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系统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x
《净化系统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化系统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净化系统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净化系统内设备基础工程,基础多为圆形设计,基础表面采用予埋螺栓或予留螺栓孔,设备安装完毕后采用成品灌浆料二次灌浆。
该区域的±0.00m标高
相对于绝对标高32.65m。
二、编制依据
2.1油改煤工程净化系统详细工程设计图。
2.2施工合同。
2.3批准的净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2.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场地已平整完毕;现场道路已按总图中设计道路位置铺设毛石及碎石作为施工用临时道路;现场用水、用电已从现场附近石化总厂相关单位内接设完毕,实现了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
现场临时设施准备情况:
施工用大型混凝土主要在建筑五公司基地内设置的搅拌站进行搅拌。
现场临时办公室采用彩钢板活动房集中办公,辅助用房(水泥库、材料库)采用砖瓦结构。
钢筋制作采取在现场主临时道路以北、循环水系统以南区域设置钢筋加工棚现场制作。
四、设备基础施工顺序
基础定位放线(经定位放线报验合格后)土方开挖(经地基验槽、地基处理)
垫层模板支设(模板报验合格后)垫层混凝土施工(垫层面上投放基础控制轴线)
基础钢筋绑扎(柱头钢筋固定后)基础模板支设(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
基础混凝土浇注(符合拆模条件后)模板拆除土方回填
混凝土浇水养生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搅拌站设在我建筑工程五公司基地,钢筋加工场地设在现场循环水附近。
5.2基坑开挖采用反铲机械开挖,土方由自卸车运输。
5.3现场水平运输,如少量混凝土(垫层)、模板等材料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至现场;如大量混凝土(基础)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混凝土输送泵水平运送。
六、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6.1土方开挖
6.1.1土方开挖前由专业测放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将放坡面、操作面及排水沟所需开挖面积统一考虑,根据复测后的定位点撒出机械开挖灰线。
甲烷化炉、水分离器等圆形基础应定出中心桩,由中心桩为圆心,以开挖尺寸为半径拉线绕圆弧,撒出开挖线。
6.1.2土开挖采用1m3反铲机械开挖、自卸车运至场外甲方指定弃土点。
弃土点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整平。
6.1.3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按高宽比1:
0.4放坡,操作面每边按500㎜考虑,排水沟宽度按200㎜留设。
6.1.4土方开挖时,专业测放人员应随时跟踪检查土方开挖深度,为防止机械开挖干扰基底土层,应予留100㎜厚土方人工开挖,予留土方开挖应在机械开挖出一定面积的土方后,及时采用水准仪打标高控制桩,组织人员将予留土方清挖。
将清除土方甩向反铲,由反铲一并挖出,这样可减少予留土方垂直运输的人工工作量。
对于较小的基坑,可以在机械开挖完毕后,人工将予留的土方挖除,甩出基坑,在基坑周圈围设挡水坝。
6.1.5土方机械开挖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开挖排水沟,在距现场排水系统最近处的基坑南侧留设集水井,采用潜水泵集中抽排至净化系统南侧的排洪沟内。
对于较小而且较近的基础同时开挖时,为便于排水,应将相邻基础间少量的土方一并开挖,将众多基坑连成一体进行排水。
6.1.6对于存在机械超挖的部分,应采用人工将超挖部分修整后,采用同基础垫层相同标号的混凝土填满、振实。
酸性气体脱除基础设计要求挖至②2层粉质粘土,土方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如未到②2层,应继续向下开挖,直至符合土质要求,超挖部分采用级配砂石垫至基底,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6.6.7土方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基验槽。
地基验槽应提前24小时通知相关单位作好准备,不得临时组织,以免因相关人员无法到场而影响验收。
6.2垫层施工
6.2.1土方开挖完毕,经相关单位地基验槽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垫层的施工。
专业测放人员将基础控制轴线或中心桩利用经纬仪投至基底,由施工班组带线拉尺定出每个基础垫层的外边线。
6.2.2垫层模板:
对于甲烷化炉、一氧化碳变换等圆形基础垫层,采用砌筑砖胎模作为垫层模板,胎模采用MU7.5、M5水泥砂浆砌筑。
为保证其圆弧度,要以专业测放人员测定的中心桩为圆心、以垫层半径为半径拉线绕圆弧来控制砖胎模的圆弧度。
对于甲烷化换热器等矩形基础垫层,采用钢模板支设、钢筋桩从模板孔打入土中至少200mm固定。
6.2.3垫层混凝土
⑴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混凝土所需各种材料的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部门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将以上质保资料、混凝土开机许可证交由工程监理审查、批准,合格后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工作。
⑵垫层混凝土由于工程量较小,采用设置在主控装置的搅拌机拌和,机动翻斗车运至基坑边。
由于运输距离较长、道路颠簸,混凝土容易造成离析,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故垫层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应适当减少用水量,待运至现场使用前,采用人工撒水二次拌和后使用。
⑶垫层混凝土采用人工下料,对于深度超过2m的基坑,应采用溜槽进行下料。
将混凝土粗填高于垫层模板1~2㎝,采用平板振动器拖振后人工利用木抹压实、搓平即可。
6.3基础的施工
6.3.1基础施工顺序
⑴对于甲烷化炉、水分离器、一氧化碳变换等圆形基础:
基础底板外模→基础钢筋整体一次绑扎成型→基础底板上部模板→螺栓安装、固定→基础混凝土整体浇注
⑵对于酸性气体脱除基础,螺栓直径较大的圆形基础:
基础底板外模→基础钢筋整体一次绑扎成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注→基础底板上部模板→螺栓安装、固定→基础混凝土浇注
⑶对于甲烷化换热器、甲烷化水冷器等方形基础:
基础底板外模→基础底板钢筋→基础底板以上柱内竖向主筋绑扎并固定→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注→基础底板以上柱水平钢筋绑扎→基础柱模板→予留洞模板安装固定→基础柱混凝土浇注
6.3.2基础模板
⑴垫层施工完毕后,待混凝土表面干燥后,由测放人员将每个独立基础的控制轴线弹于垫层面上,并通过控制轴线将基础外框支模线利用墨斗弹出,并用红油漆分类标识,避免墨线过多造成混淆。
⑵对于圆形基础:
基础底板厚度较小时,可以采用砌筑240mm厚砖胎模,为防止胎模砖缝漏浆应将胎模内侧砖缝勾缝,胎模砌筑完毕后将胎模外侧与坑壁间空隙填土夯实,用以防止基础混凝土在下料、振捣过程中对胎模外冲力所造成的胀模。
圆形基础底板以上基础模板采用100~150mm宽定型组合钢模竖向错缝搭接拼成圆形。
由于基础采取混凝土一次整体浇注(除酸性气体脱除因螺栓自重过大,将螺栓重量承担在吊模上将大大增加吊模的重量,故将基础以底板上口为分界线二次浇注混凝土),故承台以上模板需悬空吊模,可在基础竖向钢筋(底板上口标高)处,采用电焊点焊钢筋支撑,用以承担基础吊模,具体见下图
。
。
。
。
圆形基础底板以上模板为钢模板拼接而成,可以采用φ12通长钢筋在模板外侧打箍,用12#铁丝将打箍钢筋与模板孔连接,围箍钢筋接头处焊接或螺丝固定,可以保证模板在混凝土下料过程中保持圆形状态,具体见下图:
钢筋围箍安装牢固后,为防止基础模板整体移位,应采用钢管背楞与钢管桩扣件连接,背楞钢管与模板间铁丝绑扎牢固。
⑶对于方形基础
方形基础模板全部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
钢模尽量采用表面平整的模板使用,内表面涂刷脱模剂。
如模板边凹凸不平,容易造成漏浆,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应在模板拼接时采用海绵条夹缝,“U”形卡将模板与海绵条固定。
基础底板侧模采用钢模横向错缝搭接,底板厚度小于600mm的,在侧模外侧背水平钢管、12#铁丝与模板绑扎固定;底板厚度大于600mm的,水平背楞钢管竖向间距@600布置。
在水平背楞钢管外侧打钢管桩间距@600~800,采用扣件与背楞钢管连接固定。
基础底板以上部分由于是二次浇注混凝土,可将模板承担在基础底板混凝土表面,为防止基础柱模板与基础底板混凝土面间缝隙过大,造成漏浆,采取在模板底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塞、密封。
当基础柱成板状结构时,为防止胀模,应采用2~3mm厚钢板拉条配合钩头螺栓进行加固,具体支模见下图:
模板安装完毕后,为增强基础柱模板的整体稳定性,应在柱模板间搭设钢管脚手架,搭设形式依据柱模板间空隙大小确定,具体见上图:
钢板拉条
6.3.3基础钢筋
⑴钢筋制作采取在现场钢筋棚内制作、人工搬运至基础边绑扎。
钢筋进入现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书,书面报请现场监理进行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的制作。
⑵需进行闪光对焊的钢筋,需报请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施焊取样,焊接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全面对焊工作。
⑶对于成圆形布置的基础底板钢筋,应根据下料长度弯成圆形,接头处可以采用电焊点焊定型。
⑷对于圆形基础底板以上基础部分的圆形箍筋,可以采用通长盘圆钢筋围绕竖向主筋按设计间距盘绕绑扎,不必单独分层制作。
⑸对于方形基础由于存在混凝土二次浇注,故基础底板以上柱竖向钢筋绑扎完毕后应采用钢管围箍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浇注及振捣过程中发生偏移,造成基础柱钢筋位置偏差。
⑹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基础柱钢筋保护层厚度35mm。
钢筋保护层采用Φ100mm的PVC管锯成相应厚度,采用M5水泥砂浆预制。
保护块预制后应进行浇水养生,达到强度后方能使用。
柱外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应将垫块的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支模时应将模板与垫块相抵,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垫块脱落,造成钢筋外露。
6.3.4基础螺栓制作、安装、固定
⑴螺栓制作采用未经冷加工的Q235-AF钢材,按设计要求加工完毕后,书面报请现场监理进行取样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⑵基础螺栓按设计要求必须采用设备所带的锚板和模板予埋。
如锚板和模板不为一整体,单个进行安装将加大工作量和施工难度,故可以将单个锚板或模板采用下图所示连成整体:
⑶螺栓固定架固定:
对于基础面积较小的可直接将固定架承担在基础模板上口,与固定后模板点焊固定;对于基础表面积较大、螺栓数量较多的,采取基础表面满绑水平钢管,钢管下部支撑采用Φ25钢筋与基础垫层支撑固定。
⑷螺栓安装:
螺栓安放时,其顶面标高控制应由测放人员利用水准仪调整,其垂直度利用垂直尺调整。
为防止砼浇注过程中螺栓发生偏移,螺栓底部利用Φ16钢筋交叉焊接成整体。
螺栓固定完毕后,应严格进行自检,有偏差的应立即整改合格。
⑸酸性气体脱除基础顶部地脚螺栓设计要求进行防雷接地,每个基础将两个地脚螺栓与基础内竖向钢筋相焊接,并将四根对称布置的基础竖向主筋底部与基础底板水平钢筋网绑扎连接。
6.3.5予留孔及予埋铁件安装
⑴予留孔模板采用2.5cm厚木板拼接,外侧用木方围箍将予留孔四块木板钉成整体。
木板外侧表面应采用电刨抛光或用油毡包裹牢固,便于予留孔模板的拆除。
⑵予留孔模板安装前应由测放人员在基础模板上口定出位置控制轴线及标高,施工操作人员根据此控制线拉线定位并确定其高度。
⑶予留孔模板在混凝土下料及振捣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故应将予留孔模板上下口固定牢固。
上口采用木方或钢管围箍,将围箍担在模板上口,用12#铁丝与模板孔捆绑固定;下口可在基础柱头双排立筋焊接钢筋箍,将予留孔模板插入钢筋围箍内,保证其位置不因外界因素而发生移动。
同时为防止混凝土浇注后模板产生上浮,应在围箍下予留孔模板面钉钢钉,作为予留孔模板的限位点。
⑷予埋铁件:
基础表面予埋:
对于基础存在双层钢筋网片的,可在上层钢筋网片上埋件位置四角焊接钢筋头,将埋件与上层钢筋网连接、固定。
对于基础不存在双层钢筋网片的,应将埋件位置控制线投放于基础模板表面上口部位,并用红漆显著标识,待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根据位置控制线拉线埋设。
对于予埋件处在基础侧面的,可将予埋钢板面与基础侧模面根据测放人员投放的埋件外框线电焊点焊固定。
6.3.6基础混凝土
⑴模板、钢筋经隐蔽工程验收后,开始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注。
由于基础混凝土量较大,使用人工浇注进度缓慢,故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送料、搅拌运输车运料进行浇注。
⑵由于我方设在主控装置的搅拌站距离较远、道路颠簸,为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基础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下料、分层振实。
⑶对于一次浇注成型的设备基础,基础底板上部模板由于为悬空吊模,吊模底口与底板模上口存在一定的高差,因此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应先将底板混凝土浇注到位,待底板混凝土流动性减低后再行浇注底板上部混凝土,防止混凝土一次浇注过多,造成混凝土从模板高差处外溢。
⑷混凝土浇注时应随时将已浇注完毕的部位采用木抹压搓,对于表面无灌浆层的,可以采用铁抹收光;对于存在灌浆层的混凝土表面,用木抹找平、搓毛即可,便于设备安装完毕后灌浆层与基础混凝土的结合。
⑸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及时用草袋将基础覆盖,浇水养生7昼夜。
每天浇水遍数以保持混凝土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6.3.7基础模板拆除:
基础模板拆除以保证基础混凝土不因模板拆除而影响边、拐的外观质量为准。
6.3.8基础灌浆
⑴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采用成品灌浆料H-60。
⑵灌浆前应具备设备安装公司下达的灌浆委托书,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将杂物、泥浆、灰尘清洗干净,灌浆面不得积水。
经报请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灌浆工作。
⑶灌浆料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配比进行加水拌合,拌合好的灌浆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
⑷由于灌浆料的流动性很大,基础模板灌浆前应对模板仔细检查。
由于灌浆用木模板与基础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为防止漏浆,应在模板内侧及拼接头处采用水泥砂浆将缝隙封塞。
6.4基础回填土
6.4.1土方回填前应通知相关单位对基础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回填工作。
基础周圈采用机械(装载机)进行回填。
6.4.2回填土质要求:
回填土应采用原土回填。
因场内无堆土地点,原土已运至场外甲方指定弃土点,故可以采用同区域基础开挖出的土方进行回填。
回填土颗粒不能过大,超过5㎝的应敲碎后使用。
回填土含水率过大的应机械摊开后晾干使用。
回填土不得含有易腐蚀的有机物质(如植物根、茎、叶)。
6.4.3夯实要求:
土方回填前应进行土壤击实试验,确定该区域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按照设计要求达到的压实系数进行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250~300mm,采用蛙夯机械夯实。
蛙夯难以夯实的区域采用气夯或手夯人工夯实。
每层夯实完毕后环刀取样做土壤干容重试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的压实系数后方能进行上层的回填工作。
6.4.4特殊情况处理:
场地大面积回填土采用机械(压路机)压实时,常常造成“弹簧土”等影响土层质量的问题,应及时采取人工或机械换土的方式,将局部弹簧土挖出,重新进行回填土分层夯实工作。
七、质量保证措施
7.1质保体系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生产经理
工程部安质部设材科劳资科预算科
专业公司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施工员
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劳资员预算员
铆焊班小车班测量班修理班木工班钢筋班瓦工班普工班
7.2质保人员职责
7.2.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化三建在安庆现场的全权代表,领导制定本工程质量计划并保证实施,主持现场质量会议。
参加建设单位的质量会议,领导建立现场质量体系,并保证有效运行。
组织实施现场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工程质量负责。
7.2.2项目副经理(生产经理)
项目副经理是项目经理的助手,参于本工程质量计划的制定,协调组织现场施工,保证工程按图纸,规范的要求安排施工。
对工程质量负执行责任。
7.2.3项目总工
项目总工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制定本工程质量计划,监督质量计划执行,及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
7.2.4各专业工程师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之下,按专业分工负责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本专业质量计划的执行、检查,组织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和试验,对本专业工程质量负责。
7.2.5专业公司项目队长是所承建工程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专业的质量管理和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7.2.6施工班组和施工操作人员对工序施工质量负责。
7.3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
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1
基础轴线位移
1、测量仪器未校正
2、轴线不清
3、模板加固不稳,振捣过程中发生模板整体偏移
1、测量仪器未检测或超过检测日期的应在工程施工前及时到相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校正。
2、各轴线应清晰明了、标识清楚,并在交底时着重交代。
3、模板加固应打钢管桩,振动过程中切勿通过振动模板来达到振实的目的。
2
胀模
1、模板加固不牢
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3、混凝土振捣不规范
1.对于截面超过600mm的砼现浇结构,应采用钢板拉条配合钢管背楞,增强钢模的整体受力性。
钢板拉条纵横间距@600。
2.砼下料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分层下料。
3.砼振捣应分层振实,严防过振。
3
螺栓发生偏移及歪斜
1、螺栓固定架固定不稳
2、固定架安放时偏移
3、振捣过程中发生偏移
1.螺栓固定架固定应与模板间采用点焊固定。
2.固定架安放前应由测放人员将螺栓控制轴线投放于已加固完毕的模板边,安放人员应根据此控制线校正完毕后立即固定。
同时应跟踪检查。
3.振动过程中振动棒不得距螺栓过近,施工人员严禁踩踏、碰触固定架。
4
回填土下沉
1、回填土质不合格
2、夯实密度不合格
1、含水率较大的土方应摊开晾干,颗粒较大的应压碎后使用。
2、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每层夯实完毕后应环刀取样,干容重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上一层回填土的工作。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一览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代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2
6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7.4技术交底
在工程图纸下发后,由技术人员通过方案讨论作出的施工方案,应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方案交底,让施工人员了解在整个工程中各个工序准备使用的施工措施,让其作到心中有数。
在分部、项工程施工前应由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实际给作业班组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技术交底,让其了解相关技术要求,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保证该工序的施工质量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7.5质量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
自检中的自检记录表是工号工程师向施工班组交底的一种形式,其中表格中保证项目、允许偏差项目能很好的让施工班组按要求进行自检,使其施工的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7.6轴线及标高控制:
轴线控制应根据现场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利用校验合格后的经纬仪、钢尺引至工号区域,经闭合合格后,在工号对应位置打木桩,木桩表面用小钉定出控制点,为防止桩体移动,在木桩周围用砼围护,同时设置钢管栏杆并涂刷醒目油漆加以保护。
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根据给定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工号附近固定不动的原有建筑表面,用红油漆醒目标识,并写出代表标高数值。
7.7基槽保护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垫层,如需地基处理,耽搁时间较长时,应利用彩条布加以覆盖,防止日晒雨淋。
严禁机动车辆进入基底,干扰地基土层。
为防止塌方,应在降雨前将基坑边坡覆盖,避免雨水浸入土壁。
7.8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相关材料(水泥、砂、石)应具备相关出厂试验报告,需复试的应在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应满足搅拌时间,严格按具备相关资质的试验部门出具的配合比搅拌。
混凝土在运输途中避免采用震动过大的车辆,造成混凝土的离析。
对于深度较大的基坑,不得向下甩浇混凝土,应采用溜槽下料。
采用输送泵浇注混凝土基础时,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得长于水泥初凝时间,如发生机械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情况时,应人工搅拌混凝土,将未浇注完的某个基础浇注完毕。
由于天气气温渐高,应在输送泵浇注混凝土前将泵管草袋覆盖,并派专人浇水降温,保证混凝土不因管内温度太高,造成水分流失,影响混凝土的正常输送。
7.9混凝土试块制作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不断检查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同时应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试块应在每搅拌100盘以内制作两组,一组标准条件下养护,一组同条件养护。
试块应及时送试。
八、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
8.1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2管理目标:
实现全年无重伤、死亡事故和环境投诉为零。
8.3安全管理机构
分公司经理
项目总工安全经理施工经理
分公司安全科各职能部室
专业公司经理
项目负责人
安全技术负责人
专业安全负责人
施工员项目职能部门
辅助班组施工班组
8.5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措施、个人安全防护、安全资金投入、环境保护
8.5.1坚持入场安全教育。
所有人员进场作业前,必须由项目部安全部门进行现场安全教育,管理人员不得少于2小时,操作工人不得少于4小时。
没有接受现场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8.5.2坚持每周三次安全例会制度。
要对安全情况进行点评,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对控制措施进行交底,并认真做好考勤和记录。
8.5.3坚持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对无证或超过复审期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人员有权停止其作业。
8.5.4进一步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明确奖罚制度,现场设置专职安全人员,随时检查随时处理。
8.5.5对现场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如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施工机械、施工动火、起重吊装等处应着重进行安全交底及悬挂安全警示牌。
8.5.6对施工作业人员应提供合格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高空作业安全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的安全帽;机械夯实配戴的绝缘手套;抽水必须的绝缘胶靴;电焊面罩等。
8.5.7基坑开挖深度在2m以上时,应在基坑开挖的同时设置安全护栏并悬挂安全密目网。
为便于施工人员进入基坑底部作业,应在坑内设置安全钢管斜梯,并设置扶手。
8.5.8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投入按工程直接费的1.5~3%提取。
8.5.9工程开工前应在现场醒目位置悬挂“五牌一图”、现场分区标识牌及标语牌。
8.5.10为防止噪音过大,应避免在夜间施工。
如夜间施工时应避免使用噪音过大的工具和器械。
8.5.11方开挖时如需外运,车辆不应装载过满,避免土方撒落。
土方外运过程中应派专人沿路看护,如撒有土方应及时清理干净。
8.5.12现场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现场办公及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集中运至垃圾场。
8.6安全/环境危害辩识及控制措施表
作业内容
辩识类别
序号
主要来源
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或环境影响
风险级别/影响程度
控制措施
基
坑
土
方
施
工
安全健康
1
机械挖土
坍塌/坠落
大
挖土按顺序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或采用底部挖空塌土方法挖土;采用有效的支撑或防坡,当采取不放坡开挖,应设置临时支护;禁止塌踩支撑上下,坑四周应设安全拦杆。
机械施工区域严禁无关人员出入;挖掘机回旋半径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它作业。
2
基坑较深
坍塌
大
采用边坡保护方法。
3
多台土方车、挖掘机作业
机械碰撞
大
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米,挖掘机离上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造成翻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