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7498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docx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实训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二用户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和智能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

既为用户创造了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强化了控制与管理,又为用户节约了费用,保护了投资。

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应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组合压接方式,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成一套完整而开放的布线系统。

该系统将语音、数据、图像信号的布线与建筑物安全报警、监控管理信号的布线综合在一个标准的布线系统内。

在墙壁上或地面上设置有标准插座,这些插座通过各种适配器与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楼宇自动化设备相连接。

综合布线的硬件包括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和光缆等)、配线架、标准信息插座、适配器、光电转换设备、系统保护设备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公共建筑不断涌现。

为满足客观的需求,适应通信、计算机及有关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通信网数字化、宽带化、自动化和综合化的进程,要求在现代化建筑中广泛采用综合布线技术。

由于实训楼16号楼楼要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可扩充性,因此设计时要满足一些要求,就要求布线系统本身应达到如下的目标。

实施后的综合实训楼16号楼在布线系统上将是满足国际商业建筑标准的布线系统。

并且,整个系统应当是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可靠的。

(1)实用性。

在10~20年内能充分适应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实施后的智能大厦控制系统,其所有的子系统,诸如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通讯,语音通讯,都满足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界面。

并且,网络管理功能完善且方便使用。

(2)灵活性。

系统中的任一部分的联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的联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无须改变。

(3)模块化。

所有用于连接设备的适配件(adapter)都是积木式标准件;不用很多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就能够连接这些设备,布线系统能为目前市场上各种传输系统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采用的标准全部是国际通用标准,设备的更换或网络结构的变化都不会导致综合布线系统的重新敷设,只需进行简单的跳线管理既可,绝无不兼容之情况。

(4)可扩充。

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以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联到系统中去。

(5)总之,结构化布线用于实现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实用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和形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可靠性。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的材料、部件实现,并谨慎施工和测试,以保证各个环节都是可靠的,综合布线系统除了为用户提供布线产品长期的质量保证外,更重要的是保证系统不只开放给所有现有的通信系统,并能保证满足未来新系统之需要,而无须更换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之特点在于它能传输各种不同频率的通信信号、弱电电流,并为不同的系统生产商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使不同的弱电信号能在布线系统中畅通无阻地传递。

并可以通过其管理子系统任意调整各类信号的路由。

配线架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起着传输信号的灵活转接、灵活分配以及综合统一管理的作用,又因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最大特性就是利用同一接口和同一种传输介质,让各种不同信息在上面传输,而这一特性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连接不同信息的配线架之间的跳接来完成的。

配线架饰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其作用是在管理区子系统中将双绞线进行交叉连接,用在主配线间和各分配线间。

配线架安装要求如下:

(1)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2)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应不大于2mm;

(3)接线端子各种标记应齐全;

(4)交接箱或暗线箱宜设在墙体内,安装机架、配线设备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三各类子系统设计细则

网络布线系统是网络系统的基础,室内外网络布线系统的规划至关重要。

我们在做整个实训楼16号楼的布线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网络系统的使用要求和系统的发展,在主干路由上作了充分的预留。

网络布线系统设计按支持数据文件、电子邮件、图像、多媒体等各种网络应用考虑。

系统由设备间子系统、工作区、水平配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等组成。

3.1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主配线间)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联结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联接起来。

本方案的主配线间设在1楼中心机房,语音和数据合用一个配线机柜,所有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全部连到该配线机柜的相应模块配线架上。

主配线机柜采用19英寸42U规格机柜,除安装配线设备外,还可放置网络设备;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

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的特点.

对数据中心机房的整体要求:

a)数据中心机房应按机房要求装修,并考虑防雷和接地,及配套的UPS电源。

b)总配线室应避免电磁干扰。

c)室内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2.5米;

d)机房室内应铺设高约0.25—0.3m的防静电架空地板,为地下配线提供方便;

活动地板平均荷载不小于500Kg/m2;

e)机房里应备有合适的接地端子,建议独立接地,接地电阻阻值小于1Ω;

f)机房内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0%;,室内照

明不低于150Lx;

g)机房面积不应小于14M2,室内应洁净、干燥、通风良好。

防止有害气体(如

SO2、H2S、NH3等)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h)机房内的电源插座宜按计算机设备电源要求进行工程设计,便于交换机、服务

器等设备的使用;

3.2工作区

本大楼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组成,信息插座设在机房、实验室、办公室、管理室等场所,全部选用超五类信息模块。

包括各个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域构成。

在相应区域的墙面或安装信息插座,信息出口采用双口墙面型面板和超5类模块。

在工作区内的每个信息插座都是标准的8芯、RJ45模块化超5类插座,支持近100M以上的带宽。

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终端通过RJ45跳线和RJ11跳线可方便地连接到通讯插座上。

插座及模块的连接标准如下:

a本工程使用的插座底盒全部为国际86型。

b插座连接标准为EIA/TIA568标准。

c信息插座与强电插座距离≥30cm。

d配线架及模块的连接采用T568B标准。

信息模块

满足T-568A超五类传输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适用于设备间与工作区的通讯插座连接。

外形紧凑,有通用线序标签清晰注于模块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扣锁式端接帽确保导线全部端接并防止滑动。

3.3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分布在各建筑物的弱电竖井配线间内,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设在各楼层配线间。

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连接相应的网络设备。

管理间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各配线间内均设19``标准机柜,并要求相关专业采取了通风设施,避免了电磁干扰,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管理间环境要求:

a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

b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30英尺*烛光;

c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

d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e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

f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g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应为500kg/平方米。

h根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在配线间采用19”标准机柜。

i在主、楼层配线间,最好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

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

3.4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直接从配线架延伸至用户工作区,并和工作区处于同一大楼中,末端接在信息插座上。

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校园内的水平配线子系统均采用超五类八芯非屏蔽双绞线。

本方案中,根据TIA/EIA568-A的水平线独立应用原则,水平子系统采用AVAYA超5类4对(UTP)线缆,完全支持将来千兆以太网的应用。

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应用,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微机或数据终端,并可随着用户的进一步应用需求。

本方案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

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1、线缆的敷设按下列要求:

a线缆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b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编号。

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c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规定。

2、设置线缆桥架和线缆线槽保护要求如下:

a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b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

c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d金属线槽、线缆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3.5干线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是用来连接设备间和管理区子系统之间的线缆,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主干。

本方案的垂直子系统指连接中心机房至楼层配线间的主干光纤和大对数电缆。

主干光缆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带宽可高达1Gbps以上,可提供高品质数据传输通道;支持的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具有比国际标准更为优良的性能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