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复习资料《经济学说史》.docx
《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复习资料《经济学说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复习资料《经济学说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复习资料《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绪论
1、经济学说史所研究的经济学说,就是人们对自己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关系)的认识。
2、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说代表了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利益。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经济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经济学说和封建时代的经济学说。
4、历史上最早产生的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叶。
她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期间主要的古典经济学家有英国的亚当.斯密、法国的魁奈等。
5、19世纪初期—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
英国的马尔萨斯、约翰.穆勒;法国的萨伊、巴师夏为代表,美国的凯里为代表。
6、19世纪40年代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代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
7、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
(1)科学地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在科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崭新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3)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4)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8、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经济学流派:
(1)奥地利、英国、法国出现的边际效用学派和剑桥学派;
(2)德国、、美国出现的新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学思想
9、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也产生于古代希腊。
10、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1、古希腊色诺芬(哲学家、历史学家)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愿意为“家庭管理”。
1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
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值,前者积累的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13、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贾图、瓦罗、西塞罗和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
14、古罗马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公平价格是用来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的,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15、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问题。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16、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
17、早期重商主义代表:
英国约翰·海尔斯、马林斯;法国代表:
博丹、安徒安·孟克列钦《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和或货币主义。
18、早期重商主义四要点:
(1)社会财富观念
(2)财富源泉观念(3)强调国家的作用(4)奖励增加人口。
错误:
(1)内涵有问题,把金银作为财富唯一形态;
(2)把财富源泉归结为流通领域。
19、晚期重商主义主要观点:
(1)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
(2)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扩大从事外国商品的买卖,以获取大量货币财富,(3)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20、晚期重商主义代表:
英国托马斯·孟;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意大利安东尼·塞拉。
21、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的政策,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第三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2、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曾称他是“政治经济学之父”。
23、配第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
24、配第的政治算术,即数学和统计学方法。
配第的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25、配第的价值理论主要内容:
(1)认为劳动是价值源泉,劳动量决定价值。
(2)讨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事实。
(3)分工越细,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时间越加节约,商品的价值就越低。
26、配第经济增长理论三大因素:
劳动生产率、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和赋税政策。
27、达德利·诺思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概念。
28、英国大卫·休谟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
29、休谟对早期货币数量三点结论:
(1)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
(2)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代表国内现有的全部商品量;(3)如果商品增加,商品价格就降低,或者说货币的价值就提高。
相反,如果货币增加,商品的价格就提高,或者说货币的价值就降低。
第四章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0、布阿吉尔贝尔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31、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
(1)应从本质上也就是从生产过程来分析财富减少的原因。
他指出法国财富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收益的减少,土地收益减少的原因有:
A.消费不足,B.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2)布阿吉尔贝尔批判了重商主义把财富等同于货币的观点,认为:
A.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B.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3)如何增加财富: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平衡。
布阿吉尔贝尔遵循自然规律,强调经济规律。
32、重农主义提出者:
坎蒂隆。
坎蒂隆重农主义思想的萌芽:
(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财富的源泉。
(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
(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第五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33、重农学派先驱者:
沃邦、达经逊、理查德·坎蒂隆
五个代表人物:
费朗斯瓦·魁奈(创始人)、维克多·里凯蒂·米拉波、杜邦·德·奈木尔、麦西尔·德·拉·利维埃、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发展最高峰)
34、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
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的观点,他们也提出了与“自然秩序”对立的“人为秩序”的观点。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说来是最优良”的规律。
他们提出“人为秩序”也应是公正的规律的观点,它的目的应是规定行政和统治的秩序,只有保证社会认真遵守“自然秩序”,社会才能处于健康状态,人类才能享受最大幸福,因此,“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35、重农学派理论体系的实质与外观的矛盾:
(1)重农学派理论主要体现在他们从资产阶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
(2)这个资产阶级的实质却获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所有权的统治表现的。
(3)因为法国当时封建制度仍居统治地位,封建贵族和土地所有者还拥有巨大的权势,重农学派主要代表本身又都是封建贵族阶级,他们与封建主义尚有割不断的联系,同时,资本主义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成熟。
36、“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石。
37、魁奈社会的三个社会阶级:
(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其中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
(2)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
(3)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
38、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
(1)“年预付”,即每年预付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
(2)“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仓库、耕畜、农具等。
39、重农学派杜尔哥把社会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划分,将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
(农业工人、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
40、杜尔哥将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
第六章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41、亚当.斯密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论著,而且探讨了国民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财政学等学科,被誉为当时的经济学百科全书。
42、《国富论》五篇的论题:
(1)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劳动生产物按什么顺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各阶级。
其大致结构是:
分工——货币——价值三个阶段的基本收入,他把分工看做国民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了古典学派中系统的分工学说;
(2)论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分析了资本的构成和资本的本质,资本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同时分析了资本的几种形态,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分析。
(3)讲国民经济史,论述不同的国度其财富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和后果。
并批判了一切现实的封建关系,揭露这种人为关系的罪恶,指出只有资本主义关系是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自然关系。
(4)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的最早的理论概括。
他批判重商主义的理论、政策及其实践。
(5)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属于财政学问题。
在这里论述了国家的支出,收入和公债,并提出了财政学史上著名的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四大税收原则。
43、亚当斯密认为,价值一词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阵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44、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的分析是不正确的,他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看到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存在着矛盾,无疑是正确的。
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或交换价值,不能成为商品;同样,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或交换价值的东西,只能是产品而不是商品。
45、所谓的“斯密的教条”是指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的价值不是有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46、经济自由主义:
(1)资产者的理论化身是经济人,经纪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
(2)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不矛盾的,原因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协调;(3)经济人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可通过市场规律,竞争越是充分展开,价值规律越能充分发挥作用。
(4)资本主义经济中独占的消极作用。
(5)国家干预、自由贸易。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47、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48、李嘉图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批驳了萨伊的错误观点,他说,萨伊始终忽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根本区别,使用价值对于交换价值虽然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使用价值,即效用,决不能作为估计价值的尺度,因为不同种类的必需品与享用品是无法做比较的。
李嘉图接近于理解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9、李嘉图体系两大矛盾:
(1)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出现这个矛盾的原因是:
混同了劳动和劳动力;
(2)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
原因:
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
50、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每个国家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贸易。
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则可在优中择优中找到比较最优势的产品参加贸易;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处于劣势,但也能在劣中相权取其轻中找到比较优势。
意义:
(1)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论述国际贸易,揭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关系;
(2)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的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3)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能较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
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理论
51、西斯蒙第既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列宁曾把他的学说称为经济浪漫主义)。
他继承了亚当斯密的主要经济理论,为保留小资产阶级呐喊,他提出消费不足危机论,建议政府要为城市下层人民及农村小农谋福利。
52、西斯蒙第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19,研究的物质福利,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
53、西斯蒙第认为:
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们的物质福利。
54、西斯蒙第认为,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消费起着决定的作用;在商品经济中,生产服从消费的原则转化为供给服从于需求,具体表现形式,需求决定供给,支出满足需求,收入决定了支出,收入通过消费决定了生产,这就是再生产理论。
55、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不足。
深层原因:
一方面资本主义出现无限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受分配制度导致大多数劳动生产者收入不足、消费不足,生产和收入之间的比例遭破坏。
第九章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
56、空想社会主义三阶段:
16-17世纪(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莫尔、意大利托马斯·康帕内拉)、18世纪(代表人物法国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和19世纪初(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业、英国欧文)。
57、圣西门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实业制度”,是由实业家掌握权力和财产,并使一切人都得到最大限度自由和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的社会制度。
实业家包括工人、农民、也包括工业资本家、农场主、商人和银行家,他们占社会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没有他们,社会其他阶级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58、傅立业把他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是法郎吉。
59、欧文的合作公社:
公社是建立在财产公有制的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生产单位核消费单位,最高的权利机关是社员大会,公社的常设领导结构是社员大会选举的理事会。
第十章19世纪初期的西方经济学
60、马尔萨斯《人口论》:
(1)两个公理: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2)两个论断:
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
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3)人口抑制的两种方法:
一是增加死亡率,才能阻碍人口增长,使它和和生活资料保存平衡;二是道德抑制,即用不结婚、晚婚和严守性道德的办法来降低出生率;(4)三个结论:
A.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B.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C.这些抑制,和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归纳为道德节制、罪恶和贫困。
人口原理或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自然的人口规律的基本内容,也就是马尔萨斯主义的要点所在。
61、萨伊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
伊把整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被后来西方经济学家采用的所谓三分法。
62、萨伊的效用论:
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
物品的价值既然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一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里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63、萨伊的生产费用价值论:
价值也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萨伊就从效用价值论转到了生产费用论。
64、萨伊的供求论:
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价格是由供求关系规定的,而价格又决定价值,推出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萨伊在价值问题上又转到了供求论。
65、萨伊的价值理论是混乱的,有效用论,也有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
66、萨伊的销售理论:
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在他看来,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出售和消费,任何人出售商品都是为了购买对自己现在或未来有用的其他商品,在以产品还钱,消费,任何人出售商品都是为了购买对自己现在或未来有用的其他商品。
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是在一瞬间起作用。
当交换结束时,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也就是说,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着同时也是买者,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
萨伊的销售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理论先导。
第十一章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67、西尼尔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
(2)限制世界上的人口或限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数的原因,不是由于精神上或物质上的缺陷,就是出于各个阶级中人们按照固有的不同风俗习惯的要求,担心财富可能会不足以适应他们需要的顾虑。
(3)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继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的增加。
(4)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所使用的增益劳动,一般会产生比例递减的报酬。
68、约翰·穆勒英国《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
第十五章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69、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德国《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集中代表了李斯特的经济思想。
70、李斯特生产力理论基本内容:
要解释经济现象,除了价值理论以外,还必须考虑到一个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的多,它不仅可以使原有价值得到保存,而且可以使已经消耗掉的价值得到补偿和增值。
71、李斯特生产力理论:
(1)生产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提出应该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范围来考察生产力问题,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不仅是物质财富累积的结果,而且也是科学与艺术、国家与社会制度、智力培养、创造发明等人类精神财富积累的结果。
(2)李斯特强调:
一国的最大部门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
(3)一国生产力的增进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结果,分工的原理不仅适用于某一行业,而且也适用于整个国家。
72、李斯特经济发展阶段论,一个国家的经济一般必须经过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实行不同的政策,当一个国家从原始未开化时期向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和农工业时期过渡时,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政策是自由贸易。
到了农工业阶段,必须实行关税保护政策,进入农工商业时期,自由贸易。
73、制度学派19世纪末开始在美国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74、制度学派特点:
(1)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制度学派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天然合理、尽善尽美的制度,而是承认它存在缺陷,因而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提出了批判。
(2)以历史的、心理的和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把制度说成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从而使他们的学说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特征。
(3)以相对的和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演变,否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性飞跃。
(4)与传统经济学的自由放任观点不同,制度经济学家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
75、制度学派创始人凡勃仑,代表人物康芒斯和密契尔
76、凡勃仑所谓制度就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他写道: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他把私有财产、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法律和谋利行为等等,都说成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即制度形式。
77、康芒斯:
制度就是指控制个体行动的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的种类和范围甚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机构,如家庭、公司、行会、法院、工会、银行等,都可以归于集体行动之列,他们共同的原则就是个体行动受集体行动的控制。
78、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三个阶段:
商本资本主义时期、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和金融本主义时期,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来源于法律制度。
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79、密契尔商业循环:
就是指经济活动上升和下降反复出现的循环,这种循环分为繁荣、衰退、不景气、复兴等几个阶段。
第十六章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
80、边际效用学派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格尔、庞巴维克等。
以杰文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称为数理学派,以约·倍·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建立了以边际分析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
81、边际效用学派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
82、边际效用论的奠基者和直接先驱者是德国的赫尔曼·戈森,他提出两个规律:
(1)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直至最后达到饱和状态,
(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是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是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等。
此外,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的途径,它是对享乐递减规律和边际享乐相等规律的补充。
戈森的这些观点被称为戈森定律。
83、边际效用论是英国杰文斯(数理)、瑞士的瓦尔拉斯(数理)、奥地利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同时提出来的
84、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1)庞巴维克把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这一意义上,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财货有关,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能给予我以一种没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悦或愉快感,或者能使我免除一种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那么,我的说这一特定财货对我是有价值的。
就是说,财货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们对财货的主观评价。
客观价值指的是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在这意义上,有多少种和人有关的客观成果,就有多少种价值,食品有营养价值,木材和煤炭有发热价值,肥料有肥田价值,爆炸物有爆炸价值等等。
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客观价值是指用它来换得一定量其他经济财货的可能性,即货物的交换能力、购买力或客观交换价值。
(2)主观价值各客观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价值是主体、是本质,客观价值是主观价值扥产物,解释主观价值的本质、起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
(3)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
(4)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而是最小效用,即物品的价值是由他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
(5)边际效用量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85、庞巴维克把利息分为三种形态:
借贷利息、企业利润、耐久物品(包括土地、工具等)的利息—租金。
86、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
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因此,不仅要研究两种商品想交换时的价格决定,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考察市场上所有商品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价格的决定,即必须建立一般均衡价格理论体系。
如果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价高使得他们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这时的价格也就是均衡价格,亦即商品的价值;只孤立地研究一种商品的价格,如何由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的力量的作用而得到均衡的叫“局部均衡”论。
87、克拉克新的三分法(政治经济学位研究不同规律的三个部分):
(1)经济学的第一个自然的分部,应当介绍财富的普遍规律,应当讨论比较一般的生产规律和所有的消费规律。
(2)静态经济学是第二部分,研究的是静态经济规律,即在已有交换和其他经济组织,但社会组织和活动方式不变,如人口不变、资本数量不变,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不变、企业性质和消费倾向不变等等情况下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3)动态经济学(第三分部),研究的是动态经济规律。
它说明由于社会的组织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变化,如新的机器生产方法的不断采用、新的动力和新的原料不断地被运用于生产、人口的增加和移动,在竞争中大企业吞并小企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等等。
在这种交换行为和其他各种经济组织、各种经济因素都在变动的条件下,财富、生产和分配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十七章马歇尔的经济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