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759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docx

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06181210310aw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1.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加减法估算。

2.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课时划分:

4课时

[在教材上这一部分的内容只安排了3课时,根据我个人的想法安排了4课时的内容。

我认为这一部分的练习量比较的足,教材安排了练习五和练习六两个练习,恐怕只安排3课时会来不及。

这仅仅只代表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方案一:

(1)连加、连减[P26、27、29、30](包括例1、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1、2[前两题]、3题)

(2)加减混合[P28、29、30](包括例3、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5、6题。

(3)练习课(练习五的第7、8、9题,聪明题和增加适当相应的练习题。

(4)加减法估算[P31、32](包括例4、做一做、练习六)

方案二:

(1)连加[P26、29、30](包括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3、9题)

(2)连减[P27、29、30](包括例2、做一做、练习五第2、4[部分]、6题和聪明题)

(3)加减混合[P28、29、30](包括例3、做一做、练习五第5、7、8题和剩余的各题。

(4)加减法估算[P31、32](包括例4、做一做、练习六)

4.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的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耐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注意点:

★教学例1:

(1)注意在计算教学连加的同时结合情景图(即应用题)的教学,要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笔算计算。

同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2)注意笔算连加、连减式题计算方法掌握的多样性。

例1中介绍了两种计算方法:

一、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二、也可以为了书写的简便,把两个竖式连写。

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两种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要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要求尽量用简便的写法,并注意进位。

★练习五第1题:

题目的要求是让学生将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我觉得在练习第2小题时,教师要说明怎样计算,不仅包括横行的计算,还要包括竖行的计算。

参考教案:

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的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耐心、认真计算、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笔算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3654

(2)4771(3)2944

+18+24+24+18+15+28

(54)(78)(71)(89)(44)(72)

复习在列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列出算式

在暑假的时候,一群少先队员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帮助农民伯伯收西瓜[出示情景图]他们分成了三个小组,看一看他们分别摘了几个西瓜?

[出示统计表]问题是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列出算式。

28+34+23=

2.探究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可以怎样列竖式计算?

28

方法一:

2862方法二:

+34

+34+2362

6285+23

85

这里的62是怎么来的?

强调第一、二两个数的和与第三数相加。

(2)讨论方法一和方法二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3)仔细观察复习题,你发现了什么?

能用连加的简便方法表示吗?

3.尝试练习(选自己喜欢的两题计算)

46+25+17=()32+15+39=()15+47+28=()

三、巩固练习

1.15+37+25=15+25+37=37+25+15=

[意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受三个相同的加数任意的调换位置,答案相同,初步渗透加法交换率的法则。

同时,也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

]

2.15+30+37=27+38+20=

[从题中可以看出这两题的第一步或第二步可以用口算直接计算,无须必须用笔算进行计算,让学生明白在连加计算的过程中能用口算的就用口算进行计算,要学会灵活的运用计算的方法。

同时,也为例2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打下基础。

]

3.练习五的第1、9题

4.练习五的第3题

四、拓展练习

找规律

24

31

12

18

20

50

12

28

31

75

16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连减

教学目标:

(4)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减的计算方法。

(5)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减的式题。

(6)培养学生初步的类推能力和耐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笔算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注意点:

★教学例2:

(1)在计算教学连减的同时注意结合情景图(即应用题)的教学。

同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2)注意笔算连减式题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例2中介绍了三种:

一全部用笔算;二部分用口算,部分用笔算。

三、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用被减数减去他们的和。

(3)由于连减在计算中有的要退位,有的退位,有的可以口算,有的又要笔算,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发生错误,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参考教案:

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减的式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类推能力和耐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笔算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

64567598

-12-17-34-52

()()()()

-7-25-19-27

()()()()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出示例2情景图]

农民伯伯一共摘了85个西瓜,小华运走了40个,小明运走了26个,农民伯伯想请你们帮忙算一算,还剩下几个西瓜?

你们能解决吗?

2.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并说说为什么?

85-40-26=19

3.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1)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师;赶紧把你的计算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加的好?

(2)归纳计算方法

A.85-40=45可以口算,再列式计算B.85C.40+26=66

45-4085

-2645-66

19-2619

19

(3)比较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4.尝试练习(做一做)

(1)仔细观察第1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哪一步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哪一步最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

你是怎么想的?

(2)计算练习

[通过提问的形式,使学生知道那些情况下可以用口算直接计算,那些情况下不能用口算,以避免学生盲目的都用口算进行计算,造成计算的错误。

]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的第2题(第1、2小题)

56-12-17=40-23-12=

2.练习五第4题(部分)[注意口算第一步的答案记不住的,可以在题目下面作上答案的记号,以免忘记答案而出现错误。

]

55+30+8=36-4-32=81-7-70=

四、拓展练习

1.聪明一休(练习五聪明题)

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个数,得数是62?

2.填一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数

小丽

26下

28下

()下

90下

小刚

29下

32下

()下

94下

小明

29下

30下

()下

()下

小明跳绳比赛获第二名,他三次跳得总数可能是()下,他第三次可能跳()下。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加减混合的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加减混合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类推的能力。

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教学注意点:

★教学例3

(1)注意审题,理解情景图中的图意。

(2)引导学生进行类推,按顺序填好每一分步计算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然后问学生:

把他们改写成连写的竖式该怎么写?

但强调书写的格式。

★练习五的第4题:

要求口算下面的各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很容易忘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我建议可以让学生在题目旁轻轻写出第一步的答案,在进行第二步的计算。

参考教案: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加减混合的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加减混合式题。

[3]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类推的能力。

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75-28-31=18+20+29=24+31+17=78-29-30=

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解决问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7-25+28=为什么“-25”而“+28”能否写成“+25”而“-28”?

为什么?

67+28-25=

比较上面两题,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怎样想的?

3.探究计算方法

674267

-25+28或-25

427042

+28

70

4.尝试练习(做一做)

56+34-20=78-24+39=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5题

2.练习五第7题

69+30-4565+18-39

26+40-871-65+43

3.练习五第8题

4.练习剩下的习题

四、拓展练习

1.如果□=29,○=18,△=52,那么

△+○-□=()

△-〇+□=()

2个○-□=()

2.动动脑筋

我能让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75。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四课时加减法估算

[《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

]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注意点:

★教学例4:

(1)注意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在教学例4前可以创设估算的一些情景,例如隔壁班大概几个人;这个铅笔盒大概几元钱;教室长大概几步等问题。

再教学例4是让学生判断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

可以结合这种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以便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

(2)注意估算的策略多样化。

可以用连加,也可以用连减,还可以用加减混合,中间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减法的估算。

由于每个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是不同的,教材上除了提供两种估算策略(连减和先加后减)以外,还提出:

“还可以怎样算呢?

”提示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灵活采用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注意学生估算过程的呈现。

可以通过小组的合作,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

(4)注意检验:

在再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笔算知识,精确计算来检验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正确。

★练习六第2题:

要注意第2题结果的多样性。

小明原来有20多枝水彩笔,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数,可以是21到29中间的任何一个数,再加上12枝,估算的灵活性就更大了。

在让学生讲出估算结果的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P32还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呈现了一个电脑室的场景,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使学生知道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七第5题:

是加法估算。

不仅要让学生说出估算的结果,还要让学生说出估算的过程。

参考教案一: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对教材作了大胆处理,基本上没有采用教科书上的一道习题,对例题以及练习题都作了处理。

总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和大青虫玩猜价格的游戏,我认为这一环节可能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在学生对这些体育用品的价格接触不多,冒然地去猜,学生根本猜不着。

如果事先安排课前调查,可能效果会好一点,这样就能运用估算的知识了。

第二环节:

探究方法、学习新知(在这一环节分为四个层次:

估算去商店购买体育用品的钱——估算参加三项体育的人——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吃饭的人数,设计得比较的好,练习的量比较的足,题型有一定的变化。

 

 

 

第三环节:

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只安排了一个练习,从上面几题来看,总共安排了5道习题,而且在教案设计时只注重了具体情景下的估算,是否题型的变化少了一些。

例如象练习六设计的练习都没有派上用场。

第四环节:

全课小结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参考教案二:

加减法估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已经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出现约等号)。

因此对不仅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对我们初次涉及教的老师来说也相当的难教。

关键是如何将估算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

《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根据要求,我根据学生以及一些实际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作了一些修改,仅供大家参考。

设计方案:

本节课只要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

我是小小的估算家(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用于生活。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练习估一估,为下面例4的学习作好铺垫,为下面突破估算方法的教学走好第一步。

第二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五个层次:

1.创设情景

2.小组合作,讨论估算的方法

3.反馈估算的方法

4.说说你最喜欢那种估算的方法,为什么?

5.尝试练习(练习六第3题)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首先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

估算的思想方法对有些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为前面的计算都是精确的计算,突然不用精确计算了,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这样的方法,甚至是不适应。

针对这样的题目他们往往很想把精确的答案算出来。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这样可以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不会的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会跟着学会,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通过提问:

你最喜欢那种估算的方法?

使估算方法多样化的问题得到了优化,让学生找适合自己、容易掌握的方法,不要盲目的仿效。

第三环节:

小小测试(安排了三个练习题:

.做一做、练习六第1题、练习六第2题)

第四环节:

实际运用(也安排了三个练习:

生活中的数

小欢5分钟做了47道口算题,10分钟能做完100道口算吗?

(2)班有男生14人,女生和男生差不多,二

(2)班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第五环节:

小结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让学生用所学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的估算家

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许多的地方都不需要说出具体的数字是多少,只要说出一个大概就行了。

例如:

在平时的口算训练中,往往由于时间的来不及,测量你们2分半口算做几题,假如做了51题,我就可以估算出你5分钟大约能做100题,就能知道你口算能不能达标。

这就是估算的运用。

(板书:

加减法估算)只要小朋友今天认真的学习,仔细地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也许就能成为小小的估算家。

先来一道简单的训练题。

估一估

31495279682291

小结:

看这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就说它大约是几。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师:

最近老师搬了新家,带了100元钱想买几样商品,看到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六个茶杯24元,我带的钱够了吗?

2.小组合作,讨论估算的方法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3.反馈估算的方法

方法一:

买热水瓶后大约剩下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剩下30元,买水杯够了。

方法二:

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了70元,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

方法三:

买热水瓶大约30元,买烧水壶大约40元,买茶杯最多30元,100元够了。

方法四:

买烧水壶和茶杯大约花去了70元,还剩30元买热水瓶够了。

等等(教学时让学生灵活采用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4.说说你最喜欢那种估算的方法,为什么?

5.尝试练习(练习六第3题)

三、小小测试

1.做一做

2.练习六第1题

3.练习六第2题

四、实际运用

1.生活中的数

2.小欢5分钟做了47道口算题,10分钟能做完100道口算吗?

3.二

(2)班有男生14人,女生和男生差不多,二

(2)班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整理与复习(本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主要是练习七的练习量比较的多,同时,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必须要一定量的练习才行。

第一课时整理与复习(P33第1、2题和练习七的第1、2、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重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建议:

★第1题:

先让学生练习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式题,在让学生小组说一说笔算加减法的法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如做进位加法时,不要忘记在十位数上加上进上来的1;做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从十位数上减去退走的1,等。

最后安排一些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2题:

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意在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那两个条件提的问题,以防学生没有根据地乱提问题。

(2)要注意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如果学生进一步提出“小鸡比公鸡多多少只?

”“小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小鸡和公鸡一共有多少只?

”“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等问题,教师要给予鼓励,并可让学生尝试着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练习课(练习七第4、6、7、8题,再适当的增加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笔算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用数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建议:

第6题,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

既可以分别算出10年以后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再相减;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比儿子大的岁数是一个不变的数值,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采用简便的计算方法。

(五)实践活动:

我长高了(P36、37)

[其实针对这节实践活动《我长高了》我有一点疑问:

为什么不把这节课安排在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相应的知识后面,而偏偏要安排在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的后面呢?

我感到很疑惑。

询问了几位老师,他们理解也许在第一单元学习了长度单位以后,学生的接受需要一个慢慢消化的过程,放在第二单元的后面可能教学的效果更加的好,还可以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P36-37页的情景图展示了学生测量的五个实际活动:

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展(两臂伸开的长度)以及测量门窗。

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例如:

教师在黑板上利用统计表进行记录的情景,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材还通过两个学生对话的情景(即一名学生从统计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个人了,另一名学生打算看看王丽有多高),使学生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3、通过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培养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注意点:

(1)可以在课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

(2)作好课前活动准备:

告诉学生一些有用的信息。

例如:

你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准备测量活动中所用的工具。

事先进行小组的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事先画好统计表。

(3)根据学校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测量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更改。

(4)引导学生会获取统计表中的有用信息。

比如:

说一说:

看统计表你了解到什么内容?

(5)几点提醒

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例如,在测量门窗时,尺子的首末端要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最好利用门或窗已有的线段进行测量;

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学生的双臂要伸直、手指要伸平;

在测量步长时,被测学生应该自然地走出一步,不能用力跨步,测量时,应同时选择左右脚的前端或后端,等等。

对于测量的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是多少厘米,如“李伟的身高是120厘米”,教师可提示学生说成是1米20厘米。

参考教案我长高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

P36-37页的情景图展示了学生测量的五个实际活动:

互相测量身高、步长、臂展(两臂伸开的长度)以及测量门窗。

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我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

将“测量门、窗”这两个实践活动安排到了课外的作业当中去,而增加了测量课桌的长、宽、高。

主要是在测量门、窗时,受到了教室场地的一些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去测量,学生的参与面也不够的广。

如果可能那课堂的效果肯定一团糟,要打乱仗了,课堂的效率也很低,一节课40分钟测不了几样东西。

而改成测量课桌的长、宽、高就不同了,在每位学生的面前都有,操作起来比较的方便。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各位肯定有更好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