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539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docx

11251掘进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1

古蔺县太平镇田湾煤矿

(25#煤层掘进工作面)

 

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基本情况········································1

三、通风系统和通风控制································4

四、掘进工作面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5

五、现场管理········································21

六、防突仪器仪表配置管理······························23

七、防突日常管理····································23

八、辅助救护队·······································27

九、说明············································29

附图:

附图一:

掘进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图;

附图二:

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

 

一、编制依据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等相关规定。

2、按照回采工作面的不定期实情况而编制。

3、防突工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二、基本情况

1、采面概况

11251掘进工作面位于+750m水平北翼,其上部是风氧化带的护巷煤柱,下部为本矿井未开拓的井田,南翼为有本矿井未开采的11252回采工作面,其余在+750m水平以上为未开拓区域。

附图一:

采面巷道布置示意图。

2、煤层赋存情况

25号煤层为单斜煤层,倾角21~32°,平均倾角23°,该煤层是矿区煤组中最上一个可采煤层,产于煤组中段的中部靠下的粉砂岩中,该煤组一般以辅标为顶板,辅标在局部地段尖灭,煤层则以粉砂岩或细砂岩为顶板,辅标于煤层间普遍有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作为伪定,其厚度变化较大。

直接底板为灰色泥岩。

煤层为黑色、半暗型至半亮型、块状煤,由亮煤和暗煤组成细条带状结构。

该煤层一般由两个煤分层与一层夹石组成,上、下层普遍呈单一结构,下层中个别点见被薄层夹石。

煤层厚度0.8~1.0m,一般厚度0.8m。

煤尘无爆炸无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不自燃。

3、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

本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厚在0.8-1.0m之间,遇构造情况可能有局部增厚和变薄情况,煤质较硬。

中间无夹矸,局部段含有包裹体对开采无影响。

在巷道施工全区内水文地质简单,无小窑等水体,在施工时可能遇断层水等。

在掘进施工中,必须先探后掘,加强现场的透水征兆管理。

4、顶底板情况

顶板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部分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粒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

底板为灰、浅灰色高岭石粘土岩,含结核状、树枝状及星散状黄铁矿,遇水易膨胀和底鼓现象。

5、煤尘及瓦斯

经鉴定,煤尘无爆炸性,本矿根据泸州市安监局对古蔺县田湾煤矿二00八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该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6.26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54.9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527m3/min,相对涌出量22.19m3/t。

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6、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炮采落煤。

采面人工攉煤,采面刮板机运输,顺槽矿车运煤。

7、顶板管理

11251掘进工作面采用锚杆支护,

1)临时支护,放炮后,采用摩擦柱支护。

2)永久支护:

采用矿用锚杆加锚网

8、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⑴有声预兆:

采面煤体深处出现炒斗似的劈劈叭叭声,鞭炮声、机枪连射声、闷雷声、嘈杂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⑵无声预兆:

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和煤尘增大,煤层受挤压褶曲、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

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出现冒顶、断裂,底版出现鼓起,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卡钻、顶钻等以及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温或气温降低或升高。

9、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

⑴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⑵突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⑶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的煤块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⑷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⑸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⑹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

三、通风系统和通风控制

1、通风系统

11251掘进工作面实行独立的通风系统,运输巷和回风巷经过独立的回风巷进入总回风巷进行并联通风。

2、通风设施管理

⑴应按规定设置调节风门和隔断式风门,当风门损坏时必须及时进行维修。

⑵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爱护通风设施,不得故意损坏。

四、掘进工作面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A、突出危险性预测

根据四川省的相关规定,本矿按突出矿井管理。

采掘荼面必须做突出危险性预测,并必须采取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工作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附近煤体的突出危险性。

在突出危险区内通过工作面预测划分出有突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工作面预测是在采掘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的。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用于已经确定为突出危险区域或突出危险区的采掘工作面,以进一步缩小突出预测范围。

其预测范围较小,仅能确定掘进工作面前方10m左右的煤层突出危险性。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有: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值指标法、钻屑指标法、声发射法、瓦斯涌出动态法、电磁辐射法。

常用预测方法为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值指标法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在突出煤层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1、在突出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

2、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的区域;

3、采掘应力迭加的区域;

4、在工作面预测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5、工作面出现明显突出预兆。

一)石门揭煤

1、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选择

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比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严重,石门揭煤工作面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特点是突出强度大、瓦斯涌出量多、突出瓦斯波及范围广,危害严重,因此必须作好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

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有综合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结合瓦斯涌出衰减系数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等。

目前最为广泛的是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来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该方法既方便,又准确,因此设计建议采用该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几十年同煤与瓦斯突出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各地所选用的预测方法有所不同,且可能出现各种方法预测的结果互相矛盾的现象。

因此矿井投产后,可选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已找出最适合本矿井的预测方法以指导防突工作。

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指标确定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有△h2或K1值,其临界值应根据现场实际考察资料加以确定,由于目前尚无实测资料,可参考下表的临界值。

钻屑指标法预测石门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钻屑解吸指标突出临界值

△h2(Pa)

K1(ml/g.min1/2)

干煤

200

0.5

湿煤

160

0.4

3、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要求

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最小垂距为3m~10m时,利用探明煤层赋存条件和瓦斯情况的钻孔或至少打两个直径为50mm~75mm的预测钻孔(钻孔布置见下图,在其钻进煤层时,用1mm~3mm的筛子筛分钻屑,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h2或K1值。

按表中的任一指标进行预测时,当指标超过临界值时,该石门工作

 

注:

1——岩石巷道2——预测钻孔3——突出煤层

石门揭煤工作面钻屑解吸指标法钻孔布置示意图

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4、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记录

石门揭煤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时,应把每次预测中所测定的数据和结果记录下来,并归纳、总结、验证,不断修正预测结果,得出本矿井的实测临界值,其记录表可参照下表填写。

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记录表

石门名称

煤层

测定日期

钻孔编号

钻孔深度(m)

(m)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mL/g.min1/2)

备注

突出危险结论

总工程师审批

通风工区区长

生技科长

预测人员

二)煤巷掘进工作面

1、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在突出危险区域中掘进煤巷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来预测煤巷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

(2)R值指标法;

(3)钻屑指标法;

(4)其它经试验验证有效的方法(钻屑温度、煤体温度、放炮后瓦斯涌出量等)。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钻屑指标法,因此建议采用该方法来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

为提高预测准确性,矿井投产后,可选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已找出最适合本矿井的预测方法。

2、钻屑解吸指标的测定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有K1值或△h2,其测定方法为:

(1)在掘进工作面的软分层中,打3个钻孔,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m~4m处,钻孔直径42mm、孔深为8m~10m的钻孔;

(2)钻屑解吸指标(K1)的测定。

使用仪器为WTC及TWY型突出预测仪,测量方法如下:

每钻进2m,取一次钻屑作解吸特征测定。

取样时,把秒表、筛子准备好(Φ1mm的筛子在下,Φ3mm的筛子在上),钻孔到预定深度时,用组合筛子在孔口接钻屑,同时启动秒表,一面取样,一面筛分,当钻屑量不少于100g时,停止取样,并继续进行筛分,最后把已筛分好的Φ1mm~3mm的煤样罐内,盖好煤样罐,准备测试。

当秒表走到t0时(通常规定t0为1min~2min),进行测定,整个测定完成后,可进行下一个煤样的测定。

1—煤层巷道2——钻孔

煤巷掘进工作面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值法钻孔布置示意图

(3)钻屑解吸指标(△h2)的测定

打钻时,在预定的位置取出钻屑,用孔径1mm或3mm的筛子筛分(Φ1mm的筛子在下,Φ3mm的筛子在上),将筛分好的Φ1mm~3mm粒度的试样装入MD-2型解吸仪的煤样瓶中,试样装至煤样瓶刻度线水平(10g左右),自钻孔打至该采样段起经3min后,启动秒表,转动三通阀,使煤样瓶与大气隔离,在2min时记录解吸仪的读数,该值即为△h2,单位为Pa。

3、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值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钻孔每打1m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吸指标。

根据每个钻孔沿孔长每米的最大钻屑Smax和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时,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应根据现场测定资料确定。

由于目前尚无实测资料,可参考表6-3-3的临界值。

在以后开采中,不断总结、归纳、验证,得出符合本矿井的判断突出危险性的钻屑解吸指标临界值K1或△h2。

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

△h2

Smax

K1

突出危险性

Pa

Kg/m

L/m

mL/(g.min1/2)

≥200

≥6

≥5.4

≥0.5

有突出危险工作面

<200

<6

<5.4

<0.5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ax值、K1或△h2值均小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每预测循环应留有2m的预测超前距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炮掘;实测得到的任一指标Smax值、K1或△h2值等于或大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有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防突措施,经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保留5m排放孔超前距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炮掘。

B、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一)石门揭煤

石门揭煤防突措施执行后,应采用钻屑指标或其他预测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钻孔孔数为4个,其中石门中间一个,并应位于措施孔之间,其它3个孔位于石门上部和两测,终孔位置应位于措施控制范围的边缘线上。

如果检验结果的各项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则认为措施无效,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

防治突出专业机构必须填写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单,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二)煤巷掘进工作面

煤巷掘进工作面执行防突措施后,应采用钻屑指标或其他预测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钻孔的数量与预测钻孔相同,但检验孔的孔深应小于或等于措施孔,并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钻孔直径为42mm,孔深8m~10m,检验钻孔终孔位置应控制在巷道轮廓线外2m以上见图。

当测得的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则认为措施无效。

当措施无效时,无论措施孔还留有多少前距,都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并经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措施后进行掘进。

防治突出专业机构必须填写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单,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掘进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孔布置图

注:

1、2、3—措施孔,2、4、5、6、7—措施效果检验孔,8—掘进工作面

当检验孔深等于措施孔深(检验孔与措施孔均采用钻孔向巷道掘进方向的投影孔深)时。

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必须留有5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

当检验孔深小于措施孔深,且两孔投影孔深的差值不小于3m时,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可采用2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

C、防治突出的措施

1、区域性防突措施

(1)、对于有突出危险煤层,应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2)、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防治突出措施。

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受到保护的区域可按无突出危险区进行采掘作业;在未受到保护的区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3)、选择保护层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优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

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突出危险时,应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保护层。

②应优先选择上保护层,选择下保护层开采时,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

(4)、被保护范围的划定方法及有关参数,应根据对矿井实际考察的结果确定。

正在开采的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必须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法线距离的2倍,并不得小于30m。

(5)、开采突出煤层时,可利用上分层或上区段开采后形成的卸压作用保护下分层或下阶段,但应依据对上分层或上区段卸压范围的考察结果确定其保护范围,必须将下分层或下区段的采掘工作面布置在保护范围内。

(6)、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柱;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必须将煤(岩)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地标在采掘平面图上。

每个被保护层的瓦斯地质图上,应标出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区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7)、开采保护层时,应同时抽放被保护层的瓦斯。

开采近距离保护层时,必须采取措施严防被保护层初期卸压的瓦斯突然涌入保护层采掘工作面和误穿突出煤层。

2、局部防突措施

(1)、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设计,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工)审批。

(2)、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10m(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之外,至少打2个前探钻孔,掌握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等。

②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5m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或见煤深度不少于10m的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

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时,钻孔应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

对近距离煤层群,层间距小于5m或层间岩石破碎时,可测定煤层群的综合瓦斯压力。

③工作面与煤层之间的岩柱尺寸应根据防突措施要求、岩石性质、煤层倾角等确定。

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的最小值为:

抽放或排放钻孔3m,金属骨架2m,水力冲孔5m,震动爆破揭穿(开)急倾斜煤层2m、揭开(穿)倾斜或缓倾斜煤层1.5m。

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加大法线距离。

(3)、石门揭穿(开)突出煤层前,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可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开)煤层;若检验措施无效,应采取补充防治突出措施直至有效。

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不采取防突措施,直接采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开)煤层。

厚度小于0.3m的突出煤层,可直接采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

(4)、防治石门突出措施可选用抽放瓦斯、水力冲孔、排放钻孔、水力冲刷等措施。

(5)、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或突出矿井开拓的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揭穿(开)各煤层时,必须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其它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

(6)、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参数,应根据矿井实际测定的结果或参照有关资料确定。

(7)、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根据煤层实际情况选用防突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

a、掘进下山时不应采取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疏松等措施。

b、在急倾斜煤层中掘进下山时,应采用双下山、伪倾斜下山或直径在300mm以上的钻孔等掘进方式,并加强支护。

c、急倾斜突出煤层厚度大于0.8m时,应优先采用伪倾斜正台阶、掩护支架采煤方法等。

对于急倾斜突出煤层倒台阶采煤工作面,应尽量加大各个台阶高度,尽量缩小台阶宽度,每个台阶的底脚必须背紧背严,落煤后,必须及时紧贴煤壁支护。

在过突出孔洞及其附近30m范围内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加强支护。

(8)、在煤巷掘进工作面第一次执行局部防突措施或无措施超前距时,必须采取小直径浅孔排放等防突措施,只有在工作面前方形成5m的安全屏障后,方可进入正常防突措施循环。

在掘进工作面执行上述措施时,钻孔终孔位置应控制到巷道轮廓2m以上。

(9)、在急倾斜突出煤层中采用双下山掘进时,2个下山之间应开联络巷,联络巷间距不得大于10m,下山与联络巷只准1个工作面作业。

急倾斜突出煤层下山掘进工作面,应采用阻燃抗静电的硬质风筒通风。

突出煤层下山掘进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应采用深度不大于1.0m的炮眼远距离全断面一次爆破。

(10)、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必须采取预防煤体冒落引起突出的措施。

3、钻孔布置

①措施选择

根据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选用超前钻孔的措施,其中11616超前预抽瓦斯钻孔,11616运输巷、回风巷采用超前排放钻孔。

②施工设计

a高负压主管布置

地面风机房附近瓦斯抽放泵房接出的高负压抽放管一直延续续到11616掘进工作面迎头。

掘进巷道范围内的高负压抽放管上预先每隔40m左右留置1个管道接入口,直径50mm,并安装好阀门。

另外,每个预抽钻孔在预抽管上安装1台瓦斯压力测定表,并对测定数据进行记录。

b预抽煤层瓦斯措施防突机理

预抽煤层瓦斯措施防突机理为通过预抽煤体中的瓦斯,降低了突出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煤体瓦斯潜能得到释放;由于煤体瓦斯排放,煤体发生收缩变形,煤体应力紧张得到缓解而卸压,部分地释放煤体的弹性潜能;此外,由于瓦斯排放,煤体强度提高,增大了煤体抵抗突出的阻力。

以上三方面共同作用,达到消除突危险的目的。

预抽煤层瓦斯措施适用于单一突出煤层或无保护层开采的突出煤层。

在11251运输巷、回风巷中沿煤层走向每40m布置1个预抽钻场,钻场布置在巷道的两帮,上下交叉20m,钻场的断面为高2米,宽3米,深3米。

钻孔直径75mm,孔深为60m。

在孔口安装直径50mm的不锈钢钢管,封孔长度不小于8m。

钢管与抽放主管用高压软管连接。

c预抽煤层瓦斯方法选择

顺层钻孔完全沿煤层钻进,可利用掘进巷道,钻孔的施工速度比较快,施工成本也低。

顺层长钻孔抽放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可用于覆盖整个工作面煤层的区域性抽放,也可用于煤巷条带的预抽;既能沿倾向施工,也能沿走向控制煤层;既适用于高瓦斯煤层抽放,也适用于区域性防突。

所以,顺层长钻孔预抽瓦斯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于促进高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抽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设计遵循“先抽后采和先抽后掘”的原则,在各煤层开采时,必须对所有的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

由于本煤矿为年产15万吨的小型矿井,目前所开采的25#煤层突出危险性不大,为降低成本,本矿选择顺层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防突的瓦斯抽放方法。

d预抽钻场布置

钻场尺寸应能满足钻机安装和安全操作的需要,本矿钻场沿钻孔方向长度为3m,宽度3m,高度2m。

钻场内钻孔与瓦斯管联接见图。

钻场内钻孔与瓦斯管联示意图

b钻孔参数的确定

钻孔直径:

设计考虑75~100mm;

钻孔长度:

运输顺、回风顺槽钻孔长度60m;

钻场间距:

40m;

抽放负压:

20kPa;

抽放时间:

随工作面推进逐一报废;

封孔:

聚胺脂,封深5~6m。

②封孔方式、材料及工艺

钻孔封孔采用聚氨脂人力进行封孔,封孔方式为卷缠药液法。

封孔材料为甲组(由Ⅲ型阻火聚醚、乙二胺聚醚、水、发泡灵、蓖麻油、三乙醇胺、三氯乙基磷酸酯组成)和乙组(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封孔工艺:

封孔前用水或压风将孔内残存的煤、岩钻屑清洗干净,用毛巾布卷缠在抽放管上,边卷边涂由甲组、乙组混合的的药液,将卷缠好药液的抽放管

插入钻孔,约5mim药液开始发泡膨胀,20min停止发泡,逐渐硬化固结。

为避免抽放管因碰撞晃动影响封孔质量,孔口处需用水泥砂浆封固抽放管,或用木楔楔紧。

(3)掘进工作面预抽煤层瓦斯防突

法地煤矿在采面形成时,配有两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112工作面运输巷+1450m,11616工作面回风巷+1448m。

掘进工作面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抽放瓦斯的方法有边掘边抽和先抽后掘瓦斯抽放两种方式。

考虑到本矿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实际情况,在掘进工作面运输巷和+800m采用先抽后掘方式。

钻孔布置参数如下:

钻孔长度:

60m;

钻孔直径:

∮75mm;

相邻孔间夹角:

3°~5°;

钻场间距:

40m;

钻场内钻孔数:

3个;

封孔深度:

8m;

封孔方式:

聚胺脂封孔,与采煤工作面钻孔封孔相同。

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后的巷道两邦各施工一个钻场.钻场的规格应根据巷邦瓦斯抽放钻孔布置的要求,选用钻机的外形尺寸及钻杆长度而定。

根据本矿的具体情况及1250型钻机,在煤巷两侧错开相距40m布置1组钻场,其规格为:

3(长)×3(宽)×2(高)m,相邻两组钻场之间的间距为40m。

在每一钻场内,沿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中心线方向在本煤层内布置3个钻孔,孔深60m。

钻孔控制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轮廓线外8m,为确保两组钻场之间出现锯齿型空白,在巷道两邦两组钻场之间均匀布置2个浅钻孔。

钻孔布置的原则就是保证将钻孔布置在煤层内,钻孔倾角与巷道底板平行或根据煤层的厚度向上或下倾斜。

当掘进工作面抽放钻孔数量较多时,为扩大钻孔覆盖范围,抽放钻孔应以巷道中线为基准,向周围煤体呈放散状排列,以提高抽放效果。

4、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目前采面主要可采取远距离放炮、设置避难硐室、设置压风自救系统、个人携带隔离式氧自救器等方法。

⑴远距离放炮

放炮地点应设在采面的避难硐室内,或在11610运输巷中距工作面距离不小于300m的安全地点。

严禁在回风流中放炮,警戒人员不得在回风流中进行警戒,放炮30min后方可进入采面检查。

⑵设置避难硐室

①避难硐室设在11610运输上山巷,避难硐室的隔离门必须向外开启,设置标准按反向风门的标准安设。

室内净高2m,面积不小于9.0m2,采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