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2030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docx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谭用发在无为县村支书培训班上的讲话)

2006年11月22日

同志们:

  我曾在村里,当时叫生产大队担任过一年团支部书记,两年会计,也算是一名老村干了.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感到很亲切很兴奋.下面,我想以一位老村干的名义,和大家谈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供的组织保障。

  近几年,村级组织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

通过依法按章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开展农村“小学教”等活动,使一批贫困村、后进村得到转化,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普遍提高,作风明显改善;通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涌现出一批“五个好”村党组织。

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发挥,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

突出的有三点。

  第一,党员队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农村党员结构和整体素质呈现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的倾向。

而且发展党员很难,党员队伍青黄不接,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非常严峻。

就我们无为县来看,全县党员55712人,55岁以上的25698人,占46%,党员年龄严重老化,结构不合理,缺乏生机和活力。

我们在一次调研时发现,有个村108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的党员68人,平均年龄70岁,60岁以下的40人,平均年龄55岁。

有人说,农村党员都是胡子长的、拄着棍扶着墙的,开个党员会来了七个党员,一数总共八颗牙。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足以说明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全市建制村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5%,党员队伍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慢,政策理论水平较低,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闯市场的能力比较弱。

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发误工补贴才参加党员大会,甚至长期不缴党费,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第二,村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村干部普遍存在文化程度、科技素质、致富能力偏低和年龄偏高的“三低一高”问题。

2005年,全市1523个村级党组织换届后,5134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82人,初中以下文化的2683人,占52.2%,甚至还有288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岁,35岁以下的只有678人,56岁以上的仍有414人。

我们无为县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3%。

一些村干部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在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中,工作只是一味应付。

思想和行动几乎还完全停留在行政命令那种思维、那种方式上。

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一些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

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村级党组织中,战斗力强的占十分之一左右,中间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余的基本上都处于软弱涣散的状态。

当然,参加今天培训的同志大都是来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你们的素质是高的,你们是基层党组织书记中的佼佼者,因而你们对这方面的问题感受也许还不多。

  第三,村干部队伍不稳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我们这些长期坐机关的同志的脑海里,总以为农村免除农业税后,村干部不再向农民要钱要粮,积极性会更高了。

尤其是在去年村“两委”换届期间,当看到一些反映贿选问题的来信时,更加深了“村干部的岗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印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前不久,我们在农村调研,几位乡镇党委书记告诉我们,他们现在最怕见到的是村干部的辞职报告,最为担心的是村干部队伍人心涣散,后继乏人,村级工作难以支撑。

近些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村干部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辞职务工经商的村干部正在增多。

有个镇近两年先后有18名村干部提出辞职,占全镇村干部的15%以上。

有位土地革命时期就参加工作对“三农”问题一直很为关注的老干部动情地说:

“村干部队伍的不稳定现象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引起村干部队伍人心不稳、人员流失以及后备干部乏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待遇低。

应该说,经过群众直接选举产生的村干部,都是当地一些威信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人。

而他们的工作报酬,现在不但与当地从事个体私营企业经营的村民没法比,比外出务工村民的收入也低得多。

在我们这里,村干部年均报酬4000元左右,有的还难以全部拿到手。

而外出务工村民的年均收入则在8000元上下,是村干部报酬的二倍。

与乡镇干部相比,村干部的报酬更低。

我们在居巢区黄麓镇调研时,当即将镇村两级干部的报酬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该镇共有村干部80名,2005年人均月报酬320元。

镇公务员27名,2005年人均月报酬1334.5元,是村干部的四倍多。

和县有一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的村,今年年初,村里的一名党支部副书记就是迫于家庭经济上的困难,辞职外出打工去了。

临走前,他含着眼泪对其他村干部说:

“其实我并不想走。

但孩子要上学,家里的房子要翻修,再不出去挣点钱,这个家真的是难以撑得下去了。

”我们在这个村调研时,也将村干部的报酬计算了一下。

该村村干部人均月报酬347元,除去电话、交通等费用后,每月真正能进家的钱只在250元左右。

这个村“两委”班子中还有一位男同志是靠爱人在外打工挣钱供孩子上大学的。

现在,社会上有种声音,说家庭生活困难的村干部都是一些没本事致富的人。

对于这一点我们实不敢苟同。

因为确有一些村干部把整个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很少或根本无法去顾及家里的生产经营。

不加分析地说他们没本事致富,起码是不客观的。

在村干部的社会保障上,有些地方以前采取“各方凑,一起抬”的方法为村干部购买了商业保险,但多半也是“一个将军一道令,领导换届就走样”,此类保险并无多少保障。

一些年老村干部退下来后,欠佳的晚年生活对年轻村干部的影响是不小的。

人民日报曾刊登了河南省杞县四位退休老村支书的一封来信。

信中说他们这批“为解放战争流过血,为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集体化出过力,任劳任怨、辛苦一生的老‘村官’,现在家境都很贫寒,困难很多,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多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不要让年轻一代的‘村官’寒心”。

此信引起了很多村干部的共鸣。

“政治上没奔头,经济上没干头,退下来没靠头”的现实反差,是眼下导致一些村干部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二是任务重。

有人说,农村改革已把村干部改得没有多少事可干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忙家里的事。

此话是不符合实际的。

熟悉农村情况的同志都知道,农村很多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破难阶段。

从工作量看,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干部要钱要粮的事是少了,但他们在生产和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务却在大量增加。

他们不但对上面下达布置的各项任务要去具体安排和落实,对名目繁多的会议、检查要去参加和接待,而且对下面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要求要去解决,对类似邻里纠纷、家庭不和的大事小事要去调理。

特别是一些已进行了并村的地方,随着村级规模的扩大和村干部职数的减少,他们肩负的任务更为繁重。

可以说,在我们整个干部队伍中,真正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的是村干部。

从工作难度看,农村不仅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在不断发生,过去沉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凸现,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大都汇集在村一级。

不论这些矛盾和问题是由哪方面原因引起的,现在直面群众的是村干部,他们的工作比以前更具体更复杂更难做了。

有时为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村干部们甚至连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

我市被司法部追授为“模范人民调解员”的乌江镇黄坝村原村党支部书记、村调解委员会主任曹发贵同志就是在调解一起民间纠纷时,惨遭歹徒袭击,不幸以身殉职的。

  三是压力大。

村干部工作中的最大压力是对一些群众难以接受的工作任务的完成。

当上面一些单位和部门制定的政策、下达的任务脱离了基层实际,群众在执行中存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当上面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的要求与下面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或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下发的文件相互“打架”时,最为犯难的是村干部。

不干,上面压;干,下面怨。

有的村干部戏说自己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一些群众对我们村干部的基本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农民说:

“有田有粮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

  在很多地方,工作上最让村干部犯愁的还是村级债务。

全市有近90%的村负债。

截止去年上半年,全市村级债务5.89个亿,村均负债36.6万元,多的村负债在百万元以上。

我们无为县并村后,村均负债86万元,最多的村负债250万元。

由于村级债务大都是民间借贷,村干部是直接经手人,一些债主整天跟在村干部屁股后面讨债。

逢年过节,不少村干部为躲债,弄得连家也不敢回。

因债务村干部被告上法庭甚至拘留的事已开始发生。

有的村干部说:

“每想到村里的债务,脊梁筋便感到阵阵发凉”。

村干部精神上的最大压力是外界对他们的不信任。

近几年,有的部门向农民发放钱物,明确提出村干部不得经手。

调研中,一位群众向我们说了这样一件事。

他为到镇上领取一笔34元的粮食补贴款,来回用了半天时间,花了10元路费,钱领回后又立即到村里缴了水电费。

这位群众很生气,认为是村里怕麻烦,不愿一把结账,让他们跑来跑去,枉费功夫白花钱。

最近,有家刊物登了这样一条消息,“为防范村干部乱盖公章”,有个镇将62个村的公章收了上来,全面实行了“村章镇管”。

我们有的村干部说:

“把这些东西都收了,我们倒也省心,只是这样做真不知群众在怎么看我们”。

一些新闻媒体对村干部的片面宣传,更加剧了社会对村干部的不信任。

舆论宣传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受挫后曾这样慨叹到:

“三份不友好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

”今年春上,半月谈以《透视村干部变“村霸”现象》为题,将几个省近几年发生的几起村干部作风霸道、滥用职权的案件凑在一起进行报道并加以点评,虽然说的都是事实,但以这种方式进行宣染,让不了解农村整体情况的人看后,很难在思想上不产生一种“如今的村干部真是坏透了”的感觉。

有位村干部感言:

以前当了村干部,连亲戚朋友都感到脸上有光。

可现在他们到外面去,最怕别人介绍自己是村干部。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是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

”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我想分三个层次来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第一个层次,作为上级党政部门、领导机关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我们认为,作为上级领导部门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立足基层而不拘泥于基层,跳出基层抓基层。

具体是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要把强化村干部队伍放在加强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大格局中统一谋划

  村干部虽不是国家公务员,但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责任却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如果把我们的干部队伍喻为是一道大堤的话,那么村干部便是这道大堤的基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自然界的防洪大堤一旦出现“堤基松软,堤坡滑塌”等险情,排险的方法通常都是把“强基固体”与“削坡减载”等措施结合起来进行。

解决干部队伍中的问题,同样需要树立“强基固体”综合治理的理念,注重把强化村干部队伍放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强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大格局中统一进行谋划和实施。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扩大选任村干部的视野。

一是要立足乡土,着力在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知青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

认真总结推广“两推一选”村干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村级民主选举程序,鼓励农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参与村干部的竞选。

二是要“开门纳贤”,着力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和引导机关干部、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到村里锻炼和任职。

我省从2002年开始,分两批选派了9000名机关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实践证明,国家干部到村任职,不受血缘地缘关系的影响,工作比较超脱,容易打开局面,不但加强了村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开展,也使选派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其次,要丰富内容,注重实效,切实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在素质和作风上的确还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加强教育培训,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华西村在老书记吴仁宝的提议下,计划从今年开始,用五年时间,为全国义务培训5万名村支书,很多村干部为此感到兴奋不已。

一个村尚有如此的境界和行动,作为农村各级党委政府更应倍加重视此项工作,坚持把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到整个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划中来,认真建立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内容单一、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积极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实地考察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活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三,要顺应规律,创新机制,大力拓展干部上下流动的渠道。

一是认真建立和完善选拔优秀村干部中进入乡镇公务员和担任乡镇领导制度。

中央曾明确要求“把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录用乡镇干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我们应切实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认真研究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的问题。

有的同志说,一个市、一个县,每年或每几年那怕只在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几名公务员、提拔几名村干部,对整个村干部来说,都将是一个大的鼓舞和鞭策,因为这是政治上关心村干部的具体体现,也是使用干部的一种正确导向。

二是认真建立和完善国家干部到村任职锻炼制度。

现在,凡是公务员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都把在基层锻炼作为公务员晋级升职的必备条件。

前些年,我们有些地方在机关干部的晋级升职上也作过这方面的硬性规定,但真正坚持执行的还不多,从而致使一些年轻干部宁肯在机关慢等苦熬也不愿到基层经受锻炼。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基层是最能培养和锻炼人才的地方,现今在地方工作的领导同志,有不少都曾在村里工作过。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定要让干部上下流动起来,使基层真正成为培养锻炼优秀人才的摇篮。

  二、要把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放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统一考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稳定和强化村干部队伍,同样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只要求村干部尽心尽力干事,而不考虑他们的物质待遇和生活困难是不现实的。

说句最俗气的话,村干部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也得要养家糊口。

如果他们连基本的家庭生活都难以维持,要他们珍惜岗位、安心工作是很难的。

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客观上要求适度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使村干部的付出与他们的收入尽可能地相一致起来。

这方面当前要着重研究解决好两个问题。

  其一,要认真研究解决好村干部报酬待遇落实以及正常增长机制的问题。

我们在农村调研时,不少同志都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在逐年提高,乡镇干部的工资在不断增加,农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扬,村干部的报酬如果一成不变,老是停留在前些年确定的标准上明显不够妥当。

当问及村干部的报酬放在什么水准上为宜,他们说总体上不能低于当地外出打工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并提出要将村干部的报酬与他们的工作绩效真正挂起钩来,让干得好的拿得更多一些。

同时,对业绩突出的村干部给予重奖。

为使村干部的报酬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他们还希望中央进一步加大这方面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比较稳定和完备的村干部报酬发放制度。

  其二,要认真研究解决好村干部的社会保障问题。

坚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退下来的村干部,经济上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尽力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

《增广贤文》里有句话,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

我们现在在台上,许多事都好办些。

但我们毕竟也有年老退下来的时候,后来的人到时如果对我们的困难视而不见,不管不问,我们将是一种什么心情?

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多体察那些退下来老村干的疾苦,经常上他们家去看看、问问,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想一下子拿出很多资金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不现实,但一定要有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诚意和措施。

最近湖北省枣阳市决定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为全市连续任职达20年以上的退职村级主职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生活费用,虽然荫及的面不算大,但在村干部中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三、要把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放在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统一运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坚持从多方面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为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之举。

一是要切实提高农村工作的决策水平。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切忌仅以极少数典型案例推论或决断面上的工作,搞“一刀切”。

特别是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出台文件、布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下情,既不能僵化教条,脱离实际,让下面无法落实;又不能朝令夕改,变化多端,使下面无所适从;更不能政出多门,相互矛盾,叫下面左右为难。

同时,要防止国家政策部门化,让中央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实惠在一些部门“文件”的运行中给“跑、冒、滴、漏”掉了,使下面的工作难以动作。

二是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转变领导作风。

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一些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流于形式的检查评比、装点门面的“路边花瓶”要坚决予以制止和取缔,使村干部能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群众最渴望办的事情上。

三是要切实相信和依靠村干部。

解决村级事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关键还是要坚持从推进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强化群众监督、严明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农村很多事,最终要靠村一级去组织落实,工作中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村干部,必须坚持村为主的原则,撇开这两点,任何“越俎代庖”的做法都将是难以持久和获得实效的。

四是要切实关心和爱护村干部。

县乡干部要加强同村干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村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干部。

对村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倾向,要严加教育和管理,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理的处理,努力保持村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对一些打击报复村干部的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旗帜鲜明地维护村干部的正当权益。

五是要切实加大对村干部的正面宣传。

我国有几十万个村委会,几百万名村干部,若要他们个个都不出一点问题是不可能的。

新闻媒体在对少数腐败堕落的村干部进行曝光时,应把握有度,切忌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刻意炒作。

要坚持多从正面宣传村干部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和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努力塑造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第二个层次,村级党组织如何卓有成效地强化自身建设。

我们认为当前应突出抓好三点:

  一、要认真建立加强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要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只有源源不断地为党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党执政才能长远。

因此一定要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党员发展工作。

当前,尤其要自觉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党员流动性增强的趋势,做到人员流动到哪里,发展党员的工作就做到哪里,积极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改善党员队伍的现状,才能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居巢区烔炀镇大程村党总支2003年依托上海市一家实业公司成立了流动党支部,近两年已在这里发展了5名党员。

该村党总支书记高兴地对我们说,流动党支部建立后,村里不仅一些外出党员在外面有了一个“家”,而且党员队伍老化、后备干部不足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解决。

要积极在农村流动党员中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激励他们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致富,把在外面了解到的信息、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创业发展。

无为县赫店镇积极引导和发挥驻外党支部、流动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驻北京京安流动支部党员刘德政、刘德昌兄弟俩捐款17、5万元,党员刘德将捐款25万元,修通二埠至刘咀水泥路,驻京支部党员许德宝、钱扬茂捐款27万元修谢岗路。

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镇流动党员共捐款40多万元,结合村村通工程,目前赫店镇修村级水泥路二十余公里,为赫店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不断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通过“有职挂无职、无职挂群众”,进一步激发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使农村党员无职上岗,有位有为,成为宣传政策、遵纪守法、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要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继续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坚持一手抓党员和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一手抓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着力在“带”字上做文章,健全帮带机制,强化“帮带”措施,积极组织开展大户带动、项目带动、基地带动、协会带动,努力实现“双带”目标,真正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

  要积极推行和兑现村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

承诺,用我们农村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赌咒发誓,你公开承诺了,就要积极兑现,否则就会失去信用,老百姓就不会听你的。

村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行整改承诺制的成功做法,围绕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每年年初党组织要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承诺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党员要就如何发挥作用向党组织和群众作出承诺,承诺要具体实在,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要狠抓承诺兑现,并将承诺兑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

  二、要认真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说句实在话,我们有不少同志对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认识还不高。

在刚推进村民自治时,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村书记、主任感到不适应,有的为村中事务到底该由谁说了算,争得不可开交,导致村“两委”关系闹得很僵,互不买帐,严重影响了村级工作的开展。

有一个村,书记、主任各拉一伙人对着干,书记拿一个公章,主任办不了事,就又刻一个公章,外出办事各用各的。

还有一个村,村主任想,我是村里老百姓选上来的,我当上村委会主任以后,村里的事就得归我管了。

你书记是党员选的,你就把那几个党员管好就行了。

结果村委会主任上任第二天就用大喇叭喊,我代表村委会把村党支部书记给免了。

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目前,在村民自治,尤其是在村务公开上,仍还存有不少问题。

有位镇党委副书记如是说,他们镇30个村,真正实行村务公开的12个村,不敢公开的6个村,其余的是半遮半掩。

之所以不愿公开,害怕民主,究其原因,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自身能力不足,担心控制不了局面,出于保位子的心态,不愿发动群众,推进民主;二是认为现在的村民素质不高,刁民居多,或只强调权利,不尽义务,或只要民主,不要法制,因此认为在农村推进民主超前了;三是有的自己屁股底下不干净,不敢公开,不敢民主。

民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大量实践证明,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中办下发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村务民主决策,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