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524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起动机工作原理.docx

起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

1-12v;2-24v

(3)功率等级:

1-0~1kw;2-1~2kw;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

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

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3)起动功率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

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4、起动极限温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起动极限温度时,应采取起动辅助措施:

(1)加大蓄电池容量

(2)进气加热

(3)电喷车低温补偿

2、起动机的工作特性

1、起动机工作特性图

 

2、分析

当i=0时,m=0,所以,p=0,转速n达到最大,n=nmax(起动机空载);

当i=imax时,n=0,所以,p=0,输出转矩达到最大m=mmax(起动机制动)。

空载和制动的工作情况,常用来检验起动机的故障:

空载时转速低于规定值,同时电流大,说明有机械故障;

制动实验时,电源电压和电流正常,转矩下降,有电路故障

3、影响起动机工作特性的因素

(1)蓄电池的容量和充电情况

容量大,充电充足,阻小,供给起动机电流大,起动机的功率、转速、制动力矩都大。

(2)起动电路的电阻影响

起动机部电阻和起动线路电阻越大,起动机得输出功率、转速、制动力矩均会降低。

(3)环境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低时,起动性能不好。

三、通用型起动机的构造

 

四、直流电动机

1、概述

在现代汽车中,普遍采用电力起动,它以蓄电池为电源,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传动装置和控制机构进行工作。

它在工作时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扭矩大;

二是工作时间短。

2、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结构

(1)作用--产生转矩。

(2)要求--零件的机械强度高,电路电阻小。

(3)组成:

 

1、电枢

产生电磁转矩

 

电枢线圈是用扁铜线绕成,较粗且匝数少;电枢轴中部位置制有螺旋齿槽,用以装置啮合器,有些起动机除两端装有衬套外,中间还装有支承衬套。

为了防止轴向窜动,轴的前端制有槽,用于装置锁板机构,轴的后端制有槽,用于装置止动挡圈及弹性档圈。

2、磁极

 

由外壳、磁极、磁场线圈等部分组成。

外壳壁装有四个磁极(有些是二个磁极),在其上面装有磁场线圈,相对的是同极,相邻的是异极。

磁场线圈用扁而粗的铜线(或小铜线并联的方法)绕成。

磁场线圈采用串联或并联,一端与外壳上的绝缘接柱(即磁场接柱)相连,另一端与正电刷相连,线路连接如图所示。

由磁极、磁场绕组和机壳组成。

磁场与磁路见图。

3、电刷组件

用铜粉和碳粉(或石墨)压制而成。

一般有四个,相对的电刷为同极。

两个负电刷搭铁,两个正电刷接磁场线圈,它们在压簧的作用下紧密地与换向器接触。

4、换向器和电刷

 

三、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将通电导线放入磁场中,导线会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律的运动(其运动方向可以用电动机左手定则来判断),这是直流电动机能够转动的基本道理。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上图是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它由磁场、电枢线圈、换向器和电刷等机件组成。

当线圈在垂直位置时,如图(a),电刷不与换向器接触,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因此电枢线圈不转动。

如将电枢线圈稍向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些,如图(b),换向器片分别与两电刷接触,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其方向是从线圈i边流入,从ⅱ边流出。

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定,线圈i边向下运动,ⅱ边向上运动,电枢线圈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线圈转到如图(c)的位置时,换向器片不与电刷接触,线圈中无电流通过,此时,电枢线圈在惯性作用下转过这个位置。

当线圈转过垂直位置时,换向器片又与两电刷接触,如图(d)所示。

但此时换向器片已经调换了位置。

因此电流从线圈ⅱ边流入,从i边流出。

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定,线圈i边向上运动,ⅱ边向下运动,电枢线圈仍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这样,使电流不断地通入线圈,线圈便按一定方向继续不停地转动。

一个线圈的电动机,虽能旋转,但转动力量小,转速也不稳定,而且在图(a,c)的位置时不能转动。

所以,实际使用的起动电动机都是由较多的线圈和配有相应换向片构成,同时采用多对电磁铁来产生较强的磁场。

但其工作原理还是一样的。

 

四、电动机转矩自动调节特性

电动机的电磁转矩m取决于磁通φ、

电枢电流ia的乘积,即

m=cmφia

其中cm-电机结构常数

1、反电动势

直流电动机拖动负载,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电动机的电枢转速、电枢电流、电磁转矩均会自动的作相应的变化,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要。

其原理如下:

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运动的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和线圈电流方向相反,电动势的大小为:

e反=ceφn

其中,ce--电机结构常数;φ--磁极磁通;n--电枢转速。

2、电动机工作时,电压平衡方程式为:

ub=e反+iara

该公式称为电动机发电机一体公式

即电动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发电机,用于电机制动和储能

3、转矩自动调节过程

电枢电流为:

ia=(ub-e反)/ra

分析:

当负载↓→轴上阻力矩↓→电枢转速↑→e反↑→ia↓→电磁转矩↓→直至电磁转矩减至与阻转矩相等→电机拖动负载以较高转速平稳运转;

当负载↑→轴上阻力矩↑→电枢转速↓→e反↓→ia↑→电磁转矩↑→直至电磁转矩增至与阻转矩相等→电机拖动负载以较低转速平稳运转。

五、传动装置(啮合机构--离合器)

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和发动机飞轮齿环啮合,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飞轮;发动机起动后,自动切断动力传递,防止电动机被发动机带动,超速旋转而破坏。

起动机驱动齿轮与曲轴飞轮齿环之间的传动比很大,在传动机构中设置了单向离合器,起动时传递断联系。

外形见下图。

 

啮合器(离合器)

啮合器有多种型式,通常汽车起动机上普遍采用超越式啮合器。

啮合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主要由起动齿轮(小齿轮),单向滑轮,传动导管、推入弹簧和套筒等部分组成

超越式啮合器

 

单向滑轮

单向滑轮的构造如下图所示,图形外座圈2与传动导管1的一端固装在一起,外座圈部制成“+”字形空腔。

起动齿轮7的尾部成圆柱形,伸在外座圈的空腔,使四周形成四个楔形的小腔室,装有滚柱。

在楔形腔室较宽的一边的座圈孔,还装有弹簧4和压帽5,平时弹簧经压帽将滚柱压向楔形室较窄的一面。

滑轮外包铁壳6,起密封和保护作用。

为增加承载能力,现单向滑轮常制有五个腔室,采用扁形弹簧,不需钻孔和压帽。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1-驱动齿轮;2-外壳;3-十字块;4-滚柱;5-压帽弹簧;6-垫圈;7-护盖;8-花键套筒;9-弹簧座;10-啮合弹簧;11-拨环;12-卡簧

单向滑轮的工作

 

1、飞轮2、起动齿轮3、外座圈4、起动齿轮尾部5、滚柱6、压帽7、弹簧

离合器的作用是:

①在起动发动机时,将起动机产生的动力传给飞轮,以带动发动机起动;②当发动机起动后,迅速将发动机与起动机间的动力切断,避免起动机超速旋转而损坏。

离合器的工作情况如下:

当传动叉拨动套筒,推动单向离合器向后移动而使起动齿轮和飞轮环齿啮合时,起动机开关便把电路接通,电枢开始旋转,它带动单向滑轮的外座圈转动。

在外座圈壁的摩擦力作用下,滚柱向楔形腔室窄的一边滚动,紧紧地卡在外座圈和起动齿轮尾部之间,从而起动齿轮同起动机一起旋转,驱动飞轮

当发动机起动后,起动齿轮被飞轮带着超速旋转。

它的转速高于电枢转速,此时,起动齿轮尾部带动滚柱克服弹簧的力,使滚柱向楔形腔室较宽的一边滚动,于是滚柱在起动齿轮尾部与外座圈间发生滑摩,导致起动齿轮和外座圈以及电枢脱离联系,此时仅起动齿轮随飞轮旋转,从而避免了电枢超速旋转导线在强离心力作用下甩出的危险,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优缺点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轴向尺寸长,适用于大功率起动机。

摩擦片式离合器构造

 

六、控制装置(电磁开关)

电磁开关主要由电动机开关和磁力线圈组成,见下图中虚线部分所示。

电磁开关壳体的前部,装有电动机开关的c和30接线柱和磁力线圈50接柱,活动触盘装在触杆上,与触杆上的机件绝缘,起动机不工作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触盘与触点保持分开状态。

电磁开关构造(虚线部分)

 

控制装置作用

控制装置的作用是控制驱动齿轮和飞轮的啮合与分离;

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与切断。

常用的装置有机械式和电磁式

汽车上广泛使用电磁式控制装置(电磁开关)。

qd124型起动机电磁控制装置构造如下图

 

磁力线圈的作用

磁力线圈的作用:

是用电磁力来操纵啮合器和电动机开关工作的。

磁力线圈由导线粗、匝数少的拉动线圈和导线细,匝数多的保持线圈组成。

拉动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在c和50接柱上。

保持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在50接柱和搭铁上。

引铁活装在电磁开关引铁套,引铁尾部装有连接钩,与传动杆上部相连,有些连接钩可以借其螺纹进行调整。

减速起动机

 

1、传动壳(后端盖)2、啮合器及怠速齿轮3、钢珠4、回位弹簧5、电磁开关6、螺栓8、电枢7、起动机外壳(轭)9、电刷架10、电动机前端盖11、毡垫圈12、轭及电枢13、拉紧螺栓

七、减速起动机的构造

机主要由电磁啮合开关,减速齿轮,电动机、起动齿轮(小齿轮)及单向啮合器等部分组成,如图9,10所示。

减速起动机和传统起动机一样,都是串激式起动机,它们的结构大体相似。

但是,减速起动机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动力输出结构分为电枢轴和传动轴两部分。

电枢轴两端用滚珠轴承支承,负荷分布均匀,使用时间长,不易磨损,电枢较短,不易出现电枢轴弯曲,磨坏磁场绕组的情况。

减速起动机图

 

②采用了减速装置,在转子和起动齿轮之间,安装有减速齿轮,起动电动机传递给起动齿轮的扭距就会增大。

利用电磁开关,使得承担电动机(经减速齿轮后)的动力输出是起动齿轮和起动齿轮轴,而啮合器部分不动。

输出功率小的起动机,常采用外啮合方式,输出功率大的起动机采用啮合方式。

③减速起动机采用电磁开关操纵,有些备有辅助开关(或称副开关)。

它的作用是防止烧坏电磁开关和电门(起动)开关。

分级接通电源,大大降低了起动机损坏的可能性,从而延长了起动机的使用寿命。

减速装置

 

在电动机的电枢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了齿轮减速装置。

1)作用:

通过转矩的倍增作用,使起动机的输出特性适应发动机的起动要求。

齿轮减速比一般为3~5。

2)结构型式:

见上图

减速装置齿轮结构形式

(1)外啮合齿轮减速器;

(2)啮合齿轮减速器;

(3)行星齿轮减速器。

 

传动机构及控制装置

1)减速起动机的传动装置(单向离合器)

仍采用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结构形式和普通起动机相同,但耐冲击要求提高了。

2)减速起动机的控制装置

电磁开关和普通起动机相同。

但单向离合器的操纵有两种型式:

(1)拨叉式:

和普通起动机相同,用在行星减速机构上。

(2)直动齿轮式:

驱动齿轮和引铁装在一起,用在平行轴外啮合式减速机构上

 

(3)减速起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大约是传统起动机的一半,节约了原材料,同时拆装修理很方便。

(4)减速起动机的磁极对数与传统的起动机一样,但磁场线圈绕组常采用小导线多根半联的方法,电枢绕组的绕法虽与传统的原理相同,但制造工艺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