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工艺守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660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通用工艺守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工艺守则.docx

《通用工艺守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工艺守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工艺守则.docx

通用工艺守则

发放编号:

03受控状态:

□是□否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文件编号:

Q/ZY-03-2006

 

压力容器制造

通用工艺守则

(第一板)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

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Q/ZYS01-2006

压力容器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2

Q/ZYS02-2006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及组装工艺守则

3

Q/ZYS03-2006

压力容器封头制造工艺守则

4

Q/ZYS042006

气割工艺守则

6

Q/ZYS06-2006

手工电弧焊工艺守则

6

Q/ZYS06-2006

钨极氩焊工艺守则

7

Q/ZYS07-2006

埋弧自动焊工艺守则

8

Q/ZYS08-2006

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9

Q/ZYS09-2006

压力容器热处理工艺守则

10

Q/ZYS10-2006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

11

Q/ZYS11-2006

压力容器油漆工艺守则

12

Q/ZYS12-2006

压力容器包装运输工艺守则

13

Q/ZYS13-2006

奥氏体不绣钢容器制造工艺守则

14

Q/ZYS14-2006

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16

Q/ZYS16-2006

压力容器元件划分规定

16

Q/ZYS16-2006

对接焊缝射线照相检验通用工艺守则

17

Q/ZYS17-2006

焊缝编号及焊工钢印位置规定

18

Q/ZYS18-2006

手工碳弧气刨工艺守则

19

Q/ZYS19-2006

超声波探伤工艺守则

20

Q/ZYS20-2006

表面探伤工艺守则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1-2006

 

压力容器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

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下料

通用工艺守则

Q/ZYS01-2006

共6页

第1页

1.总则

1.1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制造的划线放样、下料、刨焊接坡口的一般要求,适用于我厂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划线、下料、及刨坡口工序。

1.2本守则与产品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同时使用。

当有矛盾时,以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为准。

2.下料的基本要求

2.1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图样的规定和相应标准的要求。

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料应有本厂的材料标记。

划线放样后经检验员检验认可,按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

2.2划线放样后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后才能进行切割工序。

2.3检验员在下料过程中应检验以下内容。

2.3.1材料的材质、规格、标准号和材料标记;

2.3.2划线放样的尺寸及材料标记移植和产品零件号;

2.3.3零件下料后的实际尺寸。

2.4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代用必须有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材料代用单》。

3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布置

3.1筒节的最小长度:

当筒体直径DN≤1200时为300mm;筒体直径DN>1200时为400mm。

同一节筒体纵缝应相互

平行,两相邻纵缝的弧长对碳素钢、低合金钢应不

小于600mm,对不锈钢应不小于400mm。

3.2由瓣片和顶圆板拼接制成时,焊缝方向只

允许是径向和环向的.径向焊缝之间的最小距离

应不小于3δn(封头名义厚度)且不小于100mm。

见图1。

4.划线图1

4.1划线前应详细检验材料规格、表面质量、厚度和其他缺陷,不符合图纸要求时不得划线。

4.2线后在钢板上注明零件名称、零件号、材料标记等内容,钢板上如有其它字迹、符号时,应擦净后再划线。

4.3划孔时根据设备技术要求应避开焊缝,接管边缘,开孔边缘与焊缝的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下料

通用工艺守则

Q/ZYS01-2006

共6页

第2页

距离应大于三倍的壳体实际壁厚且不小于100mm。

如果开孔必须通过焊缝

,在开孔中心两侧各不小于1.6倍开孔直径范围内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

4.4壳体下料展开长度根据图样、工艺、按封头(或管板)实际尺寸而定(除有要求外,一般按外圆齐)。

图样或工艺文件规定带试板的筒体,在同一材料上下两块600×126(mm)试板。

4.6要求如下

4.6.1壳体划线时,板材若没切边,应留30-60(mm)切边量,所用尺寸最大不能超过钢板所标尺寸。

号材料标记如图2

4.6.2筒节宽度的划线偏差△H≤1mm;两对角线之差△L=L1-L2≤3

mm;筒节周长允差△A≤3mm。

4.6筒节需接板时,接

板对接的要求与纵缝相同,

并在接板矫平后二次划线。

4.7钢板要弯曲时,可

用曲线符号表示,不加注明

为反曲,正曲必须注明。

4.8划线时线条要清晰

均匀,钢卷尺松紧适当,数字准确,各种线条符号完整,图号、件号、数量等应与工艺文件统一,冲眼相对线条的偏差不大于0.6mm.

4.9划同一基准线的若干孔时,必须分别由基准线标出各开孔距离,并

划出所在位置,用白漆圈圆说明,不用的冲眼捻死。

4.10划线后经过自检,在经检验员检查,合格确认打钢印后,方可转下料工序。

4.11下料工所用量具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规定工差。

6.气割、剪切、刨边加工质量要求

6.1通用要求

6.1.1操作前首先弄清板面上的各种符号、线条的含义,按加工件不同

规格、材质、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进行,加工后工件要摆放整齐

6.1.2按划线加工检查。

加工的偏差按工艺文件和本守则的规定执行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下料

通用工艺守则

Q/ZYS01-2006

共6页

第3页

6.1.3操作及搬运过程中,防止磕碰、划伤。

6.1.4工件加工后经检验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转下工序。

6.2气割

6.2.1割前将工件垫平,底面留出一定的缝隙,便于铁渣的吹出。

对于割炬应具有足够的射吸能力,否则不准使用。

6.2.2割前应检查切割氧流(风线)的形状,若是笔直、清晰的圆柱体,并有适当长度时,即可切割,否则不得切割工件。

6.2.3手工切割参照表1规范。

割后,相对气割线(冲眼)的偏差见表2,若切割厚板直线时,应按基准线检查。

表1

板材厚度mm

割炬

气体压力MPa

型号

割嘴号码

氧气

乙炔气

3.0以下

G01-30

1-2

0.3-0.4

0.001-0.12

3.2-12

1-2

0.4-0.6

>12-30

2-3

0.6-0.7

>30-60

G01-100

1-2

0.6-0.7

0.001-0.12

>60-100

2-3

0.6-0.8

>100-160

G01-300

1

0.8-1.2

0.001-0.12

>160-200

2

1.0-1.4

>200-260

G01-300

3

1.0-1.4

0.001-0.12

6.2.4割后的割缝端面应无明显烧塌和大于1.6mm深的风沟及大于1.0mm深的凹心。

工件割后氧化铁熔渣应除净。

6.2.6气割料

除执行本守则外,还

应符合Q/ZYS06-

2004《气割工艺守则》

的要求。

6.3剪切表2

板厚

≤26

26-40

>40

手工

±1.6

±2

±2.6

机械

±1.0

±1.6

±2

6.3.1根据工件材质厚度调整刀口间隙。

见图3表3。

剪切时相对剪切线的偏差按表4。

6.3.2后的断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1mm的磕痕和厚度不大于0.6mm的毛刺。

表3

下料厚度mm

3-6

6-10

12-14

16-18

20-22

刀口间隙mm

0.16-0.26

0.3-0.6

0.6-0.7

0.8-0.9

1-1.2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下料

通用工艺守则

Q/ZYS01-2006

共6页

第4页

6.3.3对于宽度相等的批量板料,支承圈等规则条料,应采用对刀剪切。

6.4刨边

6.4.1根据工件材质,厚度,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刀量,但一次最大进刀量不得大于2.6mm;对于工件找正,以工作台面为基准,允许用压板垫片等辅助工具压紧。

6.4.2加工表面不得有挤压或鱼鳞状痕迹,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刨削端面的允差,其钝边为±1mm,角度为±2.6。

6.4.3加工后的工件长度允差岸按本守则4.6.2条执行。

6.4.4工件的最小刨削板宽为20mm。

表4

剪切面长度

下偏差

上偏差

板厚

3-6

6-10

12--14

16-20

22-30

>300-660

-1

+0.6   

+0.6

+1.0

+1.0

+1.0

>660-1000

-1

+1.0

+1.0

+1.0

+1.6

+1.6

>1000-1600

-1

+1.2

+1.6

+1.6

+1.6

+2.0

>1600-2000

-1

+1.6

+2.0

+2.0

+2.0

+2.6

>2000-2800

-2

+2.0

+2.0

+2.0

+2.0

+3.0

>2800-3600

-2

+2.6

+2.6

+2.6

+2.6

+3.6

>3600-6000

-2

+3.0

+3.0

+3.0

+3.0

+3.6

>6000

-2

+3.0

+3.0

+3.0

+3.0

+3.6

 

QB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2-2006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

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Q/ZYS02-2006

共6页

第1页

1.总则

1.1本守则依据GB16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并结合我厂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编制而成,适用于我厂压力容器的筒体制造和组装。

1.2本守则与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同时使用,当与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有矛盾,以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为准。

1.3操作者应熟悉产品图样及工艺文件,对操作的设备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和工卡量具的使用等应全面掌握、操作熟练。

2.下料刨边

2.1筒体的下料刨边按Q/ZYS01-2006《压力容器下料通用工艺守则》的规定执行。

2.2应尽量采用剪板机下料,并按工艺要求留有加工余量。

凡剪后需加工者应做到剪后留半个洋冲眼。

2.3用气割下料时应将钢板垫平,根据厚度选择割嘴并尽量采用自动气

割。

割后要求切割面与钢板表面垂直、光滑平整,并将毛刺、熔渣清除干净。

2.4用刨边机加工坡口时应将钢板压紧(薄板需加垫铁),防止由于钢板波浪造成的坡口钝边尺寸不等。

2.6焊接前应将坡口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它有害杂质清除干净。

清除的范围:

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不得小于20mm。

3.卷筒

3.1筒体卷制前应检查筒节材料标记移植是否符合图样或材料代用单的要求,确认后进行预弯、压板头,根据筒体直径、材料性能及厚度以及卷板机的工作能力,预弯压头长度为200-400mm,预压时注意筒体材料的标记、零件编号、钢印在外壁。

3.2预弯压头时要用样板检验。

样板尺寸见图1。

检验时其间隙

E≤0.1δn(δn-筒体厚度,下同)

且≤2mm。

卷筒应根据板材厚度

和工称直径选用合适的卷板机。

3.3卷制前必须清除板材上的金属屑等杂物,卷板过程中必须及时扫除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Q/ZYS02-2006

共6页

第2页

剥落下的氧化皮,以防产生压坑和损坏设备。

3.4当筒体材料经拼接时,焊缝应磨平滑,板材研点对焊必须在平台上进行。

3.6卷制筒体时,钢板必须放正,保证两侧与滚轴轴线垂直。

注意板材

坡口方向,材料正反面不得颠倒,所有标记应在外壁。

成型后,标记脱落不清时,应及时进行标记移植。

3.6在卷制过程中,筒节边缘的歪斜量

A≤2mm,当端部加工时,A≤6mm,如图2。

卷板机上辊的升降应与其它辊子相平行。

体出现对口偏差C≤0.6δn且不大于6mm,

如图3

3.7在卷制过程中应适当调节上下辊的中

心距,以防止曲率过大或过小。

3.8在卷制过程中,对直径大、壁薄的

筒体,必须有天车密切配合,随时以其承载

钢板自重,避免由于钢板自重而使已卷好的筒体回直或压扁变形。

4.筒节纵焊缝的组装表1

对口处名义厚度δnmm

纵焊缝对口错边量bmm

≤12

12<δn≤40

≤1/4δn

≤3

4.1纵焊缝对口错边量b(如图4)应符合表1的规定。

纵缝留间隙按工艺规定,筒节的坡口间隙应保持一致,最大和最小间隙之差不超过1.6mm.

4.2卷制异径筒体时(如大小口),应分数段进行,

样板与筒体间隙不大于1.6mm。

4.3纵缝焊后应检查表面质量并打磨消除熔渣和飞溅物。

6.矫圆

6.1当纵缝完后,根据筒节直径及材料厚度选用卷板机近行矫圆。

6.2筒节在矫正曲率下滚卷1-2圈(着重滚卷焊接区附近),使整个筒节

曲率均匀一致。

6.3用大锤击打找圆时必须加垫板,锤痕深度不大于0.6mm。

找圆检查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Q/ZYS02-2006

共6页

第3页

用样板同卷筒时所用一样。

6.4矫圆后的筒节因焊接在环

向形成的棱角E≤δn/10+2mm,

且不大于6mm,用弦长等于1/6设

计内径Di,且不小于300mm的内

样板或外检查。

见图6。

6.筒体组装

6.1组装前必须对每节筒节进行

长度测量,计算出总长度尺寸是否

符合图样、工艺要求。

图6

6.2组装对接时,相邻筒节的纵焊缝距离或封头焊缝的端点与相邻筒节纵焊

表2

对口处名义厚度

δnmm

环焊缝对口错边量

bmm

≤20

20<δn≤40

≤1/4δn

≤6

缝距离应大于名义厚度δn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环焊缝的对口错边量b(见图6)应符合表2的规定。

6.3对接焊接不等厚钢板,当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3mm,当薄板厚度大于10mm,两板厚

度差超过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6mm

时,均应按照图7的要求削薄厚板边缘的

厚度。

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

对口错边量b按6.2条要求,且b以较薄

板厚度为基准测定。

在测量对口错边量时,不应计入两板厚度的差值。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Q/ZYS02-2006

共6页

第4页

6.4研点与焊接根据图样和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后应检查焊缝表面质量,并打磨清净熔渣和飞溅。

6.6因焊接在轴向形成的棱角E

(见图8),用长短不小于300mm的

检查尺检查.E≤δn/10+2mm,且不大

于6mm。

6.6除图样另有规定外,表2

筒体长度Hm

圆筒直线度允差△Imm

≤20

20<H≤30

≤1/1000且≤20

≤H/1000

筒体直线度允差△I应符合

表3的规定。

6.7筒体应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焊后严格清理进行外观检验,合格后,按图样要求无损探伤。

6.8壳体开孔、接管研点与焊接要求如下:

6.8.1按图样方位图将壳体沿轴线方向分成四等分(00、900、1800、2700)

划线,并划出各孔的位置线和尺寸线,作冲眼。

6.8.2检验人员检验开孔线,确认无误后按图样、工艺要求开孔,并按要求打坡口。

6.8.3各开孔一般不得开在焊缝上。

如必须在焊缝上开孔,则被开孔中心两侧各不少于1.6倍开孔直径范围内的焊缝须经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验。

6.8.4接管法兰的螺栓通孔应与壳体主

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分布(如图9)。

如图样有

特殊要求,则按图样规定执行。

6.8.6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壳体的主

轴中心线,按装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水

平或垂直,其偏差不得超过法兰外径1%(

法兰外径小于100mm时,按100mm计算),

且不大于3mm。

图9

6.8.6接管的伸出长度偏差应不大于±6mm,装对时采用前、后、左、右四点定位。

6.8.7接管的焊接按焊接工艺执行。

6.8.8承受内压的容器组装完毕后,应检查壳体的圆度.

a.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不大于该断面设计内径(DI)的

1%且不大于26mm,如图10。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Q/ZYS02-2006

共6页

第6页

b被检断面位于开孔处或离中心一

倍开孔内径范围之内,则该断面最大

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不大于该

断面设计(Di)的1%与开孔内径的

2%之和,且不大于26mm。

图10

6.9筒体装内件(包括平封头、管板、管束、塔板)和支座的要求如下:

6.9.1设备内件及支座的组装按图样及工艺文件进行。

6.9.2设备内件与筒节焊接的焊缝边缘尽量避开圆筒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的焊缝。

6.9.3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应打磨至母材平齐。

6.9.4塔体的底座圈、底板上的地脚螺栓通孔应跨中均布,中心圆直径允差、相邻两孔弦长之差和任意两孔弦长之差均不大于2mm。

6.9.6鞍式支座的组装要求如下:

a为消除焊接变形对支座的影响,可先把支座护板焊在设备上,然后支座找正安装。

(如图11)。

 

B.底座板和支承板焊后,要用符合筒体上护板的曲率半径的样板检查,合格后方可往设备护板上研合焊接。

C.支座与壳体装对后,两支座的底板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偏差不超过L/1000,且不大于6mm,中心距L的允差为±6mm,对角误差最大不超过10mm,焊接时要有相应的防变形措施。

 

QB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3-2006

 

压力容器封头压制

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

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封头压制

工艺守则

Q/ZYS03-2006

共4页

第1页

1.总则

1.1本守则适用于碳素钢、不锈钢、低合金钢等材料的标准椭圆形封头的整体冲压。

1.2封头冲压工作应符合产品施工图样、工艺文件、有关技术条件和本守则

的规定。

2.毛坯的准备

2.1封头毛坯的下料按Q/ZYS01-2006《压力容器下料通用工艺守则》的规定进行,封头毛坯的下料尺寸参见表1或按外协加工厂的要求进行。

2.2毛坯切割后的熔渣及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切割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2.3封头的焊缝布置按GB16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执行。

2.4封头毛坯的下料后,将材料标记移植到毛坯上,标记位置如图1。

 

整料两块板料拼接

图1

2.6焊缝开坡口,其尺寸和型式见表2

2.6焊接前将坡口表面的油、锈、脏物等清除干净,坡口两侧磨出金属光泽,手工焊磨宽10-20mm,自动焊为20-30mm,不锈钢板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涂上垩粉。

2.7拼缝焊接工作应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承担,焊后在规定位置上打上工钢印。

2.8拼焊的毛坯,焊缝的对口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δn≤12mm,错边量≤1/4;12<δn≤40mm,错边量b≤3mm。

2.9拼焊的毛坯,当毛坯厚度δn≤10mm时,焊缝高出母材应小于0.6mm,当毛坯厚度12≤δn<26时,焊缝高出母材小于1mm;当毛坯厚度δn≥

26mm时,焊缝高出母材应小于2mm;如超过规定,应用砂轮将毛坯两面

焊缝磨削达到要求,对于特殊要求的封头应按规定铲磨。

焊缝两端(即封头号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封头压制

工艺守则

Q/ZYS03-2006

共4页

第2页

直边部分)必须磨平不得高出母材0.6mm。

表2

坡口名称

坡口型式

坡口尺寸

手工焊(手工封底,自动焊)

坡口尺寸mm

齐边坡口

 

V型坡口

X型坡口

3.毛坯的加热

3.1毛坯在装炉前,必须把坯料上的杂物清扫干净;装炉时一定要分清材质、板厚、规格、加热火焰应采用中性火焰。

对一些特殊钢种要按工艺要求做好升温、保温记录。

装炉时材料标记向下。

3.2毛坯入炉后,要堆放整齐,每炉最多装6块,最底一块及毛坯之间要加60-100mm支垫,不得重叠,防止过烧或烧不透现象。

3.3按材质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加温要均匀,炉内温度采用热电偶测试,温度达不到要求,不准冲压。

3.4毛坯加热温度按表3的规定,加热时,应尽量保持炉内处于还原性气氛,

控制保温时间,尽量减少氧化脱碳。

温度℃

960-1060℃

进炉温度≤600℃16~30分钟终压温度≥660℃

时间(分)

毛坯加热图(图2)

某机械有限公司

压力容器封头压制

工艺守则

Q/ZYS03-2006

共4页

第3页

表3

材料牌号

加热规范

加热温度

(℃)

保温时间

(分/mm厚)

终压温度

(不小于℃)

Q236-B162020g20R

960-1100

1

660

16MnR16MnV16MnCu16MnTi

960-1060

1.6

700

18MnMoNb14MnMoV

960-1060

1.6

700

12CrMo16CrMo

960-1000

1~1.2

700

1Cr18Ni9Ti0Cr18Ni9

1100-1160

1.6

760

12CrMoV

960-1020

1.6

760

4.封头冲压

4.1封头模具按装时,模具放在压力机工作台上要跨中,防止偏心,并使、上模与下模间隙均匀。

4.2封头冲压前及冲压过程中,发现模具有毛刺,下模有拉毛应及时铲除并磨光。

4.3封头热压前,模具必须进行预热,预热温度200℃~300℃。

4.4封头冲压时,必须在模具上涂润滑剂,不同材质选用的润滑剂配方见表4。

表4

配方成份

封头材质

石墨(%)

机油(%)

配制状况

碳钢

40

60

糊状

不锈钢材

66

46

糊状

4.6毛坯放在模具上,必须摆正放平,以防压偏,并应使压成后材料标记位置位于封头外表面。

4.6压制封头时,应随时清除模具上的氧化物,以防划坏封头。

4.7压制封头采用压边卷,特殊情况例外。

4.8封头压制成形,当冲头离开封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