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638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docx

最新整理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提纲

第十六单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该部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平均每年有6道题,有些内容一门课也才6道题。

我将详细讲解

历届考试真题(无“协和习题”字样)和协和医大习题集(标有“协和习题”字样),并列出习题集中的知识点。

十六、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

(1)危险因素

(2)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ISFC/WHO

(3)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分级、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4)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原则

(5)急性心机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7)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心力衰竭的Killip's分级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脑动脉及主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

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

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中最易受累的动脉,同时也是引起心肌病变的最常见病因;另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故二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

高)或心源性猝死,约占冠心病的50%以上。

协和习题4.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心肌肥厚

C.严重贫血

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

D

【答疑编号:

30160101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7.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的是哪一类

A.肾动脉

B.肠系膜动脉

C.冠状动脉

D.脑动脉

E.下肢动脉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102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6.引起心肌病变的各种病因中,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是

A.原发性心肌病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病毒性心肌炎

D.风湿性心肌炎

E.中毒性心肌炎

答案:

B

【答疑编号:

30160103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33.男性,68岁,体检:

心底部有舒张期吹气样杂音,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最响,血压l70/90mmH,g胸片示主动脉增宽、扭曲,心影靴形。

最可能诊断

A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先心病,二叶式主动脉瓣

C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高血压性心脏病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104针对该题提问】

一、危险因素【考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为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系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

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性别:

本病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

1,女性患者常在绝经之后。

3.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

脂蛋白B及载脂蛋白A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减低。

4.血压:

本病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者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

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有关。

5.吸烟:

吸烟者与被动吸烟均明显增加危险性,且与吸烟数量成正比。

6.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

糖耐量减退者颇常见。

7.体重:

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超重10%为轻,20%为中,30%为重度肥胖)易患本病。

8.职业:

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

9.饮食:

常进食较高热量,含较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易致血脂异常。

10.遗传:

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易患本

病。

11.性格:

A型性格

其他危险因素还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胰岛素抵抗,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升高,病毒、衣原体感染等。

二、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ISFC/WHO)

【考点】.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㈠原发性心脏骤停:

原发性心脏骤停是一突然事件,设想是由于心电不稳定所引起;没有可以作出其他诊断的依据。

如果未作复苏或复苏失败,原发性心脏骤停归诸于猝死。

以往缺血性心脏病的证据可有可无,如果发生死亡时无人见到,则诊断是臆测性的。

㈡心绞痛:

1劳累性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

劳累性心绞痛可分为三类:

a.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之内。

b.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逐渐加重。

2自发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与劳累

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

未见酶变化。

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

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

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包括四种类型:

1卧位型心绞痛(anginadecubitus)亦称休息时心绞痛。

指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其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无明显关系,常发生在半夜,偶

尔在午睡或休息时发作。

疼痛常剧烈难忍,病人烦躁不安,起床走动。

体征和心电图变化均较稳定型心绞痛明显,硝酸甘油的疗效不明显,或仅能暂时缓解。

本型心绞痛可由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发展而来,病情加重,预后甚差,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或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

其发生机理尚有争论,可能与夜梦、夜间血压降低或发生未被察觉的左心室衰竭,以致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心肌灌注不足;或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心脏工作量增加,需氧增加等有关。

2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svariantanginapectoris)本型病人心绞痛的性质与卧

位型心绞痛相似,也常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但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不同,且发作时丿

现暂时性的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常称为变异性心绞痛。

而之相对应的导联中则ST段压低(其它类型心绞痛则除aVR及V1外各导联ST段普遍压低)。

但冠状动

脉造影正常的病人,也可由于该动脉痉挛而引起本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的痉挛可能与a肾上腺

素能受体受到刺激有关,病人迟早会发生心肌梗塞。

心绞痛发作时,n、川、aVFST段抬高,aVL

ST段稍压低,V2V3VV6T波增高。

心绞痛发作过后上述变化消失。

首选

3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亦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insufficiency)。

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min到1小时以上,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

但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学检查无心肌坏死的表现。

本型疼痛其性质是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

4梗塞后心绞痛(postinfartionangina)在急性心肌梗塞后不久或数周后发生的心绞痛。

由于供血的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全坏死,一部分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又发生疼痛,随时有再发生梗塞的可能。

协和习题29.男性。

59岁,诊断为急性前壁心梗,经治疗病情稳定,I个月后又出现心绞痛,

这类病人易发生

A.心力衰竭

B.心律失常

C.室壁瘤

D.再梗死

E.栓塞答案:

D

【答疑编号:

30160105针对该题提问】

15分钟,

男性,60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

与活动无关。

每次发作

发作时心电图n、川、aVF导联ST段抬高。

首选治疗的药物是

A.硝酸酯类

B.3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洋地黄类

E.乙胺碘呋酮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106针对该题提问】

试题点评:

此病人心绞痛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且发作时心电图有关导联的ST段抬

高,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死,称为变异型心绞痛,该类心绞痛首选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

协和习题36.男性,52岁,原有劳累型心绞痛,近2周来每于清晨5时发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入院,住院期间发作时心率50次/分,早搏4—5次/分,血压160/95mmHg心电图n、山、aVFST段抬高,加用硝苯地平后未再发作,应用硝苯地平机制是

A.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B.增快心率,增加心排,改善心肌供血

C.缓解冠脉痉挛

D.提高血压,改善心肌灌注

E.增快心率,消除早搏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107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43.50岁男性,无明显劳累诱因突然胸痛,持续时间较久,拟诊变异型心绞痛,以下心电图哪项支持诊断

A.T波高耸

B.T波低平

C.病理性Q波

D.ST段压低

E.ST段抬高

答案:

E

【答疑编号:

30160108针对该题提问】

共用题干(55—56题)

男性,45岁。

l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面迎冷风急行时或凌

晨5时发作。

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

平时心电图示n、川、aVF导联ST段水平压低0.75mm。

发作时心电图正常

协和习题55.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劳力型心绞前

B.变异型心绞痛

C.急性心肌梗死极早期

D.心绞痛合并心包炎

E.卧位型心绞痛

答案:

B

【答疑编号:

30160109针对该题提问】

(55〜56题共用备选答案)

A.近3个月内劳力诱发的心绞痛的频率和程度加重,对硝酸甘油的需求增加

B.心绞痛发作与体力活动无关,可出现短暂ST段抬高

C.心绞痛的发作与劳累有关,其性质在1〜3个月内无改变

D.既往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近1〜2个月内劳累时出现心绞痛

E.劳累和休息时均可出现的心绞痛

55(2004-548).稳定型心绞痛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110针对该题提问】

56(2004-549).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

答案:

A

协和习题35.男性,65岁,高血压10年,近半年经常半夜胸闷、胸痛,心电图:

V1〜V3导

联ST段下移,诊断为

A.早期左心衰

B.变异型心绞痛

C.卧位型心绞痛

D.食管裂孔疝

E.混合型心绞痛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111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47.女性,48岁,问:

发心前区闷痛1个月,常夜间发作。

发作时心电图H、川、aVF导联ST段上抬,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A.长效硝酸甘油

B.心得安

C.潘生丁

D.消心痛

E.地尔硫卓答案:

E

【答疑编号:

30160112针对该题提问】

(3)心肌梗死: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常根据病史、心电图及血清酶的变化而作出。

i.病史:

典型的病史是出现严重而持久的胸痛。

有时,病史不典型,疼痛可以轻微,甚或没有,可以主要为其它症状。

ii.心电图:

心电图的肯定性改变是出现异常、持久的Q波或QS波以及持续一天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

当心电图出现这些肯定性变化时,仅凭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

另一些病例,心电图示有不肯定性改变,包括:

a静止的损伤电流;bT波对称性倒置;c单次心电图记录中有一病理性Q波;d传导阻碍。

iii.血清酶:

a.肯定性改变包括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或开始升高和随后降低。

这种变化,

必须与特定的酶以及症状发作和采取血样的时间间隔相联系。

心脏特异性同功酶的升高亦肯定性

变化。

B.不肯定改变为开始时浓度升高,但不伴有随后的降低,不能取得酶活力的曲线。

判定:

a.肯定的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出现肯定性心电图改变和/或肯定性酶学变化,即可诊断为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

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

b.可能的急性心肌梗死:

当序列、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持续超过24小时以上,伴有或不伴

有酶的不肯定性变化,均可诊断为可能的急性心肌梗死。

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

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某些患者可呈现自发性胸痛,有时可伴有心电图改变,但无新的酶变化,其中某些病例可诊断为Dressler氏梗塞后综合征,某些为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另一些则

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可能有扩展。

其它的诊断措施可能有助于建立确切的诊断。

2陈旧性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常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及酶变化而作出诊断。

如果没有遗留心电图改变,可根据早先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或根据以往肯定性血清酶改变而诊断。

(四)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多种原因而发生心力衰竭,它可以是急性心肌梗死或早先心肌梗死的并发

症,或可由心绞痛发作或心律失常所诱发。

在没有以往缺血性心脏病临床或心电图证据的心力衰竭者(排除其他原因),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仍属推测性。

(五)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以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唯一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明冠状

动脉阻塞,否则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仍是臆测性的。

“梗塞前心绞痛”和“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这二名称不包括在本报告内。

因为根据本组

意见,前者的诊断是回忆诊断,仅在少数病例中得到证实。

而后一诊断的所有病例均可归属于本报告所描述的缺血性心脏病分类中的一种。

三、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分级、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考点】冠脉血流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产生心绞痛,胸痛性质常为压

迫性或紧缩性,持续时间3〜5分钟,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分为四级。

心电图是诊断心绞痛的常用方法,但其诊断要依靠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需与心神经官能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相鉴别。

(一)发病机制:

当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基本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

发病的诱因为心肌氧的供需失去平衡,即心肌对血液需要量暂时性增高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缺氧和代谢产物的潴留而导致疼痛。

心肌氧耗量的多少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故常用“心率X收缩压”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

心肌的血液供应如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休息时可无症状。

引起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因素有:

a.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张力增加(心脏容积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加(收缩压增高、心室压力曲线最大压力随时间变化率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

b.当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冠状动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

c.在突然发生循环血流量减少的情况下(如休克、极度心动过速等),冠状动脉血流量突然降低;

d.严重贫血的病人,可因血液携氧量不足等。

在多数情况下,劳累诱发的心绞痛常在同一“心

率X收缩压”的水平上发生。

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是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

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内侧

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在心脏部位。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继发性病理改变,例如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血小板的聚集与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使心肌灌注减少,引起缺血性疼痛。

协和习题56.以下情况可发生心肌梗死,除了

A.冠脉内膜下出血使管腔闭塞

B.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使管腔闭塞

C.原有冠脉病变严重发生室速

D.已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的冠状动脉分支发生闭塞

E.患者进食大量脂肪食物后

答案:

D

【答疑编号:

30160201针对该题提问】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

(1)部位:

限不很清楚。

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牙齿,或后背部。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体下段之后

B.心前区

C.心尖部

D.剑突下

E.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答案:

E

【答疑编号:

30160202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10.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心尖区

B心前区向左上臂放散

C胸骨下段后

D胸骨上、中段后

E剑突下

答案:

D

【答疑编号:

30160203针对该题提问】

(2)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紧缩性、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

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排便等亦可诱发。

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在一天或一阵劳累之后。

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

(4)持续时间: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在3〜5min内逐渐消失,偶有持续15〜20分钟。

可以反复发作。

(2000-2-27).下列各项临床表现中最不支持心绞痛诊断的是

A.疼痛多在睡眠中发生

B.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3〜5分钟内缓解;

C.疼痛在劳累时发生,运动、情绪激动可诱发

D.反复出现的局限性心前区刺痛,每次持续仅2〜3秒

E.疼痛常在休息时发生、持续可达30分钟以上

答案:

D

【答疑编号:

30160204针对该题提问】

(5)缓解方式:

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

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协和习题13.诊断典型心绞痛,下列哪项最有特征

A.胸痛多在夜间发作

B.胸痛发作多在15分钟以上

C.持续左前胸憋闷感

D.疼痛时心电图示ST段抬高

E.含硝酸甘油5分钟内疼痛消失

答案:

E

【答疑编号:

30160205针对该题提问】

2.体征

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三)严重程度的分级:

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分级是将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的劳力量进行分级。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

会分类标准,将心绞痛严重程度分为4级:

I级:

一般活动不引起心绞痛发作,强度大、速度快、时间长的体力活动时引起发作。

n级:

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在快步走、饭后、冷风、紧张时更明显。

川级:

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以一般速度平步行走1〜2个街区,或上一层楼即可引起心

绞痛发作。

W级:

所有活动可引起心绞痛,甚至休息时也有发作。

(四)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1)静息心电图:

约半数病人在正常范围,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

(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绝大多数病人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缺血型压低

0.1mv以上,发作缓解后恢复。

有时出现T波倒置,在平时有T波持续倒置的病人,发作时可变

为直立(所谓“假性正常化”或“伪改善”)。

工波改变虽然对心肌缺血的特征性不如ST段,但

如与平时心电图有明显差别,也有助于诊断。

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伴ST段抬高。

协和习题11.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

A.体温升高

B.血沉增快

C.血清酶增高

D.房性或室性过早搏动

E.乳头肌断裂

答案:

D

【答疑编号:

30160206针对该题提问】

(3)心电图负荷试验:

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增加心脏负担以激发心

肌缺血。

运动方式主要有分级运动平板或蹬车。

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A0.1mv(从j点后0.06〜0.08秒)持续2分钟作为阳性标准。

运动中岀现步态不稳,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时,应即停止运动。

心肌梗死急性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疾病者禁作运动试验。

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A.休息时心电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田

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CT检查

答案:

C

【答疑编号:

30160207针对该题提问】

协和习题15.目前发现心肌缺血及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

A.心电图

B.放射性核素

C.二维超声心动图

D.冠状动脉造影

E.胸片

答案:

A

【答疑编号:

30160208针对该题提问】

(4)心电图连续监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可发现与症状及活动有关的ST-T

缺血型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

2.放射性核素检查

(1)201ti-心肌显像或兼作负荷试验:

休息时铊显像所示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部位的心肌,则明显的灌注缺损仅见于运动后,静息心肌核素显像可恢复正常,称为“再分布”。

(2)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

可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

3.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经皮股(或肱)动脉穿刺法,将心脏导管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造影剂,可以充分显示冠脉病变血管支数、部位、狭窄程度、长度以及各种形态特征。

狭窄》50%具有病理

意义;狭窄〉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血液供应。

迄今,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金标准)。

(2002-4-44).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是指冠脉狭窄程度达

A.5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E.95%以上

答案:

B

【答疑编号:

30160209针对该题提问】

一般用TIMI(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试验提出的分级指标评价冠状动

脉狭窄程度:

10级,无血流灌注,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

2I级,部分造影剂通过,冠状动脉狭窄的远端不能完全充盈。

3n级,冠状动脉狭窄的远端可以完全充盈,但显影慢,造影剂消除慢。

4川级,冠状动脉远端完全而且迅速充盈与消除,与正常冠状动脉相同。

4.其它检查:

血液中心肌坏死标志物未超过正常范围。

(五)诊断

1•心绞痛的分型与诊断

心绞痛以往有多种分型和命名,现已经弃用。

根据发作特点及机制,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不稳定

型心绞痛(包括冠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变异型心绞痛名称保留)。

所谓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心脏负荷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的综合征。

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根据典型的发作症状和体征,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并且除外其他原因的心绞痛后即可以建立诊断,并且应系区分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

诊断困难时可以行冠状动脉造影。

(六)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