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4376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潮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盐酸除去

B.废旧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H4Cl溶液处理焊点处

C.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

D.为防止海鲜腐烂,可将海鲜产品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

2.SiO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可用盐酸除去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中少量的碳酸盐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将含1molFeCl3的溶液制得的Fe(OH)3胶体中含有胶粒数目为NA[假设所有的FeCl3都转化为Fe(OH)3胶体]

D.0.1mo/L的Na2CO3溶液中H2CO3、HCO3-、CO32-的粒子总数为0.1NA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Na2S溶液中滴加盐酸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

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B

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是BaSO3

C

将0.1mol/LZnSO4溶液加入1mol/LNa2S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黑色沉淀

Ksp(CuS)>Ksp(ZnS)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B.BC.CD.D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

B.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则CO的燃烧热ΔH=-283kJ

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kJ·mol-1

D.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38.6kJ·mol-1

7.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NaHCO3二种溶液相混合,则在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HClO

Ka=3.0×10-8

H2CO3

Ka1=4.3×10—7

Ka2=5.6×10-11

 

A.c(HClO)+c(ClO-)=c(HCO3-)+c(H2CO3)

B.c(Na+)+c(H+)=c(HCO3-)+c(ClO-)+c(OH-)

C.c(HCO3-)>c(ClO-)>c(OH-)>c(H+)

D.c(ClO-)>c(HCO3-)>c(H+)>c(OH-)

评卷人

得分

二、新添加的题型

8.高纯氧化铝可用于制高压钠灯的陶瓷管。

实验室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杂”操作是向硫酸铵溶液加入适量过氧化氢,再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

该过程中,在酸性溶液条件下过氧化氢将Fe2+氧化成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Fe2+已除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条件下,若KSP[Fe(OH)3]=4.0×10-38,则理论上计算流程中“除杂”后溶液中c(Fe3+)等于____________mol·L-1

(4)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晶”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为止,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该操作过程中,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铵明矾溶液中滴加极少量NaOH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9.

(1)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②请回答电极的名称:

Fe电极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_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

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乙池中石墨(C)电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mL时,200mLAgNO3溶液(设乙池溶液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的pH值=_________

10.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2

0.2

pH=a

c

0.2

pH=7

0.2

0.1

pH>7

0.1

0.1

pH=9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组实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______mol·L-1,混合溶液中,c(Na+)-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

Ⅱ.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

2NH3(g) ∆H=﹣92.4kJ•mol-1,在773K时,分别将2molN2和6molH2充入在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n(H2)、n(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5

10

15

20

25

30

n(H2)/mol

6.00

4.50

3.60

3.30

3.03

3.00

3.00

n(NH3)/mol

0

1.00

1.60

1.80

1.98

2.00

2.00

(1)从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保留二位小数)

(2)该温度下,若向容积相同的另一容器中投入的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3mol·L-1、3mol·L-1、3mol·L-1,下列各项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3v正(N2)=v逆(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该温度下,分别将2molN2和6molH2充入在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过程中,c(H2)、c(N2)、c(NH3)随时间t变化如图曲线;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molN2和12molH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11.在测定某铁矿石中的含铁量时,可准确称取2.0g铁矿石溶解在酸溶液里,然后把其中的Fe3+还原成Fe2+,制得100mL待测液,再取出10mL该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0.02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Fe2++MnO4-+8H+=5Fe3++Mn2++4H2O,滴定结果平均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刚好等于下图中所示的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1)把待测液中的Fe3+还原成Fe2+,应选用下列试剂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再进行过滤、洗涤,将洗涤液并入待测液中。

A.氯水B.H2O2C.Fe屑D.Cu

(2)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______________mL

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

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会使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就加入待测液进行滴定。

C.记录测定结果时,滴定前仰视液凹面最低处,滴定到达终点时又俯视读数。

(4)如果矿石是用盐酸溶解配制成待测液,则测定的结果矿石中含铁量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铁的原子量为56)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A、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溶于盐酸;

B、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焊点处的油脂,饱和NH4Cl溶液可以除去焊点处金属氧化物;

C、融雪剂中含有的氯化钠加入水中,能降低水的凝固点,从而加快雪的溶解,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加快了桥梁的腐蚀;

D、可溶性铜盐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重金属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详解】

A项、由平衡CaSO4(s)

Ca2+(aq)+SO42-(aq)可知,加入Na2CO3溶液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Ca2+浓度减少,使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发生反应:

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然后再加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除去硫酸钙,故A正确;

B项、Na2CO3和NH4Cl中溶液中水解,溶液分别呈碱性和酸性,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焊点处的油脂,饱和NH4Cl溶液可以除去焊点处金属氧化物,故B正确;

C项、、融雪剂中的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桥梁中的铁、碳和氯化钠溶液能形成原电池,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了桥梁的腐蚀,故C正确;

D项、可溶性铜盐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重金属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与环境、能源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2.C

【解析】

【分析】

图中SiO2与CaO、CaCO3、Na2CO3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SiO2与C、Si与Cl2、SiCl4与H2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A项、化学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硅与碳反应生成硅单质和粗硅与氯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项、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

C项、碳酸钙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以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可以用盐酸除去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故C正确;

D项、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成的,玻璃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解答关键。

3.B

【解析】

【分析】

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时,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

C、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

D、没有明确溶液的体积,溶液中微粒数不能计算。

【详解】

A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虽然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但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O原子小于2NA个,故A错误;

B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时,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故当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0.2mol电子即0.2NA个,故B正确;

C项、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将100mL0.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小于0.01NA,故C错误;

D项、没有明确溶液的体积,溶液中微粒数不能计算,0.1mol•L-1Na2CO3溶液中CO32-、HCO3-和H2CO3总浓度为0.1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

4.D

【解析】

【分析】

A、Na2S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强酸制弱酸的反应;

B、向Ba(NO3)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C、Na2S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Ksp大小;

D、亚铁离子和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详解】

A项、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根据非金属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不能利用HCl、H2S的酸性强弱比较,故A错误;

B项、二氧化硫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向Ba(NO3)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

C项、Na2S溶液过量,与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的反应均为沉淀的生成,没有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不能比较CuS和ZnS的Ksp大小,故C错误;

D项、铁氰化钾溶液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铁氰化亚铁沉淀,这是检验亚铁离子的一种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溶度积大小比较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明确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解答关键。

5.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Z是O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

【详解】

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大小依次减小,N、O处于同一周期,则原子半径r(O)

B项、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项、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

D项、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

6.A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反应的△S>0,若不能自发进行,△H-T△S>0,则△H>0,故A正确;B.燃烧热的单位为kJ/mol,故B错误;C.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要放出热量,反应热ΔH<2×(-57.3)kJ·mol-1,故C错误;D.N2(g)+3H2(g)

2NH3(g)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不可能完全反应,当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大于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H<-38.6kJ·mol-1,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反应热和焓变的相关知识。

7.C

【解析】

【分析】

由表中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知,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为:

H2CO3>HClO>HCO3-,对应酸根的水解强弱顺序为:

CO32->ClO->HCO3-。

【详解】

A项、由物料守恒可在,溶液中氯元素总量等于碳元素总量,则溶液中有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故A错误;

B项、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有c(Na+)+c(H+)=c(HCO3-)+c(ClO-)+c(OH-)+2c(CO32-),故B错误;

C项、根据电离常数可知,H2CO3的酸性大于HClO,则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所以溶液中c(HCO3-)>c(ClO-),两物质水解都呈碱性,且水解程度都比较小,所以c(HCO3-)>c(ClO-)>c(OH-)>c(H+),故C正确;

D项、根据电离常数可知,Cl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所以溶液中c(HCO3-)>c(ClO-),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原理,结合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解答该类题目,注意HCO3-对应的酸是碳酸、CO32-对应的酸是HCO3-,知道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关系是解答关键。

8.NH4++H2O

NH3·H2O+H+2Fe2++H2O2+2H+=2Fe3++2H2O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H2O2溶液,充分振荡,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Fe2+已除尽4.0×10-20抑制Al3+水解减少可溶性杂质的析出Al3++3OH-=Al(OH)3↓

【解析】

【分析】

(1)硫酸铵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2)加入适量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条件下过氧化氢将Fe2+氧化成Fe3+,应在H2O2溶液过量的条件下,证明Fe2+完全氧化为Fe3+,溶液中不存在Fe3+;

(3)由KSP[Fe(OH)3]=c(Fe3+)c3(OH-)计算pH约为8.0时,溶液中c(Fe3+);

(4)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

(5)母液不能蒸干是因为蒸干容易使晶体失去结晶水,还可避免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与铵明矾晶体一同结晶析出;

(6)由铝盐中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知,Al3+结合OH-能力强于NH4+。

【详解】

(1)硫酸铵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NH3·H2O+H+,故答案为:

NH4++H2O

NH3·H2O+H+;

(2)加入适量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条件下过氧化氢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应在H2O2溶液过量的条件下,证明Fe2+完全氧化为Fe3+,溶液中不存在Fe3+,具体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除杂后的滤液,加适量H2O2溶液,振荡,滴加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Fe2+已除尽,故答案为:

2Fe2++H2O2+2H+=2Fe3++2H2O;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H2O2溶液,充分振荡,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Fe2+已除尽;

(3)由题意溶液的pH约为8.0,则溶液中c(OH-)约为1.0×10-6mol/L,因KSP[Fe(OH)3]=c(Fe3+)c3(OH-)=4.0×10-38,则溶液中c(Fe3+)=4.0×10-38/(1.0×10-6mol/L)3=4.0×10-20mol/L,故答案为:

4.0×10-20;

(4)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配制硫酸铝溶液时,加入硫酸酸化,溶液中H+浓度,使水解平衡Al3++3H2O

3Al(OH)3+3H+左移,抑制Al3+水解,故答案为:

抑制Al3+水解;

(5)母液不能蒸干是因为蒸干容易使晶体失去结晶水,还可避免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与铵明矾晶体一同结晶析出,故答案为:

减少可溶性杂质的析出;

(6)由铝盐中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知,由于Al3+结合OH-能力强于NH4+,向铵明矾溶液中滴加极少量NaOH溶液时,Al3+与OH-反应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答案为:

Al3++3OH-=Al(OH)3↓。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涉及了离子检验、盐类水解、对条件的控制选择、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理解化学工艺流程原理,正确运用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原电池阴极CH4-8e-+10OH-===CO32-+7H2OAg++e-===Ag4AgNO3+2H2O

4Ag+O2↑+4HNO31

【解析】

【分析】

(1)甲烷的燃烧热是指1mol甲烷在氧气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