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7454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docx

广东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引

广东省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

净化技术指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切实做好种畜场重点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引导和支持种畜企业开展疫病净化,根据有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引。

1、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4个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

二、净化目标

(一)总体目标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要求到2015年,全省原种猪场达到净化;到2020年,全省所有种猪场达到净化。

(二)不同动物疫病的净化目标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病例,病原学监测阴性;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阳性率达75%以上。

2.猪瘟:

无猪瘟临床病例,活体扁桃体采样,猪瘟病原学监测为阴性;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75%以上。

3.猪伪狂犬病:

无猪伪狂犬病临床病例,野毒抗体阴性。

三、总的净化策略

参照国内外动物疫病净化经验,广东省种畜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拟分准备阶段、控制阶段、净化阶段、认证维持阶段等四个阶段进行。

不同动物疫病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处的净化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开展种畜场需净化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动物疫病实际流行情况确定科学的净化策略,建立适合不同净化阶段的监测方法,制定相应的免疫制度(适用时)、种畜场生物安全综合防护措施,提供开展净化工作所需的各项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等。

2.控制阶段。

当动物疫病的群体流行率较高时,种畜场应采取以免疫为主(适用时)的净化策略,并配合实施控制阶段的监测计划。

控制目标是使群体流行率降到较低水平。

3.净化阶段。

当动物疫病的群体流行率较低时,种畜场应采取以检测-淘汰为主的净化策略,同时配合净化阶段的监测计划。

净化目标是实现群体疫病净化。

4.认证维持阶段。

种畜场达到净化后,可申请无特定病原场(群)认证,并采取必要的证明无疫的净化抽样、净化监测措施,维持场(群)净化。

四、不同动物疫病的净化技术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准备阶段:

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和病原学调查,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水平和隐性带毒情况。

(2)控制阶段:

当群体免疫抗体阳性率低于75%时,种猪每4个月免疫一次,其它阶段猪免疫程序参考表4。

在免疫后21天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及时补免;每年开展2次病原学监测。

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阳性时,应对阳性猪及其同群猪进行隔离,同时将阳性样品送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总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确诊阳性的,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扑杀阳性猪,必要时还需扑杀同群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报告。

(3)净化阶段:

当群体免疫阳性率高于75%时,可选择性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A.建立非免疫净化群:

对所有猪进行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挑选生产性能优良、免疫保护好且病原学阴性的健康种猪用于净化猪群的扩繁。

种猪使用前必须进行能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新生仔猪的疫病的监测。

将所产仔猪早期断奶,隔离饲养,隔离饲养期间不注射任何疫苗。

70-90日龄连续两次对所有猪进行主要疫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淘汰主要疫病抗体、抗原阳性的猪,最后挑选出阴性猪建立非免疫净化群,并在生物安全隔离猪舍中饲养。

B.建立免疫净化群:

对所有猪进行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挑选生产性能优良、免疫保护好且病原学阴性的健康种猪用于净化猪群的扩繁。

种猪使用前必须进行能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新生仔猪的疫病的监测。

建群后,后备猪、繁育猪、仔猪均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参考表4。

每年开展2次病原学及免疫抗体监测,病原学监测应选用能够区分野毒和疫苗毒的方法。

淘汰病原学阳性猪,逐步建立起免疫净化群。

2.猪瘟

(1)准备阶段:

猪瘟的病原学监测及免疫抗体监测应根据预期流行率进行抽样。

(2)控制阶段:

当群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5%时,种猪每4个月免疫一次,其它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参考表5。

在免疫后21天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抗体不合规的及时补免;每年开展2次病原学监测。

通过2-3个“检测-免疫-检测”的循环,对抗体水平仍不提高的猪只检测其是否有猪瘟隐性感染,对猪瘟感染阳性的猪只及抗体水平持续低下的猪只进行淘汰,进而建立猪瘟高抗体水平的种猪群。

(3)净化阶段:

净化阶段的免疫程序可参考表5。

在免疫猪瘟弱毒疫苗35天后,逐头进行活体扁桃体采样检测猪瘟病原,淘汰病原阳性种猪,如病原阳性种猪检出率达1%以上,则根据猪场感染严重情况重复2-3轮“检测-淘汰-检测”过程,清除病原阳性种猪,最终建立起猪瘟净化种猪群。

“检测-淘汰”的频次应根据本场的生产和经济情况,每年至少开展2轮。

3.猪伪狂犬病

(1)要求实施净化的场一贯采用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2)准备阶段:

种猪群的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和gE抗体(野毒抗体)监测,应根据预期流行率确定抽样量,以了解猪群免疫抗体和野毒抗体水平。

(3)控制阶段:

当gE抗体阳性率高于5%、免疫抗体低于75%时,应采取密集免疫,种猪群应每4个月免疫1次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其它猪群应参考表6开展免疫。

每年开展2次免疫抗体和野毒抗体监测。

(3)净化阶段:

在连续两次检测gE抗体阳性率低于5%、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75%时,实施检测-淘汰。

免疫程序参考表6。

每年开展2次免疫抗体和野毒抗体监测,剔除全部野毒抗体阳性猪,最后逐步建立gE抗体阴性猪群。

也可增大监测剔除的力度,加快净化进度。

五、实施方案

(一)种畜场监测方案

种畜场监测分为准备、控制阶段的监测及净化、维持阶段的监测。

1.准备、控制阶段的监测

(1)抽样方案

A.种公猪的抽样数量:

全部。

B.种母猪、后备母猪、仔猪的抽样数量:

应根据预期流行率确定抽样量,详见表1。

表1不同预期流行率下监测抽样的数量

预期流行率(%)

5.1

6

7

8

9

10

15

20

30

40

50

抽样数量(头)

75

87

101

114

126

139

196

246

304

344

357

注:

可接受误差设为5%,置信水平为95%。

在动物疫病流行情况不明的情况下,预期流行率越高抽样数量越大。

(2)监测方法

选用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与准备、控制阶段相适应。

各畜病的监测方法见表2。

表2准备、控制阶段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监测样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

鉴别野毒的RT-PCR(或荧光RT-PCR)

扁桃体、肺、淋巴结和脾等组织,精液,血清、血浆或全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变异株):

鉴别野毒的RT-PCR(或荧光RT-PCR)

扁桃体、肺、淋巴结和脾等组织,精液,血清、血浆或全血

猪瘟

猪瘟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

猪瘟病毒核酸:

RT-PCR(或荧光RT-PCR)

扁桃体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gE/gB抗体鉴别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

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变异株)检测应与JXA1-R株活疫苗免疫相匹配。

2.净化、维持阶段的监测

(1)抽样方案

种畜场应根据种畜所在栏舍、批次、年龄、性别等,采用简单随机、分层随机、系统随机等随机抽样方法。

A.种公猪的抽样数量:

全部。

B.种母猪、后备母猪、仔猪的抽样数量:

应根据预期流行率确定抽样量,详见表3。

表3不同预期流行率下种畜场净化监测的抽样数量

种畜数量

动物疫病的预期流行率(%)

5

2

1

0.5

0.2

0.1

0.05

0.02

0.01

100

45

78

96

500

56

129

225

388

476

476

1000

57

138

258

500

776

950

951

2000

58

143

277

517

1054

1554

1901

5000

59

147

290

564

1294

2253

3158

4751

4751

10000

59

148

294

581

1390

2588

4507

7764

9500

20000

59

148

296

589

1442

2781

5177

10542

15528

50000

59

149

298

595

1475

2907

5646

12943

22536

100000

59

149

298

596

1486

2950

5815

13910

25886

注:

置信水平为95%。

在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基本清楚的情况下,预期流行率越高抽样数量越小。

(2)监测方法

同准备、控制阶段。

(二)种畜场的免疫方案

1.种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参考免疫程序(表4)。

表4种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参考免疫程序

年龄阶段

适用阶段

疫苗种类

免疫方法

免疫频率

仔猪(70日龄前)

控制阶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

肌肉注射。

14日龄初免,每头0.5头份。

加强免疫,每头1头份。

初免与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

净化阶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

肌肉注射。

21-35日龄初免,每头2mL。

加强免疫,每头2mL。

初免与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

后备母猪

控制阶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120-160日龄选种后免疫1次。

配种前1-2个月加强免疫1次。

净化阶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

肌肉注射,每头4mL

120-160日龄选定后免疫1次。

配种前1-2个月加强免疫1次。

种母猪

控制阶段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

净化阶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

肌肉注射,每头4mL

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

种公猪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

肌肉注射,每头4mL

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

注:

控制阶段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密集免疫,净化阶段可参考免疫程序。

 

2.种猪场猪瘟的参考免疫程序(表5)

表5种猪场猪瘟参考免疫程序

年龄阶段

适用阶段

疫苗种类

免疫方法

免疫频率

仔猪(70日龄前)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或传代细胞源)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21-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1次

后备母猪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或传代细胞源)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120-160日龄选定后免疫1次。

配种前1-2个月加强免疫1次。

种母猪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或传代细胞源)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每次配种前15-30天免疫1次

种公猪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或传代细胞源)

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

注:

控制阶段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密集免疫,净化阶段可参考免疫程序。

3.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参考免疫程序(表6)

表6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参考免疫程序

年龄阶段

适用阶段

疫苗种类

免疫方法

免疫频率

仔猪(70日龄前)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

1-7日龄滴鼻,每头0.5头份;35-

50日龄肌肉注射加强免疫,每头1头份。

1-7日龄、35-50日龄各1次

后备母猪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120-160日龄选种后免疫1次。

配种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

种母猪

控制阶段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

净化阶段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

种公猪

控制阶段与净化阶段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

肌肉注射,每头1头份

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

注:

控制阶段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密集免疫,净化阶段可参考免疫程序。

4.种畜场免疫的注意事项详见《主要动物疫病免疫程序指引(修订版)》。

(三)种畜的检疫

种畜引种(包括引进精液、胚胎等)时,要做好引种地的流行病学调查,严禁从疫区引种。

引进的动物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观察期要大于动物疫病的潜伏周期。

隔离观察期间,要至少对所有引进动物进行一次动物疫病检测,确保引进动物(包括引进精液、胚胎等)为无疫,方可进入生产区。

(四)种畜场生物安全

1.种畜场的选址、布局、设施设备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要求。

2.依地势、风向,合理布局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生产区内运输饲料和动物的洁净通道与运输污染物、废弃物的污染通道隔离;产舍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产舍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3.建立有种畜引种隔离检疫舍、病畜隔离栏舍,发病动物诊疗间和病死动物解剖间。

4.制定严格的车辆、人员进出管理制度。

严禁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运输饲料、动物、废弃物的车辆需经过严格清洗消毒方可进入场区的指定区域。

生产区应有专门车辆,不得离开场区,车辆往返生产区与生活区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尽可能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外来人员、休假返场人员进入前应清洗消毒,并按规定的时间隔离净化。

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内工作人员的交叉走动,一旦交叉要有可行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措施。

5.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一个饲养区的种畜应为同一来源、同一批次。

不同批次之间应设空栏期,以便对栏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

6.制定有效的害虫、蚊蝇、老鼠、野生动物控制方案。

根据蚊蝇、老鼠等有害生物的繁殖季节、滋生地、发生密度和危害程度,制定养殖区域、室内的控制方案。

养殖场周围应建有围墙,畜舍的门窗、排污口应有隔离装置,防止其它动物和野生动物进入。

7.应建有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污水处理、无害化处理设施,制定完善的污水、废弃物处理制度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

8.实行人工授精的种畜场,应每个动物使用一套输精设备,避免输精过程中交叉感染。

采集精液、卵、胚胎应在洁净区域内进行。

9.有完善的防疫消毒、紧急状态防疫管理方案。

10.严禁从场外购进家畜在场区内饲养,严禁将畜类及其制品带入场区食用。

生产一线人员不得到家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不得进入食堂工作区。

11.重视饲料质量控制与饮水卫生。

定期对饲料或饲料原料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清除霉变和受污染的饲料。

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检测,要求达到《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五)种畜场卫生消毒措施

1.人员的清洗消毒

(1)人员进入场区前,须在出入口处脚踏消毒池(垫)消毒2-3分钟,消毒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

(2)进入生产区前,应淋浴,更换上生产区内专用工作服、换鞋、带帽。

进入畜舍前要踏入消毒池内浸泡2~3分钟,经消毒液洗手后才能进入。

工作服、鞋帽要经常清洗消毒,更衣室要定期清洁消毒,消毒池要每日适量添加消毒液,每周更换2-3次。

2.车辆的清洁消毒

(1)所有车辆进入场区须经高压清洗、喷雾消毒,并经消毒池后,方可进入生活区或办公区,不得进入生产区。

消毒池应与大门同宽,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每日添加适量消毒剂以保证药液有效浓度,每1-2周彻底更换1次消毒液,遇大雨等特殊情况及时更换。

(2)内部车辆在进入生产区前也应在入口处清洗、消毒,并经过消毒池。

(3)运载健康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先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其它消毒液喷洒消毒。

(4)运载过患病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先喷洒消毒液,然后彻底清扫、冲洗,再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剂或4%甲醛溶液或0.5%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喷洒消毒。

1小时后再次消毒。

再过1小时用水对车辆全面冲洗。

3.栏舍的日常卫生清洁:

每日清扫或冲洗栏舍,定期对栏舍进行一次全面的冲洗、消毒。

4.空栏的清洁消毒:

家畜转出空栏后,应彻底清扫、清干下水道或排污沟,强碱浸泡消毒1~2小时。

整个栏舍用高压清洗机清洗,注意清理漏缝地板、地网、垫料、笼具上粘附的污物,待干燥后,消毒液喷雾消毒,干燥备用。

家畜进入前再用消毒液消毒一次。

5.母猪产房的消毒:

上一批母猪和仔猪转栏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1)移走产房里的保温灯、保温板等物品,清扫产床和粪沟。

(2)用高压水枪冲洗顶棚、墙壁、产床地面门窗、用具、食槽及栏舍周边等,再用2%烧碱溶液喷洒,1-2小时后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缝隙处。

(3)将清洁好的产房用具放回,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

(4)产房空置3天以上,待完全干燥后再投入使用。

母猪进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用0.1%新洁尔灭对全身消毒后再进入产房。

6.带体消毒:

先将圈舍、环境及家畜体表彻底清扫干净,选用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0.3%-0.5%的过氧乙酸,用高压消毒机进行喷雾消毒。

通常每周消毒1-2次,发生疫病时每天消毒1次,消毒后应加强通风换气。

接种疫苗前后3天内禁止带体消毒。

7.生产用具消毒

(1)清扫和饲喂用具的消毒:

清扫和饲喂用具要分开使用、存放,每次用完后,先清理、洗刷,再根据用具的质地、用途及污染程度等不同,分别采用浸泡、喷洒或熏蒸等方式消毒。

送料车、加料铲、水槽、料槽要每天清洗,每周消毒1-2次。

(2)治疗、手术工具:

注射器、针头等常用治疗工具要煮沸消毒30分钟后方可使用,治疗时做到每头/只动物一个针头。

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后用酒精棉擦拭干净。

剪刀、耳号钳、牙钳、止血钳等工具,用完后要以消毒液浸泡消毒。

(4)场内饲料包装袋:

必须用场内专用饲料袋,饲料运输必须用场内专用运输工具,各栋畜舍的饲料袋回收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或熏蒸消毒后才可连续使用。

(5)各栋畜舍的生产用具严禁交叉使用。

8.生产区道路、场地的消毒:

(1)生产区道路、环境应定期铲除杂草,经常用高压水枪冲洗,定期消毒。

(2)剖检场所、运送废弃物、粪便、病死动物的车辆及所经道路,使用后立即消毒。

(3)定期将排污设施中的污物、杂物清除干净,确保畅通,每周至少消毒1次。

(4)赶猪通道、出猪台等地,在每售一批猪后应消毒一次,先清扫、冲洗干净,再喷洒消毒液。

(六)完善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档案

在建立养殖档案的基础上,种畜场应建立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档案,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动物疫病净化计划或方案。

2.种畜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各项免疫、疫病监测、检疫、隔离、生物安全、卫生消毒、药物使用等制度。

种畜场的各项记录,包括:

(1)种畜的来源、隔离检疫情况;

(2)免疫记录;(3)监测记录;(4)淘汰记录;(5)种畜发病诊疗记录;(6)卫生消毒情况;(7)兽药来源及使用情况;(8)病死和阳性家畜无害化处理情况;(9)其他需要保存的资料等。

疫病净化档案均应造册保存,以提供认证材料,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6、名词解释

预期流行率:

是指某疫病流行情况的预测值,可以是根据以往流行情况得出来的估计流行率,也可以是专家预测得出的流行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