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760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x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亠、设计任务书

1•原始数据

(1)

空气处理12m3/min,操作压强1.4MPa(绝对压)空气进口温度147C,终温40C

(2)冷却剂:

常温下的水(进出口温度自己选择)

初温:

25C,终温:

33C,温升5—8C

(3)冷却器压降<1m水柱

】、确定设计方案

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本设计中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选用带有折流挡板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适

用于下列情况:

①温差不大;②温差较大但是壳程压力较小;③壳程不易结构或能化学清洗。

本次设计条件满足第②种情况。

另外,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结构紧

凑、坚固,传热效果好,而且能用多种材料制造,适用性较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大型装置中。

采用折流挡板,可使作为冷却剂的水容易形成湍流,可以提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提高

传热效率。

本设计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用的材料为钢管(20R钢)。

2.2流动方向及流速的确定

本冷却器的管程走压缩后的热空气,壳程走冷却水。

热空气和冷却水逆向流动换热。

据的原则有:

(1)因为热空气的操作压力达到1.1Mpa,而冷却水的操作压力取0.3Mpa,如果热空气走管

内可以避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2)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的温度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因壁面温度与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防止把管子压弯或把

管子从管板处拉脱。

(3)热空气走管内,可以提高热空气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因为管内截面积通常比管间小,而且管束易于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1

查阅《化工原理(上)》P201表4—9可得到,热空气的流速范围为5〜30m•s;冷却水的流速范围为0.2〜1.5m-s-1。

本设计中,假设热空气的流速为8m-s-1,然后进行计算校核。

冷却器是小型冷却器,采用卧式较适宜。

 

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

3.1设计条件

由设计任务书可得设计条件如下表:

类型

体积流量

(标准mi/min)

进口温度

(C)

出口温度

(C)

操作压力

(Mpa)

设计压力

(Mpa

空气(管内)

83

148

42

1.1

1.2

冷却水(管外)

25

33

0.3

0.4

注:

要求设计的冷却器在规定压力下操作安全,必须使设计压力比最大操作压力略大,本设

计的设计压力比最大操作压力大O.IMPa。

3.2确定主要物性数据

3.2.1定性温度的确定

管程气体的定性温度为

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T14842

2

壳程水的定性温度为

丄2533“

t29C

2

3.2.2流体有关物性数据

根据由上面两个定性温度数据,查阅《化工原理(上)》P243的附录六:

干空气的物理

性质(101.33kPa)和P244的附录七:

水的物理性质。

运用内插法(公式为

yyb(yayb)/(ta仏)tavg&),可得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密度Pi

定压比热容Cpi

粘度卩i

导热系数入i

空气在95C,1.2MPa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物性

3

(kg/m)

[kJ/(kgC)]

(Pa•s)

(W-m-1•C-1)

空气

11.36

1.009

5

2.17x10-

0.0317

 

水在29C的物性数据如下:

物性

密度po

(kg/m3)

定压比热容Cpo

[kJ/(kgC)]

粘度卩o

(Pa-s)

导热系数入o

-1-1

(W-m-C)

996.0

4.175

1

-4

8.21x10

1

0.0601

1

注:

空气的物性受压力影响较大,而水的物性受压力影响不大。

空气密度校正,由《化工原

理实验》P31,公式2-36得:

p273

pi=1.293=1.293x(1.2MPa/101.33kPa)x273/(273+95)=11.36kg•m3

P273T

四、传热过程工艺计算

4.1估算传热面积

4.1.1热流量

空气的质量流量为mi=60Vi'A(0C,1atm)=60x83x1.293=6439.14kg/h

根据《流体力学(上)》P177,公式(4-109),热流量为

Qi=mCpi(T1—T2)=6439.14x1.009X(148-42)

55

=6.887x10kJ/h=1.913x10W

4.1.2平均传热温差

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5,公式1-11,

tm=(T1―—(T2—=A(0C,1atm)=51.26Cln^2

T2t1

4.1.3传热面积

由于管程气体压力较高,故可选较大的总传热系数。

初步设定设K‘=200W-m2•C

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4,公式1-2,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

Qi

Ki'tm

191300

20051.26

18.66m2

P15,公式1-8

4.1.4冷却水用量

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

20620kg/h

肮=」6.887105

Cpo(t2tj4.175(3325)

4.2主体构件的工艺结构尺寸

4.2.1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025x2.5mm的传热管(碳钢管);由《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7表1—3得管壳

式换热器中常用的流速范围的数据,可设空气流速Ui=8m/s,用ui

计算传热膜系数,然后进行校核。

42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2,公式3-9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

传热管数

n

Vi6439.14/(11.363600),环

;o63(根)

20.7850.02028

diUi

4

按单程管计算,

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S18.66

4.72mdins3.140.02063

I=3m,则该换热器

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

现取传热管长管程数为

NP=L/I=4.72/3~2(管程)

传热管总根数N=63X2=126(根)。

单根传热管质量m钢Id0=7850X3X3.14X0.0225X0.0025=4.16kg

4.2.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3,公式3-13a和3-13b,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

r=Ti__==13.25

t2t1

t2

t1

3325

14825

=0.065

依《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

P16,公式3-13,

温度校正系数为

1P

2—In-

R1X1_PR

R12P(1R.R21)

ln

2P(1RiR21)

、13.2521

13.251

ln

10.065

10.06513.25

ln

20.065(113.25-13.2521)

20.065(113.25J3.2521)

〜0.931

依《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6,公式3-14,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为

△tm=tX^tm'=51.26X0.931=47.72(C)

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

4.2.4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

其中,每程

内的正三角形排列,其优点为管板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

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程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

查《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46,

表2-3管间距,取管间距:

t=32mm。

正三角形排列

由《化工原理上册》P278,公式4-123,得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为

①1.1,n=1.1x126〜13根

由《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7,公式3-16,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

S=t/2+6=32/2+6=22mm

取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mm

4.2.5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n=0.7,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206,公式4-115,得

壳体内径为

D=1.05tn/

=1.05x32x,126/0.7=450.8mm,

查阅《化工原理(上)》P275,附录二十三:

热交换器,取D=450mm。

4.2.6折流板

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h=0.25x450=112.5mm,故可取h=110mm。

取折流板间距B=0.4Di,则B=0.4x450=180mm

取板间距H=150mm贝V:

折流板数

传热管长

NB=折流板间距

仁3000

—仁19块

150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4.3换热器主要传热参数核算

4.3.1热量核算

(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对于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

由《流体力学与传热》得

P164,公式4-60、4-61,

ho=

七……4

Pr1/3(o)

卩w

其中:

1当水做冷却剂时,粘度校正为(上丄)0'4=1.05

卩w

2当量直径,管子为正三角形排列时,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2,公式

3-22得

de=

4(三t2

2

nd2

4d°

ndo

32

4(0.0322

2

3.140.025

0.0252)

=0.0202m

P164,公式4-62,得

.0.025、cc—c2

(1—)=0.0148m

0.032

3壳程流通截面积,由《流体力学与传热》

pl

So=BD(1—)=0.15X0.45X

t

4壳程冷却水的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Uo=

So

=2062°/(3600996.°)=0.389m/s

0.0148

 

Reo=poUode=

%

=996.°O.389O.。

202=9532.73

0.000821

⑤普朗特准数(<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26,公式1-43)

c

poo

Pr=

o

41750.000821

0.0601

 

因此,壳程水的传热膜系数ho为

ho=0.36°6019532.730.5557.0才31.050'4

0.0202

=6408.1W/(m2•C)

(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158,公式4-52a、4-52b,得

hi=0.023Re

0.80.3i

Pr—di

其中:

1管程流通截面积

22

odi"n3.140.022126

S=-?

==0.0198m

4242

2管程空气的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Ui=V

Si

=6439.14/(360011.36)=7.95m/s

0.0198

PiUidi

Re=

11.367.950.02

2.1710

=8.32369

10

③普兰特准数

Pr=

Cpii

10092.1710

=0.691

 

0.0317

因此,管程空气的传热膜系数hi为

00317

hi=0.023X83236.90.8X0.6910.3X=281.74W/(m2•C)

0.02

(3)基于管内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

查阅《化工原理(上)》P365,附录22,得

冷却水侧的热阻FSo=0.000172m2W

热空气侧的热阻FSi=0.000344m2W钢的导热系数入=45Wm•C

di

hi

因此,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1,公式3_21

1cw0.00250.020.02

+0.000344++

281.74450.02256408.10.025

0.02

+0.000172X

0.025

邑+

dm

h°d。

+Rso£

do

2

解得:

Ki=237.80W/(m•C)

此计算值与前面的初设值K‘=200W/(m2•C)的关系:

Ki

K;

237.80

=1.189

200

满足换热器设计所要求的心/Ki=1.15~1.25的范围,初选的换热器合适。

(4)传热面积

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5,公式3_35:

Q=tm得:

=15.69m

S=Q/(Ki△tm=191300/(237.80X51.26)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p

Sp=diln=3.14X0.02X3X126=23.74m

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6,公式3_36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SpS

S

SpS

S

100%=23・74依69100%=22.74%

15.69

传热面积裕度超出要求的15%-20%的范围,故需减少管数,取管数n=100,

则实际传热面积

2

$=diln=3.14X0.02X3X100=18.84m

面积裕度为

100%=18.8415.69100%=17.84%

15.69

处于要求的15%-20%的范围内,该换热器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4.3.2壁温核算

因管壁很薄,且管壁热阻很小,故管壁温度可按《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7,

公式3-42计算。

该换热器用自来水作为冷却水,设定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C,出口温度为

33C来计算传热管壁温。

由于传热管内侧污垢热阻较大,会使传热管壁温升高,降低了壳体

和传热管壁温之差。

但在操作早期,污垢热阻较小,壳体和传热管间壁温差可能较大。

计算

中,应按最不利的操作条件考虑。

因此,取两侧污垢热阻为零计算传热管壁温。

于是按式

3-42有

tTm/hctm/hh

[w

1/hc1/hh

式中,液体的平均温度tm和气体的平均温度Tm分别按《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P77,公式3-44、3-45计算

tm=0.4X33+0.6X25=28.2C

Tm=0.5X(148+42)=95C

2

hc=ho=6408.10W/(m•C)

2

hh=hi=281.74W/(m•C)

传热管平均壁温

495/6408.1028.2/281.74“

tw=31.0

1/6408.101/281.74

壳体壁温,可近似取为壳程流体的平均温度,即T=28.2C

壳体壁温和传热管壁温之差为

△t=31.0—28.2=2.8C

该温差不大,故不需要设温度补偿装置。

4.3.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压降)

(1)管程流动阻力

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8,公式3-47〜3-49可得

5

管内流体:

Re=83236.9<10

0.31640.3164

由柏拉休斯公式:

入i=丽丁=贡~0.0186

Re83236.9"

直管部分的压降:

△p1=

丄u!

idry

i=0.0186

2

0.02

7.952

2

12.51=735.32Pa

热空气在冷却器内流动时,出现两次突然扩大与两次突然缩小,所以

弯管回路中的压降:

2

△P2-Ui

2

7952

i=311.36=1076.97Pa

2

=0.5+1+0.5+1=3

总压降:

刀△»=(△»+△P2)FtNSNp=(735.32+1076.97)X1.5X1X2=5436.87Pa<9800Pa(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Ft为结垢校正系数,取1.5;

NS为串联壳程数,取1;N为管程数,取2。

(2)壳程阻力:

由《传热力学与传热》P209,公式4-121、4-122,得:

流体横过管束的压降:

2

u

△p1=Ffonc(NB+1)—°—

2

其中:

F=0.5

0228

f°=5.0X(9532.73厂.=0.619

nc=10

NB=12

u°=0.389m/s

'2

△p1=0.5X0.619X10X(12+1)X(996.0X0.389)/2=3032.02Pa

△p2=NB(3.5-竺)

D

2

oUo

2

/20.15、2

=12X(3.5—)X(996.0X0.389)/2=3164.36Pa

0.45

总压降:

刀Ap。

=(厶p1+Ap2)FsNs

=(3032.02+3164.36)X1.15XI

=6671.03Pa<9810Pa(符合设计要求)

其中,Fs为壳程压强降的校正系数,对于液体取1.15;

Ns为串联的壳程数,取1。

五、主要构件的设计计算及选型

5.1壳体

5.1.1壳体直径

根据前面的工艺计算,本次设计采用的换热器壳体内径D=450mm。

查阅《结构与零部件(上)》P123,表1-1-86的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

本次采用公称直径为DN=450mnX8mnm勺壳体,贝UDo=466mmD=450mm。

5.1.2壳体壁厚

查阅《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126,表9-3,采用Q235-A.F钢板(GB3274),其中钢密度

3

=7850kg•m

由Po=0.3MPa,Di=500mm再查阅《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124,表9-6,对壳体与管

板采用单面焊,当全部无损探伤时,焊接接头系数=0.9。

查阅《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124,表9-4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板许用应力,得:

[]t=113MPas=235MPa

吨=°3°45弋0.66(mm)

2[]Po21130.90.3

 

查阅《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127,表9-10钢板厚度负偏差,取G=0.8mm,C2=1mm

圆整后:

合n=0.66+0.8+1+△〜8(mm)

5.1.3水压校核

由《过程设备设计》P193,公式(4-88),(4-89),得:

PtQ(nC)]

2(nC)

1.250.4[0.45(0.0080.0010.0008)]

2(0.0080.0010.0008)

=18.15MPa

而0.9s=0.9X0.9X235=190.35MPa

因为t<0.9s,所以水压试验时强度足够。

5.1.4壳体质量

壳体长度=2.914m

22

质量=7850X2.914X3.14X(0.466—0.450)/4

=263.17kg

注:

个别数据来源于后续步骤。

详见附图。

5.2管板

5.2.1管板参数

根据壳体内径尺寸,查阅《换热器设计手册》P161,表1-6-9管板尺寸表,由于没有

适合本次设计的标准管板,根据非标准设计得管板相关参数。

具体参数列于下表:

管板参数(管板按非标准设计)

参数名称

参数值

管板直径Da/mm

450

管板外径D/mm

565

管板厚度ba/mm

38

螺栓孔直径d2/mm

18

螺栓规格

M16X80

螺栓数量n2/个

12

螺栓孔高度bf/mm

28

管板螺栓孔间距Di/mm

530

吕板法兰直径d/mm

管板螺栓内侧边间距D/mm

565

487

管孔直径d〃mm

19

管孔数/个

100

换热管外伸长度/mm

5

管板体积/m3

0.00591

管板质量/kg

46.39

22222

注:

管板体积VDfd2Pbf0.006D40.004Dadibani

4

3.14

=0.56520.0182120.0280.0060.48720.0040.4520.01920.038100

4

3

=0.00591m

单块管板质量:

m=0.00591X7850=46.39kg

5.2.2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管板兼作法兰,固定板与壳体采用不可拆焊接式,管板与封头采用法兰连接。

5.2.3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式

P172,表1-6-20,管子伸出

采用焊接法在管板上固定管子。

根据《换热器设计手册》长度约为5mm

5.3拉杆

本换热器壳体内径为450mm查阅《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135,表4-7和

表4-8得:

拉杆螺纹公称直径:

dn=16mm

拉杆长:

L1=2.930m

L2=2.780m

前螺纹长La=20mm

后螺纹长Lb=60mm

拉杆数:

4根

拉杆位置如左图的圆圈位置所示。

拉杆质量:

m=7850X(2X2.930+2X2.780)X3.14X0.01674=18.02kg

拉杆外套有定距管,规格与换热管一样,长度:

L1=2.77m,L2=2.67m。

粗略计算定距管质量

22

m'=7850X(2X2.77+2X2.67)x3.14X(0.025—0.02)/4=15.09kg

5.4分程隔板

查阅《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127,表4-1,因本此设计换热器的公称直径

D=450mm<600,对于碳钢,得隔板厚度为:

b=10mm。

分程隔板长L=260+25+112+5+32—10=424mm其中10mm为管箱嵌入法兰深度,5mm为隔

板嵌入管板深度。

分程隔板质量以长方体板粗略估计:

m=0.450X0.424X0.010X7850=14.84kg

5.5折流板

5.5.1折流板选型

本次设计的冷却器采用弓形折流板。

如右图所示。

前面第四章第四节已算出:

折流板数Nb=19块

圆缺高度h=110mm板间距B=150mm

查阅《换热器设计手册》P182,表1-6-26和表1-6-33,得:

折流板直径Da=(450—3.5—0.5)mm=446mm

折流板厚度C=5mm

圆缺部分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