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741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docx

赤峰旅游线路导游词

二、旅游线路导游词

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线路:

赤峰——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力王工艺美术公司——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巴林奇石馆——青山岩臼景区——克旗热水旅游开发区——草原风电场——达里湖——白音敖包——阿斯哈图石林——游牧文化旅游区——乌兰布统草原旅游区

(路过新城区)

赤峰市新城区西起中心城区西山风景区边缘的外环路,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12万人,2003年4月20全线开工建设。

  赤峰市新城区城市定位是建设一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独特艺术风格、依山傍水的生态城市,一座智能化、信息化、舒适化的现代城市,赤峰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赤峰新城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魂,以水为源,以绿为重”,打造北方生态型的现代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浓缩松州山川之美,聚集红山文化之魂。

以蓝绿交融、亲近自然的建设理念,构建了“一场、两带、四园、七街路”的园林景观大格局,即玉龙广场,漠南长廊景观带、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石博园、兴安南麓植物园、车伯尔民俗园和海贝尔游乐城。

玉龙广场将庄重和亲和融为一体,场内景观内涵丰富,设计独特,红山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于广场的特定空间。

“中华龙字大观”、“中华龙阵”、“中国历代龙纹”等景观气势恢弘,“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的创意,极富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此外,富有诗意的漠南长廊、人文凝重的蒙古源流雕塑园、风情万种的车伯尔民俗园、博大精深的赤峰石博园、色彩斑斓的兴安南麓植物园等,都充分体现了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蒙元文化四座文化巅峰的深刻内涵。

按照一路一特色的思路,新城区街路绿化做到了修建一条道路,营造一道风景,靓丽一个窗口。

运用现代线条和传统图案,近、中、远相搭配,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视野开阔的道路绿化风景,创造出“人在车中坐,车在园中行”的景观效果。

(一)玉龙广场

 玉龙广场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因赤峰出土的“中华第一龙”而得名,由天津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

在广场的中轴线上,“中华龙字大观”和“飞龙在天”的标志性雕塑一字排开,展示了“龙兴之地”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赤峰人继往开来的龙马精神。

广场主要有三个看点。

主雕塑“飞龙在天”位于玉龙广场中心,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设计监制,以“C”型玉龙叠加造型而成,表达了玉龙腾飞的瞬间情景,动感十足,富有活力,象征着赤峰是龙的故乡,也预示着赤峰的美好未来。

“飞龙在天”连同底座18米,有27层鳞片组成,远看似凤,有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之意。

这一景观连同周围的中华龙字大观、水中龙脉、石柱龙阵、历代龙纹浮雕群等景观共同凸现出了中华第一龙的神韵。

 

    龙脉——“中华龙字大观”自广场至锡伯河全长1500米,宽4米,深0.8米,水中摆放999块刻有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民族龙字的玉石。

因为在中国老百姓的意识中,9字为最大,九九至尊。

上面覆盖着微晶玻璃,两侧有灯光,下可走水,在灯光的照射下,产生非凡的艺术效。

龙脉的独特在全国是仅有的。

   “中国历代龙纹”浮雕群浮雕群长180米,位于下沉式南广场水幕石壁,浮雕有从红山“C”型到明清舞龙、团龙乃至中华民国铜币团龙等中华龙的纹样图像进行展示,是中华龙文化的另一种集中表达。

   另外广场草坪边有大片的“C”型龙鳞形状,都是围绕着红山玉龙文化所做的文章。

政府广场区栽植高大树木和规则型草坪,体现宽敞、庄重的空间效果;市民休闲广场区以密林为基调,配置适当的油松等常绿植物,靠近玉龙大街一侧栽植修剪的色叶花灌木。

(二)漠南长廊景观带

漠南长廊全长3200米,宽70米,模拟自然景观,浓缩赤峰地域范围内特有的地形地貌,如山峦、草地、沙丘、漫甸等,形成一个“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景观带。

漠南长廊一共分为六个序列区:

   休闲活动区——田园诗韵配有体育设施,整体地形是平原加丘陵,体现一个“田”字,主要的景点有天降神石(即入口处设置巨石,上面记录着蒙古族发展历史),田园诗韵(模拟田地的纹理,利用植物创造出一片丰收景象),岁月留痕(即条石,还有那石缝中生出的小草,都记录下岁月为大地留下的印迹,反映了历史的悠远与无情)。

   游览观赏区——避世山林配有休息设施,地形为山地加谷地,体现一个“山”字。

避世山林模仿山林风光,利用地形、植物等创造山间野趣,主要景点有:

硕果飘香,种植山杏、秋子梨等结果类植物,先是满树的花木,后为满树的硕果;白桦私语,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种植白桦林,创造一个安静的私秘空间,是青年人留恋的地方;鹿旗广场,鹿旗是蒙古族的传统娱乐项目,在本段与居住区相邻的位置设置小广场,以鹿旗棋盘作为广场的铺装图案,按照游戏规划布设棋子——小鹿和小狗的雕塑。

   文化休闲区——烈焰融石配有很多文化设施,地形为山地、台地和石林,再现一个“石”字。

主要景观有小石林,在山坡上仿照赤峰市特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通过人工塑石技术创造小石林景观;台地,用一种人工的抽象手法表现自然的山林。

   民族风情区——草原牧歌配有民族符号(蒙古包、勒勒车、雕塑马群),地形为草甸、草场、沼泽,主要体现一个“园”字。

草原牧歌以草原风光为蓝本,向人们展示草原风光的同时,还让人们领略蒙古族古朴的民风民俗。

勒勒车,提醒人们即将进入草原;星星湖,选择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湖泊景观作为模仿对象;牧歌,一组铜质塑像,山坡上山羊悠闲地吃草,旁边牧人在唱歌。

   亲水活动区——长河旭日配有临水设施,整体地形为河流、漫滩、丘陵,主要体现一个“河”字。

长河旭日以草原九曲长河为蓝本,通过园林手法创造一处具有风格的水景空间。

游乐观赏区——沙漠绿洲配有游乐设施,体现一个“沙”字。

(三)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

蒙古源流雕塑园景观带全长1600米,宽30米,总面积35000平方米。

蒙古源流雕塑园分为三个段落、五个篇章、十一个主题。

五个篇章分别为“创业”、“拓疆”、“兴国”、“盛世”、“壮歌”;十一个主题分别为:

斡南河水,策马横戈、铁骑弯刀、逐鹿中原、拓展驿道、科技兴国、兴办农桑、开凿运河、盛世欢歌、元制等级、应昌残照。

蒙古源流雕塑园通过雕塑、功能性建筑小品、文化景墙和多样的植物种类等多种景观元素的有机结合,完美的空间布局,将赤峰蒙古族历史、文化、经济、人物、民族风情等内容充分的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它与玉龙广场相呼应。

草原系列组雕《欢乐草原》、《富饶草原》、《和平草原》,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或娱乐游戏,或放声高歌,或激情演奏,或翩翩起舞,充满草原生活气息,展现了马背民族的雄风。

总面积460平方米《青史放歌》艺术碑廊,采用天然玄武岩、紫铜板、岫岩玉等材料,经手工雕刻、紫铜锻造、玉石镶嵌而成。

该艺术碑廊由九块呈聚拢之势围合成圆弧状的浮雕墙组成,分内中外三层,以蒙古族肇起、勃兴、发展为文脉,荡气回肠,演绎了源远流长的蒙古族历史。

运用刻石、嵌铜、镶玉的传统手法,再现了草原文化传承下的代表性文物。

同时区内外数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蒙汉书法作品与之相映成辉,充分展示了蒙古族历史和蒙汉书法艺术。

(四)石博园

石博园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展示赤峰区域内的石文化,再现赤峰地区独特的冰臼、冰石林、冰石台、角峰等冰川遗迹的石自然博物园。

园内还展示了赤峰地区从远古到现代使用石头的历史文脉,使游人在欣赏过程中晃如走进历史,切身领略深邃独特的本土文化。

石博园设室外自然地貌展示区和室内历史文化展区两个部分。

   主入口门区的创意来自于古时候石窟,石块表面刻有不同时代的文字,同时雕刻的字体也是室内与室外通风的窗口,大门材料采用石材,尺度宏大,造型粗犷朴实,展现赤峰本地文化,汇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意境。

几组石景结合绿植呈现生机盎然的自然气息,赤峰石博园利用石头这个简单的材料来体现古老赤峰的历史,整个公园像个卡通画一样。

   在自然地貌展区,赤峰市自然地貌的展示不是简单的微缩,而是现代理念指导下的新景观。

例如:

展现赤峰地区克旗境内的冰臼、石林地貌,属于花岗岩石地貌的新类型,国内外属首次发现,赤峰地区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和冰川融水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殊地貌,又叫冰川石林。

园林还栽植赤峰地区内的珍稀树木名贵花卉,也是一个植物科普园。

(五)车伯尔民俗园

车伯尔民俗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

之所以称为车伯尔民俗园,是因为车伯尔是赤峰人,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为后人称道的杰出的政治家。

车伯尔出生于赤峰的一个蒙古贵族家庭,容貌美丽、娴淑知礼,作为皇后协助忽必烈处理了很多棘手的政务,她还是蒙古族规范服饰的创始人。

所以用车伯尔命名更能体现赤峰市及蒙古族历史。

车伯尔民俗园主要反映蒙古族生产、生活、节庆婚嫁等民俗。

主入口广场的景观设计采用较现代的相图形式与城市环境相适应,设水景和九根文化柱,并设有一块巨石供题字之用。

园内设青铜甬路、民俗展示区、民俗体验区、民俗竞技区、民俗鉴赏区、民俗娱乐区及滨水景观带多个景观区域。

民俗园通过挖掘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深刻的内涵,结合现代园林造园手法,建成了一座风情浓郁、特色明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现代化休闲观赏性主题公园

(六)兴安南麓植物园

 兴安南麓植物园由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设计,该园位于玉龙大街北侧、王府大街南侧,主要展示大兴安岭南麓原生植物。

以植物为语言,把不同的植物串在一起,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兴安南麓植物园共有165种植物,按乔、灌、花进行布置,是综合性植物公园。

通过园林艺术创造和园艺技术手段,建设新颖的时代感的园林景观,融植物、科普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市民日常游憩活动和游览观光于一体,为市民及游人提供了一个高品位的户外活动空间。

(七)海贝尔游乐城

海贝尔游乐城位于新城区东北部,总占地面积235亩,“海贝尔”一词取蒙语春天之意,同时也寓含英文高兴、快乐的意思。

游乐城已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基础配套设施近8万平方米,绿化率达80%,引进大型娱乐设备22台套。

同时,方特科技乐园、联邦科技会馆及大量餐饮、娱乐、健身场所也已入驻园内,海贝尔已成为自治区形式最丰富、设施最全、科技含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游乐场所。

方特乐园包括太空之旅、4D影院以及丛林探险等系列娱乐项目,形式新颖,集中了大量的高科技成果,游客参与这些项目后,除了能从中感受到新型项目的乐趣之外,还能够在娱乐中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太空之旅项目包括4部分内容。

飞向太空采用现今流行的悬浮成像技术,给观众带来一种立体虚幻的视觉效果。

观众在项目内向前行进并观看对面飞向太空的影像长卷。

影像长卷在不同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示了人类的航空技术及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

星空走廊是由特殊构造的反射面和投影屏幕组成的一个星空效果模拟项目,利用屏幕投出的影像和特殊镜面装置间的无数次反射形成巨大的空间感,使游客人感到自己来到了奇幻深邃的太空之中。

时空隧道是模拟一种能带给观众穿越时空感觉的通道长廊。

观众进入一圆柱型的通道内,行走在长廊走道上,通道的旋转配合特殊的灯光效果,让观众产生出一种走在时空隧道的感觉。

   4D环幕影院在原有3D效果的基础上,与座椅震动、坠落、喷风、喷水等效果相结合,使人如临其境。

丛林探险、铁甲争霸、城市英豪、铁鹰行动、丛林敢死队、西部警长、峡谷漂流、水上特勤队等娱乐项目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八)市党政综合办公楼

市党政综合办公楼位于赤峰市新城区中心,总建筑面积8.2万平米,长270米,高11层。

这一气势雄伟的大楼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文化底蕴与现代气息的有机相融。

无论是俯视还是平视,均是一个偌大的“山”字凸现,从空中俯视,整个楼群里三排分开,如远古气息迭荡而来。

10根方柱威严大气,体现了“庄重、俭朴、开放、亲民”的建筑内涵。

古朴而明快的色调风格,既富涵了远古龙文化的深邃厚重,也展示了公正民主的现代精神。

(九)国际会展中心

赤峰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新城区玉龙大街与宝山路交汇处,占地面积86.7亩,建筑面积6.95万平方米,是集会议、展览、商务、酒店于一体的综合楼建筑,工程总投资2.3亿元,整个建筑恢宏壮观,富丽典雅,是新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十)锡伯河

锡伯河是老哈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喀喇沁旗西部茅荆坝梅林沟。

辽代、元代称阴凉河,清代称石碑河,晚清改为锡伯河。

锡伯河在其发源地美林镇境内由3条支流汇合而成,一路跌宕山野,自西南流向东北至赤峰注入英金河,全长116.7公里。

锡伯河流域山川秀美,土地肥沃,风景宜人。

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河流奔涌不息,承载着历史的苍桑,也孕育出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十一)橡胶坝

漫步于新城区美丽的锡伯河和半支箭河畔,映入你眼帘的便是两座采用现代手段建造的蓝色橡胶坝。

它们如长虹卧波,横陈南北,坝区上游绿波荡漾,水鸟翱翔。

锡伯河二号橡胶坝位于宝山桥下游,坝袋长度152米,回水长度940米。

半支箭河三号橡胶坝位于王府桥上游,坝袋长76.8米,回水长度600米。

两座橡胶坝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新城区的空气质量,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二)龙湾特色美食街

龙湾特色美食街北起玉龙大街,南至宝山路,毗邻车伯尔民俗园、石博园,纵跨临湟、兴安两条主街,总长度1000米,占地面积近40亩,周边绿地面积近400亩,地上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地下近8000平方米。

这里将云集赤峰地区各类独具民族和地区特色的餐饮商家,让各地游客和美食家一饱口福。

 

(赤峰至喀喇沁亲王府途中)

我们今天去的第一个景点是距赤峰60公里的国家AAAA级景区——喀喇沁亲王府,去感受一下厚重的蒙古族历史文化。

喀喇沁亲王府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是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已建成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喀喇沁历史上属于成吉思汗“四骏”之一者勒篾的封地,汉译为“守卫者”。

喀喇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亲王府外,还有藏传佛教圣地福会寺、灵悦寺及元代龙泉寺,更有被称为“塞外小黄山”的马鞍山和燕山山脉余脉的旺业甸原始次生林。

喀喇沁气候适宜葡萄种植,是全国最大的山葡萄种植基地。

同时,还是著名的药材之乡,牛营子中药材市场,是全国八大药材市场之一。

在路边还可以看到种植的万寿菊等成片的鲜花。

另外,这里产的金莲花茶也不错,集饮品与补品于一身,是很好的礼品和个人消费品。

(介绍赤峰概况,重点是蒙古族文化)

1211年,成吉思汗平定西夏后,突破金界壕进入赤峰,迄今800年来,蒙古民族一直是赤峰的主体民族。

赤峰在蒙元时期虽失去了辽代的中心地位,但却成了蒙古国与金斗争的前哨和屏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且成吉思汗家族与赤峰有着极深的渊源。

赤峰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成吉思汗至亲和重臣的封地。

如克什克腾封给了成吉思汗岳父特薛禅及子孙,巴林封给了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赤温,翁牛特封给了四杰之首木华黎,喀喇沁封给了四骏之首者勒蔑。

赤峰又是成吉思汗选拔亲兵的地方,克什克腾即是成吉思汗的亲军卫队的意思,即怯薛台,由木华黎和赤老温任怯薛长。

成吉思汗家族与赤峰的弘吉剌部世代联姻。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元太宗)1237年下诏:

“弘吉剌部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绝”。

元朝百年中,弘吉剌部出了21位后妃(其中15位后),皇室也有19位公主下嫁弘吉剌部。

应昌路是元朝的末都和北元的首都。

应昌路原为弘吉剌部的夏都,又叫鲁王城。

1369年,元顺帝败走应昌,翌年死于应昌,其太子即位,史称北元。

1388年北元灭亡。

喀喇沁部的原祖是成吉思汗的功臣者勒篾,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

成吉思汗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并封他为第九位千户那颜。

由于他们父辈即是挚友,成吉思汗又把者勒篾当兄弟看待,并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的称号,即驸马。

1628年,者勒篾第十四代孙苏布地和弟弟万丹伟征归附后金皇太极,其后代分别被任命为喀喇沁右旗和喀喇沁中旗札萨克。

喀喇沁旗的王爷曾有多代被清政府授予亲王品级,尤其是末代亲王贡桑诺尔布是一个政绩突出的亲王,更是一个开明的亲王,曾被推选为国民党第一届理事大会九理事之一,袁世凯时任蒙藏事务局总裁之职。

王府博物馆除馆藏物品陈列和展览外,还有公主下嫁、王爷出行和王府乐队演奏。

(路过锦山镇)

我们现在路过的是喀喇沁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原名公爷府,也是清朝留下的名称。

锦山镇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城镇也建设得比较好,位于锡伯河上的三道橡胶坝营造的2000米长人工湖泊,使锦山镇空气清新,气候怡人。

现在,锦山水上公园已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介绍喀喇沁旗的龙泉寺、马鞍山景区)

龙泉寺位于距喀喇沁旗锦山镇西3公里处的狮子崖下,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历经风雨,保存完好。

龙泉寺因寺内有一口常年不涸、清澈甘甜的龙泉井而得名,更因康熙皇帝狩猎时饮此井水而闻名。

整个寺院由山厅、前殿、东西配殿、后大殿、僧舍组成,依山势而建,高低层迭,小巧玲珑,大体呈三进三阶型。

寺庙有著名八景,即龙泉古刹、石岩佛洞、西山积雪、紫气东来、龙泉茗香、桃李依春、秋叶璀璨、古木盖园。

尤其寺院中心有一尊横卧石狮,是就裸露的自然山石着意雕刻而成,更为古寺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喀喇沁旗东南部,距锦山镇5公里,总面积3万余亩,森林面积2400公顷,森林覆盖率85%,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马鞍山环境幽雅,山奇水秀,被游人誉为“塞外黄山”。

马鞍山辟有马鞍鞒、小蓬莱、佛云松、松岩、牛郎峰5个景区,奇峰、云海、冰瀑、清泉是景区“四绝”。

奇峰是马鞍山的首绝,牛郎峰、姊妹峰、灵芝峰、鹦鹉峰、玉桥峰、织女峰,峰峰称奇,各具神韵。

云海是马鞍山的奇观,这里白云飘渺,变幻无穷,如丝如絮,触手可及。

冰瀑更是景区的千古之谜,当谷上是酷暑蒸腾之时,郁郁葱葱的峡谷内却寒气袭人,冰莹垂挂,沁人心骨。

游历于景区中,处处可见清泉,最诱人的要数饮马泉和瀑布泉,人行其间,泉水叮咚,清澈可人,实在是妙不可言。

 

(前往力王工艺美术公司途中)

  我们下一站参观的是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公司。

这是一家生产制作手工艺术挂毯、青铜工艺品、巴林石雕、契丹辽瓷等艺术品的民族企业。

  力王公司生产的以上四大系列工艺品,汲古典之精华,融现代之工艺,制作精美,气质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已被外交部、对外友协等指定为馈赠外国政要和贵宾的专用礼品,成为外国总统府、总理府的收藏珍品。

因为许多产品必须按国家要求限量生产,因而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类工艺品。

  手工艺术挂毯是力王公司的主要产品,纯洁的羊毛原料产自没有污染的大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的意境陶冶了心灵手巧的织女,一件件美不胜收的毯艺作品在她们手中诞生。

自然风光挂毯活灵活现,名人肖像挂毯惟妙惟肖,西洋名画挂毯生动逼真,这一切都在织女的玉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订制一幅您的肖像挂毯,把你的面容融入这美仑美奂的艺术品之中。

  力王公司2002年仿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图样,按原尺寸用手工编制了“九龙壁”大型挂毯,长27米,宽6.65米,比吉尼斯纪录还长6米。

  赤峰市是北方新石器文化的中心,也是青铜文明的发源地。

在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炼铜的工具和铜制品,而在距今4300——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更是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铜器。

可见赤峰地区的青铜工艺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青铜工艺品在设计上不拘泥于古器造型,将竹简、石刻合为一体,把钟、鼎、樽溶为一炉,使之既具有古典神韵,又兼有现代全新感觉。

  巴林石雕以巴林石为原料,精工雕制而成。

是优质石料和精美工艺的结合。

巴林石是中国名石,与寿山石、青山石、昌化石齐名。

其中尤以鸡血石和福黄石最为名贵,有一两石一两金之称。

2001年APEC会议赠送给各国首脑的礼品就是用巴林石刻制的印章。

辽瓷以仿宋朝定窑为主,生产的瓷器主要为白瓷,色泽晶莹洁白,此外还有黄、白、绿三色的辽三彩。

赤峰是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松山区的缸瓦窑就是辽代官窑。

仿辽瓷器则再现辽瓷的精美。

(赤峰至玉龙沙湖旅游区途中)

我们现在去的是有“八百里瀚海”美誉的国家AAA级景区、中华第—龙出土地——玉龙沙湖旅游区,并游览勃隆克集沙湖、奇石美景、沙漠于一体的勃隆克景区,距离100公里,这里的特色旅游项目有冲浪、滑沙、乘驼、骑马、民族食品制作、民族歌舞等。

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翁牛特旗境内。

翁牛特是蒙语,为“诸王、神圣”之意,是蒙古部落的名称。

元代这里是成吉思汗四杰之首木华黎的封地。

玉龙沙湖旅游区是集草原、沙漠、山林、湖泊和蒙古族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所在地叫布日敦,汉语是“草木齐全”的意思。

这里最具特色的是沙漠、沙湖、沙松和响沙,是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有“八百里瀚海”之称。

5万亩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地中有一眼清泉,泉水喷涌近1米高,每小时喷水数百吨,在沙漠中积水成湖。

湖面达1万余亩,湖中有十几座沙岛,十分独特。

湖内生长着鲫鱼、草鱼等鱼类。

湖西南部的黄花山和西北部的大黑山,像两面巨大的屏风一样矗立着,山有上驼佛、仙人指、龙门等奇峰怪石。

蜚声海内外的“中华第一龙“就出土在这里。

1971年,翁牛特旗朝格图温都苏木赛沁他拉村北山岗地表以下60厘米处出土了一件大型玉龙,通体呈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

体卷曲,呈“C“字型,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头上无角,鼻端前突,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

双眼突起呈棱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

额及鄂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正的小菱形,颈脊起长鬣,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

鬣呈扁薄片状,通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收成锐角似刀、弯曲上卷,末端尖锐。

龙体横截面略呈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尾内卷。

龙背对穿的单孔,外径0.95厘米,内径0.3厘米,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这件大型玉龙,是一整块玉料圆雕,细部运用浮雕、浅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洁圆润。

龙体伸曲刚劲有力,长鬣高扬,显得极有生气。

中华第一龙的现身,将中华古代文明史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

一会,我们会看到玉龙雕塑。

(介绍赤峰概况,重点介绍蒙古族风情)

蒙古民族十分重视礼仪,接待贵客时,要向客人献哈达,敬马奶酒,唱祝酒歌。

哈达一般为乳白色,代表圣洁吉祥的意思。

献哈达时,敬献者双手托起折叠口朝向客人的哈达,右手放上斟满奶酒的银碗,面向客人高唱祝酒歌,歌罢屈膝请客人喝酒,如果客人不接或不喝,就接着再唱。

当然如客人酒量不大可以少喝一些,但如果能喝就尽量喝干以示诚意。

客人接酒后和一般要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下各弹一下,并向自己额头抹一下,以示敬天、敬地和感谢主人的盛情。

  景区就要到了,大家看,身穿民族服装的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子已做好准备,要用下马酒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了。

(前往勃隆克旅游区途中)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勃隆克沙漠旅游区。

勃隆克位于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

勃隆克是蒙语,汉译为“圆形的山”。

这里是集湖泊、沙漠、奇石、怪松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茫茫沙漠中有一洼湖水,湖边绿草如茵,在湖北面一望无际的大漠边缘,平地耸立起一座奇形怪状的石山,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有鸽子石、鹌鹑石、蘑菇石、坛子石,阴阳石等。

这些石头都属于石蛋地貌,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产物。

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将花岗岩切割得支离破碎,这些石头裸露在空气中,被自然的力量磨去棱角变成一个浑圆的石头,称为石蛋地貌。

勃隆克的石蛋只所以奇、怪、险、峻,与科尔沁沙地的风沙有关,是巨大的风沙犹如尖刀对花岗岩进行刻意雕琢的产物。

据传,当年康照皇帝来此曾想把避暑山庄建于此地。

相传康熙四十一年(1702)秋,康熙帝曾来辽代故都围猎。

在围猎途中,偶然发现了山青水秀的勃隆克。

康熙对随员说:

“朕一生戎马生涯,沙场征战几十年,未曾留意这塞北荒漠之中,还有这样一块灵山秀水,洞天福地”。

遂传旨就地扎营,于晚间摆案设供致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