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530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docx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

2019年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近义词

1、 观潮

近义词:

屹立——矗立  霎时——刹那   依旧——照旧  颤动——颤抖逐渐——渐渐  犹如——好像

反义词:

宽阔——狭窄 沸腾——平静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人声鼎沸——万簌俱寂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近义词:

奇异——离奇  关注——关心   预料——预测人迹罕至——荒芜人烟

反义词:

强烈——微弱  奇特——寻常   巨大——微小

3、 鸟的天堂

近义词: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反义词:

光明——黑暗  静寂——吵闹   茂盛——枯萎

4、火烧云

近义词:

镇静——冷静  凶猛——猛烈   笑盈盈——笑呵呵

反义词:

凶猛——温和 镇静——慌张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6、爬山虎的脚

近义词:

舒服——舒适  牢固——坚固   空隙——间隙  均匀——平均

反义词:

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   均匀——不等 仔细——粗心舒服——难受

7、蟋蟀的住宅

近义词:

出名——有名 隐蔽——遮蔽   慎重——谨慎 挖掘——发掘

简单——简明 搜索——搜查   随遇而安——入乡随俗

反义词:

慎重——轻率 粗糙——光滑   柔弱——刚强 干燥——湿润简朴——奢华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近义词:

静谧——宁静  偶然——偶尔   豪放——豪爽坐卧不安——如坐针毡

反义词:

偶然——必然 崭新——陈旧   不可思议——可想而知

9、巨人的花园

近义词:

喧闹——丑陋 允许——许可   训斥——斥责 凝视——注视荒凉——荒寂 孤独——孤单

反义词:

漂亮——丑陋 喧闹——寂静   荒凉——繁华 允许——禁止任性——约束

10、幸福是什么

近义词:

宽阔——广阔 恢复——复原   诧异——惊异 激动——冲动

清理——整理 仍旧——依旧   茂密——茂盛

反义词:

宽阔——狭窄 简单——复杂   谦虚——骄傲 清澈——浑浊茂密——稀疏

11、去年的树

近义词:

寒冷——酷寒 朋友——好友   融化——消融

反义词:

朋友——敌人 融化——凝固   寒冷——炎热

12*小木偶的故事

近义词:

神奇——神秘 热闹——喧闹   愤怒——愤恨 灵活——敏捷重要——重大

反义词:

亲热——冷淡 愤怒——愉快   撒谎——诚实 灵活——呆板重要——次要 神奇——平凡

13、白鹅

近义词:

看守——看护  严厉——严肃   譬如——比如  从容——镇静

侍侯——侍奉  高傲——傲慢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

反义词:

奢侈——简朴  敏捷——迟钝   偶然——必然  从容——慌张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15、猫

近义词:

古怪——奇怪  呼唤——呼喊   勇敢——勇猛  温柔——温和

尽职——负责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

反义词:

老实——狡猾  温柔——粗暴   天真——世故 古怪——正常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16、母鸡

近义词:

警戒——警备  成绩——成果   欺侮——欺负  心思——想法凄惨——悲惨  尖锐——尖利

反义词:

尖锐——迟钝  勇敢——胆怯  慈爱——凶狠  欺侮——爱护讨厌——喜欢

21、搭石

近义词:

唯独——唯一   谴责——斥责   协调——调和  平衡——平稳理所当然——理所应当

反义词:

懒惰——勤劳   满意——不满  大概——确切   美好——丑陋

谴责——赞许   理所当然——岂有此理   轻快——沉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近义词:

沉着——镇静   如同——犹如

反义词:

苍白——红润   凋零——绽放   沉着——慌张

23*卡罗纳

近义词:

庄重——庄严  怜悯——可怜   嘱咐——叮咛  依然——依旧

关切——关心  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反义词:

悲哀——兴奋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24*给予是快乐的

近义词:

羡慕——爱慕  希望——期望   显然——明显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反义词:

宽裕——贫困  湿润——干燥   给予——剥夺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近义词:

诸生——诸位  胸怀——胸襟   得意扬扬——神气十足耀武扬威——张牙舞爪

反义词:

热闹——冷清  左顾右盼——目不斜视   清楚——模糊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近义词:

期待——期望  蕴含——包含   燥热——炎热  推荐——引荐

反义词:

温柔——冷酷  透露——保密   质朴——浮华  增添——减少

27* 乌塔

近义词:

惬意——满意  匆匆——匆忙   疲倦——疲劳  反驳——反对充足——充分  道别——告别

反义词:

疲倦——精神   危险——安全   反驳——赞同   充足——不足匆匆——姗姗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近义词:

冒昧——唐突  摆脱——解脱   烦恼——苦恼  骄傲——傲慢讨教——请教  

反义词:

烦恼——快乐 乐观——悲观   伤心——高兴 摆脱——陷入骄傲——谦虚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近义词:

发明——发现  大概——可能   幻想——梦幻   依赖——依靠

反义词:

依赖——独立  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8种: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人来描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

运用拟人,可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作用:

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借代:

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例如: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4.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鲁迅《药》中写道: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5.对偶:

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例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例句: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如: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不是的。

例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例句: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10、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句: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2.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句: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3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4.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

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附送:

2019年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四单元

第()单元:

教学内容

二单元复习

总课时:

课时

第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词语和句子。

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运用几个词语进行了写话的练习

教学重点

词句的训练

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10%)

chuān dài   zhāo hu   hú dié   cū zhuàng  shǐ jìn

(       )  (       )  (      ) (         ) (       )

jiǎ zhuāng  guān chá   yǒu qù    fèn lì     yǒng qì

(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打“——”(7%)

假(jià jiǎ)装 好(hào hǎo)奇 朝(zhāo cháo)霞 似(shì sì)乎   

白发(fā fà)  照相(xiāng xiàng)   摇晃(huāng huǎng)

三、辨一辨,组一组(5%)

峰(    )瓣(    )钓(    )绿(    )耍(    )

蜂(    )辫(    )钩(    )录(    )要(    )

 四、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

(5%)

忽然   居然   果然

1.这本书我丢了好多天了,没想到,今天(    )让我找到了。

2.气象预报说今天午后有雨,(    )吃完午饭,下起了大雨。

3.冷不丁,(    )从路边窜出一条大黄狗,把我吓了一跳。

好奇   奇怪

1.放在桌上的花瓶可真(    ),我忍不住(    )地观察起来。

五.照样子,写词语。

(8分)

 白发苍苍(       )(        )(        )(       )

 笑呵呵  (       )(        )(        )(       )

六.我会填(9%)       

 古老的铜钟        做游戏           白发苍苍

(   )的草地     跳(     )    (       )

(   )的石级     爬(     )    (       )

(   )的天空     想(     )    (       )

第二课时

一.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西湖的景色,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垂柳在湖边梳理她的长发,粉红色的桃花开满枝头。

夏天,浮萍碧绿,荷花映日。

秋天,桂花飘香,菊花争艳。

冬天,腊(là)梅迎着风雪开放。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下面的植物分别出现在什么季节?

请在括号里写出来。

垂柳()浮萍()桃花()

腊梅()菊花()荷花()

3.哪句话讲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用“——”划出来。

二、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再任意选几个词语写一段话,题目自拟。

欢唱飘扬一本正经终于假装引人注目热闹有趣

 

第三课时

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背苞谷的孩子

他和那蜿(wān)蜒(yán)的山路一起,从云雾里钻了出来……(毫豪)不理会大山吓人的高度,背着沉重的背篼(dōu),背苞谷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攀登着。

大山吃惊得默(mò)默无语。

风,吹动他的衣角,宛(wǎn)如一面上升的旗。

山雀喳喳地议论着:

他是刚放学归来吗?

瞧那背篼上晃荡的小书包!

夕阳从山巅(diān)投来敬佩的目光,染红了一段弯弯的山路,染红了孩子瘦小的身躯(qū)……

勤劳、早熟的孩子啊!

(幕暮)色就要遮没(mò)那小小的身影了,但遮得住山里孩子攀高的决心吗?

云又遮没了小路、沉重的背篼和孩子——但愿这一背篼金色的种子,明朝(zhāo)能在高坡上萌(méng)发一片新绿……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打上“√”。

2.照样子,写句子。

例:

风,吹动他的衣角,宛如一面上升的旗。

(1)一个个成熟的柿子宛如。

(2)宛如。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他和那蜿蜒的山路一起,从云雾里钻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山的。

(2)大山吃惊得默默无语。

大山吃惊是因为。

(3)夕阳从山巅投来敬佩的目光。

夕阳敬佩他。

4.读读文中划“——”的句子,你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

A.孩子这么勤劳,这些苞谷种子以后一定能长得好。

B.孩子勤劳、懂事,又爱学习,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教学反思

青山桥镇中心小学教案

第()单元:

教学内容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总课时: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书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并能体会作者的心情。

3、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动客情”的意思。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过程

一、旧引新,激趣导入

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还记得我们学习过哪些写秋天的诗?

(引导学生回忆苏轼的《赠刘景文》、杜牧的《山行》、李白的《静夜思》)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古诗?

2、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天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二、朗读古诗,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把握字音。

放声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听课文朗读。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再听,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配古筝乐曲)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配古筝乐曲)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四、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2、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吗?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并向家人解释诗句。

2、收集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3、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青山桥镇中心小学教案

第()单元:

教学内容

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总课时: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书写“忆、异、逢”等8个生字。

2、通过反复吟诵至背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异乡、异客”的意思。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1、复习《夜书所见》

(1)全班背诵、男女比赛背诵。

(2)谁来表演一下诗人叶绍翁,吟一吟这首诗。

2、教师表演:

我是唐代诗人王维,今年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今天是9月9日——重阳佳节,我却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漂泊在外,真想念我的亲人啊!

教师吟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下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深入体会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可轻声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作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学习,用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学习收获。

(提示:

诗句的意思,诗人表达的情感)

(3)你认为哪句写得好?

或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4)质疑:

有什么不懂之处?

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5)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动

1、诗句连对。

老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背相应的诗句。

2、情境练背。

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表演背诵。

四、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五、拓展活动

推荐相关的古诗:

《舟夜书所见》、《泊船瓜洲》。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并向家人解释诗句。

2、收集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青山桥镇中心小学教案

第()单元:

教学内容

10《风筝》

总课时: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抓住动作和心情说出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情境再现

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放过风筝吗,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放的?

其中还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

(重点引导他们说动作和当时的心情)

2、导入学习: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与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总结概括板书: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

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

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3)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4)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四、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作业布置

摘抄课文里的好词佳句

拿起风筝放一放,并用画笔画下来,写下来。

青山桥镇中心小学教案

第()单元:

教学内容

10风筝

总课时: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2、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2)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谁能想象一下?

(这就是“憧憬”)

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

<2>“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用换词法“仍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4)感情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

(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

(托、牵、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3)出示重点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

拼命)

<2>想象一下当时我们会喊些什么?

<3>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2)学生分别找出以下三句话,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的坐在田埂上。

(3)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