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4634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模物理分类V10.docx

二模物理分类V10

 

上海市初中物理二模试卷分类(15张)V1.0

 

月下独酌

2011-01-14@物理楼818室

 

目录

八年级第一学期4

第一章声4

测量

(1)4

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0)4

2、声音的特征(15)4

第二章光5

1、光的反射(8)5

2、光的折射

(2)7

3、透镜成像(12)7

4、光的色散(3)10

第三章运动和力11

1、机械运动(3)11

2、直线运动(12)11

3、力(15)14

4、重力力的合成(9)18

5、二力平衡(4)20

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1)21

八年级第二学期21

第四章机械和功21

1、简单机械(7)21

2、机械功

(2)23

3、机械能(4)23

4、功的原理(0)24

第五章热与能24

1、温度温标

(2)24

2、热量比热容(15)24

3、内能(11)26

4、物态变化(0)28

5、热机(0)28

九年级第一学期29

第六章压力与压强29

1、密度(9)29

2、压强(21)32

3、液体内部的压强(12)36

4、阿基米德原理(16)39

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1)42

6、大气压强

(2)42

7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0)42

第七章电路42

1、电流电压(6)42

2、欧姆定律电阻(15)44

3、串联电路(23)47

4、并联电路(21)54

九年级第二学期59

第八章电能与磁59

1、电功率(33)59

2、电流的磁场(10)67

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0)69

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3)69

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69

1、原子(11)69

2、地球太阳系(4)70

3、银河系宇宙(0)71

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71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声

测量

(1)

1、下列数据中和你现在所做试卷的宽度最接近的是()

A15厘米。

B27厘米。

C40厘米。

D60厘米。

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0)

2、声音的特征(15)

1、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

这里“雷鸣般”的描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如图1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

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研究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

3、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

A.频率低,人耳听不到B.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C.频率高,人耳听不到D.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4、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它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5、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量

6、成语“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传播快。

7、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8、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两次发出声音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9、“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特征的()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10、“听音辨人”游戏中,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1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的是宋祖英和成龙,他们用一曲《和谐欢歌》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

观众能区分他俩的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音色。

D响度。

12、除夕夜,关上门窗也能听见户外的鞭炮声,因为声音能在气体和_________中传播。

在家中听音乐时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可以将声音减轻些,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

13、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14、“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5、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全天禁止机动车鸣号。

鸣号导致声污染的主要原因

是由于鸣号声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第二章光

1、光的反射(8)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

图9

作出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图10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完成该实验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选择实验器材_________。

(均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3、在图5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图5

 

4、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15°。

B30°。

C45°。

D60°。

5、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用玻璃板来代替(5)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6),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

烛A,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好像被点燃似的,这样可以比较像与物的(7)。

若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在光屏上不能观察到像,由此可以说明(8)。

B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A

 

图11

图12

7、在图5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法线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张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2、光的折射

(2)

1、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BCD

 

2、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

A.0°B.22°C.30°D.42°

3、透镜成像(12)

1、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甲组同学安装的器材如图13所示,他们在实验

中只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残缺的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乙组同学安装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在不改变烛焰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当把凸透镜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烛焰的像。

他们是把凸透镜向(选填“左”、“右”)移动到该位置的,新出现的像是(选填“缩小”、“放大”)的(选填“实”、“虚”)像。

 

表三(凸透镜焦距为f3)

2、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f1

他们分别用三个凸透镜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大小情况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

③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5、6、8、9,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缩小的实像时,(16)。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17)。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发光物体等器材,做其中“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部分实验。

实验中他们首先观察、记录了所用凸透镜的(13),并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接着他们按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要移动光屏直至在其上观察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并将相应的像距v及像高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f=10厘米,物高4厘米)

表二(f=10厘米,物高4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

(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

(厘米)

1

50

12.5

1

4

18

22.5

5

2

35

14

1.6

5

15

30

8

3

30

15

2

6

12

60

2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且像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5)。

③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16)。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凸透镜成实像时,

(17)。

⑤你认为该组同学所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是否完善?

请简述主要理由:

(18)。

4、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另一侧距透镜28厘米的光屏上,呈现一

个放大清晰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厘米B.3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

C

5、小磊在探究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他将不同的凸透镜A、B和C(fA>fB>fC)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3(a)、(b)和(c)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13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分析比较图13(a)或(b)或(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1)。

⑵分析比较图13(a)和(b)和(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22)。

6、如图2所示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种邮票。

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厘米B、大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小于20厘米

 

7、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0厘米,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缩小的B.倒立放大的C.正立放大的D.倒立等大的

8、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若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离物体的距离应A.大于一倍焦距B.大于两倍焦距()

C.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小于一倍焦距

9、在图14(a)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20厘米,物距为________厘米,光屏中心呈现清晰的烛焰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若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继续实验,如图14(b)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像距为________厘米,透镜B的焦距_______透镜A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B

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距为15厘米时,像距可能是()

A.5厘米。

B.10厘米。

C.20厘米。

D.30厘米。

11、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提供的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厘米,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图14表中所示:

要顺利完成实验应选用透镜(选填“甲”或“乙”),在实验中需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中将遇到的问题是。

序号

直径(厘米)

焦距(厘米)

6

30

5

15

12、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厘米。

B15厘米。

C20厘米。

D30厘米。

4、光的色散(3)

1、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黄、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绿、蓝

2、一束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在银幕上出现彩色光带,光带中出现的光的色彩有()

A七种。

B六种。

C四种。

D三种。

3、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黄、绿、蓝。

D品红、青、黄。

第三章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3)

图5

1、如图4所示是在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其中能正确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做机械运动是图(选填“甲”或“乙”)。

该飞机降落到地面后由于它还将滑行很长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飞机轮子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方式使轮子的内能增加。

 

2、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辆小车,它们的s-t图像如图4所示。

从图像可知: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甲在1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米;甲车所受的合力乙车所受的合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4

3、如图8所示,是小莉在水平地面玩四轮滑板的情景。

开始两轮着地,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莉是(8)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滑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9)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当两轮着地变为四轮着地的过程中,滑板的重力对滑板

(10)功(选填“做了”或“没做”)。

2、直线运动(12)

1、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B.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为零

C.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变大D.甲车速度为零,乙车速度不变

s/米

(a)图2(b)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

Av甲<v乙;s=1.2米。

Bv甲>v乙;s=0.6米。

Cv甲>v乙;s=1.2米。

Dv甲=v乙;s=0.6米。

3、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4所示。

由图像可知()。

A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B甲车第3秒的速度等于乙车第6秒的速度。

C运动3秒时,甲、乙两车相距6米。

图4

D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都不发生改变。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像如图5所示。

由图像可知()

图5

A、甲车所受合力最大B、甲车的动能最大

图4图5

C、甲车的重力势能最大D、通过5米的路程,甲车所用时间最多

 

5、甲、乙两辆小车先后同地同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5所示,其中甲车的速度是(13)米/秒,甲、乙运动过程中如果以甲车为参照,乙车是(14)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从甲车出发开始计时,经过10秒钟两车相距(15)米。

 

6、平地面同方向运动的两辆小车,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5所示,由图中可知_________车的运动较快,其中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甲车

7、丙三辆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5所示。

由图像可得甲的速度为(10)米/秒;以甲为参照物,乙是(11)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甲、乙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丙运动,它们与丙相遇所用的时间相差(12)秒。

8、小车先后两次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前后两次的s-t图像,如图3(a)、(b)所示。

若两次相比,则小车第一次运动时的()

A速度小。

B惯性大。

C合力小。

D机械能大。

s/米

 

9、乙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7所示。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7)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乙车的速度为(8)米/秒。

运动8秒时,甲、乙两车相距(9)米。

10、两小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和(b)所示。

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A.两小车速度一样大。

B.甲车运动快。

C.经6秒两小车一定相距1.8米。

D.经6秒两小车一定相距3米。

 

图1

图2

11、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和(b)所示。

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

Av甲<v乙;s=1.2米。

Bv甲>v乙;s=0.6米。

Cv甲>v乙;s=1.2米。

Dv甲=v乙;s=0.6米。

A1

 

12、某商场内的自动扶梯,若小红同学站在以1米/秒速度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通过10米的路程,需__________秒,她的机械能将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若以向下运行的乘客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3、力(15)

1、突然刹车时,轮子会在马路上留下黑黑的痕迹,有时还会冒烟,这时轮子

的内能将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它的内能。

刹车时汽车虽然会滑行一段距离但最后还会停下来,这表明力能改变物体。

2、1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牛,

测量范围为_____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_____牛

图12

(6)

(5)

3、(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4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4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或“(b)”]

(a)图4(b)图5

 

4、在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7所示。

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f=8牛

5、图4(a)、(b)中的情景,其中图4(4)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4(5)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羽毛球由于具有(6),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图4

6、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被抛出后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时,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汽车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C子弹从枪口射出后仍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

D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上升和下降时,螺旋桨产生的举力相等。

7、5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量前应该按(5)方向进行零点校正,图中所用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6)牛,测力计的示数为(7)。

测力计是常用的测量工具,在以下四个实验中,需要使用测力计的实验是(8)。

(选填序号)

实验:

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②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③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④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图15

8、(a)和(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4)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中图(5)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图6(b)中,若手摩擦气球表面,会感觉发烫,这是通过(6)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图6

图4

 

9、中的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均为F,该测力计的示数为()

A0。

BF/2。

CF。

D2F。

10、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篮球在空中所受的阻力小于G,则篮球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A.等于GB.等于0C.大于GD.小于G

11、a)、(b)、(c)、(d)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图4

12、A所示,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重为50牛的箱子在水平桌面上受到10牛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B所示。

当拉力F突然撤去时,箱子由于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牛。

(b)

13、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3(a)、(b)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两次将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O点的目的是(5)。

下列物理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与上述研究相同的是(6)和(7)(均选填序号)。

①曹冲称象。

②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使用同一导体。

③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类比。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14、(a)所示是晓明同学在体育测试中跳箱时的情景。

起跑后,晓明用力蹬踏板,踏板“送”晓明向前冲,这说明力的作用是(5);晓明离开踏板后仍能在空中短距离“飞行”,是因为他具有(6);当脚落在垫子上时,垫子表面如图7(b)所示,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7)。

脚踏板

图7(a)

图7(b)

图8

 

15、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8(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8(b)、(c)所示。

 

图8

①实验中,小亮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21)。

②观察比较图8(a)和(b)[或图8(a)和(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22)。

4、重力力的合成(9)

1、重50牛的物体受到10牛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拉力突然撒去时,物体由于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牛。

图9

2、在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关系实验中,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托盘天平使用前要进行调节,先将游码移至___________;若此时天平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右调节_________。

图9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牛;所测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牛。

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影响。

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和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到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且S1S2S3,如图7(a)、(b)和(c)所示。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