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887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docx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

安徽蚌埠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客

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和

答题卷。

第1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一3题。

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

宋代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是有其道理

的。

诗家语是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

一般语言一进入这个方式就发生质变,

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

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从生成过程来看,诗有三种:

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

者内心的诗。

因此,诗的传播就是从诗人内心走进读者内心。

诗人内心的诗是一种悟,是无言的沉

默。

诗是文学,得从内心走到纸上,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

古人说:

“常语易,奇

语难。

”诗人寻奇觅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

诗人善于驾驭一般语言,才能见出他的功力。

用浅

近语言构成奇妙的言说方式,这是大诗人之路。

诗家语的特点是“清洗”。

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

清洗杂质是诗的天性,诗是“空

白”艺术。

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

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

清洗。

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

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只有六行,却既写出了一

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

从具象到抽象,从确定到不确定,从单纯到复杂,皆由对

时间的清洗而来。

诗不在面,而在点,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

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亲

的歌。

诗人只写了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一次是生命开始的时候,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

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关学。

诗人总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

内心倾吐的慷

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

从中国诗歌史看,从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古诗,到近体诗、词、散曲、

新诗,一个比一个追求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这样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由

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相呼应。

可是从语言着眼,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始终提高着它

的纯度,按照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

五言是两句四言的省约,七言是两句五言的省约。

在诗家语的生成过程中,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

第一,是文字的选择。

诗的旨趣不是表达生

活,而是歌唱生活。

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

甫不讲天下太不公道,却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二,是组合的选择。

在诗里,文字的搭

配有很大的自由。

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语言逻辑,而是靠抒情逻辑。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的笔下,“愁”可以被大雁“引”去,“月”可以被山“衔”来。

第三,是句法的选择。

优秀的诗在

句法上都是很讲究的,许多名句和句法的选择分不开。

从散文的眼光看,诗句好像不通,其实诗句

的妙在不通。

(选自《“诗家语”的审美》,有删改)

1、以下关于“诗家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家语”即诗歌语言,它最具特点,被西方文学家称为“精致的讲话”。

B、“诗家语”是一种由一般语言组成的,但又能使一般语言发生质变的言说方式。

C、“诗家语”是王安石为区别其他文学样式而命名的,具有音乐性、随意性等特点。

D、“诗家语”要做到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等相对形式的统一。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语言进入诗歌之后,其交际功能往往被弱化;相反,抒情功能得到了强化。

B、诗从生成过程来看,有三种,即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

C、杜甫选取了能引起人们内心震撼的具体事象“酒肉臭”“冻死骨”来揭露天下太不

公道。

D、中国诗歌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相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用浅近语言构成的奇妙的言说方式优于诗人寻奇觅怪构成的言说方式。

B、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富有巨大的张力,使得这首诗时间跨度长,跳跃性大。

C、《今生今世》通过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悼念母亲,是空间的清洗。

D、诗歌中文字之间的组合依靠抒情逻辑,如李白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刘谦传

刘谦,博州堂邑人。

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置不问。

州将廉知,俾人故窃其

衣,亦不诉理,即召诘前盗衣者,俾还之。

直绐云:

“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

”州将义之,赐以金

帛,不受而去。

父仁罕,轻侠自任。

五代末,寇盗充斥,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

出刍粟给官军。

补内黄镇将。

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谦少感概,不拘小节。

初诣岭表省父,仁罕资以金帛,令北归行商。

还堂邑旧墅,尝为乡里恶少

所辱,谦不胜怒,殴杀之。

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

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

至道初,真宗升储邸。

增补宫卫,太宗御坐,亲选诸校,授谦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靴带、器币。

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

谦起行伍,不乐禁职,求换秩,改殿前左班指挥使。

上幸大名,至北苑,属谦有疾,遣归将护,谦恳请

从行。

既俾其二子随待,仍侠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

疾瘳,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上闻,赐白

金二百两。

驾还,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

时高翰为天武左厢都校,有卒负债杀人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

上怒翰失检察,执见于便

殿。

谦即前奏:

“翰职在巡逻及阅教诸军,不时在营,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上为释翰罪。

先是,谦久权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谦颇形慨叹。

至是,璨副马军,而升谦领禁卫焉。

北屯兵,常以八月给冬衣。

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

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

敦勉之。

4、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置不问置:

搁置

B、州将廉知廉:

访查

C、谦久权殿前都虞候权:

代理

D、直绐云绐:

告知

5、以下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刘谦“不拘小节”和“为人耿直”的一组是

A、①尝为乡里恶少所辱②稍迁内殿直都知

B、①不乐禁职,求换秩②谦恳请从行

C、①谦不胜怒,殴杀之②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D、①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②以足疾求典郡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刘谦的曾祖父刘直,因纯朴敦厚在乡里闻名,父亲刘仁罕,在五代末强盗窃贼横行的情

况下,曾带领众人奋勇击溃窃贼,并拿出粮草供给官军。

B、刘谦年轻时情感激昂且有气概。

到岭外探望父亲,父亲用钱财和布帛来资助他,让他

回家经商。

刘谦在乡里犯了人命案,逃命到京城,应征入伍。

C、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十分信任刘谦,太宗曾赐给他袍笏、靴带、器币,真宗登基后,提拔他

为洛苑使,由于他不喜欢宫禁中的职位而改任他职。

D、在士兵欠债杀人,把尸首埋在高翰营中,后来挖地发现尸首一事上,皇上怒斥高翰有失

检察,高翰到便殿申诉,由于刘谦的禀奏皇上才赦免了他的罪过。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3分)

(2)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

(3分)

(3)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敦勉之。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8分)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

②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

①桃花月,代指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②红冰,指眼泪。

8、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抒发词人的思亲之情的?

(4分)

9、结合全词,赏析最后一句。

(4分)

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题)(5分)

(1)不知乘月几人归,。

(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

(2)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5)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6)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4题。

戴车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

种很古老的行业了。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

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

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从我记事的时候,全城似只有

这一个车匠,一家车匠店。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

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

戴家车匠店夹在两家之间。

门面很小,只有一间。

地势却颇高。

跨进门坎,得上五层台阶。

因此车

匠店有点像个小戏台(戴车匠就好像在台上演戏)。

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

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

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

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

板壁后面,是住家。

前面,是

作坊。

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

这所谓车床和现代的铁制车床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一张狭长的小床,木制的,有一个四框,当中有一个车轴,轴上安小块木料,轴下有皮条,皮条钉在踏板上,双

脚上下踏动踏板,皮条牵动车轴,木料来回转动,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

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

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

要的粗壮。

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没有一

点活动。

戴车匠嫌它过于笨重,就自己另打了一张新的。

除了做特别沉重的东西,一般都使用外边

较小的这一张。

戴车匠起得很早。

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

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

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

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

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

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

“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

”中

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

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很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

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载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住在这条街上的

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

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白耗子,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

形木箱里,挂在东面的墙上。

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无事忙。

戴车

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一到快过清明节,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记起戴车匠来。

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

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弓把螺蛳壳射

出去,螺蛳弓是竹制的小弓,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

孩子们

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

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

螺蛳弓分大、中、小三号,

弹力有差,射程远近不同,价钱也不一样。

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换挨挤挤,叽叽喳喳,

好不热闹。

到清明那天,听吧,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

“哒——哒!

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

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

钱庄的屋顶上,假设有所思。

他在想什么呢?

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

他该不会是想:

这孩子将来干什么?

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

艺?

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_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

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

痕迹了。

——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11、小说写的是戴家车匠店,却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候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这样写有何作

用?

(6分)

答:

12、请简要概括戴车匠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分)

答:

13、小说中的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赏析。

(6分)

答:

14、小说开头写“戴车匠是东街一景”,结尾又写道“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

痕迹了”“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并请结合现实,加以

想象,探究应该如何看待“戴家车匠店”的消失。

(8分)。

答:

第二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别里科夫凭他那种哀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

们,我们只好让步。

B、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溯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C、祖父气喘嘘嘘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烟草到那商人的

担子上去。

D、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6、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钱钟书先生在文学研究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

作《管锥编》。

B、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要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

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C、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

化交流的轨迹,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D、2007年“嫦娥”奔月,2017年“神七”升空,2017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8年“夸

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17、把以下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读书,是人生的享受。

②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哲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③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

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⑤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A、①④③⑤②B、④①②⑤③C、④①⑤③②D、①⑤③②④

18、下面一段话有五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

①“包饺子不烂、擀面条不断、面包能做沙发垫”,这是老百姓对历时十栽培育出小麦

新品种“皖麦38”的刘伟民的生动描述。

②“皖麦38”比普通小麦品种增产约10%,亩产

最高可突破600公斤左右。

③农民增收得益于亳州市农科所研究员刘伟民的刻苦钻研。

④二十多年来,刘伟民扎根基层,从事农作物栽培和小麦育种。

⑤他潜心十年,培育出集

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于一体的强筋小麦“皖麦38”。

⑥主要指标均超过或达到国

家强筋小麦标准。

⑦大面积推广后,结束了我国强筋小麦靠进口的现状。

序号

修改

19、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

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

这个特殊的群体被

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分)

答: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

20、请仿照下面的一节诗,为它再续写一节。

要求句式相似,意蕴相符。

(4分)

我愿

做一只蝉

在黑土中积蓄力量

然后

在高树上歌唱

仿句: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1)“速度快了,诗意就少了”——张中行

(2)“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印第安人谚语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