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599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早熟葡萄基地扩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早熟葡萄基地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

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

私营企业

企业财务状况:

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截止到2011年9月底,公司净资产总计165.9万元,无银行贷款。

1.1.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1000吨设施早熟葡萄基地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企业目前的种植能力和市场的需求状况,经过对原基地的扩建工程的实施,建成1000吨设施早熟葡萄基地。

以葡萄种植为主体,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旅游服务水平,按照游购娱吃住行六位一体的要求,打造成生产示范、休闲观光的区域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景区。

⑴建立集约化优质葡萄种植基地,设施配套完善,符合铜梁县葡萄原产地域要求,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⑵选育优质葡萄新品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有机栽培技术,建立生态型产业科技园区基础研究开发条件和技术团队。

⑶将自然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推动铜梁县葡萄产业的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有利地推动再就业工程,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⑷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铜梁县葡萄产业创建品牌,形成新技术辐射源和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葡萄产业基地建设模式。

⑸建成一流的观光农业及葡萄文化旅游地。

通过引入最新的种植业技术与设施,高效利用生物资源,展示新种源、新产品,使人们领略田园风光,弘扬葡萄种植文化,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

填补铜梁县葡萄文化旅游的空白,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⑹建立完善的“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园区运行机制。

1.1.3项目建设方案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公司引进欧美早熟葡萄美夏系列新品种及种植技术,全部采用无公害栽培方式,有效利用农家肥,采用生物农药,使种植的葡萄完全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

以现代高科技葡萄种植生产工艺流程为根据,突出观光种植的景观特色及高新技术工厂化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的要求,充分体现农业地域文化内涵,以景观节点、交通廊道为主形成田园化观光网络。

主要分为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优良苗木繁育区、葡萄观光休闲区及风情葡萄园、研发与管理中心。

进入正常生产期规模达到:

鲜食葡萄1000吨,葡萄种苗100万株,生态旅游观光游客1.5万人次,培训农民工500人次。

项目进度安排:

建设期限为5年(2012年1月~2016年12月),分二期建设。

一期(2012.1~2014.10):

是葡萄示范基地启动和重要建设时期,主要进行优良苗木繁育区、鲜食葡萄产业化种植区、观光休闲区、研发与管理中心的建设,同时完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绿化美化工程,并完成核心基地及周边项目区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新打机井5眼,建蓄水、蓄粪池10个,硬化生产道路2公里,衬砌渠道2000米,铺设暗管4000米,架浇灌、灭虫设施电路3000米。

二期(2014.11~2016.12):

主要完成葡萄园区内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无公害、绿色为生产标准,制定无公害葡萄生产标准,在项目区全面推广。

新建科技培训中心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无偿提供栽植葡萄需要的种苗,带动辐射周边发展优质葡萄。

2015年建成葡萄加工厂,推动项目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进一步加强生产、加工研发力度,扩大加工规模,积极拓展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将企业努力建成科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市场营销:

公司根据产品的市场份额,划分销售区域,落实销售任务与指标,定额包干。

建立销售量和回款额与个人收入挂钩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组织管理:

本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组织模式,即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为龙体的项目运作模式,由公司统一把葡萄苗提供给农户,对农户进行统一培训,由农户负责种植,由公司把农户种植的葡萄集中收购,形成具有品牌的商品销售出去,形成供、产、销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1.1.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96.43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375.64万元,资金占用费8.98万元,流动资金211.81万元。

项目所需总资金596.43万元,其中: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5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12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21.43万元。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596.43

 

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375.64

 

1.2

建设期资金占用费

万元

8.98

 

1.3

流动资金

万元

211.81

达产年份

2

销售收入

万元

731.50

各年平均值

3

年总成本

万元

502.49

各年平均值

4

利润总额

万元

229.01

各年平均值 

5

所得税

万元

75.57

各年平均值 

6

投资利润率

%

38.40

 

7

投资利税率

%

38.40

 

8

盈亏平衡点

%

35.48

各年平均值

9

税后投资回收期

5.93

 

10

税后净现值

万元

614.99

Ic=8%

11

税后内部收益率

%

23.42

增量

12

税前净现值

万元

1020.82

Ic=8%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铜府办(2011)27号《2011年全县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工作要点》;

年)》的有关要求;

4、铜农委[2011]1号《铜梁县农业委员会2011工作重点》;

5、建设单位与南城街道办事处西来村签订的合同;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实际情况。

1.3综合评价

建设葡萄示范区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林果产业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的朝阳产业。

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政策,适应全国及重庆地区葡萄种植业新形势,能促进重庆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

该项目建设地点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产品销售的主要目标市场定位在重庆、成都及国内大城市及周边地区,早熟葡萄国内市场供需缺口大,具有竟争优势。

公司与农户签订长期的定单合同,供应有保证。

财务分析表明,本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0.86%,高于同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水平。

经不确定分析和风险分析,项目虽然具有一定风险,但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规避。

经长期市场调查表明,无公害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5~20元左右,而且市场需求越旺盛,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

项目区地处铜梁六赢山南坡经济带,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生态优势。

农业综合生态环境良好,适宜无公害葡萄的生长和发展。

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食品,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综合性强、示范带动作用大。

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立足铜梁独具特色的区域优势,建设以产业化和生态观光型为主体的示范基地,抢占西南地区高档葡萄种植产业的制高点,形成超前性产业化开发优势,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具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为了引导企业大范围的带动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龙头企业加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对于重点龙头带动的生产基地建设等,中央财政继续给予支持,对纳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民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所得,给予优惠。

根据《2011年铜梁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要点》和《2011~2020年铜梁县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的要求。

2015年实现“重庆经济强县、幸福宜居城市、都市农业基地、基础教育高地、共同富裕龙乡、实现全面小康”六大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战略,进一步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协同并进。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进农林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搞活农林产品流通。

建立健全主要农作物或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农膜的科学使用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机械安全操作和节能减排系列标准。

推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建设,发展旅游业,推广旅游示范成果,探索“吃、住、行、游、娱”一体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产业服务标准体系。

2.1.2设施葡萄栽培的优点

2.1.2.1调节市场,延长市场鲜果供应期

以地方政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为引导,采用设施栽培早熟葡萄,可以比同品种露地栽培提前1个月上市。

2.1.2.2避免气象灾害,减少病害

露地葡萄花期往往因降雨、降温、冰雹等灾害等导致坐果不良,受灾严重,又因生育期高温多雨、病害严重,要想种好葡萄难度较大,若改为温室、大棚避雨栽培模式,则改善了葡萄生长环境,提高坐果率,避免或减轻病害发生。

2.1.2.3减轻药物污染,提高果品质量

露地葡萄由于病害重,农药防治频繁,对浆果造成严重污染。

温室、大棚栽培后,病害大为减轻,农药防治大大减少,可以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葡萄消费。

2.1.2.4提高经济效益

设施栽培提早成熟,由于错开上市时间及种植高档优质品种,市场价格较高,每千平方米可产葡萄40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好。

2.1.3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葡萄设施立体栽培是目前最新的栽培技术,通过立体栽培,在有效栽培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铜梁县是全国一百个产粮大县之一,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也逐渐扩大。

2008年公司引进世界领先的早熟葡萄美夏系列品种,经过设施培育于2009年葡萄结果获得成功,每平方米获得20元左右的收入。

是传统种植收入的5倍,引起了当地农民的极大兴趣。

因此,建立设施葡萄立体栽培模式,发挥企业作用,形成优势产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的观念正在逐步转变,更加注重保健化和品位化。

正在向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对无公害水果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市场容量越来越大。

我国葡萄生产以鲜食葡萄为主,产量占世界鲜食葡萄总量的34.7%,世界排名第二,但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特别是有机与绿色葡萄果品,在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

我国的有机与绿色果品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但产品类别及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专门从事有机与绿色果品开发和经营的公司为数不多,因此葡萄种植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本项目主要生产有机与绿色名特优葡萄,根据项目经营策略,实行生产、储运、销售一体化经营,通过保鲜加工延长产品保质期,使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选择和引进最优质鲜食葡萄品种、应用新技术、新设施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区域葡萄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露地栽培葡萄每千平方米收入8000元左右,大棚葡萄每千平方米收入15000元左右,通过引入最新的温室设施种植技术,高效利用生物资源,每千平方米收入20000元以上。

可以说,此项目是农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选。

同时,葡萄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的就业空间。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通过职业培训或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和城市劳动者一体化的步伐。

三是实现资源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铜梁县是粮食种植大县,传统的农业种植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建设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质量和效益,是提高农业生产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有利于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实施本项目,有利于引入现代农业开发机制,推动当地农村与大市场接轨,创造出农业的高产值、高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探索一条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的新路子。

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和推动先进农业生产枝术,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

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为区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对现有农田进行改造,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引进优良品种,扩大栽植面积,增加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建成后将形成大面积的葡萄园和景观绿地,通过场地绿化、道路绿化、渠道绿化生态林带等生态建设,将形成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既能取得巨大的产业化示范辐射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也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改善区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符合森林重庆的发展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生态型农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根据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和试验表明,森林草地等绿色植被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降低气温、增加大气负离子含量等多种功效。

1公顷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吨左右,释放氧气0.7吨,并能吸收消化许多有毒气体。

森林、草地等绿色植被景观是当今社会人类追求生态观光旅游、回归自然的一种新趋势,对人们陶冶性情、缓解社会生存压力、增进人际关系和交流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项目运用现代生态种植业技术进行生产,施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以保障环境和产品洁净。

园内所产有机、绿色产品均须经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规范检测,确保销售产品的生产标准。

随着项目区森林草地等绿色植被的建设发展,示范区的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观赏、休闲价值。

据预测由生态景观年创造的生态观光旅游价值将达到1000万元。

四是入世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不仅要面对市内、国内的竞争,还要面对世界的竞争,传统的种植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如此强烈的竞争。

唯一的对策就是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适应市场,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优势,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扩大园艺规模,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传统大田作物成本较高,没有竞争优势,而我国葡萄生产成本较低,有比较优越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我县的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发展设施栽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基地的建立,是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指导农业结构调整最灵敏、最便捷的工具。

可有效实现对农民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指导,这对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本项目位于,地处县城西南部,距县城3公里,东与接壤,西与镇毗连,南同镇交界,北和镇为邻。

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扩散层,规划发展的重要产业承接地。

3.1.2自然资源状况

铜梁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9℃,年日照1334小时,历年平均降雨量1064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2%,年平均无霜期325天。

项目扩建区是县城“东拓南扩”的主要承载区。

目前,南城街道办事处按照“二三产业同步发展,一产业服务于三产业”的发展路径,紧紧抓住建好工业园区壮大工业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新型农业两个重点,全力打造岳阳村、梯子村工业经济发展区,巴岳山、玄天湖生态旅游发展区,南门至两路村县城拓展区,西来村、河东、翠英村现代农业展示区。

3.1.3社会经济状况

南城街道办事处境内有县委、县农委、广电局、工商局、地税局、邮政局、电信局、农行分理处、客运中心、交通局等政府部门和单位二十余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

3.1.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由于当地土质肥沃、交通便利,农民勤劳且有种植果树的经验。

公司确定将基地建在南城街道办事处西来村。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3.2.1.1政策优势

铜梁投资环境宽松,政策优惠。

近年来,一些知名大企业纷纷来铜梁发展,并取得了巨额回报和成功。

国家振兴重庆直辖市战略目标的实施,给铜梁的发展建设和海内外客商提供了新的创业机遇。

为铜梁建成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多产业综合性城市,政府部门强化服务意识,简化投资审批手续,真诚欢迎四海宾朋来投资兴业。

荣获201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3.2.1.2资源优势

铜梁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可观。

拥有26种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矿天青石储量在400万吨以上,锶平均品位在80%左右。

依托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以锶盐碳素、制革制鞋、建工建材、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为主的骨干产业轮廓初现,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铜梁县农业发达,全国一百个产粮大县之一。

耕地面积60907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1293.5公顷。

其中,水田31075.5公顷,土1940公顷。

农村人口人均耕地1.37亩。

201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0121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493公顷,蔬菜播种面积23.34万亩。

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22.89万亩,林地面积发展到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为市级森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县。

附:

2010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35.97(万吨)

1.3

蔬菜

43.87(万吨)

22.9

油料

8981(吨)

11.7

禽蛋

3.33(万吨)

2.4

生猪出栏数

62.6(万头)

1.1

牛出栏数

1348(头)

3.7

羊出栏数

3.32(万只)

18.4

肉类总产量

8.29(万吨)

-0.8

猪肉

4.59(万吨)

2.6

17%。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3044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0471万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331万元,增长14.8%。

3.2.1.3市场优势

葡萄为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的果实,又名草龙珠、水晶明珠、蒲桃、蒲陶、李桃、山葫芦。

葡萄被人们视为珍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

它不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色美、气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而且果实、根、叶皆可入药,全身都是宝。

葡萄浆果除含水分外,还含有约15%~30%糖类(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戊糖),各种有机酸(苹果酸、酒石酸以及少量的柠檬酸、琥珀酸、没食子酸、草酸、水杨酸等)和矿物质,以及各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卵磷脂等。

特别是现代医学发现,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有一种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对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多吃葡萄、喝葡萄汁和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产后的妇女于饭后吃葡萄,或喝些葡萄酒,既可帮助血液循环,又可增加身体中的血色素。

3.2.1.4科技开发能力

公司有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2人,专业种植技术人员5人,员工20人。

以公司健全的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经验,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高素质领导班子、经验丰富的种植葡萄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都能为无公害葡萄的生产提供可靠保证。

公司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向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发展。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葡萄种植技术得到极大提升,具备引导农户种植的实践经验。

3.2.1.5基础设施条件

(1)供电条件:

铜梁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能源优势突出,是重庆重要的水力发电基地。

电力资源丰富,设施配套,能保证农业生产供给。

(2)供水条件:

铜梁境内主要有涪江、琼江(又名大安溪)、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和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简称“一江两溪三河”,以及大小支流245条,属嘉陵江流域,总属长江流域。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925万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为197.12亿立方米,水资源充足。

(3)道路交通:

铜梁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距重庆市40公里,距成都200公里,距渝怀铁路火车站15公里,距重庆空港65公里,距长江集装箱码头60公里。

铜梁县是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4条高速公路横跨南北,包含:

渝遂高速、重庆三环高速(在建)从本项目经过、成渝高速复线(在建)、铜梁-大足高速(规划)、2条轨道交通连接主城:

合川-铜梁-永川快速铁路(规划)铜梁-大学城轻轨(规划),农村公路村村通,所有行政村通水泥公路,交通极为便利。

(4)通讯条件:

邮电通讯设备先进。

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公众传真、特快传递广泛应用,能保证电话通讯和网络系统的畅通。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2.2.1主要障碍因素

1、葡萄种植零散,葡萄成熟期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程度不高。

2、葡萄整体产量、质量、市场销售价格不高。

3、资金投入不足,采果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

3.2.2.2解决方案

1、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指导,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产业,提高果品质量。

加强葡萄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发展储藏加工业,通过政府支持,逐步建立水果生产、购销、加工、储运等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服务组织,加快实现水果生产产业化。

2、建立和完善果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市场、价格、新品种、新技术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及市场行情、市场预测等实用信息,让真正有品牌、质量好、有市场潜力的优质果品占领市场,获得良好效益。

3、扶持水果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及协会,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水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利用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强、信息灵敏的优势,把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及时传递给农户。

4、加强市场管理,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

一是要加强水果产品的质量检测,防止农残超标等不合格产品注入市场。

二是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在政府引导下,对外采用统一的品牌、统一包装,打造知名品牌。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4.1建设单位概况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

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

公司地址为。

经营范围为花卉、树木、蔬菜、水果种植及初加工;农副产品初加工;农资销售;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公司及领导先后被南城街道党工委、南城街道办事处评为“2010年致富明星”,被铜梁县科委、县农委、县林业局、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县团委授予“铜梁县2011年科技致富带头人”,南街道办事处确定为产业化重点发展企业。

生产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4.2研发能力

公司目前有高级农艺师1人,中级农艺师2人。

技术人员5人,技术依托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作为企业的技术依托单位,随时为其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

公司注重推广新品种,引导农民种植先进的优良品种,科学的栽培模式,对农民有着强有力的吸引,扶持农户种植,使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得到推广,农民收入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4.3企业财务状况

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截止到2011年9月,公司净资产165.9万元,主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