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71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x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往年上海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往年6月20日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为广大青少年做现场科普讲座,其时天宫一号内的环境特征有

①强辐射②微重力③有空气④超低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和外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C.火星、水星D.火星、木星

3.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加剧土地荒漠化②导致地表气温下降

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④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下列纬度地带中对流层最厚的是

A.30°~40°SB.50°~60°SC.0°~10°ND.75°~85°N

5.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些,这是因为多云的夜晚

A.大气逆辐射强B.大气反射强C.地面辐射强D.地面散射强

6.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通常出现春汛,其主要原因是河流补给来源于

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

7.“春雨贵如油”这句农谚形容的是春旱严重地区雨水对庄稼生长的重要性,其最适用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8.右图为“太平洋东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地层年龄范围,单位为100万年,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洋脊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9.直接获取气象云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10.导致上海6月份降水量偏多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准静止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11.由于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2.陕西靖边有一种红砂岩沉积地貌,砂岩上的纹路颇似波浪,该红砂岩层的特征之一是

A.岩石矿物晶体颗粒较粗

B.岩石表面多气孔

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

13.右面等高线地形图中有一火山口湖,该湖位于图中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4.左图所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1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多见于

A.流水地貌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蚀地貌

16.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及各个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的地区适宜发展为

A.商业区B.居住区C.工业区D.风景区

17.下列纬度地带中,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比例最高的是

A.0°~20°SB.0°~20°NC.20°~40°SD.20°~40°N

18.我国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其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

A.人均消费水平低B.光热资源少C.水资源匮乏D.土地面积小

19.下列工业中,属于能源主导型工业的是

A.有色金属冶炼B.石油化工C.飞机制造D.电子装配

20.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下降的区位因素是

A.技术B.资源C.信息D.人才

2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文化区是

A.四川盆地文化区B.云贵高原文化区

C.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D.东北黑土文化区

22.在四大洋沿岸均有分布的世界文化圈是

A.东亚文化圈B.西欧文化圈C.太平洋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

23.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两个国家是

A.甲和乙B.丙和丁

C.乙和丙D.甲和丁

24.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发达国家人为地设置贸易壁垒,抑制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简化海关进口手续②制定苛刻技术要求

③增加相关环保措施④降低进口商品关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右图为200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阴影部分)与预测的205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对比,由图可见21世纪上半叶我国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人口规模明显缩减

C.老龄化趋势逐渐增强

D.青少年比重趋向增大

26.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看,郊区化阶段

A.晚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增加

B.早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增加

C.晚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减少

D.早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减少

27.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的农业地域类型多为

A.水田农业B.旱作农业C.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D.地中海型农业

28.世界农业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现代农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①全面施用有机肥料②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③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高④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含量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9.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与北美工业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最大劣势在于

A.交通和集聚B.原料和燃料C.市场和集聚D.交通和技术

30.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口出生率下降B.当地农业人口减少

C.大型水利工程建设D.第二产业迅猛发展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地运行位置、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31.按天文四季的划分,今年清明节(4月4日)属于季,寒露(10月8日)属于季。

(2分)

32.今年夏至日(农历五月十四)的月相接近于,当天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的潮汐现象接近

;当天广州(约23°N,113°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度。

(4分)

33.从小满到小暑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从小暑到立秋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变化趋势是_______。

(4分)

(二)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34.图中洋流①按成因属于,其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作用;洋流①对西欧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流②按水温的相对高低属于,其加剧了非洲北部西海岸的化。

(6分)

35.图中的渔场名称是________。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在该海域交汇,导致海水发生搅动,下层的被翻到表层,有利于_____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4分)

36.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但是令后来的航海者感到奇怪的是,相对于航线B,航线A的路程更短,用时却更长。

这主要是航线A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影响,航行逆风逆水。

(2分)

(三)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

材料二: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年小麦进口量3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

 

37.甲、乙两地是世界小麦的主产区,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完成下表。

(7分)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38.地处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每年大量进口小麦,其主要原因是两国均处热带,全年炎热,降水充足,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因此不适合小麦的种植。

(2分)

39.美国小麦带是美国小麦的主产区,其属于哪一农业地域类型?

简析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4分)

(四)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升级历程,对后发展城市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读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13分)

上海市与纽约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口结构(%)比较

上海市(2009年)

纽约市(2008年)

第一产业

4.57

第一产业

0.07

第二产业

建筑业

8.39

第二产业

建筑业

5.45

制造业

30.80

制造业

4.54

第三产业

批发零售

16.47

第三产业

批发零售

12.31

其他

39.77

其他

77.63

合计

100

合计

100

40.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看,上海市与纽约市相比相同的是第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较低,第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超过就业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上海市与纽约市相比不同的是第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比纽约高,而第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比纽约低。

(4分)

41.经济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来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后发展地区。

根据这一规律并结合上海的区位条件,分析上海制造业从业人口比重远高于纽约的原因。

(4分)

 

42.批发和零售业是上海第三产业的特色部门,根据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

(3分)

 

43.上海第三产业各部门中,发展水平与纽约相差最大的是金融业和文化教育。

上海采取的许多促进金融、文化教育发展的举措都有利于缩小这一差距,各举一例说明。

(2分)

(五)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工业化率是指一个国家当年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44.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迅速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5%,通常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

(2分)

45.图示表明,工业化率与城市化水平是相互影响、同步提高的,例如工业化率达70%时,城市化水平达%,原因是工业化有利于吸纳_____劳动力,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产生的效应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分)

46.图示同时表明,城市化水平超过80%时,工业化率可降至30%以下。

依据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分析其原因。

(3分)

47.理论模型可以指导未来的实践。

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1.27%,工业化率达到46.60%,根据上述图表判断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并就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提出建议思路。

(4分)

往年上海普通会考地理真题答题纸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10分)31.清明节季寒露季。

(2分)

32.月相日、月、地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潮汐正午太阳高度(4分)

33.太阳直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夜长短状况_________,变化趋势是_______。

(4分)

(二)(12分)34成因,对气候____________

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水温加剧了化。

(6分)

35.渔场________成因由于________在该海域交汇

下层有利于_____(4分)

36.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影响。

(2分)

(三)(13分)37.

(7分)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38.农业地域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四)(13分)40.较低第产业超过一半第产业

上海市第产业高于纽约,而第产业低于纽约。

(4分)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12分)44.人口达到了%。

(2分)

45.城市化水平%吸纳_____劳动力产生效应(3分)

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B  2.B  3.C  4.C  5.A  6.D  7.D  8.D  9.C  10.A

11.D  12.C  13.A  14.A  15.B  16.A  17.D  18.C  19.A  20.B

21.B  22.B  23.D  24.B  25.C  26.B  27.D  28.C  29.B  30.D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考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

(一)(10分)

31.春(1分);秋(1分)

32.满月(1分);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1分);大潮(1分);90(89到90均可)(1分)

33.从小满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此后自北向南移动(2分);昼长夜短(1分);昼渐短,夜渐长(1分)

(二)(12分)

34.风海流(1分);增温增湿(1分);温带海洋性(1分);终年温和湿润(1分);寒流(1分);荒漠(1分)

35.纽芬兰渔场(1分);寒暖流(1分);营养盐类(1分);浮游生物(1分)

36.西风带(1分);北大西洋暖流(1分)

(三)(13分)

37.乙地气候成因2分,其他每空1分,共7分。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

38.水田农业(1分);热带种植园农业(1分)

39.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1分);

 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开阔;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大。

(任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

(四)(13分)

40.一(1分);三(1分);一、二(1分);三(1分)

41.随着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量向国外转移,我国作为后发展地区大量承接了国际制造业的转移。

上海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其他地区高,交通便捷,具有优先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优势。

因此上海制造业发展较快,从业人员比重比较高。

(4分)

42.交通:

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航空交通发达,利于物流和人流的集散;(1分)

人口:

本地和流动人口众多,消费水平高,市场需求旺盛;(1分)

集聚:

商家云集,商品丰富,特色商业街众多;(1分)

这些区位条件决定了上海商业对全国的高辐射力和影响力,促使批发和零售业成为上海第三产业的特色部门。

43.金融:

扩大金融业开放程度,引进外资银行,建立证券、期货、黄金等市场。

(任答一点即可,得1分)

文化教育:

兴办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旅游节,举行高水平音乐会,加大对高校和科技部门和投入。

(任答一点即可,得1分)

 

(五)(12分)

44.城市(1分);45(1分)

45.60(1分);农村剩余(1分);集聚(或规模)(1分)

46.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产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和产值比重明显增加,工业化率随之下降。

(3分)

评分标准

得分

能力表现

3

比较完整地分析了原因,例如

(1)指出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具体指出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工业化率随之下降

(2)指出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具体指出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工业化率随之下降

(3)具体指出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或产值比重下降,第三的从业人员和/或产值比重明显增加

(4)具体指出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或产值比重下降

(5)具体指出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三的从业人员和或产值比重明显增加

2

较笼统地分析了其原因,例如

(1)仅指出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推动产业结构和升级

(2)仅指出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和/或产值比重下降或,第三的从业人员和/或产值比重明显增加

1

笼统且不完全地分析了原因,例如

(1)仅指出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和/或产值比重下降或,或第三的从业人员和/或产值比重明显增加

(2)仅指出随城市化水平提高,工业化率下降

0

未答或应答完全偏离问题原因

47.阶段: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均处于中期阶段的末期。

(2分)

  建议思路:

应该进一步发展新型工业,通过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同时,要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城市社会经济的内涵和品质,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过渡(通过城市化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任答一点即可,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