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032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docx

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1物态变化

2018-2020年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

(1)——物态变化

一.温度(共4小题)

1.(2020•齐齐哈尔)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43℃

B.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

C.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0N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00V

2.(2020•黑龙江)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3℃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0.5m3

3.(2018•黑龙江)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9℃

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C.人正常步行速度5m/s

D.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

4.(2018•黑龙江)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

二.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共5小题)

5.(2020•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6.(2019•大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B.浓雾生成C.露珠形成D.窗花凝结

7.(2019•黑龙江)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露珠凝结

C.

深秋树枝凝霜D.

严冬雪花纷飞

8.(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9.(2019•齐齐哈尔)如图所示是观察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过程中完全燃烧了5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q酒精=3.0×107J/kg)

三.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共1小题)

10.(2020•绥化)水结成冰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共1小题)

11.(2018•黑龙江)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五.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共3小题)

12.(2019•哈尔滨)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

13.(2019•绥化)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  J/(kg•℃)[c液=4.2×103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4.(2020•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图中装置探究“晶体熔化”的实验。

(1)小聪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很凉,据此体验。

请你提出一个与熔化相关的猜想。

(2)实验中,小聪把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

在安全前提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冰会停止熔化,请你说明原因。

(3)要研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4)小聪又研究了海波的熔化,对比冰的熔化实验。

在熔化过程中:

海波与冰相同的规律是  。

能观察到的不同现象是  。

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共1小题)

15.(2018•绥化)小梦同学发现用黑板擦擦黑板时会出现较多的灰尘,于是改成用湿抹布擦黑板,擦完后发现黑板很快变干了。

她思考:

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下来她利用湿巾做了如下几个小实验。

(1)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展开、另一张折叠后平放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2)她再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平放在窗口通风处,一张平放在窗口风吹不到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3)她又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将其中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阴凉处,另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4)小梦在取出湿巾时闻到了湿巾发出的淡淡清香,说明了  。

七.液化及液化现象(共6小题)

16.(2020•大庆)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D.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降温,是因为蒸发吸热

17.(2020•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B.冬天,窗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

C.清晨,路边草叶上结有露珠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18.(2020•哈尔滨)太阳岛公园里出现的自然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露﹣﹣液化B.冰锥﹣﹣凝华C.霜﹣﹣凝固D.雾﹣﹣升华

19.(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冰化成水B.

露的形成

C.

冰冻的衣服干了D.

自然界中雪的形成

20.(2018•哈尔滨)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B.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

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21.(2020•黑龙江)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

为什么?

八.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共1小题)

22.(2019•黑龙江)如图甲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刚开始时,烧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②实验现象中,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中的  (填“A”或“B”)图。

③在水沸腾过程中,将酒精灯撤掉时,会观察到水继续沸腾一会儿。

理由是:

  。

九.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共1小题)

23.(2020•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  )

A.

冬天衣服冻干B.

冬天窗上冰花

C.

冬天草上白霜D.

压缩乙醚成液体

一十.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共3小题)

24.(2020•牡丹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

25.(2019•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  )

A.

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

C.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D.

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

26.(2018•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清晨的露珠

C.

秋天地上的白霜D.

冬天冰雕慢慢变小

一十一.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共1小题)

27.(2018•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化成水

B.

露的形成

C.

雾的形成

D.

自然界中雪的形成

2018-2020年黑龙江省物理中考试题分类

(1)——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温度(共4小题)

1.(2020•齐齐哈尔)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43℃

B.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

C.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0N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00V

【解答】解: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故A错误;

B、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故B正确;

C、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故C错误;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D错误。

故选:

B。

2.(2020•黑龙江)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3℃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0.5m3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不超过37℃,变化幅度很小。

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1.1×3.6km/h≈4km/h。

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

故C符合实际;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5dm3=5×10﹣3m3.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3.(2018•黑龙江)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9℃

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C.人正常步行速度5m/s

D.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

D、家用空调的工作电流在5A左右,功率在P=UI=220V×5A=1100W,接近1000W.故D符合实际。

故选:

D。

4.(2018•黑龙江)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

【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2cm=1620mm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

故C符合实际;

D、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二.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共5小题)

5.(2020•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解答】解: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不符合题意;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樟脑片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2019•大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B.浓雾生成C.露珠形成D.窗花凝结

【解答】解:

A、冰雪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故A正确;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

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C错误;

D、窗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

A。

7.(2019•黑龙江)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露珠凝结

C.

深秋树枝凝霜D.

严冬雪花纷飞

【解答】解:

A、初春,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盛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严冬,雪花纷飞,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解答】解:

A、春天,冰雪消融,它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夏天,露珠晶莹,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雾淞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2019•齐齐哈尔)如图所示是观察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过程中完全燃烧了5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1.5×105 J.(q酒精=3.0×107J/kg)

【解答】解:

(1)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2)完全燃烧5g酒精放出的热量:

Q=mq=5×10﹣3kg×3.0×107J/kg=1.5×105J。

故答案为:

变大;1.5×105。

三.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共1小题)

10.(2020•绥化)水结成冰是 凝固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 变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

水结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变小。

故答案为:

凝固;变小。

四.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共1小题)

11.(2018•黑龙江)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 不变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答】解:

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

晶体;不变。

五.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共3小题)

12.(2019•哈尔滨)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温度计 。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解答】解:

(1)“固体熔化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规律”的实验都要用到温度计和停表;

(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

温度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3.(2019•绥化)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2 ℃。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增加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 2.1×103 J/(kg•℃)[c液=4.2×103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答】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图乙可知,温度在0℃以下,分度值为1℃,故物质此时的温度是为﹣2℃;

(3)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4)从图象可知,该物质在0﹣2min时间内处于固态,温度从﹣3℃升高到0℃,温度升高了3℃,物质在固态时所吸收的热量Q固=c固m×3℃;在第6﹣10min时间物质处于液态,温度从0℃升高到3℃,温度升高了3℃.则物质在液态时所吸收的热量Q液=c液m×3℃;由于物质的质量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即2Q固=Q液,2c固m×3℃=c液m×3℃,

则c固

c液

4.2×103J/(kg•℃)=2.1×103J/(kg•℃)。

固态时比热容为2.1×103J/(kg•℃)。

(5)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

(1)自下而上;

(2)﹣2;(3)增加;(4)2.1×103;(4)不会。

14.(2020•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图中装置探究“晶体熔化”的实验。

(1)小聪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很凉,据此体验。

请你提出一个与熔化相关的猜想。

(2)实验中,小聪把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

在安全前提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的冰会停止熔化,请你说明原因。

(3)要研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4)小聪又研究了海波的熔化,对比冰的熔化实验。

在熔化过程中:

海波与冰相同的规律是 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

能观察到的不同现象是 海波和冰的熔点不同 。

【解答】解:

(1)小聪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很凉,说明手的一部分热量被吸走了,所以可以提出的猜想是:

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2)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是0℃,放进0℃的冰水混合物中,由于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冰不会熔化;

(3)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实验中,需要用秒表和温度计记录不同时刻下冰的温度变化;

(4)海波和冰都是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和冰的熔点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

(1)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2)冰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

(3)需要用秒表和温度计记录不同时刻下冰的温度变化;

(4)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和冰的熔点不同。

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共1小题)

15.(2018•绥化)小梦同学发现用黑板擦擦黑板时会出现较多的灰尘,于是改成用湿抹布擦黑板,擦完后发现黑板很快变干了。

她思考:

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下来她利用湿巾做了如下几个小实验。

(1)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展开、另一张折叠后平放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液体的表面积 的关系。

(2)她再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平放在窗口通风处,一张平放在窗口风吹不到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的关系。

(3)她又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将其中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阴凉处,另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液体温度 的关系。

(4)小梦在取出湿巾时闻到了湿巾发出的淡淡清香,说明了 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

(1)由题意可知,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展开、另一张折叠后平放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展开和折叠后的湿巾液体的表面积不同,所以这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平放在窗口通风处,一张平放在窗口风吹不到的地方,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所以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的关系。

(3)两张相同的湿巾,将其中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阴凉处,另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阳光下,湿巾展开放在阴凉处和放在阳光下液体的温度不同,因此。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4)小梦在取出湿巾时闻到了湿巾发出的淡淡清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

(1)液体的表面积;

(2)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3)液体温度;(4)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

七.液化及液化现象(共6小题)

16.(2020•大庆)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是吸热过程

D.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降温,是因为蒸发吸热

【解答】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热,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酒精蒸发需吸热,因此可以降温,故D正确。

故选:

D。

17.(2020•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B.冬天,窗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

C.清晨,路边草叶上结有露珠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解答】解: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A、夏天,湿的衣服被晾干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晨,路边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樟脑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8.(2020•哈尔滨)太阳岛公园里出现的自然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露﹣﹣液化B.冰锥﹣﹣凝华C.霜﹣﹣凝固D.雾﹣﹣升华

【解答】解: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地面的花草树木上形成露,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

B、冰锥是液态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不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变成小冰晶,形成霜,这是凝华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