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2468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3.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docx

人工挖孔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相关单位

1、工程名称:

***************工程-环境边坡

2、工程地址:

***************

3、建设单位:

***************公司

4、勘察单位:

***************公司;

5、设计单位:

***************公司;

6、监理单位:

***************公司;

7、施工单位:

***************公司。

1.2挖孔桩概况

1、****工程南东侧环境边坡治理,边坡长度约150m,高度6~12m。

本工程场地类别为Ⅰ0-Ⅱ类;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取0.05g。

边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南东侧边坡坡顶紧靠北碚至槽上的公路,与坡脚现有地面高差约10-12米,坡顶至建筑边缘水平距离约10米,现形成约45度左右的斜坡。

就现状地面还需向下平基3米左右才是地下车库地面,根据现状地貌,无法再进行往下平基作业。

3、该工程建筑规划用地面积有限,边坡顶、坡脚高差过大,表层土易滑塌,平基施工对上部公路有较大威胁,平基后形成的边坡对拟建建筑基础施工较大威胁。

故须先施工桩板挡墙。

4、该工程抗滑桩截面为1.8*1.2米,桩距拟建建筑3.5米,距上侧公路6米左右,桩截面长向1.8m,大部分桩位于现有边坡斜面上,故需先反压稳定,反压稳定高度6米左右,长度70米左右。

搭设防护架及支设挡土板,再向下开挖。

桩基截面大,护壁砼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才允许拆模,护壁砼C35。

人工挖孔抗滑桩总数量为28根,土层深度最深约9m,挖孔桩孔深最深为16m,米Z1-Z28各桩号桩深度情况如下图:

1.3施工平面布置及典型断面图

详第七章,相关图纸

1.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设计要求:

跳桩间隔施工,重点加强挖孔桩的护壁质量和送风量控制。

抗滑桩嵌固段埋入基岩不小于桩长的1/3。

2、施工要求

1)工期要求:

45天完成人工挖孔桩。

2)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无死亡事故。

3、技术保证条件

1)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做好周边排水设施。

3)对施工用材、机具设备进行入场检验。

4)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做好临时用电安装、调试。

1.5地质水文和地形简介

1.5.1地形地貌

勘察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形总体南东较北西高,拟建场地呈台阶状地形,总体地形坡角5~15°,平台地形平缓,0~5°,最低点位于南东侧,高程246m,最高点位于南东侧,高程260m,相对高差约14m。

1.5.2气象与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日照少、多雾、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特点。

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2.4℃,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约32.5℃,最低是1月,为-3.8℃,日极端最高气温41.5℃(2006年8月),最低气温–-6.8℃(1955年1月11日)。

该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350至1400毫米,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4月~9月,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6%。

经现场调查,场地范围内及附近未见地表水体,现状水文条件总体简单。

1.5.3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位于观音峡冲断背斜北西翼,区内及其附近区内无断层、活动性断裂通过,岩层呈单斜产出,场区内大部分地段基岩被土层所覆盖,在勘察场地以外的南东侧北金路陡坎地带测得岩层产状290°∠75°。

区内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

①LX1产状200°∠12°,裂隙间距0.7~1.2m,闭合,裂面平直,延伸2~5m;

②LX2产状245°∠70°,裂隙间距0.8~2m,张开,张开度1~3mm,裂面粗糙,泥质或岩屑充填,延伸3~8m。

据规范综合判定,拟建场地的基岩裂隙较发育,岩体层面及裂隙结构面结合程度一般。

1.5.4地层岩性

通过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场地内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3xs)。

现根据岩性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

人工填土层(Q4ml):

人工素填土,褐色为主,局部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约20~30%砂、泥岩碎砾石组成,在拟建综合楼区域顶部0.1~0.2m含砼块,局部含少量砖块,稍湿,碎、砾石呈次棱角状,风化强烈,粒径为一般8~127mm,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整体松散,抛填形成,堆填年限约5年。

残坡积层(Q4el+dl):

粉质粘土,褐黄色,夹约5~10%泥岩碎、砾石,碎、砾石呈次棱角状,风化强烈;呈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该层在场地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分布厚度不连续,其厚度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拟建综合楼北侧区域及拟建守灵楼南西侧区域。

(3)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3xs)

砂岩:

褐黄色、灰绿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成份组成,钙质胶结,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泥岩:

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成份组成,钙质胶结,局部含灰白色砂质条带、斑块,以泥质结构为主,局部含砂质较重,呈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1.5.5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在土层、岩石中赋存条件、岩性组合将场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的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在接受补给后,向下渗透补给基岩裂隙水或在陡坎处向地表排泄。

该类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具较大的动态变化特征,第四系的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大。

本次勘察对土层采用小水量和无水钻进过程中,未见有此类地下水,勘察期间区内此类地下水贫乏。

(2)基岩裂隙水

区内基岩岩性为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

砂岩为相对含水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裂隙中,在垂直空间上就形成了互相叠置的“无水力联系的多层含水层”。

该类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通过含水层在露头区接受补给后,一部分地下水顺层作短暂运移到地形低洼处分散溢出地表;主要部分则沿裂隙顺含水层倾斜方向流动,或在低洼切割处以泉的形式排泄地表。

本次勘察对各钻孔的水位进行观测,未见地下水;勘察区内也未发现泉点等地下水露头;区内人工填土厚度大且松散,渗透性强,地表水极易下渗,将汇集在原始地形相对低洼的地带,形成潜水,但水量有限。

总体而言,勘察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较水贫乏。

1.5.6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场地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拟建场地四周污水采用管道排放,根据地区经验该类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性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性。

由表3.2-2统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判定场区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均具微腐蚀性。

1.5.7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

通过地面调查,区内未发现如滑坡、崩塌、断层、泥石流、构造破碎带、塌陷、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

在拟建场地内,经钻探揭露岩石层位连续稳定,无地下洞穴、破碎带、软弱夹层分布。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93号令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渝建发[2014]16号

4、《建筑工程预防高处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文

5、《关于加强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建发[2011]95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施工安全的规定》(渝建安发[2003]21号)

7、《关于深刻汲取大渡口区“6.2”人工挖孔桩中毒窒息事故教训深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的紧急通知》(渝建〔2017〕286号文)

8、《关于进一步深化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安〔2016〕22号)

2.2标准、规范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8、《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9、《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3720-2011

11、《建筑工人安全操作规程》DBJ50/T-155-2012

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3、《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2009

1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2.3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1、地勘报告

2、工程施工图纸

3、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布署

由于本工程挖孔桩位于斜坡上,由于场地形地貌限制,先根据地貌对桩所在位置进行挖填找平,尽量减少挡土板支设高度。

对现状边坡坡脚进行反压稳定后方可进行支护桩开挖。

针对斜坡上的挖孔桩,遵循“先治坡,后开挖”的原则。

2、施工顺序

根据地形条件和设计要求,抗滑桩采用跳桩施工,第一批次施工奇数编号的14根桩,第二批次施工偶数编号的14根桩,人工挖孔每天的进度指标控制1m/天.孔,具体每批施工顺序见平面图。

3、施工进度计划(暂定从8月1日开始)

序号

项目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备注

1

施工准备

2017.7.25

2017.7.31

2

定位及防护

2017.8.1

2017.8.4

3

提升井架搭设

2017.8.1

2017.8.4

4

第一批次桩孔开挖土石方

2017.8.5

2017.8.22

5

第一批次桩孔护壁施工

2017.8.5

2017.8.15

6

第一批桩孔验收

2017.8.23

2017.8.23

7

第一批次钢筋笼吊装、浇桩芯砼

2017.8.23

2017.8.25

8

第二批次桩孔开挖土石方

2017.8.26

2017.9.12

9

第二批次桩孔护壁施工

2017.8.26

2017.9.5

10

第二批次桩孔验收

2017.9.12

2017.9.12

11

第二批次钢筋笼吊装、浇桩芯砼

2017.9.12

2017.9.15

12

桩基检测

2017.9.20

2017.9.20

3.2材料计划

主要施工用材料计划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1

钢管

φ48*3.0

3500m

提升架、防护架

2

扣件

1.2万个

提升架、防护架

3

九夹板

0.915×1.83m

120㎡

提升架、防护架

4

木枋

3.5×8.5cm×3m

500根

提升架、防护架

5

竹跳板

0.25×2.5

300块

桩口、防护架

6

钢筋爬梯

φ25mm,3米

45具

人员上下

7

碎石

5-25mm

30m3

护壁

8

水泥

42.5#硅酸盐

20t

护壁

9

钢材

φ10

5t

护壁

10

安全网

1.8×6米

50床

防护

11

安全带

20根

人员

12

安全帽

50顶

人员

13

防坠器

20m

14个

人员上下

14

配电箱

14个

临时用电

15

绝缘手套

14双

16

绝缘鞋

14双

17

送风管

φ50PVC管

据实

送风

18

3.3设备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1

挖掘机

现代209

1台

运输土石方

2

自卸汽车

农用车3T

3辆

运输土石方

3

空压机

10m3/min

5台

土层用

4

水钻

7655型

14台

钻岩石用

6

潜水泵

1.1kW

7台

抽水

7

鼓风机

180W

14台

送风

8

卷扬机

1t

14台

提升土石方

9

滑轮

1t

14台

提升土石方

10

汽车起重机

QY40B

1台

吊装钢筋

11

钢筋切断机

GJ5-40

1台

加工钢筋

12

钢筋弯曲机

WJ40-1

1台

加工钢筋

13

电弧焊机

10Kw

2台

焊接钢筋

14

振捣器

1.1kW

6台

振捣混凝土

15

气体检测仪

ZX21

3套

检测

16

通讯设备

14套

上下保持联络用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5.1技术参数

序号

施工阶段

或部位

技术参数

1

施工准备

排水沟:

上宽300mm,下宽300mm,高度300mm-420mm,纵坡0.3%。

锁口采用混凝土,宽度为400,高度为300mm。

反压回填的范围为Z1-Z15桩,长度约70m,反压回填材料采用平基挖出的土石方,反压宽度3米,坡度1:

1,高度6米。

反压至冠梁底标高(253.4m)。

2

提升架

每桩长*宽*高为3m*2m*3.5m,最大提升重量不大于4kN,主横梁采用2φ48.3*3.0钢管。

3

开挖

开挖高度不大于1m,石方最大尺寸φ*H不大于0.6m*0.5m;深度达到5m时开始送风。

4

护壁

C30混凝土,上护壁厚度250mm,下护壁厚度200mm,坍落度按不大于120mm控制,拆模强度不小于1.2MPa。

护壁钢筋φ10。

5

钢筋安装

抗滑桩钢筋直径Φ28,截面大,钢筋笼重量大,将二三排筋在孔内绑扎,起吊重量控制3.3吨。

6

汽车起重机

工作幅度10m,臂长35m,起重量7.7吨;

工作幅度12m,臂长35m,起重量6.6吨

5.2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1、抗滑桩总工艺流程: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进行施工。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实际地层、拟采用人工挖土和水钻的施工方法,钢筋砼护壁(土层),卷扬机提升出碴,吊车吊装放钢筋笼。

臂架泵浇筑混凝土。

 

2、人工挖孔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定位及防护→提升架搭设→桩基开挖与土石提升→护壁施工→终孔检查→桩钢筋笼安装→桩芯混凝土浇筑

5.3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在正式施工前,应具备以下工程资料。

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必要的地下水位资料;施工图纸;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孔桩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桩基钢筋混凝土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

2、施工前要制定周详的质量管理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在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制定不良天气(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3、进行场地平整。

在桩位处用挖掘机对桩位(项目部测量班进行初放样)处进行场地平整,搭设支架,必要时支设挡土板,挡土板高度按实。

场地大小要满足施工的需要,大致平整,注意保持排水坡度,通往墩位处的施工便道畅通。

4、警示标志:

在施工范围内外设置安全警示牌、警示红灯。

5、截水沟:

根据测量放线所确定的位置,在距离桩孔边线1000mm处,设置300×300排水沟,将孔内的水150mm的PVC管子就近接入场外临时排水管网。

6、反压回填的范围为Z1-Z15桩,长度约55m,反压回填材料采用平基挖出的土石方,反压宽度5米,坡度1:

1,高度6米。

反压至冠梁底标高(253.4m)。

7、第一批桩间隔施工奇数编号的桩,第二批桩施工偶数编号的桩。

8、护壁砼材料准备:

水泥42.5、砂为特细砂、碎石5-10mm,配合比(重量比):

1:

0.88:

3.08:

0.47。

9、抗滑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塔吊未施工,采用8吨吊车进行材料的上下车、材料吊运。

二、定位及防护

1、项目部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桩位中心,测量放样坚持“测量双检制”,即自检、互检,保证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开挖前,按桩中心向四周引出控制护桩,护桩应埋设在不易破坏,不影响施工的地方,并在周围用混凝土保护。

2、由于本工程挖孔桩位于斜坡上,由于场地形地貌限制,先根据地貌对桩所在位置进行挖填找平,尽量减少挡土板支设高度。

现状边坡坡脚进行反压稳定后方可进行支护桩开挖。

按图示搭设支模架。

 

3、各桩位现状及防护的搭设示意图

Z1-Z5桩位的现状地貌图

Z1-Z5桩位于边坡中部,坡脚局部是原排水沟形成的淤泥。

Z6-Z11桩位现状地貌图

Z6-Z11桩处于破碎岩层上,在挖此段人工挖孔桩时,为保证安全,上部破碎岩层段也必须关模浇筑护壁。

Z12-Z15桩位现状地貌图

Z12-Z15桩位于斜坡的中下部,坡面高差较大,约12m,反压高度适当提高。

Z16-Z28桩位现状地貌图

Z16-Z28桩大部分位于坡脚以外,在坡脚处设档板防护,个别位于斜坡岩层上的桩可进行削坡处理后挡设挡板防护。

4、平整桩位场地后浇筑锁口梁,锁口梁应配钢筋并与护壁钢筋连接,锁口梁与其下第一节护壁钢筋要预留钢筋可靠连接。

5、挖孔过程中每次护壁施工前必须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垂直度,保证桩身的质量;下一节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砼终凝并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并且要先挖桩芯部位,后挖四周护壁部位。

Z1-Z12桩待下挖完成3-4节护壁后,内外关模浇筑锁口梁以上的护壁砼及上部锁口梁。

6、当井台施工完成后,将标高引到井台上,用以控制桩底标高。

复核桩中心位置,如果出现偏差,必须在第一节时进行调整,保证第一节的位置准确,以保证桩的位置准确。

7、临边布置、临边防护、孔口覆盖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围护措施。

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

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5m范围内,砼围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

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

成孔后孔口临边搭设1.2m高钢管架进行围护,并设置警戒标识、标牌。

孔口用旧木枋和竹胶板钉好按双块进行覆盖。

在不进行开挖时段内覆盖,以免人与物件坠落。

三、提升架搭设

1、架体搭设:

架体地面应作硬化处理,按长*宽*高为2.3m*1.7m*3.5m搭设提升架体,四大角各1根立杆,长向增加两根立杆,立杆顶部四周设置水平杆,立杆1/2高度处四周设置水平杆,立杆底部四周设置扫地杆。

剪刀撑除土石外出方不设外,其他三方均应设置。

2、主横梁安装:

主横梁采用2φ48*3.0钢管。

受力跨度为0.5m,支撑主横梁的斜杆每侧2根,中间与水平杆连接,底部支撑在岩面或硬化的地面上。

3、定滑轮安装:

1t的定滑轮与主横梁采用φ8.7mm钢丝绳(结构为6*37,最小破断拉力为33.4kN)。

4、卷扬机安装:

1t的卷扬机与架体的扫地杆固定,由于此处受力为1/2起吊重量,所以应在扫地杆上再增加1根水平杆,同时对卷扬机进行锚固。

四、桩基开挖与土石方提升

1、桩孔开挖

人工挖孔桩跳桩间隔分节开挖。

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岩质硬,采用水钻、风镐破碎开挖。

往下施工时以每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1m。

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必须加设牢固支撑。

每次开挖不超过1m,在开挖过程遇到松次石,则采用风镐凿岩;如果遇到硬石(天然抗压强度≥4Mpa),则采用小型钻机(水钻)在孔周圈钻孔后人工破碎凿除(钻孔深度为620mm)。

石方最大尺寸φ*H不大于0.6m*0.5m。

弃土位置距离桩孔边缘1.2米以外,弃土堆高度不大于1.0m。

2、土石提升:

土方、松次石破碎后采用直径40cm,深度50cm皮箩筐吊运弃渣,并利用14号铁丝加固,装运弃渣不能超过桶深度的2/3;坚石采用裸吊时,应另设专门的捆绑用不小于φ11mm钢丝绳,最大提升重量不大于4.5kN。

在起吊渣土时人员必须爬出孔内,避免坠物伤人。

3、送风:

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5m时,开工前应用鼓风机或空压机接管到孔底向孔内送风,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

孔下人员在开挖过程中,送风配备应保证接管至孔内操作面连续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换气不能间断),并且送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

孔深达到8m时开始连续送风。

4、孔内防护:

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孔内禁止吸烟。

吊桶作一个特制的盖,上下垂直运输时将盖盖上。

并随时检查吊钩和钢丝绳的安全可靠性。

孔内作业人员,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脚踩凸缘上下桩孔。

必须使用安全爬梯并加设保险绳上下。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或钢丝、麻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

桩孔挖至5米以下时,应在孔底面以上2.0米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防护罩,防护罩可用钢(木)板或密眼钢筋(丝)网做成300~400mm宽;在吊桶上下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防护罩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若遇起吊大块石时,孔内作业人员应全部撤离至地面后才能起吊;

5、孔桩挖至深度超过8m,孔上作业人员与孔内作业人员应采用性能好的无线通讯设备(对讲机)或摇铃,随时保持联络。

如发现孔内作业人员有异常应及时叫孔内人员回到孔上休息。

孔下作业人员每工作2小时应轮换一次,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6m时每工作1小时应轮换一次。

6、孔内电缆、电线必须采用护套等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孔内照明必须用12V以下安全矿灯。

孔内操作工应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

7、孔内抽水采用绝缘好的高扬程深水泵。

高扬程深水泵的电机不在水里,而管不导电,是比较安全的。

五、护壁施工

1、挖孔过程中每次护壁施工前必须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垂直度,保证桩身的质量;下一节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砼终凝并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并且要先挖桩芯部位,后挖四周护壁部位。

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远离孔口,不堆放在孔口周边2米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2、为了施工安全,挖孔护壁采用C35钢筋砼结构,每掘进1.0米(若遇软弱层易塌方部位可根据模板规格减短进尺),及时进行护壁处理;

3、施工护壁的程序是: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安设护壁钢筋,为方便下节护壁的连接,纵向钢筋埋入土中约15cm,箍筋连接牢固,使其形成整体受力。

在锚索设计位置设法避开钢筋,以减小锚索钻孔的难度。

经检查验收后安装护壁模板,然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然后浇注护壁砼,上下护壁间应搭接50mm,且用25的钢筋或小型振动棒进行振捣以保证护壁砼的密实度,浇筑护壁砼要四周同时均匀浇注,以防护壁模板位移。

当砼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为24小时)后拆模,拆模后进行校正,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正,直至合格。

依次循环类推进行挖孔施工;护壁混凝土的灌注,上下节必须连成整体,保证孔壁的稳固程度。

4、钢筋混凝土护壁应当连续设置,护壁钢筋应当连续,下送混凝土时做到对称和四周均匀捣固,防止模板偏移。

施工中,随时检查护壁受力情况,如发生护壁开裂、错位、孔下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待加固处理后方可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