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7223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教建筑的特点.docx

佛教建筑的特点

佛教建筑的特点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

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

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

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

中央正对山门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间穿堂形式的殿堂。

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二个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轴上的是正殿,常名为“大雄宝殿”。

正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它不论在建筑体积和质量,都在其他单体建筑之上。

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层楼阁形式。

正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

另外,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

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楼的广济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小型的寺庙,一般只有一进院落——进山门迎面就是大殿,两厢为僧房。

佛寺建筑群组中常布置一系列附属建筑,如山门前的牌坊、狮子雕刻、塔、幢、碑等。

 

中国佛教寺院,脱胎于宫殿的模式,但它既异于印度的伽蓝,也异于中国的宫殿,它是以中国宫殿的外观,增加了佛塔、祖塔、佛像、壁画等的内容。

佛灭后的印度伽蓝,初以佛塔为主体,由于僧人向佛塔礼敬,逐渐以佛殿为中心,僧众由礼佛舍利而改为礼佛圣像;寺院以大殿为中心,周围建有小殿,小殿各有东西两轩,及东西两廊,各殿之间,均以回廊互相连接,寺之东侧有钟楼。

寺院设置重重的大门;此外有南西门及东西门,均名为三门。

此三门是指牌楼形的大门,均用四柱三门的形式,门顶采用楼阁的形状,若比照宫殿规矩,皇宫的三门是七楼四柱,王宫五楼四柱,一般寺观多用三楼四柱仍是三门,最简单的一楼二柱,则仅一门了。

后来的一般人不知三门是由四柱三洞构成的原由,便易名山门了。

也有以高大的楼阁为三门的,例如京都知恩院的三门,高耸入云,楼上供有国宝级的释迦等十九尊圣像。

  寺院在大型的佛教道场,总院之下,别设分院,每院在总院之内又各具一个格局,如弥勒院、文殊院、观音院、地藏院、华严院、戒坛院、翻经院等。

在五台山的显通寺,相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即有「置十二院」的记载。

在中等的大寺院,将分院之名改为殿名,同时设有堂口,如法堂、禅堂、客堂、斋堂、讲堂、念佛堂、如意寮等。

不过不论寺院大小,必建有僧寮、大寮(厨房)、库房、厕所等的配置。

  根据唐代道宣律师的《戒坛图经》(《卍续藏经》册105,新文丰版)介绍印度祇桓精舍的建筑规模及其布局,是以后殿为中轴线之中心,后佛殿之最前部份是外门,依次向里是中门、前佛殿、七重塔,后佛殿之后有三重楼、三重阁、后门。

中轴之右侧前方有西门,由此向里有三重楼、经台、两座五重楼、一口莲华池;由此线再向右边,以右侧的西巷道两旁建十一座分院,巷口西侧为西小门、巷底为后门。

中轴线的左侧,也有重楼、巷道、分院,自成一轴线;在此左侧轴线之左方,有一条三里宽十七里长的大路,种有十八行树,配以沟渠灌注;在此大路之左,又有两小轴线,乃是果园、井亭、莲池,各种用途的库房、厨房。

此当为中国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滥觞,唐代以下的佛教寺院之规模较大者,不论建于平地或建于山区,这种以佛殿为中轴线之中心的原则是不会变更的。

而且道宣律师虽然介绍的是印度的祇桓精舍,图面的表现形式,却全是中国宫庭宫殿的建筑。

  所谓宫殿式的佛教建筑,主要的建材是木材及砖材,墙基及柱础也有用石材的。

 

纯以石材建筑的,仅有若干佛塔及祖塔。

少数殿宇,也纯以木结构建造,例如山西应县的古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纯以砖瓦建造的,则有五台山显通寺的无梁殿,以及峨眉山万年寺内供奉七点四米高普贤菩萨铜像的,也是无梁无柱的砖殿,建筑的技巧非常特殊,有点类似欧洲古老的大教堂,如伦敦的西敏寺,纯以大理石材砌成,屋顶也是无梁,却有石柱,尚有五台山显通寺内纯以青铜铸造的铜殿。

除了这些少数的例子之外,中国古代佛教建筑,都是以木材为立柱、横梁、顺标的主要架构,并承载重量,再配以砖墙瓦顶,避风遮雨。

  中国古建筑物的屋顶形式,多用平顶(不是平台)、坡顶、尖顶、圆拱顶,在坡顶之中又分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等。

屋檐的形式则有单檐、重檐,重檐则分二重檐、多重檐,例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以及浙江新昌石城山的大佛寺,都有依山而建的五重至七重屋檐之建筑物,一般的民居都是单檐,例如南京宝华山的隆昌寺,虽是一座大寺院,各栋殿宇的建筑,都采用谦虚的民居形式,所以是单檐。

  宫殿形的佛教建筑,在梁柱交接点上,都用木雕的斗栱承托。

若用天花板,便有藻井、平綦、平闇;以彩绘及浮雕构成的图画故事为藻井,以方椽施素板为平闇,以平板贴花为平綦。

四周墙面有绘画,为壁画。

我所见的寺院之中,若系禅寺,比较朴素,并无天花板的藻饰,也无壁画,甚至连天花板也省了,进入屋内,就直接看到栋、梁、柱、椽、桁,例如五台山的南禅寺便是如此。

我在中国大陆,所见的佛教古建筑中,绘有壁画的并不多,除了石窟艺术的壁画,只见到嵩山少林寺的白衣殿北壁和南壁,留有清人所绘巨幅壁画,表现少林寺武僧的拳谱;山西大同的上华严寺,殿内四周墙面,绘满了清人的巨幅壁画;在五台山的镇海寺门廊墙面也绘有好几幅近代人的壁画,其它诸大名山古剎,殊少发现壁画。

倒是藏传佛教的建筑中,在殿宇内外绘有壁画者,则处处可见。

这大概是由于中国佛教以禅宗为主流,禅佛教是比较倾向于自然朴素而不重油彩形像的原因。

  佛教的建筑群中,如系较大的古寺,通常都有佛塔及祖塔的建筑,塔的建材,全木质的极少,除了应县的古木塔,金山江天寺的慈寿塔,日本奈良法隆寺的古塔等也是木造的之外,大概多半是砖塔,像西安的几座古塔:

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荐福寺的小雁塔、兴教寺的玄奘塔、华严寺废墟中的杜顺塔、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的三塔,以及杭州西湖净慈寺的雷峰塔、天台山国清寺的隋塔等,都是砖造。

佛塔原为供奉佛陀舍利的所在,例如印度阿育王时代遣使分送佛陀舍利于宇内各国,并且建塔供奉,至今仍可在印度见到佛陀成道处、初转法轮处及涅盘处的纪念塔,有四角尖方形、有圆拱覆钵形。

在中国内地的佛塔,只有少数是采用印度西域式的覆钵剎杆形,例如五台山的白石塔及山西代县的阿育王塔,都是密封起来的。

其它的古

塔,不是密檐七级、九级、乃至十六级(如大理三塔之中塔),便是飞檐跷角楼阁形的五级(如狼山的支云塔)、七级宝塔(如金山的慈寿塔);塔形可有四角、六角、八角等的不同。

其中有的中空且有阶梯可供攀登,例如大雁塔等,有的中实不可攀登。

由于历时久远之后,屡经毁坏重修重建,有些塔中已无古物,有些佛塔的基座之下或塔顶之上,藏有佛陀舍利及经像法物,例如陜西潼临县庆山寺的塔下精室,陜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塔下地宫,云南大理的三塔,都被发掘出了许多古代的法物。

至于祖塔,乃是各寺院的历代祖师骨塔或纪念塔,例如少林寺有祖师塔林,北京巿郊的戒坛寺,也有祖塔院的祖塔群。

祖塔与佛塔的形状相同,多半则是具体而微,大约二、三米高。

  中国佛教的寺院建筑,从空间的布局上说,在整体殿堂院落的配置方面,大致是依道宣律师《戒坛图经》的模式。

我到印度访问所见祇桓精舍的遗迹,规模虽大,并没大到深十七里、宽数十里的程度,其建筑遗址墙基所呈现的殿堂、僧舍、巷道的配置,也不像《戒坛图经》所示;倒可以由此《戒坛图经》理解到,隋唐时代理想的佛教道场建筑物配置,就是那样的;所缺少的是各栋建筑物之间,不像后来的寺院,均有回廊连接,以利避雨遮阳。

  在中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佛殿,是以供奉巨大的佛菩萨圣像及诸护法天人像为主,殿内不是用来集会共修及演讲的场所,例如建于唐代的南禅寺,建于辽金时代的华严寺、石城山的大佛寺,以及奈良的东大寺等。

平常僧众共修生活起居,别有各院的禅堂、法堂、斋堂、僧舍等附属建筑物。

若举行大型法会,则集众于佛殿之前的大丹墀中,所以每一座寺院的佛殿之前,除了极少数的因为限于地形而有例外,否则均有宽广的大庭院,庭院中多是石铺或砖砌的地面,种上三、四棵大树,没有其它花草树木,简单空旷,以便于公共活动。

  寺院的用地大小,与其建筑物的配置疏密,关系也很重要。

若有广大的建地,便可见其开朗雄伟之势,让人有进入灵山胜境的感受,殿堂高大,三门巍峨。

不论是寺院包山如镇江的金山;或者四面皆环山抱寺院,如坐于莲台的九华山及五台山;也有三面皆山,如太师椅,都让人兴起遗世独立、绝尘超俗之思。

唐高宗时代建于长安城南平原的大慈恩寺,共有十余个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殿宇房舍,也是壮大雄伟,气象万千,有类于净土变相呈现于人间。

但是也有限于山区及巿区的地形地幅,就得运用巧思,以影壁、照壁、墙垣、曲径等作陪衬,使人不致于一眼看透全寺景观,虽然纵身很浅,横面不宽,依旧让人有幽静、深邃、隐密、安定的感受,例如我所见的五台山镇海寺,那是章嘉活佛的道场,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其实,在大寺院中,也宜有若干局部的小院,在大统一的原则下,可让它们各别自成一格,各具特色,例如我在苏州灵岩山所见印光大师的关房,就是大寺院中的一个小天地;北京潭柘寺左后侧的一

  

个独立小配院,乃为小型的四合院;南京宝华山的尼众新戒寮,也是一个独成一格的四合院。

  中国佛教建筑的空间布局,至少是一座三合院,加上前门及前门左右两侧的墙垣,成为四合院,也有以前门兼作天王殿的。

较大些的寺院则有前后两进的两个四合院,或三进的三个四合院,构成一条轴线;也有更大的,由二条以上的轴线构成一座大寺院,我们见到的嵩山少林寺,就是沿着缓坡,由三门往上,建有几个四合院的轴线。

但是也有限于山坡的地形,除了中轴线排列整齐之外,左右两侧陪殿及配院建筑,不一定要形成轴线,不过必定要和主轴线的各栋建筑物之间,彼此呼应,不是孤悬的建筑物,则如北京的戒坛寺配置,便是这样的。

 

佛教建筑从纯纪念到纪念与实用并存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从现存的传统寺庙来看,无论南传的华丽尖屋,藏传的粗旷城堡,还是北传的对称殿堂。

虽然形态各异,呈现当时特征。

但总的来说,从以塔为中心到以堂为中心的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虽然近代佛教文化有很大的发展,建筑技术也日益现代化,然而超越上述传统模式反映时代精神的佛教建筑却很少见。

这里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往往继承容易创新难。

拿北传来说,人们在地面上能看到的,大多是清朝留下来的寺庙。

你现在要重建,就不能离开这个模式,尤其是那个宫殿式的大屋顶绝不可少。

尽管现在已经没有大型的木材可以架构传统的结构,他也会用钢筋水泥去硬仿。

且不说清朝建筑的浓艳和繁复能否代表佛教建筑的传统,光大殿内常设的四根大柱对于现代建筑技术来说也非必要。

这种一股劲地模仿过去是否就算继承了传统?

许多优秀传统是需要继承的,但要和合时代因缘加以消化、取舍,否则会成为包袱。

二十一世纪的人为什么尽仿十八、十九世纪的寺庙,当然也仿了不少唐宋式的寺庙。

 

至于创新,06年9月因星云大师的邀请去台湾高雄佛光山拜访,在大师的安排下有幸参访了台湾的四大佛教中心。

深感台湾不仅在佛教理念上丰富了人间佛教的内涵,在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方面也做了不少新的尝试。

佛光山在台湾城市里建了许多共修场所,设有现代的多媒体教室、佛教艺术图书馆、斋堂及视讯会议厅等,布局合理、装饰新颖,特别是进门必有的滴水房给人一种温馨回家的感觉。

法鼓山在圣严法师建筑与环境相融的思想主导下,整个法鼓山的建筑与山地融为一体,环境幽静,尤其是宽敞的禅堂,自然光线柔和,顶周采用环保的草竹装饰,围廊一端玻璃墙与周边绿化景观交融,方便户外禅修及行经。

其间小参室、寮房、斋堂一应具全,氛围十分安宁。

中台禅寺的型体一直有争议,但是他的佛像雕塑艺术是现代上乘的,他的灯光色调、装饰工艺都是精致一流的。

花莲慈济的厅堂布置典雅,尤其是观音殿的彩砖地面犹如身入荷花池中。

这种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技术、现代的方式来弘扬佛法,符合现代人的学佛需求。

以南传小乘佛教为主的泰国,历来在佛教建筑上比较传统。

近二十年来,位于曼谷郊外的法身寺,在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始建於一九九五年的大法身舍利塔占地一平方公里,高三十二点四米,建筑面积三万九千平方米,塔身直径一百九十四米,塔内外共供奉了一百万尊法身佛像,外型像个飞碟,浑身金光灿灿,能容纳一百万人举办法会和静坐。

是一座代表和平智慧,佛光普照的现代化佛塔。

建筑面积为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双层国际法身堂,采用钢结构架设,可容纳三十万人一起静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禅堂。

用一吨纯金塑造的蒙昆贴牟尼祖师像供奉在祖师纪念堂里。

该纪念堂对外开放,供大众瞻仰膜拜。

在纪念堂内设有博物馆,馆内展出法身法门祖师的生平事迹。

法身寺的大雄宝殿不大,供一尊佛像,造型简洁精巧,是采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传统南传佛殿的创举。

除主体建筑外,散布其间的现代化佛教艺术景观也是法身寺的一大特色。

无论是宝瓶甘露、烛光高敬还是鹰网舍利,都是十分精堪的艺术精品。

 

建筑和绘画一样都属于艺术范畴,是具有灵性的,佛教建筑更是如此,只有具有灵气的道场才具有生命力。

现存世界各地的著名寺庙,之所以吸引人、魅力不断、就在于此。

它们像一幅幅生动的三维变经图,应用各自抽象的建筑符号诠释佛教的精神,反映时代的建筑艺术与佛陀经义的融合。

它们的特殊氛围始终给人启示、给人遐想、甚至震撼人心。

如今应该如何继承它们的传统又不拘古照抄,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创新,已是摆在现代人面前一个很难违避的问题。

首先,只有正信感悟才能用现代的空间、意境、造型等手法紧扣佛教的现代理念,正确诠释佛陀的精神。

设计寺庙与设计一般的民用建筑不同,一般的民用建筑比较注重某建筑师的风格。

而寺庙则不同,必须展现该寺庙所代表的佛教精神的内涵。

建筑师必须与该寺的师父和信众互相学习、紧密合作,才能让佛教的精神内涵与建筑的形象符号融合在一起。

所以参与现代寺庙设计的建筑师光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佛学方面的知识。

如今学佛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已经出现博士法师、碩士法师,在台湾更有既是法师又是建筑师的情况,所以未来佛教建筑的创新会越来越多。

然而,传统佛教建筑由于受砖、木、石材质及营造工艺的限制,较难适应造型与空间的创新。

近代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技术均日新月异,这给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开创了条件。

就拿结构跨度来说,从钢砼、钢架到网架,可以从几十米到上百米,中间不用一根柱子。

自动控制的电光源能够模拟七彩的自然佛光替代佛像的木制背光。

不断更新的环保材料可以将现代的佛教场所装饰得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通常木石是比较理想的环保建材,然而在地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木材尤其是大型的木材,作为商品是越来越奇缺。

现在采用中小型木材装饰建筑的内部还可以,但为了重建传统的寺庙去他国砍伐大片的原始森林就不符合佛法了。

当然用于局部修复有价值的古寺庙另当别论。

石头是一种古老的建材,人类的许多原始文化全靠它的坚硬才存世,佛文化也一样,世界各地现存的佛塔都是用石头建起来的。

世界上的石材含量十分丰富,现代加工石材的技术几乎与加工木材一样先进。

所以石材仍然是现代佛教建筑喜欢用的材料。

从拜舍利到礼佛,传统的寺庙大多将佛像安在殿堂的中间。

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教化社會的功能日益多样化。

为了适应现代宏法的需要,佛像安放的位置开始从中间到周边,让学佛的人拥有更多活动空间。

佛像的大小也从高大到与人相仿,使人感觉佛菩萨的平和与亲近。

佛像的塑造材料一般采用铜、木、石、泥,由于木材的紧缺,现在仍用铜、石、泥及拼木,在室外用合金铸造的还是少数。

至于用玻璃钢、水泥制作的佛像,给人的感觉并不好,就如不绣钢、贴面砖用于佛堂不和谐一样。

历来佛像的精品,都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瑰宝。

为了适应佛教的现代化,佛像的雕塑水准应该有所突破。

如今粗俗的、商品化的情况比较普遍,艺术水平高的、有创意的不多。

佛像的塑造与其他雕塑不一样,在比例、法相上有它的特殊要求。

可以创新,但不能太离谱,否则信众不接受。

佛雕作为艺术不在于体量的大小,用材的珍贵,而在于它的创意和灵性。

只有这样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人们为它而感到震撼。

国际化是佛教发展的必然,现代化是佛教進步的表现。

佛教建筑和佛教艺术如何顺应时代、面临挑战,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又不失佛教精神的内涵,已成为世界佛教界关注的问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佛教三传的土地上会出现更多像法鼓山那样有新意的现代佛教建筑

 

灵山梵宫建筑设计与思考

  灵山梵宫建筑设计与思考

  钱健

  设计历程

  灵山胜境是著名的国家五A级风景旅游胜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

景区的规划、设计、营建经历了十多年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三期工程的竣工,特别是2009年世界佛教大会在灵山梵宫的成功举办,使灵山获得了更大的关注。

  景区的规划格局是以佛教三宝“佛”,“法”,“僧”为主题的三条主线构成,其中中央的“佛”轴线以讲述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为主,由一期工程88m高的灵山大佛、祥福禅寺,二期工程的九龙灌浴、阿育王柱、佛足坛、五智门等构成,一,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完成。

三期新建的“法”轴线与“僧”轴线分别位于“佛”轴线的东西两侧,三期的主体建筑即梵宫建筑面积达7万m2,位于“法”轴线的北端,作为2009年世界佛教大会的中心会场之一(另一处举办地为台北市的小巨蛋体育馆),它既是灵山景区的重要景点,也是无锡市的重点工程。

  梵宫建筑具有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

一方面是为世界佛教大会提供满足其会务功能的理想会址,另一方面需考虑会后成为游客参观的景点,适应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

功能主要包括佛教艺术展览,佛教题材演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佛教特色餐饮等等。

究竟是宗教建筑还是旅游建筑,是景点还是会场,是要体现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还是民俗文化,项目初期设计团队与业主、佛教人士、旅游策划专家、艺术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一段时间,设计组存在审美,价值及方法上的迷失。

随着项目的深入,对各种类型“文化”要求逐步分析,形成对项目较明晰的认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相当特殊的建筑,承担着不同层面的文化要求,无论是作为神圣的佛教建筑,还是民俗的宗教主题的公园,建筑师了解建筑的文化本质,分析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就能够将体现文化带来的压力转变成为设计的源泉。

  建筑文化实质的讨论

  谈论建筑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

“‘文化’通常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引自《现代汉语词典》)。

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

  一般来说,文化有精致文化与民俗文化之分。

对于建筑文化,西方人在19世纪将建筑视为三大艺术之一,将建筑归于精致文化范畴。

而20世纪中叶的另一种看法是以拉普普为代表的建筑研究者,把文化视为民族文化的文化。

在民族学中,文化的定义较接近民俗文化,把文化看作生活的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信仰、思想与行为模式,建筑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具体呈现,所以可视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

  所以我们崇尚的建筑一方面是新技术、先进观念的体现,而这些为建筑师熟悉的技术与理念大部分来源于西方现代建筑的成就,而另一方面佛教建筑在中国自唐宋达到高峰之后,明清时期形成的固定型制使其建筑的多元性和艺术性大大降低,特别经历了十年动乱浩劫,佛教建筑与当代建筑技术与思潮的发展完全割裂开来,佛教的思想与活动与现代人生活的距离也进一步拉开(有别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所以当灵山业主和佛教界人士建设大尺度的佛教风格建筑时,视线指向不是现代建筑而是佛教建筑顶峰时期的菩提加耶塔(印度),吴哥窟(柬埔寨)与婆罗浮图(印度尼西亚)。

正由于缺乏自古代佛教建筑到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所以用现代建筑来诠释佛教文化不为大多数佛教界人士、佛教徒乃至普通的游客所认可。

当建筑师痛苦地被要求以古代,甚至是异域的佛教建筑的形态、装饰元素,佛教艺术品来反映佛教建筑的文化性时,建筑的文化性也就逐渐向民俗文化的属性倾斜。

在对建筑文化性的思考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不论是建筑的精致文化和还是民俗文化,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建筑的认知,这种价值观是不分层次的,这也是在具有宗教和民俗双重名片的灵山梵宫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筑师去研究和重新认知的。

  佛教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

  非常少的专家学者将亚洲的建筑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特别在近现代西方的建筑技术、思想,美学全面占据统制地位的背景下。

东方建筑传统的研究以及风格的衍化相对缓慢。

佛教建筑是一个相对特殊门类的东方建筑。

一方面亚洲文化为佛教建筑赋予浓郁的东方属性,另一方面古代佛教文化也为亚洲及东方建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我们先以塔作为一个例子。

  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死后遗体火化,烧出上万颗舍利,由弟子将这些舍利拿到各地去安奉,把舍利埋入地下,上面建筑圆形土堆。

在印度梵文中称为“堵波”(stupa,也称“浮园”,也译为“塔婆”),即是“塔”的由来,以后成为佛的象征,成为供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形式。

佛教的兴盛促成塔这样一个建筑门类在东方各地兴建。

如同出了一个命题,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建筑传统有各自的答案,从而形成普遍存在于各个亚洲国家,形态千变万化的塔的样式。

单中国一地就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缅式塔等等。

并且不仅受地域的影响,塔也逐渐与佛教宗派联系在一起,如藏传佛教的巨塔(喇嘛塔)可以出现在藏区也可以出现在江南,这种建筑的样式随着藏传佛教的流传而在各地兴建,并与当地汉传或南传佛教建筑很和谐地建在了一起。

  从各地塔的形态的关联与差异中,我们可以得出佛教建筑的几个共同的特征,首先对于大部分国家它是外来的建筑文化,其次是与当地的建筑文化相融合,其三是与佛教本像或者几大门派如藏传、南传、汉传的基本教义密切关联。

从本质上来说是亚洲建筑文化相融合的典型实例,并且当其多元文化的特性充分展现的时期也是其建筑形态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时期。

佛教建筑的另外几个基本类型如窟、佛殿,经幢等的发展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佛教建筑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政治性,比如汉传佛教始终与皇权统治若即若离,所以汉传佛教建筑与宫殿建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敕建大寺,具有琉璃墙瓦,庑殿顶的雍容气度,也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禅寺别院(通常禅宗的思想和禅宗庙寺的风格更接近当代建筑师对于佛教建筑的审美)。

又如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反映了政权和神权的高度统一,而许多以佛教为国教的东南亚国家,其建筑的恢宏也显示了政教合一的特点。

  除了建筑本身,佛教建筑文化还包含其它方面如佛像、法轮、莲花、光相,万字符,念珠,菩堤树、曼陀罗,六色旗等,这些佛教象征物或作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或是建筑内外装饰,与建筑一起成为佛教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佛教艺术永恒的表现载体。

  民俗文化在旅游建筑中的体现

  非常多的人士反感将灵山胜境与旅游建筑联系起来,仿佛如此就将灵山的文化层次贬低了。

何况如果将灵山胜境以旅游学的范畴归于主题(佛教)公园的人造景观则更是业主,政府。

佛教界和建筑师避之犹恐不及的。

但作为项目建筑师应该清晰地去认识项目的旅游属性,自觉运用其设计的原则来实现建筑文化性和功能性。

  旅游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的文化性也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

“旅

  游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古代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

绘画、雕刻、摄影、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电视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可以将旅游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

  按照旅游科学的分类,灵山胜境应属于主题公园(Themeparks)范畴,当前世界范围的主题公园有以几类。

  ①儿童神话故事:

迪斯尼乐园(美),Gluck王国(日本)。

  ②微缩城镇:

锦绣中华(深圳),Minidom(瑞士)。

  ③未来与科技:

Futuroscope(法国)。

  ④原始西部:

FortFun(美国),OKCorral(法国)。

  ⑤乡村世界:

花卉:

Flevohof(荷兰),昆明世博园(云南)。

  ⑥电视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