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259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docx

人文地理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解读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精简版

1.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对象:

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3.特性:

1)社会性: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

2)区域性:

体现在对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3)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人文现象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不能就个别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要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

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4.西方近代人文地理的发展(与前期相比)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5.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学科建设任务包括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地理学的四大传统:

地球科学传统、区域研究传统、人地关系传统和空间传统。

6.文化区:

即文化圈或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分为

1)形式文化区:

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7.文化扩散(迁移扩散和扩扩散展)

●接触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会自然地接受他。

e.g.电视机的传播

●等级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的传播或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e.g.广西城镇用汉语,土著用土语

●刺激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

e.g.西伯利亚土著人放牧

8.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9.文化景观

居住于某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10.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亚里士多德)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2)可能论(维达尔·白兰士)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3)适应论(克罗斯比):

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方面:

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生态论(巴罗斯):

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5)环境感知论:

指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

6)文化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这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为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

如何去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收集整理资料

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5)分析研究

12.人口转变理论

提出:

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

改进:

英国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到达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

4)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

5)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阶段

13.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制度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意义:

促进人口转变,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14.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原因(机制):

经济、政治、国际战争、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种族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

15.民族的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16.民族的分布:

形式分布区:

民族在地域上的分布范围。

机能分布区:

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17.农业起源的理论

1)发现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

与狩猎采集相比,农业是更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物方式,原始人因智力及发展水平所限,一直未发现农业的这种优势,只要有人发明或发现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马上就会体现出来,并会被其他群体采纳而迅速传播开来。

2)人口压力说。

博塞洛普1965年提出。

由于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存环境扩大),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动植物的过度捕猎(杀)导致其数量下降,出现了食物的短缺。

人类就不得不转向新的食物来源,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在新食物来源中就有一部分植物的种子。

于是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3)宴享说。

海登提出。

在农业出现的起始时期,其生产量不大,所以其在人类原来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可能很大。

与其说是为了补充原来食物的短缺,不如说是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更加重要。

18.农业类型

1)传统农业:

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农业。

2)现代农业

a)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

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

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b)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

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c)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

生产过程机械化、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生产绩效高效化、劳动者智能化。

19.农业的影响

3)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

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农业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类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环境,例如干旱地区的灌溉设施对当地农业的促进。

农业对自然的影响好坏参半

a)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尽管有梯田等田地形式,但是农业对于地形,主体还是适应

b)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体现为燎荒的形式。

c)农业活动还会对大气构成发生影响。

4)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a)原始农业出现以后,人类从依靠大自然的食物为资源为生,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食物资源,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大大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b)由于农业的形成,农业所产生的粮食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食用,还有剩余可供储存,使人们可以过着食物供应稳定的生活

5)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a)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地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

b)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c)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20.工业

工业出现:

英国

工业扩散:

欧洲与北美

21.城市分类

1)地理位置分类:

平原、山地、高原、海滨、湖滨、沿河、森林、沙漠、矿山城市等;

2)类型分类:

团状、带状、组群式城市;

3)奥隆索城市职能分类:

行政城市、防御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娱乐城市

4)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

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22.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2)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3)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4)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23.城市化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4.当代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5.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1)集聚力。

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二方面原因引起的。

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

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

由经济条件方面、社会条件方面引起

3)摩擦力:

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以相对于交通动脉,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

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组织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化与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26.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城市体系:

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

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系统。

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

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又称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规律

等级规模法则1931年奥尔巴哈支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住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

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27.城市景观

即城市的总体景象,指城市的景象、形态等组成的城市地区的特色。

1)城市景观要素

a)城市建筑高度

b)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

c)城市的格局

d)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谱系分类法

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28.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

29.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30.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1.独立关系。

2.冲突关系。

3.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

2.旅游与水质量3.旅游与大气质量。

4.旅游与野生动物。

5.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

(2)带状发展和蔓延。

(3)基础设施超负荷。

(4)与本地居民隔离。

(5)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31.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二)示范效应(三)旅游和社会道德

(四)旅游与宗教(五)旅游与语言(六)旅游与健康

32.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1.游客。

2.时间、空间和交流。

3.文化经纪人。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33.名词解释

1、文化区:

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接触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3、等级扩散某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4、刺激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5、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景观:

地球表层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

7、文化景观:

居住于某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8、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居住在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9、自然增长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人中净增人口的数量,即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

10、人口转变:

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11、人口分布:

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12、人口密度:

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

13、人口移动:

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

14、人口迁移:

人们处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15、人口流动:

暂时离开居住地,过一段时间返回原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16、人种:

即人类的种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制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17、地理人种:

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类人群被称为地理人种。

18、民族:

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抵御、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9、民族融合:

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接触)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并最终融入主体文化或形成新的文化的过程。

20、民俗(民间文化):

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1、农业:

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22、旱作农业:

在半干旱半湿润无灌溉条件地区形成的农业类型,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降水量与季节的不稳定容易影响作物产量甚至造成自然灾害,往往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灌溉。

小麦在作物中占主要地位。

23、地中海农业:

在地中海气候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很少灌溉。

主要作物是小麦和大麦,果品业和花卉业发达。

24、种植园:

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25、牲畜育肥农业:

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

以种植的谷物为饲料,以饲养的牲畜为最终产品投放市场。

26、观光农业:

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27、农业区位论:

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28、第一产业:

产品基本从自然界取得,主要指农业部门。

第二产业:

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及工业原料进行加工而获得产品,主要为制造业。

第三产业:

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是一、二产业之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狭义上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

29、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包括房屋的集合体、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30、城市:

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31、集镇:

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既无行政上的含义,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建制市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32、集市:

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33、城市化: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34、形式城市化:

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35、功能城市化: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36、逆城市化:

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37、城市地域:

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

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38、城市地域结构:

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39、城市体系(城市系统):

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40、农村聚落体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41、语言:

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42、等语线:

根据词汇应用和发音差异而划出的地域分界线。

43、文字: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

44、宗教:

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

45、游客:

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国(或长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逗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46、旅游业:

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综合。

47、旅游系统: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具有地域和功能上的完整性。

48、旅游资源:

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

49、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50、国家:

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51、核心区:

从一国的历史看,核心区是指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集聚的“心脏”地区。

52、国家权力:

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

53、行为地理:

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54、环境知觉:

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55、环境认知:

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56、地理物象:

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

57、行为空间:

人们活动的地域界线,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