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623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docx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

《森林法》贯彻执行及林长制工作汇报

text!

important;">一、贯彻执行《森林法》情况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疫情期间全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全国人大《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宣传。

重点围绕3家野生动物养殖场监管防控,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通告》600份,联合区总工会、共青团区委员会、区妇联印发“远离野味健康饮食”倡议书500份,与养殖场签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承诺书3份。

二是加强森林宣防火传教育。

防火期区电视台滚动播放区政府“禁火令”“五个严禁”等通告,出动宣传车200余台次,更新宣传牌50余块、宣传横幅200余幅,发放禁火令1000余份、“一封信”2万余份,发送手机短信10000余条,进村入户宣传3000余户。

三是开展新《森林法》宣传。

《森林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为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森林法》施行以来,我区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有力措施,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政务信息公开栏开辟新修订森林法系列解读,举办学习班,结合平时工作,开展送法下乡、进企业、村(社区)活动,营造全民知法懂法、爱林护林的良好氛围,以“林长制”为抓手,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确保《森林法》落地生根。

(二)着力推进城乡绿化。

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各级林长高度重视,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提出按照一地一策、一村一方案、一乡镇(街道)一系统,实行挂图作战。

为做好疫情防控和植树造林“两不误”,全区采取分单位分批次分地点开展“绿化龙山凤水,共享怡人”主题义务植树活动,切实做到不扎堆,不聚集。

各乡镇(街道)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乡村绿化、道路绿化等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据统计,完成营造林3.21万亩。

其中:

林业重点工程造林1623.5亩(长江岸线15公里范围内建新绿375亩)、封山育林19500亩、森林抚育11000亩;

全区参加义务植树6.4万人次,植树24.2余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新建义务植树基地8个,面积达800余亩;

“青山白化”专项治理补植提质1515亩;

通过“封、改、造”等方式,全区“一山一策”完成5432亩;

通过“扩、改、提”发展主导产业7751亩;

道路绿化137.2公里;

河流绿化13.9公里;

建成区绿化564.2亩;

7个美丽乡村绿化52.58亩。

(三)坚持狠抓森林防火。

一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火“防打保”责任制。

落实“六级包保”责任制,启动区、乡、村、护林员四级联防。

二是强化指挥调度。

启动区级智慧平台,实行人防技防结合,成立由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林业局组成的森林防灭火综合执法队,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宣传、队伍建设、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和重点区域销售经营烟花爆竹、祭祀用品、塑料花情况。

三是是严抓火源管控。

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纸,祭祀池一律封闭(拆除)。

四是加大打击力度。

打击违规野外用火和破坏坟前绿化行为,先后打击处理违规野外用火2人,人为破坏坟前绿化行为2人,并及时在区新闻媒体曝光。

六是强化应急准备。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xxx-xxx防灭火行动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检修防火器材,对区、乡、村三级防火队伍开展培训演练,全区春季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

(四)全力防控松材线虫病。

全面完成xxx-xxx年松材线虫病防治任务827.8亩,清理病(枯)死树385株,采用破碎、焚烧、钢丝网罩等方式就地除害处理,并顺利通过市级第三方验收。

加强日常监测,组织春季松材线虫病普查,据统计,全区共发现枯死树71株,面积990亩。

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实施挂设诱捕器60个诱杀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切实做好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坚决遏制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蔓延扩散趋势。

(五)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严格规范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上半年共办理采伐证10份,采伐蓄积497.89立方米,办理永久征占用林地2起,林地面积0.4331公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起。

完成区“十四五”期间年采伐限额编制工作。

完成省林业局下达我区林督查疑似图斑61个、长江经济带即时监测图斑21个的前期初核工作。

完成省林业局反馈的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破罡湖实验区10个人类活动遥感点位进行现场核查。

组织开展全区珍稀野生植物调查。

开展野生动物林业执法检查87次,野生动物养殖场专项督查54次,收缴黄麂、乌栋、珠颈斑鸠、野兔等野生动物死体20只,清理收缴兽夹、索套等非法猎捕工具66件,清理鸟网600余米,救助放飞凤头鹰、夜鹭、领角鸮、鹰鸮等野生动物8只,疫情期间成功破获一起非法猎捕6只黄麂刑事案件。

4月份,我区启动5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在充分征询各乡镇、区直相关部门基础上,并经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务会议多轮汇报会形成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在通过省、市级各二轮专家审查后,为确保我区自然保护地调出、调入保护地斑块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合肥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召开了论证会,修改预案已上报省林业局待第三轮审查。

text!

important;">二、林长制改革工作

(一)治理见成效。

“青山白化”专项治理是全市林长制工作四大示范工程之一,三年任务1500亩。

区坚持疏堵结合、建管并举,做好“减存量增绿量”工作,三年超额完成治理任务xxx亩,“青山白化”植被及景观恢复技术获省级科技成果并立项推广。

“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坚持“三量”整治,减存量。

全区“三沿五区”范围内的坟墓数量共有19524穴,共迁移4797穴(永安高铁240穴、潜江路四期1674穴、虾子山2800穴、芭茅村后山83穴),遮蔽14727穴。

全区“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已投入4000万元,亩均2万元。

控增量。

完善视频监控网络,设立电子监控点197个,组建24人的“青山白化”专项治理执法队伍,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防火、防林木盗采、防私埋乱葬,打击私埋乱葬和扩坟修坟行为。

增绿量。

坚持“包栽、包活、包遮蔽”,对“三沿五区”范围内坟茔集中区域进行规划设计,项目化管理,一体化推进,确保增绿见效。

(二)试点抓示范。

我区启动“一村四企”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市直16个部门联合区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支持解决“一村四企”的建设用地、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水利基础设施等系列问题,增强林业企业发展后劲。

区借“一村四企”林长制改革示范契机,抢抓机遇,突出苗木花卉、鲜果、蔬菜、茶叶等主导产业,按照“区级统筹、乡镇实施、村级服务”的工作原则,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先导、科技指导”为线,带动全区林长制改革,全面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林长制改革示范,“一村四企”供水供电及通讯问题全部解决,申报解决建设用地78亩,完成园区道路建设14.55公里。

近两年,润家生态园完成400亩山场绿化,建成润家欢乐农场,园区建设进度加快,xxx年收入将增加100万元;

戈雨生态园完成林下茶园建设200亩,山楂育苗2亩,投资60万元省财政湿地项目完工,xxx年科技推广项目建设中,年产值增加100万元;

中国秀园连续举办了三届郁金香花展和五一花海欢乐游,形成了三产融合格局,年产值增加200万元;

绿丰园杨梅园完成杨梅全园整枝提质,杨梅育苗1.2万株,发展林下经济200亩,并举办了第四、五、六届杨梅采摘节,年产值增加100万元;

杨亭村完成新扩建茶园170亩,林场制茶改扩建项目完成,花溪茶谷景区建设初具规模,xxx年人均收入将达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0万元。

(三)协作新机制。

5月19日,区检察院驻区林长制办公室检察室挂牌成立,正式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全区通过建立、完善“林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增强涉林行政执法的刚性,强化对林长及相关部门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法律监督,推动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深入推进了我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

目前,我区“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进展顺利,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活动7次,处理乱砍滥伐案件1起(罗岭花园案件),并参与环保与自然保护地督查。

(四)宣传有特色。

全区紧紧围绕“八个一”抓好林长制宣传,即重点地段安装一块公告牌、悬挂一条宣传横幅,致全区市民一封信,全区党员干部签下一份承诺书,每月一次电视媒体宣传,每周发送一次短信、制作一次新媒体宣传、下发一期工作简报(工作动态)等,营造林长制及“青山白化”专项治理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支持参与林长制工作。

xxx年春季,各级新闻媒体对我区林长制工作共有50篇报道,其中国家级4篇,省级32篇,市级14篇,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对我区郁金香花展进行了报道,4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我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报道。

今年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22个兄弟单位前来考察学习。

text!

important;">三、问题及困难

(一)林业融资难的问题。

尽管我区成立了市龙鑫林河投资有限公司,已编制《市区林长制林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虽多次与市农发行对接,目前由于缺少增信担保,仍无实质性进展,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执法队伍问题。

森林公安划转,林业执法队伍薄弱,且纳入市级林长制考核,经与区编办多次协调沟通,由于我区人事编制由市级掌控,目前已满编运行,且在去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林业部门虽得以保留,但没有林业综合执法队伍这一内设机构,林业综合执法队伍机构及编制问题近期难以解决。

text!

important;">四、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新修订《森林法》、《市实施林长制条例》宣传工作。

(二)按照《市区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行动方案》,着力推进我区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的各项工作。

(三)加快林长制项目融资力度,争取农发行林长制项目融资和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专项债项目。

(四)围绕乡村振兴和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好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对接工作,打造“甜柿村”“红栎村”“茶花村”三个特色村。

经过长时间思量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优秀。

推进林长制改革工作汇报

推进林长制改革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xxx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省、市林长制改革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取得明显成效,现将xxx林长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林长制改革推进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完善林长制改革的组织体系。

xxx高度重视林长制改革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林长制改革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县级林长会议、县级林长专题会议等,研究部署xxx贯彻落实省、市林长制改革会议精神,并结合xxx实际,制度出台《xxx建立林长制的工作方案》,明确建立林长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体系、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各乡镇(开发区)、村(社区)严格按照省、市、县三级林长制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林长制工作方案,并逐步将林长制改革推深做实。

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镇(开发区)、行政村(社区)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成立县、乡镇(开发区)林长制办公室,设立三级林长478人,其中县级总林长2人,副总林长2人,县级林长13人;乡镇级林长59人;村级林长404人。

(二)坚持协助联动,明晰林长制改革的责任体系。

xxx为进一步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强化三级联动,部门协同,划清责任边界,明细责任内容,根据xxx森林、湿地资源现状和生态区位状况,一是划分13个县级林长责任区。

分别由13名县委、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县级林长和所在乡镇、行政村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级和村级林长;二是划分29个乡级林长责任区。

分别由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级林长和所在行政村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村级林长;三是除县、乡两级林长责任区外的所以森林、湿地资源设立村级林长。

此外,印发了《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各成员单位承担林长制改革的具体职责。

按照“分级负责、协助联动”原则,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以来,各级林长开展巡林调研活动,诸多影响和制约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发展的问题得以进一步解决,“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已经形成。

(三)坚持规矩意识,健全林长制改革的制度体系。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xxx实际,xxx研究制定了林长制县级会议制度、林长制工作督察制度、林长制县级考核制度、林长制信息公开制度等配套制度,县林长办印发了《xxx林长巡查制度》、《xxx林长制改革“一林一警”责任制度》,全县林长制改革制度体系已基本健全。

(四)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林长制改革的任务体系。

严格按照“扩总量、促质量、增效益”的总体要求,聚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林地面积、林业效益等核心指标,坚守“防控森林火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范破坏林业资源行为”等底线,高质量完成“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

一是聚焦增绿,扩面提质。

坚持工程化造林与社会化造林相结合,成片造林与四旁植树相结合,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积极拓展增绿空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去冬以来,全县各乡镇结合林业生态扶贫,完成造林8699亩,占省市下达任务(6000亩)的145%;完成森林抚育12000亩,占全年任务的100%;新增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和4个省级森林村庄。

二是聚焦护绿,固本强基。

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古树名木保护,严守生态红线;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并全面完成美国白蛾工程化飞机防治工作;坚持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重点林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结合精准扶贫,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200名生态护林员。

三是聚焦用绿,多措并举。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民生、精准扶贫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木材加工、家具制造、苗木培育和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重功能与多种效益,全方位拓宽“用绿”途径。

四是聚焦管绿,守土护源。

进一步加强林业执法,严格林地定额管理,严守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依法查处非法侵占林地行为;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大力宣传,积极推广优良乡土乔木树种,扩大商品用材林资源,不断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

五是聚焦活绿,深化改革。

xxx年,xxx为贯彻落实省林长制改革会议精神和《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的意见》,针对xxx实施的薄壳山核桃基地建设和省县道两侧绿化提升工程,采取“包、保、联”的方式,由县财政包干土地租金和苗木采购费用,中标绿化公司保证造林成活率,经营主体联合有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的社会力量签订经营托管合同,采取投入入股的方式融入社会资本,注入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为切实增强林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林业经营风险,让各类经营主体共享改革发展红利,xxx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对全县502314亩的商品林和23431亩的省级公益林全部进行投保,协助保险公司对因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受损的林木进行定损理赔,xxx年,保险公司共受理森林保险理赔案件50余宗,理赔资金近百万元。

(五)坚持舆论引导,拓展林长制改革的宣传体系。

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xxx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今日头条、工作简报、手机短信、宣传标语和林长制公示牌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

今年以来,在宣传媒体宣传林长制改革工作10余次,编发林长制工作简报2期,全县范围内群发短信1次,树立三级林长公示牌503块,其中县级林长公示牌49块,乡镇级林长公示牌116块,村级林长公示牌338块,并通过扫描公示牌二维码浏览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林长制改革相关信息。

二、林长制改革中存在问题

虽然xxx林长制改革总体上呈现出进展快、步子稳、效果好的工作局面,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技术力量薄弱。

林长制改革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项重要改革,涉及组织、宣传、编办、发改、教体、公安、财政、人社、国土、环保、城管、水利、林业等23家部门和单位,涵盖了全部林业工作,林业部门承担着组织、协调和绝大部分工作的落实任务,但xxx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仅3个,编制共13人,在岗人员仅6人,乡镇也缺少负责林业管理的独立机构,现有人员难以组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专业队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长制改革的整体推进。

(二)林长制改革总体推进力度不大。

xxx虽然出台了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林长制体系,但一些乡镇和单位,对确定的林长职责、目标任务和责任区域的森林资源情况了解不深不透,对责任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开展宣传工作开展的不及时,各乡镇、村还未制定推行林长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三)改革经验不足。

由于林长制改革是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没有前车之鉴,只能自行摸索,势必会在林长制改革过程中走弯路,出错误。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协调解决人员编制不足问题。

建议xxx根据xxx林情现状,协调恢复乡镇林业站建制,增加基层林业站人员编制,同时通过人才引进、招录等方式配齐配足基层林业站和局直事业单位的人员缺口。

二是编制林业保护发展规划。

根据xxx森林资源现状,聘请有资质、有实力的林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县级林长责任区“一林一策”实施方案,制定全县林业发展的近、中、远期规划。

三是进一步优化林业发展环境。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林业发展环境,不折不扣完成林长制“五绿”目标任务,真正把灵璧好山好水保护好,把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好,开辟林业成为全县林农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四是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建议xxx加大对推进林长制改革的监督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纳入xxx对乡镇年度考核范围,并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坚持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肃追责问

责。

我完全被作者的观点打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