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2590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docx

5教育信息化战略思考

此文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第5-13页

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

——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李逢庆

郑旭东谢阳斌杨满福徐芃

摘要:

本文深刻解读了教育信息化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发达国家运用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两大杠杆合力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使网络新时空的教育文化创新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并从21世纪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视野和我国今后十年文化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探讨了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结构、难点、研究方法论、需要正确处理的4方面复杂关系;提出以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为纽带,整合信息资源,协调各方关系,建造一个共享信息、四通八达的教育创新立交桥,由此加速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在深化改革中创新发展的战略构想;论文呼吁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的自主创新,提出以中观为突破口,在省级教育改革实验区加大教育信息化创新力度的研究思路;论文强调:

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必须抓住机遇、超越本学科的狭隘眼界,为顶层设计出谋划策,在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就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表现出中国教育技术专业学者应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战略;教育改革;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

 

StrategicThinkingforandTop-layerDesignofITinEducationfortheNewStage:

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InstructionalTechnology

Instituteofeducation,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

SangXimin,LiuYonggui,LiangLinmei,LiFengqing,ZhengXudong,XieYangbin,YangManfu,XuPeng

Abstract:

Inthisarticle,thesignific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educationforimplementationofNationalOutlineforMediumandLong-termEducationalReformandDevelopmentisexplored.Theauthorsarguethatinformationtechnologyandlearningsciencesastwovehiclesforchangeofeducationindevelopedcountriesareacceleratingvariouseducationinnovationsincyberspace.Fromtheperspectivesofglobal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umancivilizationin21stcenturyandstrategicdevelopmentofcultureandeducationinthefollowingdecadeforChina,theauthorsexplorethecontent,framework,difficulties,andmethodologiesoftop-layerdesignforITineducationandthefourseriouschallengeswhichweneedtocorrectlyresponseinthiscause.Theyproposethat,top-layerdesignisafundamentalframeworkforaction,bywhichwecouldcombinevariousinformationresources,coordinatevariousrelationships,andbuildapowerfulhubwiththecapabilityofinformationsharingandease-accessingtoacceleratetheeducationalinnovationsofvariouseducationsystemsindeepeningreform.Inthiscase,theoriginalinnovationofguidingideasandfundamentaltheoryofITineducationshouldbeemphasized.TheauthorsproposeacceleratinginnovationofITineducationinprovincialexperimentalarea ofeducationreformpossiblycouldbeawaytogainthebreakthroughatthenationallevel.WithfocusonITineducation,educationaltechnologyprofessionalsshouldgobeyondthenarrowscopetoseizethebroaderopportunitiesandprovidebigideasandhigh-qualityservicesfortop-layerdesign.Thisisourjob,andthisisourcommitment!

Keywords:

ITineducation,Top-layerdesign,NationalOutlineforMediumandLong-termEducationalReformandDevelopment,Educationstrategy,Educationreform,Instructionaltechnologyprograminnov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新阶段的历史序幕已经拉开。

在这一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使命,《纲要》对此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概括“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对《纲要》这一战略视野的理解和研究,使我们深刻而强烈地感受到:

教育信息化将成为今后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杠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国教育系统的整体改革与创新发展,在21世纪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的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教育之独特魅力,推动人类文明沿着平等、和谐的健康道路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蓝图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主攻方的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这既是严峻的时代挑战,也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能否为这一宏伟蓝图在中华大地上的展现出谋划策?

这不仅需要超越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的狭隘眼界,而且必须超越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专业视野,要从国家今后十年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之战略全局出发,更要从21世纪人类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视野出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们直接面对和经历了近15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潮流中超常规发展的酸甜苦辣!

怀着这样一种专业人士所特有的心态和情怀,我们在此斗胆进行一番对我国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全局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求教于同行和关心我国教育信息化、关心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发展的各方人士。

一、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视野

在全国学习和贯彻《纲要》,尤其是从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制定《纲要》实施的总体行动纲领时,对教育信息化意义与价值的准确定位,对其内涵的正确理解和解读,是推动和保证今后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从当前许多地区、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现状来看,与《纲要》精神最大的差距就是仅仅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条件和保证,不少人总是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技术设施建设和投资行为,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来建设校园网络、配置计算机教室等硬软件设备,显然背离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和目标。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偏差,其原因与过去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初级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

任何国家、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初始阶段,首先当然需要集中力量进行各种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但如果将此误认为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指标,势必形成技术设施建设导向的教育信息化理念,脱离甚至背离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航道和整体目标,结果必然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与低效率。

为扭转这种认识的偏差,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加深对教育信息化新阶段时代背景和战略地位、意义之认识。

1、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步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过了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初级阶段,开始深入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新时空和丰富学习资源,探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学习行为,并创造出各种交互式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的新形式,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这标志着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降临,也开始展现出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强大威力和广阔前景。

这一历史性转变是通过在反思中超越单纯技术导向,并在学习科学专家群体的引领下完成的。

在美国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时代转变的艰难历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很多信息技术的推崇者都乐观地宣称,电脑屏幕上的学习将会取代书本学习,计算机将代替老师、颠覆课堂与学校……这些理念的传播使当时的政治家、家长和企业家逐渐形成强烈的愿望:

计算机应该进入学校教育,并大力推进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教室。

到2003年,美国95%的学校连接了宽带,93%的教室连入互联网,平均4.4个学生拥有一台联网计算机(1998年是平均12.1人一台联网计算机)。

[]然而,信息技术在各领域高歌猛进的过程中,他们所预言的这种教育变革并没有发生,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安然无恙,学校大量配置的数字化设备被用来使“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与教师中心主义的课堂讲授一起构成了“人灌+机灌”,加剧了学习的异化和“非人化”,学校教育中象瘟疫一样流行的厌学之风并没有多少好转,而在学校和家庭中不断增加的“网络沉迷者”却惊显出“电子鸦片”的魔力……信息技术“双刃剑”的负面影响让教师和家长们怯步……当研究者试图弄清楚为何计算机对教育的影响如此微弱时,他们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仍然在使用教授主义的做法,而不是遵循学习科学的方法。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荣休教授,著名教育史家LarryCuban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论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表明,教学和学习效能的改进确实是由应用信息技术引起的。

计算机对学习的影响微乎其微,当研究人员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探索时,发现计算机的使用并没有以人们对学习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相反,它们只不过是被视为现行课堂教学的点缀而已。

”[]为什么教育对计算机的期待和现实相差甚远?

主要根源在于:

大部分教育软件都是基于教授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观的。

学习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表明,只有运用计算机支持学习者经历和体验深层学习行为,学习方式-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例如,设计学习新时空、学习资源配送-服务新模式,帮助学习者与他人协作、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等。

在多学科交叉的当代学习科学指导下,教育信息化在微观学习方式变革中的探索不断深化,网络学习所引发的外在学习手段、形式等变化越来越导致各种学习组织形式、学习交往关系、学习主客体关系、教师地位与师生关系等深层变化,并开始导致学习方式的整体变化。

当前“赛博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已从单纯技术设施之集成化,提升为整合技术、人才、服务等各类资源的巨型知识网格平台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与此同时,网络用户终端日益走向多样化、移动化、人性化、智能化、低成本化……此二者结合使网络新时空的学习文化创新迅速向深层次发展,近年来“赛博学习”[](Cyberlearning)概念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这两大杠杆相互作用,合力推动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变革发展的新潮流和大趋势。

显而易见,教育信息化新阶段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已经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了。

2、其它领域信息化带来的历史变革给中国教育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其它领域信息化近20年所导致的翻天覆地之历史变革,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实质可能非常有益。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军事信息化及与此相关的军事教育和训练的信息化。

战争中的博弈是推动军事信息化的强有力杆杠,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斗争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和高层军事指挥员都不敢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战争”面前有丝毫松懈。

从20年前的海湾战争到美国对伊拉克实施的军事打击,战场上的博弈已经被军事信息化的潮流冲刷得面目全非。

事实清晰地表明,军事信息化绝不仅仅是应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军队,更重要的是军事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比武器装备和军事人员更重要的战争资源,并对战争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从指挥员到战斗员的“信息战观念”和“军事信息素养”,则成为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一个部队在信息战中军事实力的重要因素、是评价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最重要尺度和标志。

总之,经过20年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在军事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当代信息技术与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内在结合的跨越式发展,将信息时代的全新战争模式惊人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与此相伴随的是军事信息化建设向军事教育、军队训练和实战演习等领域的迅速延伸和全方位拓展。

比如军事信息化指挥人才的培养;大型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的数字化整体设计,智能化决策、管理、评价体系之创建,红蓝军应用仿真技术展开的虚拟对抗……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各级各类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这些军事信息化中的新概念、新技术、新作战环境、新资源……不仅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国防开支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理论、模式。

很多演练都是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来实现的,不仅安全可靠,还可以将训练的复杂过程全方位地采集、记录下来,便于回放和在教育、训练中重演,为训练者和指挥员的培训提供了诸多跨时空、智能化、个性化、团队协同化的全新学习方式。

认真总结和借鉴军事信息化和军事教育、培训、大型信息化化战争的模拟、仿真演习等成功经验和丰富理论、方法论,显然会给滞后的教育信息化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启示。

但其中最重要的启示在于:

成功的军事信息化工程一定是“元首工程”、“元帅工程”,是各军兵种、各级军队、各类军事院校的“一把手工程”!

美国和世界所有在近20年迅速崛起、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军事强国,都以大量事实和案例证明了这一真理,其中的奥秘则非常简单却颠扑不破:

必须以信息化为杠杠,在军事、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引发一场深刻的革命!

而这只有靠“元首”、“元帅”等“一把手”亲自决策、部署、指挥的军事和国防信息化工程、军队信息化建设工程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在金融、IT产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这里仅对金融信息化作些简要的透析。

世界金融领域的信息化不仅体现在世界各大银行系统数字化改造中投入的巨大资源和世界金融系统整体网络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水平的迅速提升,更体现在全球股民在应用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购股、炒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迅速普及。

我们不妨称其为“IT股民族”,目前几乎没有出现从学习和教育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我们在此做些初步尝试:

中国近几年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IT股民”,其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学历、专业等几乎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人群,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自学成才”,他们不仅在全球化、数字化股市中练就了高超的创造性生存、学习能力,而且发展出“跨时空团队学习与交流能力”,并充分利用网上网下的各类数字化传媒手段、环境、资源,创造了各种“IT股民教育”的新形式(亦可称之为“IT股民学习社区”),使“IT股民族”的队伍、能力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仅此已足够让我们的“教育家”和整个教育系统瞠目结舌了!

这里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比如,“课程整合”是学校教学信息化中的难点,倡导多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践,“两层皮”的现象仍大量存在,而在“IT股民族”中,仅仅依靠自发的“传、帮、带”,没花多大力气就将“IT技能”和“炒股技能”这两类差异极大的“课程”整合得几乎天衣无缝,其中一个重要“奥秘”可能正在于自发地采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个性化与协同化有机结合的学习新模式,这竟然与当代世界学习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中国“IT股民族”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实在令中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们惊叹和汗颜。

这也生动地证明:

在信息时代,一旦学习者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将会产生多么惊人的学习奇迹!

如果将这些金融信息化的成功之道与IT产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结合起来作系统研究,并从数字化学习、网络化教育创新发展的视角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反思,对认识信息化的本质、内涵、结构、意义,纠正单纯技术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指导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在新阶段的科学发展,都将具有非常重要、深刻的借鉴与启示。

3、西方文明危机在21世纪的全面爆发,呼唤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发挥独特作用,这是中国教育在信息化中跨越式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历史使命

我们还需要从更加广阔的全球文化战略视野来思考和认识中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乃至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深远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 随着21世纪序幕的拉开,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越来越严峻,从“9·11”到全球经济大萧条,短短10年爆发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危机背后的文化冲突、民族矛盾、宗教宿怨……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力。

与传统政治、经济、军事冲突解决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这些冲突与危机的化解,更需要从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层寻找产生危机的思想根源,并从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理解、沟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变革入手寻找对策和出路。

正是这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促使世界各国的决策者和政治家们加强了对学习的关注,加快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步伐,并使教育变革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

21世纪世界各种危机的连锁引爆绝非偶然,这是三百多年西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严重异化之必然结果。

而全球化与信息化这两大潮流在21世纪的汇聚,则进一步加剧了这场危机在全球范围的迅速蔓延。

引人注目的是,以追求“和谐”美德,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古老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人类文明危机面前已经也必将发挥独特之作用,由此展现出中国教育在信息化中跨越式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历史使命。

最近刚刚发生、震惊了全球的日本地震、海啸、核污染等灾难也很值得我们从世界现实与未来教育的视角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反思。

在这场千年不遇的灾难面前,再次彰显出信息化的巨大威力:

从灾害的监测、报警、灾情的实时跟踪报道,到抗灾、减灾的策划、指挥,尤其是全球民众的动员、宣传教育,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几乎都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和模式,迅速高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从教育的视角透析,这种信息化的抗灾、救灾方式创造了一个空前规模的世界大学堂。

学堂中的教师不仅有日本和世界各国的元首、政要,有传播生态文明、普及地震、海啸尤其是核能源、核扩散知识的专家学者,更有那些在亿万电视和互联网观众面前可歌可泣的日本普通灾民:

在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面前,他们在惊恐的同时却表现出难以想象之从容、淡定,不仅彰显出人性之美,更表现出当今日本国民的文化教养……而反面教员则是日本那些黑心的核电站不法运营商,正是他们追逐暴利的贪欲,作出了篡改数据的欺骗行为,制造了核电站超期“服役”的丑剧、悲剧,在千年不遇的天灾中引爆出耸人听闻之“人祸”!

事实被揭露出来后,立即引起全球公民一致的愤怒和强烈的谴责……在这样一个由信息化自然生成、创建的世界大学堂面前,全世界从大学到中小学课堂中精心设计的各种环境教育、抗灾教育、科普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未来教育等,统统都显得黯然失色……这难道不值得中国教育界在制定今后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战略乃至整个教育现代化战略时,认真深思和借鉴吗?

这种全民参加、与现场、现实融为一体的“网络课程”开发与传播、学习模式,这种既自然又生动、高效的教育新形式,难道不是人类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伟大创举吗?

其迅速整合全球文化教育资源的策划、组织、管理、评价模式,难道不应该从教育改革创新的角度认真总结和推广吗?

显然,只有当我们真正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初级阶段的狭隘眼界,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学习、研究和思考,才能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重大意义,更深刻地领会到《纲要》所描绘的我国教育现代化之宏伟蓝图。

二、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在《纲要》实施中的战略地位

落实《纲要》精神,以教育信息化为杠杆,使信息技术在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征程中真正发挥“革命性影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度信息化、现代化、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体系,这显然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主管教育信息化的杜占元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

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要整体考虑,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推进。

[]这是当前从宏观贯彻《纲要》、部署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目前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正在各方面领导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展开。

[]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者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研究、参与决策实践的重大机遇。

我们南京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术团队具有教育哲学、教育未来学、高等教育学背景,多年来又在信息时代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此力图超越我们的一孔之见,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战略视野出发,对顶层设计提供一些来自基层学者的建设性意见,既求教于各方面的专家,也期望能为国家决策尽绵薄之力。

1、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在《纲要》贯彻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

“顶层设计”的概念源于工程学领域,是大型工程技术项目建设中的一种设计理念和科学决策模式。

这一设计理念强调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

后来,这一理念和方法论被应用到更加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和规划领域,尤其是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模式中,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在贯彻规划的过程中,“顶层设计”频繁出现于中央和地方的各类文件中,预示着中国改革在新的历史阶段强化统揽全局、追求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

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正是在这一中国改革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始受到高度重视的。

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内其它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以推进“电子政务”为主攻方向的政府信息化工程,[]借助于“顶层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