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程地质1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448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工程地质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工程地质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工程地质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工程地质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工程地质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工程地质10.docx

《3工程地质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工程地质10.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工程地质10.docx

3工程地质10

3工程地质

3.1绪言

拟建的米易县城南水电站位于米易县城800m,该项目是米易县为了改善米易人民生活不环境,建设亲水型城市而修建的,也是米易县城今后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景点,由于闸坝修建后河床水位提高约7.5m,为了达到综合利用该水头,拟在闸坝后建一座河床式水电站,拦河闸坝最大坝高10.5m,坝顶长约224.6m,由13孔泄洪闸及1孔冲砂闸、左岸厂房、两岸河堤组成,正常蓄水位1079.5m,设计水头5.8m,总库容约130万m3,电站引用流量340.0m3/s,总装机容量17000千瓦,年发电量8013.8万度。

我院受米易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对米易县城南水电站进行可研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我们在接到该项任务后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了踏勘与资料的搜集等准备工作。

根据国家现行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以及《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等规范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甲方要求并在尽量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勘察,由于推荐水电站所形成的水库库区位于两岸河堤内,这些部分以前已作过勘察论证,故在本阶段勘察时我们只对闸坝与电站厂房部位进行了重点勘察。

在勘探前,地质、水工、水文等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实地野外踏勘和调查统计米易县相关单位(电力公司、水利局、城建局、环保局、县政府等)的意见或建议后,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多方良好的建议以及工程本身布置的要求,初步拟定了2条坝轴线;上坝轴线距县城约800m,下坝轴线距上坝线约400m。

根据地形地貌及表面地质分析:

上、下坝轴线处的地质情况几乎一致,选择其中一处坝址作详细勘探即可,这样既可节约投资又节省了时间。

经研究讨论并考虑多方因素后,推荐上坝址方案,故勘探时在推荐闸坝轴线上布设了2条剖面计8个钻孔,在闸坝下游的电站厂房位置沿推荐轴线布置了6个钻孔,共计14个勘探点。

于2004年11月19日进入现场进行野外作业,历时18天于12月7日结束,完成野外工作量计有:

半仪器法勘探点定位与高程控制14个点,采用3台XY~100型钻机完成回旋钻进全断面取芯钻孔14个,钻探总进尺215.6米,跟管护壁196.6米。

为了较准确了解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在卵石层中的CK1、CK2、Ck4、Ck5、Ck6、Ck9等6个钻孔内作了N120超重型野外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共13.5m,在CK1、CK2、CK5、Ck9等4个钻孔中的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中作了5次野外标准贯入原位测试,为了了解砂卵石层的颗粒级配情况,还在河床内挖掘了2个探井取样进行野外筛分试验。

为了了解坝轴线段砂卵石层的渗透性,在CK1、CK2、CK4、CK5等4个钻孔中作了4次注水试验。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闸坝轴线与厂房进行了调整,又在调整后的坝轴线与厂房、尾水渠等部位共补充布置了4个钻孔,于2005年4月17日进入现场进行野外作业,历时14天于4月30日结束,完成野外工作量计有:

全站仪勘探点定位与高程控制4个点,采用2台XY~100型钻机完成回旋钻进全断面取芯钻孔4个,钻探总进尺62.3米,跟管护壁46.0米。

为了了解昔格达组地层的渗透性能,我们在本次补充勘察中对坝轴线上2个钻孔的昔格达组地层作了2段压水试验,其中CK1中的吸水率为2.4Lu,CK2中的吸水率为4.2Lu。

在坝轴线与厂房处还挖掘了1个3.0m深的探坑采样进行筛分试验,了解砂卵石的颗粒级配情况,还对料场3(拟定主料场)也进行了4组颗粒分析。

经过以上工作,查清了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组合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了各岩土层的渗漏性,满足规范有关要求及设计要求,达到了此次勘察的目的,为该拦河闸坝、水电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

3.2区域地质及地震

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分别为:

全新统坡洪积块碎石层与粘性土,分布于金砂江一级阶地上与斜坡地上,下更新统昔格达组(Q1x)粘土岩、粉砂岩互层,分布于河谷岸边与斜坡的部分地段,晋宁期辉长岩(υ),分布于金沙江、雅砻江两岸,另外还零星出露有闪长岩。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南段,昔格达断裂西面相对稳定的地块上。

该地段自前震旦纪以来,曾遭受多期强烈构造挤压和变质作用,长期处于隆升状态,岩体构造挤压强烈,次级构造发育,显示出极为复杂的构造格局。

工程区内构造以南北向断裂最为发育,主要有昔格达断裂、安宁河谷断裂、白马断层、丙谷断层、兰坝断层等。

现分别描述于下:

3.2.1昔格达断裂

该断裂位于工程区东侧,距坝址约25Km,是川滇南北向构造雅砻江褶断带中的一条主要断裂。

它北起于冕宁磨盘山,经马头山、里庄、昔格达、红格和云南元谋,止于云南易门附近,全长约460.00Km。

该断裂在区内呈南北向延伸而略有弯曲之势,与雅砻江、金沙江在小金厂以南段近于平行或一致,断裂带主要倾向北东,局部扭转为倾向北西,倾角一般60~70°,局部达85°。

断裂发育于前震旦系至中生界地层中,在新生界地层中也时有反映。

断裂破碎带宽一般20~30m,局部宽达50—85m不等,由碎裂岩、角砾岩、糜棱岩及断层泥组成。

研究表明,该断裂是一条活动性断裂,且新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在新九以南段活动较强烈,而北段活动相对微弱。

3.2.2安宁河谷断裂

该断裂与昔格达断裂近于平行,也为由北向南展布,是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的又一条重要断裂。

它北起于冕宁,南止于下普隆金沙江附近,在米易县以北基本顺安宁河河谷展布。

沿线经石龙、泸沽、礼州、太河、黄连关、天宝山、龙肘山与会理等,全长约340Km。

该断裂位于坝址东侧,距离坝址约12Km,断裂带主要倾向西,倾角一般45~70°。

断裂发育于前震旦系至中生界地层中。

断裂破碎带宽一般10~20m,局部宽达40—50m不等,由碎裂岩、角砾岩、糜棱岩及断层泥组成。

断层上盘(西盘)由(Pt1)片麻岩、玄武岩、花岗岩等组成,下盘(东盘)由(J1y)泥岩、粉砂岩、(K)泥岩等组成。

从中更新世以来,无活动迹象。

3.2.3白马断层

该断层位于坝址东侧6Km,由北向南展布,南北延伸长度约150Km,在北段与昔格达断裂走向一致,在德昌附近略向东弯曲,北起于麦地,经耗牛山、磨盘山、白马,止于月鲁山附近。

在白马以北倾向西,白马附近产生扭转,至此以南倾向东,倾角40~65°。

3.2.4丙谷断层

该断层是南北向断裂带的次级断层,沿北北东——南南西展布,全长约35Km,位于坝址东侧,距坝址约1.5Km。

该断层产生于玄武岩、花岗岩及辉长岩岩体内,破碎带宽2.0~4.0m,主要由碎裂岩组成,挤压特征不如其它几条断层明显。

3.2.5南坝断层

该断层是南北向断裂带的次级断层,沿北西——南东方向展布,全长18Km,位于坝址西侧,距坝址3.0Km。

该断层产生于玄武岩、花岗岩岩体内,破碎带宽2.0~3.0m,倾向北东,主要由碎裂岩组成,挤压特征不如其它几条断层明显。

受构造作用特别是新构造活动的影响,本区地貌形态表现为山体雄伟高大,由于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该段河流侧向侵蚀作用明显,河床较为宽缓,一级阶地较宽阔,大多有400——600m。

无大的不良地质作用。

区内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基岩裂隙水为辅,地下水很少有以泉水形式出露的现象,水质类型为HCO3-—Ca、Na型水,对混凝土与混凝土中的金属结构无侵蚀性。

工程区处于川滇菱形断块中南部、大尖山岩体东侧边缘,其外围周边断裂的昔格达断裂、安宁河谷断裂为中晚更新世一般活动性断裂,工程区所在区段的这些断裂无新活动迹象;距离工程区最近的断层为丙谷断层、南坝断层,根据前人对断层带物质测龄显示其最后一次活动距今有约(21.8±3.1)×104年,即为中更新世活动断层,现今无活动。

区域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整体抬升为主,无差异性活动。

综上可知,本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无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

区内地震的危险性主要为来自外围地震带强震的波及影响。

经过推算,未来来自外围昔格达或西昌~普格一带潜在震源区有发生M=6~7级破坏性强震的可能性,如其中1955年在此构造带上鱼鲊、拉鲊北面以河漂子一带为震中,发生过6.75级,震中烈度为9度的地震。

在1962年9月27日米易县南坝地区发生过5.5级地震,但对本场地的影响烈度均不大于Ⅶ度。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为Ⅶ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3.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3.3.1水库区基本地质条件

米易县城南水电站形成的水库属中山宽缓河谷型水库,当正常蓄水位1079.5m时,上游回水至柳溪河口下的皮划艇尾水口,长约2650m,总库容约130万m3。

水库岸边为河床一级阶地,阶地较宽缓,平均坡度为10——15°,呈“U”型河谷,枯水期河床水面宽度亦达到180~200m。

库区出露地层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冲积漂卵石层。

阶地上也为第四系冲积砂卵石层,阶地宽度约400——600m,此部分已被米易县人民改造成良田,成为攀枝花市重要的冬季蔬菜基地。

再稍远处两岸山体由二迭系玄武岩、花岗岩、辉长岩、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等地层构成。

3.3.2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水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我们分别从水库的渗漏、水库的淹没、水库的淤积、库岸稳定、水库对皮划艇与214省道的影响及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于下。

3.3.2.1水库渗漏

由于该水库不存在低邻谷,且库盆基底由透水性较差的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玄武岩等岩层组成,推荐水库为拦河闸坝在提高水位后所形成,并利用已建的防洪河堤作为水库库岸,由于河堤本身及其地基土均为砂卵石层构成,拦河闸坝地基土也为卵石土层,有较强的渗透性,但由于闸坝拦水后抬高的水位很有限,如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后,此部份渗漏不会危及河堤与闸坝的安全。

3.3.2.2水库淹没

库区Ⅰ级阶地广泛分布于河床中,阶地与现河床水面高差较小,易受洪水淹没。

如1998年洪水就造成了该段大片农田被淹。

拦河闸坝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在河床两岸河堤之内,在河堤高度达到防洪标准状况下,不存在水库淹没问题。

但由于水库形成后,库水位将高于两岸农田标高,而河堤与其地基土是由砂卵石构成,砂卵石土层的渗透能力较强,会造成两岸农田的浸没。

因此,在水库建成后,应在两岸河堤后修建截水明沟或暗沟,沟底标高应比两岸农田地面标高低1.0——2.0m,以截断渗透水流,同时还可在截水沟上每间隔30——50m的距离设置一深度2.0——3.0m的集水井,截水沟与集水井底部及侧墙下部不能以混凝土封闭,而应设置成砂卵石的反滤层,以利于水体的渗透。

如此处理能基本解决库水渗透浸没农田的问题或使浸没的影响较小。

3.3.2.3水库淤积

水库两岸横向沟谷较少,克郎村、青皮村与县城处的冲沟在进库区前要经过较平缓的一级阶地,因此进库物质很少,库区的淤积主要由主河道的推移质形成,而该部份又集中形成于洪水期。

闸坝在洪水期时是提闸运行,此期间电站不发电,闸坝底板建成后标高与现有河床一致,河道的运行与天然河道相同,不会阻碍洪水与泥砂的渲泄。

闸坝运行如能做到与小三峡电站的运行协调一致,则小三峡电站所排出的泥砂也不会滞留于库内。

故拦河闸坝形成的库区不存在泥砂淤积问题。

3.3.2.4库岸稳定

库区两岸完全由人工修建的拦河堤所形成,如河堤质量可靠,不存在库岸的稳定问题。

在库尾近皮划艇尾水口处的河西岸,由于修建108国道削方,形成的人工边坡较陡,造成该处一私人加油站滑坡,但经过整治后,对水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3.3.2.5水库蓄水后对皮划艇和108国道的影响

该拦河闸坝建成后将抬高安宁河水在米易县城段的河水位,但形成的水库最高回水位是以皮划艇尾水位作为控制的,因此,水库形成后对皮划艇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108国道在水库区离水库边的距离约300——500m,到库水面的高差约5.0——10.0m,水库对其无影响,在库尾段虽较近,但道路已进入隧道,该段岸边由稳定的玄武岩层构成,且已出水库回水区,应对水库、河道无影响,其稳定性已由高速公路建设时进行过论证。

3.3.2.6水库诱发地震

由于库内没有大的断层通过,离水库较近的丙谷断层也距水库及坝址有约1500m,其本身也不是新构造活动性断层,水库蓄水后不会改变其天然状态,不会造成断层复活,其他断层离库区更远,特别是活动性较强的昔格达断裂,离水库区更达25000m,故该水库不具备发生诱发地震的地震地质条件。

3.4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3.4.1地形地貌

米易县城南水电站位于米易县安宁河桥下游约610m处,左岸为青皮村二社,右岸为水塘村三社较顺直的河段上,河道较宽缓,呈“U”字型河道,河水面在勘察时宽约190m。

两岸为河床Ⅰ级阶地,比现有河水面高约4.0m,为米易县蔬菜基地。

3.4.2地层岩性

在坝址区出露与揭露的地层分别为冲积卵石土与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现分别描述于下:

3.4.2.1坝址区地表出露的为河流冲积卵石土(Qal),青灰色,稍湿——很湿,密实,局部分布有少量砂层透镜体。

卵石粒径2——20mm,少数超过200mm,浑园——亚园状,含量60——70%,成份主要为玄武岩、砂岩、花岗岩、辉长岩、灰岩等。

经现场作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为13——35击,局部大于50击,说明该卵石层呈密实状态——很密实状态,局部锤击数太高是由于在作触探时遇到了粒径太大的漂石。

卵石层最薄处达12.4m。

分布于整个坝址区。

在其中作注水试验,其渗透系数为8.70×10-2——9.20×10-1cm/sec,透水性很强。

3.4.2.2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Q1x):

灰黄色、灰黑色,稍湿——湿,坚硬状态。

呈泥质胶结的半成岩状态,泥质结构,层理构造,具明显的水平层理,垂直节理较发育,为了了解该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该层中的4个钻孔中作了5次标准贯入原位测试,锤击数为12——23击不等,该层为本工程区下卧层。

3.4.3地质构造

坝址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南段,丙谷断层与兰坝断层所围限的块段上,块段内的岩体主要由玄武岩及花岗岩、辉长岩组成,属于中硬岩,区内的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为极软岩。

区内岩体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的作用,有轻微的变质现象,区内基岩中小断层及节理、裂隙均较发育。

3.4.4物理地质作用

坝址区安宁河两岸为一级阶地,地势平缓,高差也较小。

无产生滑坡、崩塌、大型危岩等不良物理地质作用的地形地质条件。

主要持力层为砂卵石层,经作注水试验其渗透系数为8.70×10-2~9.20×10-1cm/sec,透水性很强。

3.4.5水文地质条件

赋存于坝区河床覆盖层中的孔隙水,主要受河水及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枯水期补给相对较少,地下水位较低,水位下降至1073.0m左右,与河水位近于一致,丰水期河水入渗补给量增大,地下水位上升至1076.0m左右。

水文地质试验成果表明,河床覆盖层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中上部的卵石层(Qal)呈中等密实——密实结构,但局部存在架空结构,如按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则为很密实,锤击数很高,其原因是河床中有许多部位卵石层中漂石粒径太大所造成。

渗透系数K=8.70×10-2~9.20×10-1cm/sec,地下水直接受河水补给,属强透水性的潜水含水层。

根据上游小三峡水电站与下游湾滩水电站所作水质分析报告,其河水与地下水为HCO3-—Ca、Na型水,对混凝土与混凝土中的金属结构无侵蚀性。

3.4.6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及指标选取

3.4.6.1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

坝址区主要持力层为河床冲积卵石层,该层厚度较大,从钻孔揭露情况看,最小厚度为12.4m,状态稳定,没有发现不利于稳定的集中砂层或粉土层,在其中作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锤击数较高,为较良好的持力层。

下覆岩层为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灰黄色、灰黑色,稍湿——湿,坚硬状态。

呈泥质胶结的半成岩状态,泥质结构,层理构造,具明显的水平层理,其中垂直节理较发育。

为了了解该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在该层中的4个钻孔中作了5次标准贯入原位测试,锤击数为12——23击不等,该层为本区下卧层。

就其物理力学性能而言,完全能满足闸坝的下卧层要求,其物理力学性质列于后表。

3.4.6.2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建议指标

鉴于该闸坝高度较小,抬升水位很有限,坝区岩(土)体未进行现场抗剪试验、载荷试验,也未取样进行室内岩(土)常规试验,而是根据现场进行的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试验与野外标准贯入原位试验、注水试验、现场筛分等,再参考类似工程同类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后给出的,供设计时参考使用。

岩土名称

天然重度

(KN/m3)

内聚力

(KPa)

内摩擦角

(度)

承载力特征值(KPa)

压缩模量

(MPa)

卵石土

20

0

40

400

25

湿

22

0

36

350

22

昔格达组粘

土岩、粉砂岩

湿

18

20

22

250

9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表

卵石土层根据所作筛分资料,颗粒级配不连续,渗透变形为管涌型,其允许水力坡降可取0.12~0.16。

3.4.7闸坝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米易县城南电站拦河闸坝基础可置于砂卵石层中,闸坝最大高度近10.5m,建基面高程约1070.5m,在卵石层中经钻探揭露没有发现集中砂层与粉土层,而卵石层的承载能力较高,稳定性能良好,因此闸坝基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和下游土层被冲刷破坏的问题、基坑开挖时地基土扰动问题等。

3.4.8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厂房布置在右岸河漫滩与一级阶地上,与闸坝紧临,厂房(含升压站)长近60.0m,宽约40.0m,建基面高程1070.5m左右,为砂卵石层建厂,地基土为卵石土,卵石土承载能力较高,稳定性较好,其抗渗透稳定较差,经适当处理后可以建厂。

但主厂房基底标高将在1061m左右,已进入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地层中1.0m左右,为不均匀地基,该段应进行处理。

右岸滩地河床覆盖层总厚度不小于12.4m,其下为昔格达组粘土岩、粉砂岩互层。

无不利于边坡稳定的节理、裂隙发育。

在砂卵石层中作注水试验,渗透系数为8.70×10-2~9.20×10-1cm/sec,透水性很强。

尾水渠也设置于河床卵石层中,地基土抗冲刷能力低,厂房尾水渠下泄流量达261.0m3/s,流速也较高,对地基土的冲刷破坏能力较强,应采取相应的防冲刷措施,以保护尾水渠地基土不被冲毁或形成冲刷深坑。

3.4.9附属及临时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永久性附属建筑物包括束水墙、变电站,上坝公路、进厂公路及办公楼等。

束水墙基础、上坝及进厂公路路基为承载力较高的卵石层,完全能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该部分可结合县城防洪堤进行建设。

办公、住宅楼、及变电站地基土由冲积卵石土层构成,地基土压缩性较低,承载能力较高,完全满足这些建筑物的建设要求。

此部份也可建于县城内其他地方而不建于闸坝附近。

临时建筑物中:

(1)纵向土石围堰纵堰地基土由卵石土层组成,围堰挡水后,河水要沿卵石层渗入基坑,因此堰堤存在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但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只有2.0——4.0m,在作好排水后不需作特别的防渗处理。

(2)上下围堰地基土也由卵石土层组成,在汛期安宁河流量较大,河水位上升,河水除冲刷、淘蚀堰体坡脚外,沿卵石层的入渗量也将增大,应加强围堰的防渗及防冲工程处理,作好基坑排水与降水。

3.5建筑材料

米易县城南水电站混凝土骨料需要量约14.3万m3,防渗墙、河堤及围堰填筑料4.0万m3。

经勘察,料场1为距闸坝上游约1800m处的皮划艇尾水口下游有约800m长、60m宽的耕地,它位于已修建的安宁河内侧,不利于安宁河在本段的行洪,本应予以清除,在修建河堤与闸坝时可作为建筑材使用,可采厚度2.5m,其储量约12万m3,但该部份已被开采去用作填筑米易县河西片区,现还有剩余储量1万m3左右。

料场2为从安宁河桥起至上游约500m的河床中部,旱季时有约20m宽的河底要出露于河面,不利于河水渲泄,该段修建河堤与闸坝时可予以疏浚,可得砂石料1.0——2.0万m3,该部份被修建河堤时采用。

料场3为在闸坝下游约500m处,沿河床右岸边有约800m长,80m宽的河边滩地,可采厚度2.5m,可得砂石料约15.0——16.0万m3,此料场为本工程的主料场,料场试验指标见表。

另外在修建河堤与闸坝时,可先期开挖导流渠,开挖料作为围堰料的一部分,围堰形成后,闸坝与厂房开挖料可筛选后作为建筑骨料、砂料的一部分。

如仍有不足,可在距闸坝下游约3.0Km处的黑湾子购买,从县城沿公路走,路程为5.0Km,该采料场经了解得知年产砂石料约3.0万m3。

现电站尾水渠长约1.0Km,该尾水渠要在安宁河边平均开挖约2.5米,宽度60.0m,包括下游河道疏浚,可得到开挖料约40万m3,为了减少废弃料,该部份应优先尽量利用。

这些料场的砂石料均为安宁河冲积层,距离较近,又处于河道较顺直地段,其质量较接近,经在闸坝处作筛分试验,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各料场运输和开采条件均较方便,储量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防渗粘土料据设计估算,填筑围堰需1.3万m3,防渗墙护壁料0.25万m3,总量近1.6万m3。

经勘察,在离闸坝约4.0Km处的克郎村三社的原红砖厂处粘土料很丰富,该块场地长约200m,宽约100m,可开采厚度平均1.5m,储量约3.0万m3。

经取2组土样作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成果如下表,根据试验数据,其作为防渗料是较优良、合适的。

作为防渗墙固壁料不满足要求,防渗固壁料需要量较小,可外购。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表

土样

编号

塑性指数

土粒组成

2~0.05

0.05~0.005

<0.005

d60

d10

Cu

%

%

%

%

%

%

mm

mm

1

38.0

19.0

19.0

22.7

40.7

36.6

0.017

0.0004

42.5

2

36.0

20.5

15.5

48.0

31.0

21.0

0.070

0.00025

280

土样

编号

最大干重度

最优含水量

直剪试验

压缩

渗透系数

φ

C

Es

K

g/cm3

%

MPa

MPa

cm/sec

1

2.71

1.71

1.69

18.0

0.025

10.31

1.8×10-7

2

2.70

1.70

1.94

23.0

0.02

13.97

8.8×10-6

3.6结论及建议

3.6.1区域地质及地震

3.6.1.1米易县城南水电站与闸坝坝址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建筑区属构造基本稳定区,区内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外围地震带强震的波及影响,经推算,未来外围潜在震源区发生6—7级破坏性强震时对场地的影响烈度小于Ⅶ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等规范规程的规定,本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为Ⅶ度,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设计时请按以上有关数据进行设计。

3.6.1.2本场地按地基土的强度与覆盖层厚度划分,该场地为坚硬场地土,Ⅰ类建筑场地,场地内未发现集中的粉细砂层或粉土存在,因此不存在砂土液化的问题。

3.6.1.3建筑场地段河水与地下水同小三峡水电站水质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