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924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居巢区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①14Cu2++5FeS2+12H2O=7Cu2S+5Fe2++24H++3SO42-

②Mn2++S2O82-+H2O—MnO4-+ SO42-+ H+

对上述两个反应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反应中SO42—都是氧化产物 

B.两个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都是10mol

C.①反应中的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氧化性:

MnO4—>S2O82—

参考答案:

C

2.将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①1∶3②2∶3③1∶7④2∶7⑤任意比

  A.②③       B.只有①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D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FeCl3易发生水解,可用于蚀刻铜制的印制线路板

B.漂白粉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脱除烟气中SO2和NO

C.CaCO3高温下能分解,可用于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

D.活性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除去水体中Pb2+等重金属

参考答案:

B

【详解】A.FeCl3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u等金属反应,可用于蚀刻铜制的印制线路板,与FeCl3易发生水解无关,A错误;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O2和NO生成硫酸盐和硝酸盐,所以漂白粉可用于脱除烟气中SO2和NO有害气体,B正确;

C.CaCO3能与酸反应,能改良、修复被酸雨浸蚀的土壤,与CaCO3高温下能分解无关,C错误;

D.活性炭与Pb2+等金属离子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水体中Pb2+等重金属离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与接触法制硫酸中的SO2的催化氧化过程中都采用了高压的生产条件

B.结构陶瓷碳化硼(B4C-3)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原子晶体

C.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D.氟利昂和氮氧化物(NOX)都能破坏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

B

5.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

a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

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①>③

D.N2的转化率:

②>①>③

参考答案:

A

6.右图是一种形状酷似罗马两面神Janus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化学家建议将该分子叫做“Janusene”,有关Janus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Janusene的分子式为C3OH2。

    B.Janusene属于苯的同系物

    C.Janusene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

     D.Janusene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答案:

D

7.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硝基代物的结构可能有几种(  )

A.6种    B. 7种   C. 8种   D.9种

参考答案:

D

8.以下实验:

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来检验醛基⑤为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其中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参考答案:

A

9.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定有NH4+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

D.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

参考答案:

A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0.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②25℃、101kPa下,16g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0.1mol FeCl3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④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D

11.已知: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时,则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3∶2           B.3∶2∶1           C.1∶1∶1           D.3∶2∶2

参考答案:

B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门捷列夫提出了分子论

D.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参考答案:

A

【分析】A.石墨烯比钢铁更强韧;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潮汐发电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

A.石墨烯比钢铁更强韧,是新型材料,故A正确;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污染土壤,故B错误;

C.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错误;

D.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潮汐发电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13.胡椒酚(结构如下图所示)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

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④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14.某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ROy,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zR(或RHz)。

已知1molHxROy比1molHzR质量多6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y-x+z=8                   B.y=4

C.R一定是硫元素             D.R一定处于第三周期

参考答案:

C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2N-A

B.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所含C-H键数目不一定为0.6NA

C.0.1molN2与0.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氨分子数等于为0.2NA

D.将2.24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1L0.15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CO32-和HC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1)取0.98gCu(OH)2固体加热,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2)取少量产物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为证明产物A在加热时能与NH3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夹持装置未画出)所示实验装置。

   ①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现象:

   i直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ii装置乙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能证明产物A与NH3发生了反应的判断依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只有i可以   b.只有ii可以   c.i或ii都可以

参考答案:

(1)CuO  Cu2O

(2)Cu2O+2H+=Cu2++Cu+H2O

(3)如图连接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将末端导管浸入水中;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底部,若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冒出,撤掉热毛巾,冷却至室温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且持续不落,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b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卡托普利OE)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B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已知:

(高分子化合物),则

B→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分子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消去产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如等。

写出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i)含有苯环,不含甲基

   (ii)能与NaOH溶液以物质的量之比1:

1完全中和

   (iii)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卡托普利(?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能发生取代反应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有SO2[来源:

学科网]

  c.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d.E的分子式为

参考答案:

(1) 羧基 氯原子

       

(2)取代反应

       (3)+2NaOH→+NaCl+H2O

 或 

(4) 、 

(5)abc

(1)由线路图A→B是加成反应,可由B逆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

B中的官能

团羧基和氯原子可以从已知的B的结构简式中得出。

(2)通过观察C→D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变化,可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3)B与NaOH溶液共热,既要考虑卤原子水解也要考虑到酸碱中和;H为G以酯化方式的缩聚产物。

(4)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具有多个不同的官能团,其分子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5)F的分子式为C9H15NO3S(氢数为奇数)。

18.(1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

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