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956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docx

福建三明市学年高二地理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

(1)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2017年3月21日10:

20—11:

50

注意事项:

1.全卷共8页,1—8页为试题部分;全卷二大题38小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卷上的年段、原班级、原座号、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座位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卷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2015年我国启动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图1是我国基于不同生育政策下的15~59岁劳动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预测图。

据此完成1~2题。

1.据预测图可知:

全面放开二孩后,我国

未来15年劳动人口()

A.数量增加,比重下降

B.数量和比重都会增加

C.数量减少,比重上升

D.数量和比重都会减少

2.“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新政的实施给我

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有()图1

A.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B.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C.加大区域间人口迁移D.促使总人口持续增长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A.雪峰山B.太行山C.秦岭D.巫山

图2是“108°E的地形剖面图”。

据图回答4~5题。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图2

5.关于②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读图3,回答6~8题。

6.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②所示山脉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

C.图③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图④所示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7.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①B.②C.③D.④

8.图示山脉中,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图3

图4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该地区最可能是()

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

10.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11.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4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南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图5为“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

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份B.6~7月份

C.6~8月份D.5~8月份

13.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

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图5

14.当雨带在III地区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中下游梅雨B.长江中下游伏旱

C.东北平原小麦收获D.华北平原沙尘暴

图6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

据此回答15~16题。

15.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B.连续的霜冻天气

C.持续的伏旱天气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16.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图6

读图7,回答17~19题。

 

图7

17.海拔2000米河段,X河7月水温和Y河2月水温,分别大约是()

A.20℃和12℃B.11℃和12℃C.21℃和6.5℃D.18℃和6.5℃

18.X河上游与Y河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流量小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水能资源丰富

19.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太行山区D.横断山区

20.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灌溉B.植树造林C.防洪D.治理航道

21.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是()

A.植树造林B.修建水库C.加固大堤D.修筑梯田

图8为赣江某河段的示意图。

M地有沙山、沙洲面积约13万亩。

读图完成22~23题。

 

图8

22.图示赣江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位稳定B.流速缓慢C.流量小D.有凌汛 

23.形成M地沙山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 

图9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24~26题。

24.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塔里木河B.雅鲁藏布江

C.淮河D.长江

25.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B.冰川融水

C.地下水D.土壤水图9

26.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C.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

图10为“2013年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据图可知()

A.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

C.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

D.东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中部地区

28.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多,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少

B.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东北部地区

C.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

D.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图10

图11表示地图上的局部经纬线,图中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

据图回答29~30题。

 

图11

29.图中P点附近的城市是()

A.春城-昆明B.花城—广州C.泉城—济南D.日光城-拉萨

30.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中缺水问题B.占用耕地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D.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图12中,①、②间为海区,③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①、④的附近都有重要海港和重要铁路经过或连接。

据此回答31~32题。

31.关于④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濒临海域属于我国重要内海

B.输出的物资中水稻等农产品比例最高

C.其经济腹地主要为黑吉辽三省区图12

D.该港是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

32.关于①、②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港口为上海港B.①为陇海——兰新线的东端起点

C.②城市是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D.②位于东海沿岸

图13为我国某地区区域图,图14为甲河流上一水文站测到的某月连续两天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乙地区是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的主要地区之一。

回答33~35题。

 

图13图14

33.根据图14信息推测甲河流在图示时间内流量变化特点及成因最有可能是()

A.第一天降水量大,流量大B.第二天降水量小,流量小

C.第一天天晴,流量变化大D.第二天天晴,流量变化小

34.乙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是()

A.原料丰富B.劳动力充足C.生产协作好D.交通便利

35.大型纺织集团在乙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A.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D.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我国风能分布图(图15)。

材料二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图16)。

 

 

图16

⑴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⑵乙地风能资源贫乏但水能资源丰富,简要分析乙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⑶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并简述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4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17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17

⑴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3分)

 

⑵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2分)

 

⑶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2分)

 

⑷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图18

材料二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

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10亿。

⑴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分)

⑵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2分)

⑶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2分)

⑷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

(3分)

 

三明二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

(1)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A

D

A

C

B

C

A

C

B

C

B

C

D

C

D

D

D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C

B

B

C

D

B

D

C

B

D

C

A

B

C

A

D

二、综合题(30分)

36.(10分)

⑴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大风日数多;地形平坦开阔,植被稀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下)。

(3分)

⑵①该地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③盆地地形使得支流密集,水量丰富;所以该地水能资源丰富(3分)

⑶现状:

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低。

(2分)

意义:

①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分)

37.(10分)

⑴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1分)

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夏季有冰川冰雪融水);

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位于盆地边缘山麓地带,为冲积扇地貌,地形较平坦,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能良好;;(棉花收获季节)晴天多,风力较小,保证了棉花的正常采摘(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任答2点得2分)

⑵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任答2点得2分)

⑶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2分)

⑷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38.(10分)

⑴自东南向西北先增加,后减少(1分)

莆田沿海地处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的迎风地带;武夷山脉至向塘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

(2分)

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任答2点得2分)

⑶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于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任答2点得2分)

⑷辐射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广阔;内部交易成本低;水陆交通便利;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

(任答3点得3分)

 

【解析】

1.D2.A

从图上可以看出,未来15年(即2030年前), 劳动人口是下降的;另外由常识可知,这段时间我国总人口仍是增加的(出生率不会小于0),所以劳动人口比重也下降。

影响“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地区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而不是人口生育率。

从图上曲线的趋势可以判断:

全面放开二孩后,人口老龄化率减缓;劳动力人口仍然下降,说明从长期来看,总人口增长不会持续。

6B 7C 8A

根据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可知①为雪峰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巴颜喀拉山,④为秦岭;图中②山脉为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山脉为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①山脉是阶梯分界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长江上游水到黄河上游,会通过③山脉。

9C10B11C

9.从图中可见5-6月流量大,说明降水较多,7-8月流量小说明降水较少,符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梅雨季节降水量大,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C对。

10.7-8月降水少,受副高影响,B对;受准静止锋和气旋控制都会带来降水,河流流量会增大,不会降低,AC错;夏季风的北风坡整个夏季都不会降水多,D错。

11.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是:

丰水期河水补给潜水,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是河水最多的时期,从图中可知为6月,是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C对;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冬季,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分不出冬季与夏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冬季与春季,特别春季最显著,ABD错。

考点:

本题考查河流补给、气候与季节。

12B13C14D

12.我国雨带移动的规律是4-5月份在我国华南登入,6月份到达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进入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故雨带到达上海的时间应该是6月份到7月份,故选B。

13.如果7月份雨带仍未进入华北地区,这就说明夏季风势力比较弱,雨带长期停留在南方,使南方降水发生涝灾,而北方则发生旱灾,故选C。

14.当雨带位于III地区时,时间是4~5月份,此时为春季,是华北平原沙尘暴频发时节,故选D

15C16D

15题:

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有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所以此时段上海天气可能是持续的伏旱天气,C对。

尼龙网不能防雨,A、D错。

冬季霜冻天气应用透明塑料或玻璃,起到温室保温效应,B错。

16题:

结合前面分析,主要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对。

对地面辐射不能减少或增强,B、C错。

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A错。

考点: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造。

22B23C

从赣江某河段图可以看出,该河段河道较宽且河中有江心洲,根据这些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河段位于赣江的中、下游,流经地势较平地区,所以流速较缓;但赣江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大且季节和年际变化也大,故排除A、C选项。

江心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带来的沙泥,由于流速减缓沉积而成,但M处的沙山位于河岸地区,主要是由风将江心洲、河岸等地的泥沙吹来堆积而成。

31A.32B.

29题:

根据中国的经纬度,读图分析等,①②之间的海域为江苏和山东之间的黄海海域,③处为黄河三角洲;四地为河北的港口城市秦皇岛市,据此分析,秦皇岛市濒临渤海为我国的内海,该城市主要输入的为煤炭,故经济腹地为华北地区,排除B、C;我国北方航线的中心港口为上海,排除D。

30题:

据上题,①②分别是江苏和山东地区,排除A;②城市地处沿海,而山东省会济南在内陆,排除C;据上题,①②之间的海域为江苏和山东之间的黄海海域,排除D。

①地处于江苏北部的港口城市——连云港,为陇海线的起点。

37.答案:

(1)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1分)

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夏季有冰川冰雪融水);

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位于盆地边缘山麓地带,为冲积扇地貌,地形较平坦,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能良好;;(棉花收获季节)晴天多,风力较小,保证了棉花的正常采摘(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任答2点得2分)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2分)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2分)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解析

(1)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因而可以推断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盆地周围绿洲地带;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灌溉水源等方面。

(2)该区域位于我国南疆地区,远离我国广阔消费市场,由于我国人口多,对棉花需求量大,棉花易储存、易运输,该区域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根据材料可知棉花品质优良,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3)根据材料提示“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可知,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这是都是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题目关键词“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其对区域环境的产生是不利影响,主要是从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

38.答案:

(1)自东南向西北先增加,后减少(1分)

莆田沿海地处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的迎风地带;武夷山脉至向塘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

(2分)

(2)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任答2点得2分)

(3)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于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任答2点得2分)

(4)辐射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广阔;内部交易成本低;水陆交通便利;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

(任答3点得3分)

解析

(1)题,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先增加后减少,主要是受地形和夏季风的影响。

莆田沿海地处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的迎风地带;武夷山脉至向塘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

(2)题,铁路建设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第(3)题,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等方面分析。

第(4)题,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经济辐射范围,消费市场,内部交易成本,水陆交通,土地价格,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点评:

本题组结合向莆铁路建设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运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综合性强,考查面广,答好此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