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430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天津市河东区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河东区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本试卷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讪(shàn)笑

啮(niè)齿

高涨(zhànɡ)

揆(kuí)情度理

B.绯(fěi)闻

疏浚(jùn)

尽(jǐn)快

怙恶不悛(qūn)

C.干坼(chè)

量(liànɡ)刑

称(chèn)职

宵衣旰(ɡàn)食

D.藩(fān)篱

轧(yà)钢 

纰(pī)漏

泾(jīnɡ)渭分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厮打啰唆录相机姹紫嫣红

B.截屏纨绔水蒸气恻隐之心

C.翔实影牒亲和力立案侦查

D.呈送宏大霓虹灯犄角之势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天津邮政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邮品展”揭幕式,仪式上,三件于天津邮政博物馆多年的绝世珍贵邮品首次,吸引了众多天津市民前来观赏。

②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赞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投桃报李,

相助。

③一家驾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3月都是报名旺季,今年“自学直考”新政策出台后,到他们这来的市民并不比往年少,但交费报名的却不多。

A.收藏面市全力查询B.珍藏面市鼎力查询

C.珍藏亮相全力咨询D.收藏亮相鼎力咨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菲律宾与美国18日达成一项协议,允许美军以轮换驻扎的形式使用五座分处不同地点的军事基地,其中一座空军基地位于靠近南沙群岛的巴拉望岛上。

B.多年来,农行天津西青支行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文明规范化服务等工作,该行员工熟练掌握业务,增强主动服务,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争当服务明星。

C.专家强调,必须牢固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D.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这不仅是因为政府投入巨资进行生态修复产生的效果,也与当地群众保护行为密不可分。

5.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鲍鹏山博士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讲座式栏目),也是《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的专栏作家。

B.《十三五规划》是2019-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C.局长看过这些群众寄来的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

我们不了解有关部门收到信后作何感想?

也不知道有关部门能不能尽快解决问题?

D.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曾评价刘宝瑞的艺术特点是:

“评”“叙”细密,幽默风趣,表情微妙,朴实无华,与同辈演员常宝堃、侯宝林名声并列。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传统相声和相声传统

薛宝琨

相声之所以采取最简易(也是最高妙)的对话聊天方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整合与沉积过程。

文学史家们早就指出唐代由“参军”“苍鹘”扮演,“咸淡见义”“一主一从”的“参军戏”,就是“古代的相声”。

但“参军戏”并没有直接向现代相声形式发展,而是从宋代“滑稽戏”开始,便向戏剧靠拢了。

直至清末民初,相声才在吸纳诸多民间说唱技艺的根基上从戏曲中脱颖而出,从行当角色变为艺人本我,从情节的噱头变成叙述或评点的包袱,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民族的喜剧意识。

  形式的背后是内容观念。

数百篇的传统段子,几乎覆盖了近世以来北方市民生活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同是“性—情—理—心”这一群落文化心理纵向深入的过程。

  物态文化源于性。

“食色性也”,这是人们生存的需要。

传统段子展示了近世以来市民意识中比“天理”更重要的“人欲”。

不是羞羞答答而是无所顾忌,不是蹙眉颦泣而是笑脸高扬。

并且,在欲望不能满足的“悲剧性”中,凸显人性被扭曲的“喜剧性”。

《梦中婚》做梦娶媳妇的幻觉、《醋点灯》无钱打油的荒唐,无不在“含泪的笑声”中嘲弄、批判现实。

  行为文化依于情。

传统相声的世俗性决定了它要“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延揽人际行为的一切方面。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渗透一切人际关系。

父子、夫妻、兄友的伦理秩序因世道骤变变得尔虞我诈、虚情假意。

《化蜡扦》《五人义》等深刻揭示了伪善的可鄙、陋俗的可笑。

  制度文化据于理。

“人理”就是“天理”。

传统相声比近世任何一部谴责小说都毫不逊色地展示了这丑陋卑劣的社会变态:

《贼说话》——“贼”没偷成反而“被偷”,《小神仙》举世皆穷唯江湖术士发迹变泰,描绘着人心不古的一切。

  精神文化归于心。

传统段子在《当论》《酒论》《赌论》《哭笑论》这诸多“论”中,抒发并释放了市民的愁绪,表述了人们朝不虑夕、六神无主的生存尴尬。

《当论》揭露以实物为抵押的高利贷者,是怎样乘人之危不择手段地敲诈勒索。

一件皮袄到了当铺往往被贬得一文不值。

各种生意,无论是大是小,都以损人利己为目的。

  讽刺是传统相声的光华。

传统相声的讽刺由情及理,以理驭情,始终遵循“婉而多讽”的方式。

即使对贪官污吏的讽刺,也都令人感到铸就其性格堕落的社会和历史阴影。

传统相声还充满着自嘲和自省精神,就在这一省一嘲之间坦露胸怀,寻找心灵的自由,“引起疗救的注意”。

显然,作为市民艺术的传统相声,始终在世俗的沟壑里滚动,沾染上许多旧世界的尘埃不足为怪。

尤其是深入骨髓的“小市民”趣味,更是其致命的地方;但情趣的提高,当伴随整个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

6.下面对“传统相声”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文学史家们指出,我国古代就有相声,如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滑稽戏等,现代相声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形成于清末民初。

B.传统相声内容几乎覆盖了近世以来北方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在吸纳诸多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C.传统相声的精华在于讽刺。

这种讽刺有情有理,并且能波及造成被讽刺者性格堕落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渊源。

D.传统相声中既有传统艺术,也有世俗糟粕,尤其是“小市民”趣味,是其致命的地方,影响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

7.下面对传统相声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传统相声是市民艺术,传统段子覆盖的物态文化源于人们生存的需要,相声在“含泪的笑声”中反映“人性”和“人欲”,嘲弄、批判现实。

B.传统相声中的行为文化依于情。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渗透一切人际关系,这就决定了传统相声的世俗性。

C.制度文化据于理。

“人理”就是“天理”。

传统相声比近世任何一部谴责小说都毫不逊色地展示了这丑陋卑劣的社会变态。

D.北方市民生活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相声中都有所反映,也同是“性—情—理—心”这一群落文化心理纵向深入的过程。

8.以下几段传统相声不能表现讽刺特征的一项是

A.《小买卖论》学各种小贩吆喝买卖的声音,他们的叫卖声是市井世俗生活中生动的音乐。

B.《闹公堂》描写一个相声演员被某督军看中,极其轻巧地当上了县长,于是他雇用了一班艺人为其当差,而所审之案也是艺人间的纠纷。

令人联想到昔日所谓的官场,实质也不过是一帮群丑闹剧。

C.《卖五器》反映了一个自称有“铜、铁、瓷、锡、木”五样珍宝的小市民主人公,在吹嘘了珍宝的高妙之后,却原来只有“两根茶壶梁”“半拉马掌”“半拉羹匙”“一张锡纸”和“半拉锅盖”。

D.《开粥厂》自夸“土豪”的主人公竟然连早点都无着落,具有喜剧与悲剧交叉的丰富内涵。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

父俨,吴大鸿胪。

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

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

问循,知其入洛,翰曰:

“吾亦有事北京。

”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

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

“天下纷纷,祸难未已。

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

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

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荣执其手,怆然曰:

“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而归。

著《首丘赋》,文多不载。

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

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

或谓之曰:

“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答曰: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时人贵其旷达。

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

年五十七卒。

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

顾彦先①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伤逝》

【注】①顾彦先:

即顾荣,西晋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

彦先为其字。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属文属:

连缀

B.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良:

很,甚

C.时人贵其旷达贵:

尊贵

D.鼓琴作数曲,竟竟:

完,结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月出于东山之上

C.翰因见秋风起相如因持璧却立

D.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作《师说》以贻之

11.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张翰“纵任不拘”性格的一组是

①翰曰:

“吾亦有事北京。

”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②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③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

④或谓之曰:

“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⑤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

⑥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⑥

12.对上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季鹰,即西晋名士张翰,本是南方人,但在北方做官。

因其有文才,又纵任不拘,时人比之为步兵校尉阮籍,称之“江东步兵”。

B.两段材料都介绍了西晋名士张翰,虽体裁有别,但文字风格接近,都表现出张翰的独特个性。

C.张翰与顾荣深挚的友情弥足珍贵。

顾荣平生好琴,张翰又正是琴声之知音,二人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式的知音。

尤其最后张翰去凭吊好友,情之所至,琴歌啸傲,令人动容。

D.张季鹰为人纵任不拘。

在洛阳为官时,只因想起了家乡吴中味道特别鲜美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就弃官而归,从而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本试卷共11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

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3分)

(2)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

(2分)

(3)抚琴曰:

“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8分)

柳枝词[唐]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柳枝词[北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⑴两首诗的前两句分别描绘了什么图景?

抒发的感情有何相似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⑵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

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⑵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⑷策扶老以流憩,。

(陶潜《归去来兮辞》)

⑸,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找不到家的芒种徐国平

近些日子,芒种恍然有种感觉,自己似乎要找不到家了。

  他感到十分地困惑和焦躁。

  他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前几年,他相继开发了几处楼盘,都顺风顺水地卖出,赚得盆满钵溢。

他头脑一热,把所有的资产全部投在了下一个楼盘。

  只是,去年开始,房地产业变得不景气,很快,他的资金链断了,开发的楼盘成了“烂尾楼”。

背水一战后,他在残酷的现实中败下阵来,眼睁睁看着自己为之呕心沥血的公司一步步走向末路。

一时,银行催贷,业主退房,职员跳槽,如泰山压顶般,压得他缓不过气来。

他像一条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小船,迫切需要一处温馨的避风港,休憩一会儿。

  连着几天,他只有将自己关在办公室,拔了电话线,孤零零地蜷缩在沙发上。

  但很快,办公室也待不下了。

一大帮人堵在公司门外,闹得他心惊肉跳。

  只有躲,躲一时算一时。

  芒种像只夹着尾巴的狗一样,从侧门逃到了凤凰小区。

这是他开发的第三处房产,他留了一套,给了女秘书莫莉。

他摁了几遍门铃,门总算打开一条缝,露出一个油头粉面的男子,虎视眈眈地瞪着他,问道,你找谁?

  芒种一愣,瞬息,就明白了一切。

他脸色铁青,扭身开车去了锦都御园。

  锦都御园是他开发的第二处房产,他当初也留下一套,给了公关小姐肖蜜。

他又摁响门铃。

片刻,门开了,一个中年男子心存戒备地问,找谁?

芒种一怔,说这不是肖蜜的家吗?

中年男子冷冷地说,早搬走了,半年前就卖给我了。

  芒种只好灰溜溜地走人。

他又去了华帝广场,这是他开发的第一处房产,他在这里原本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这套房子,太熟悉不过。

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就找到了。

他摸摸腰间,还好,房门的钥匙还在。

可是,钥匙插进去,怎么也打不开门锁。

费了半天劲,才想起,自己去年就跟妻子离婚了,房子判给了妻子。

现在想来,那门锁的芯,恐怕早已经不是原先的那个了吧。

几天前,他住在那套还未被法院查封的豪宅里,天天晚上醉醺醺地打开门,瘫在床上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自己似乎是个没有家的人。

而如今,他应该算是真的没有家了吧。

他心灰意冷地来到一处花园,瘫坐在路边的长椅上。

手机响了,是个有点儿眼熟的号码,大概又是催债的吧。

拒接了几次,还在不屈不挠地响着。

他终于把心一横,按下接听键,把手机放在耳边……

“种儿啊,是娘。

老家过几天就要拆了,你回来瞧瞧吧。

对啊,他乡下还有个老家。

只是平时太忙,早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离老家也就五六百里的路程,开车半天就能到,芒种在电话里没告诉母亲自己要回去,至于原因,他也说不清楚。

离得老远,芒种就惊呆了。

记忆中虽小但却屋舍俨然的村庄大半已变成了一片残墙断壁,村西那片高大茂密的树林不见了,只剩下几根不太粗的枝干七倒八歪横躺一地;村东河边上。

停靠着五六辆推土机,橙黄的抓斗高举,就像五六只巨大的独螯蟹。

循着还没完全模糊的记忆,他来到了自家的小院门前。

  过去,自己去上学,母亲下地干活时,总会把院门的钥匙放在台阶下的石缝里。

他俯身试着用手一摸,果然,摸到了那把陌生却又熟悉,冰凉却又温暖的钥匙。

一路奔波劳累,有些口渴,他下意识地走到自己的屋里,端起书桌上每天放学回家母亲都会为自己晾好的凉白开,一饮而尽。

用袖子抹了抹嘴,忽然怔住,看着手中那个印着“芒种同学表现优异,被评为三好学生,特此奖励”的搪瓷缸子,鼻子一酸……

母亲不在家,芒种就溜达到屋后的打谷场,几个麦垛静静地卧在夕阳里,雾霭在空阔的原野上袅袅地飘。

  芒种萌生了一种儿时的冲动,他脱下西装和皮鞋,小心地爬上麦垛,四脚朝天地躺下来。

夕阳慵懒地给天空的闲云抹上了一层金边,一伸手似乎就可以碰到。

一群群不知名的鸟悠悠地从头顶飞过,应该也是放学回家去的吧。

芒种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来,闭上了眼睛。

他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恍惚中,芒种听到一个声音:

“种儿,回家吃饭喽——”

  芒种听清楚了,那是娘的呼唤,那么亲切,又那么飘渺,忽近忽远的,像是在梦中。

突然,一阵轰鸣声把他从梦中惊醒。

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腾地从麦垛上滑下,赤着脚冲到院门前,迎着刺眼的灯光,像只螳螂,伸开双臂,像许多曾经同样以这种姿态站在他面前的人一样,挡在轰轰开来的推土机前,歇斯底里地喊着,停下,快停下,不要拆,不要拆了,再拆下去,我就没有家了。

(选自《天池》2015年第10期,有改动)

16.文章题目中的“家”,有何含义?

(3分)

 

17.文中芒种去了几个地方寻找自己的家,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为什么?

(4分)

18.说说文中划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19.文章最后一段在情节安排、人物描写等方面都极具匠心,试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6分)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芒种在找不到家时,并没有想到老家;长时间不回老家,连母亲的手机号也只是“有点儿眼熟”。

这些情节都有助于刻画他负面的形象。

B.芒种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娃儿,在经济大潮中经过自己的拼搏,获得成功,终因他喜新厌旧,不断花钱包养情妇,导致资金链断掉而破产,落得无家可归。

C.文章细节之处处理得当,显现作者构思之缜密。

如在女秘书莫莉住处,“摁了几遍门铃,门总算打开一条缝”;在公关小姐肖蜜住处,他摁响门铃后,“片刻,门开了”,准确地反映了两处屋内人物的心理。

再如芒种在打不开前妻房子门锁时,才想起离婚之事,说明离婚在他看来等同儿戏。

D.芒种回到老家后,儿时的温馨回忆使他重新体验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当天晚上就消失了--老家的房子也即将拆掉,最终他仍将找不到家。

E.芒种的悲剧形象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管控过度开发,否则会带来很多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六、语言知识运用(12分)

21.2019年3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较量,“阿尔法狗”获得比赛胜利,最终双方总比分定格在4:

1。

首场人机大战结束后,“阿尔法狗”之父、德米斯·哈萨比斯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目标是让计算机自己学棋。

也就是说,下个版本的“阿尔法狗”将从零开始,不接受人类的灌输的特定知识,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未来?

他们未来会代替人类或威胁人类吗?

请假设2066年你和人工智能生活的片断。

要求:

描述片断至少使用2种修辞,不少于100字。

(6分)

 

22.从2019年3月21日起,天津两处测试点位的电子警察已正式启用,开始正面抓拍开车接打手机及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并拟在全市主要路口和路段应用推广。

以下两幅漫画都在提示司机要系安全带,请结合漫画,拟一段公益宣传语。

不少于70字,要求宣传语或温馨,或幽默,或形象生动。

(6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3.一个黑人出租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妈妈:

“为什么司机伯伯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

母亲微笑着回答说:

“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

他说:

“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

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个我……”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河东区2019年高考二模

语文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解析]A.高涨(zhǎng)B.绯(fēi)闻怙恶不悛(quān)D.轧(zhá)钢

2.B[解析]A.相-像C.牒-碟D.犄-掎

3.C[解析]“收藏”只有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而“珍藏”除了保藏之义以外,还含有珍重之义,暗示了被珍藏物品的罕见与价值,正符合本句的意思。

“面市”是产品投放市场,同消费者见面并卖出去的意思;而本句中的珍贵邮品显然不出售,只是展出与观众见个面,所以用“亮相”最准确。

“鼎力”是敬辞,大力。

不能用于自己,此语境应用“全力”恰当,意思为“用全部力量或精力”。

“查询”是指在一定地方找出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本句中明显是说市民到驾校询问相关事宜,就应该用“咨询”更准确,意思为“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询问情况或征求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