,召开了校企合作推进会,进一步强化董事会功能,扩展了校企合作领域;积极尝试和探索符合我校传统和现实发展要求的育人模式,强化道德教育、作风养成和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品德高尚、富有献身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的创新人才,使我校的育人特色更加鲜明。
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校园基本建设投资1.59亿元;新建校舍建筑面积7.2万m2,总量达40.3万m2;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149万元,总值达1.9亿元;新购纸质图书资料29万册,电子文献41.2万种;总馆藏图书98.6万册,电子文献130.3万种。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
高等教育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从外延发展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竞争已经拉开序幕,质量和特色将成为未来高校之间竞争的关键。
科学定位以克服同质化倾向,突出特色以凸显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提高质量以参与国际化竞争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这种大趋势和我校一贯的办学理念及注重特色的发展战略契合程度较高,是未来竞争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同时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亦使我校在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我校特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继续保持在铁路和国防交通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为在国家铁路行业的科技攻关和服务区域经济中再创佳绩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学科辐射范围和服务面相对较窄,全面介入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会遇到诸多困难。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为我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充分利用我校的学科与技术优势主动服务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河北省重型装备制造业水平,强化对新兴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我校有占天时地利之机。
尽管以往取得过较大的成绩,但与兄弟院校相比还有许多薄弱环节。
学校实现转型跨越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学校将处在一个上层次、上水平的爬坡阶段。
这既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在新一轮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内外部矛盾的凸显期。
学校不仅要面临因竞争加剧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而实施的主动调整,而且要面临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化解各类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攻坚,迫切需要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工以高昂的精神状态、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校改革和建设事业中。
二、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科学合理的办学层次结构;以育人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铁路特色,融入区域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教学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立足河北,服务交通,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建设特色鲜明、河北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办学理念
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特色取胜,追求卓越。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创特色、上档次、出精品;注重人才、设备等资源的合理匹配,以效率的提升和功能的完善强化内在的实力,以独特的学科优势和技术实力占据学术研究和行业技术开发的高端,在最擅长的领域做精做强;拓展学科建设的内涵,建设强势学科链,实现对社会的高品质服务;在担当大众化教育任务的同时,培育品德高尚的学术精英,让追求卓越成为我校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志在四方,艰苦创业。
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科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全方位扩展育人时空;弘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多方式、多途径施加积极影响,在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继承和发扬军校“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严谨作风,注重学生的精神塑造和学业发展,使“走志在四方路,做艰苦创业人”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的优秀人才。
德才双馨,率先垂范,严谨治学,精心育人。
广大教职工要努力实现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同步提高,学识增进与人格提升相互促进,以自身的师表风范、丰富学识和人格修养影响学生;严谨治学,进一步确立在全校工作中教学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丰富育人内涵,着力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品德操守、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思路与基本战略
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要坚持“三个结合”,正确处理“四个关系”,精心实施“五项战略”。
“三个结合”:
一是教学和科研结合。
以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科研发展,以高水平的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研相长;将学校建成应用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知识传授与创造的基地、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实体、先进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心。
二是服务行业和区域结合。
发挥知识和技术集成优势,强化服务能力,着力解决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学校建设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是应用技术研发与工程基础理论创新相结合。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在工程施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加强探索特色图强,自主创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四个关系”:
一是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
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协调,树立质量决定效益的意识。
结构调整以质量的提升为准则,通过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以当前建设促进长远发展,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以长远目标引领当前建设,全面、系统、超前谋划,科学部署当前建设,理性健康、持续平稳地推进学校发展。
三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排除困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在稳定中实现快速和谐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统筹谋划学校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取向,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局部的先期发展带动和激活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好重点工作和工作的重点环节,通过持续性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促生发展动力,实现整体推进。
“五项战略”:
一是人才强校战略。
本着“存量激活、增量做强、服务发展”的原则,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在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注重人才队伍水平的提升;在人才队伍整体建设的推进中,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育与发展;在促进人才个性化成长中,注重创新团队的集成与发展。
通过扩大总量,提高水平,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定位要求、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采取有效措施,激活每一个教职工的潜能,人尽其用,以人才的成长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二是质量兴校战略。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把高素质人才培养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载体、模式和方法;强化品牌意识,将以质取胜的战略内化为全体师生的信念,外化为现实的行动,培育精益求精的大学文化。
三是改革驱动战略。
以办学机制的创新为主要目标,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突破口,以系统全面的改革促生发展动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以积极的探索和持续创新激活组织的潜能,以机制的优化调整保持组织与时俱进的能动性,增强办学活力。
四是特色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工程施工理论与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通过差异化发展,实现特色取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注重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学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全面开发建设,努力占据学术和技术链的高端。
五是开放合作战略。
加强全方位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以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拓展与行业、地方政府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平台,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吸收和盘活社会上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三、发展目标
学校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十二五”和未来十年的建设,学校办学层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形成独具特色的铁道大学教育品牌和大学文化;本科教育达到国内同类大学一流水平,主干学科研究生教育达到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职工收入总体水平逐年提高,职工幸福感和学生满意度明显增强,学校建设的主要指标达到“211工程”学校的水平。
(一)人才培养
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为社会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基层成才的意识,志在四方、为国奉献、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高尚品质,基础扎实、专业精良、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继续保持我校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到2015年,校本部本科在校生达到15000人左右,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达到800人左右,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达到12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达到50人左右;到2020年,学术型硕士生达到1300人左右,专业型硕士生达到17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达到100人左右,博士后科研人员30人左右。
到2015年,在册成人本专科生力求稳定在12000人左右,岗位培训、职业培训规模继续扩大;四方学院在校生达到并稳定在12000人左右;留学生教育达到一定规模。
(二)学科建设
遵循“应用领先、基础突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进“优势强化、集群扩展、融合渗透、集成创新”的学科整合与发展战略,坚持以“重大工程施工技术、重大结构设计理论、重大装备制造技术、重大灾害防治技术、重大项目管理方法”为创新目标和特色,全力打造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强势学科链,形成服务铁路交通行业、服务河北区域发展和应用基础研究三个特色学科群;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领域的交通运输学科,建成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机电装备研制等多个跨学科平台;在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与云存储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在高速轨道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新型功能材料等若干新兴领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大力加强基础学科研究,积极扶持人文、管理等学科发展,强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软科学研究,建立起理工兼容、重点突出、多学科并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
到2015年,省级重点学科达到7个;2020年省级重点学科达到10个以上,实现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零的突破。
学科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同类大学的先进水平。
争取首批通过国家验收,获得博士授权。
到2015年,建成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2个以上;专业学位授权种类达到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覆盖所有工学硕士点,工程硕士培养形成鲜明特色并居国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6个以上,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左右,取得工程博士授予权;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种类涵盖学校所有学科。
(三)教育教学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实现内涵发展。
对既有学科专业,以突出行业特色打造品牌,围绕学校重点发展的强势特色学科,交叉派生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形成优势学科专业群,建成独具特色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到2015年,本科专业由目前的23个专业类发展到26个以上,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部分专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各专业以主干课程为重点,精简理论学时,重组课程内容,建设以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将学校的主干专业和精品课程打造成所在行业、学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品牌课程;争取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立项教材10部左右,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拓展新思维,依靠新技术,积极规划建设“绿色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董事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实习基地150个以上;完善本科学习激励机制,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
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主干学科的学术资源和研究生教育达到国内同类大学的先进水平,工程硕士培养特色鲜明,形成我校工程硕士、MBA教育品牌;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2020年争取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取得零的突破。
到2015年,争取与10所左右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办留学预科、专升本、本科及研究生4个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建1-3个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或专业方向,招收外国留学生。
扩大函授、夜大学等教育规模;重点开展岗位培训、职业培训等形式的教育,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
(四)人才队伍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师资、管理、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梯队优化,整体提高”的原则,立足现有人才,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学校生师比稳定在16:
1。
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1100人以上,专任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6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接近40%,正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争取外校毕业和在外校获得进修证书的教师比例达到75%以上,具有海外学习、访学、合作研究经历的教师达到30%以上,重点学科40%以上的副高级及以上职务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具有国际学术背景。
获得部分专业的高级职称评审权。
争取更多的教师纳入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到2015年,自主培养或引进1-2名院士,国家杰青和“百千万人才工程”入围人选至少2-3名;以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创设以中青年博士生为骨干的学科团队、学术带头人自我成长与培育机制;建成国家级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以上。
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决策层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引领驾驭能力,着力增强管理执行层的决策支持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精兵简政,注重学习,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努力造就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研究开拓型的管理干部队伍。
以“提高素质、强化能力”为目标,不断改善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拓宽并理顺技能型人才发展成长途径,注重正确的激励导向,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努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潜心研究、鼓励创新的宽松学术氛围和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成长机制,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科技工作
依托学科优势,跟踪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科技前沿,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强化引领,以“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团队”建设为重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到2020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力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达到10个。
力争5年内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0项以上,在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承担更多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工作;每年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50项以上,年均到账科研经费1亿元以上。
争获科技奖励有新突破。
5年内争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省部级成果奖励50项以上,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达到60%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以上。
5年内争取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10篇,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10部以上;每年被SCI、EI收录论文200篇以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0篇;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力争2015年列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六)学生工作
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实现学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完善学生管理干部成长激励机制,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队伍,改善人员结构,提升育人能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为特色,深入开展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进一步完善优秀生奖励和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制定特殊政策,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提高生源质量,力争新生提档线在省重点大学中保持前列;积极创造条件,参加我省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拓展就业信息渠道,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市场,丰富校园招聘活动,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工程;争取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左右;积极发挥完善校友会功能,尝试建立我校毕业生终身教育体系,联络校友,回馈母校。
(七)基本建设
统筹规划校本部和四方学院的近期和长远发展。
综合考虑各校区的功能设计和分工,精心做好元氏新校区建设规划。
系统谋划教学设施、学生生活设施和职工住宅建设。
到2015年,投资2亿元用于校本部基本建设,使主校区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加强校园教学区、生活区的环境建设,增建公共服务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满足教学与科研、学生及教职工生活需要。
完善校园节能平台功能,力争成为全国高校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学校。
本着“高起点规划设计,量力而行投入,分期建设”的原则,规划建设新校区。
新校区建设计划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拟投入3-3.5亿元,争取2015年完成,达到6000人规模;总体工程完成后,达到12000-15000人的规模。
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生态化、数字化、节能型校园。
规划实施“网上校园”和“虚拟博物馆”工程,使校园网建设水平和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大学的领先水平;启动校园地下设施管网数据采集工作,形成地下管线的电子地图,与地上建筑及规划的数字化相融合,实现校园数字立体化。
通过5-10年的建设,图书馆建设成文献资源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备、技术保障有力、管理工作科学,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为一体的馆藏资源体系,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学术功能,提升文化价值,办馆综合水平达到省内高校前列。
“十二五”期间采购纸质图书15-20万册,购置中外文数据库15个以上,新增外文期刊(包括电子期刊)1000种以上,新增电子图书40万种以上。
构建与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平台,为学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加大教学科研设备投入,保证生均仪器设备值超万元。
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设备完好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内高校一流水平。
关注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动向,适时谋划启动职工生活区改建工程;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利用房地产市场、学校与个人互助等途径,有效改善我校教职工的住房条件。
四、保障措施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建设有利于学术人才和学术团队发育成长的管理机制。
尝试学科首席专家负责制,集聚队伍,强化融合,以人才成长与成果创造的相互促进、团队建设与平台打造的协调发展,建设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导与单位领导负责相结合的团队管理体制;以人才引领、知识引导、技术导向等为主要形式,以产业推动、项目集成、重大需求拉动为成长路径,动态规划,以强带弱,分层推进,资源统筹,促进优势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团队与学科的整合,探索本科教育院系管理与学科建设学部制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
坚持“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原则,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强化建设特色学科,不断加强基础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学科,精心培育交叉学科,带动发展一般学科。
重点抓好土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