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429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docx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

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什么是叠加?

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

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

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

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传统录音方式

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

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

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

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

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

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

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

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这些处理过程将在后文的详细介绍中解释。

现主流方式

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

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

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话筒的链接

将信号送到调音台在将其录入多轨录音机,总体来说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

直接线路输入。

直接线路输入与接线有关。

从电子乐器输出端子到调音台输入端,通常用普通吉他型号1/4’’电缆。

这是输入键盘、鼓机、音源、吉他或贝司音箱(从音箱后面直接输出或线路输出)的信号的常用方法。

如果您的调音台没有1/4’’线路输入口,您可以使用接线盒将这些线路输出转接到调音台的话筒输入口。

信号送入调音台的第二种方法是将话筒直接与调音台的话筒输入端连接。

话筒的主要用途是录入人声、所有传统乐器声音,如传统钢琴或吉他,也常录入吉他音箱和贝司音箱的声音。

录入不同乐器应使用什么类型的话筒,也许是录音工程师面临的最严峻的难点。

不同的话筒发声有所不同。

怎么样匹配,怎样放置,放置的角度以及离乐器的距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搞清楚话筒之间的基本区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话筒前置放大和幻象电源

前置放大器是许多调音台的输入部分所带的一种放大器类型,也是一种独立性处置器材。

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将话筒电平信号增益到线性电平信号。

大多数调音台使用这种信号。

前置放大有助于控制信号电平,还能对可能引起信号路径噪音的外界干扰起一定的隔离作用。

前置放大器通常有一个输出口或前置放大微调钮,用于调整输出电平。

如果前置放大器输出过高,可以加入失真、噪音,还可以为声音润色。

当录音链中的所有设备都设置为最恰当的电平,而信号电平仍然过低时,应该使用前置放大器。

而且,多数电容话筒都内置前置放大器,需要电源进行正常运作。

这种电源叫作幻象电源。

通常由内部电池或调音台供电。

调音台通过音频线传送电压(通常为+48伏直流)进行供电。

在多数话筒前置放大器中和调音台输入部分都有个ON/OFF开关,用于确定是否传送幻象电源,并供给电容话筒所需要的电压,以提供足够强的信号。

基本话筒技术

对于话筒技术,关键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在方法上没有明确的正确和错误之分。

扩音技术,如话筒部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个人技术也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而且,扩音技术随音乐风格的不同以及发展和变化的趋向而变化。

因此,本文只介绍一些基本知识和建议,可以作为个人实践的一些提示。

话筒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近距离拾音,远距离拾音、重点拾音以及环境拾音。

1近距离拾音

近距离拾音是录音室中最常用的拾音类型。

近距离拾音是将话筒放置在离声音源很近的地方,一般在2.5-60厘米远。

近拾音可以使要录制的声音源相对避免外界噪音(泄露),如其它乐器声等。

近拾音还能提供紧贴的“面前”的声音。

在多乐器乐曲中最常用。

一般来说,近拾音使用定向话筒,如心型、超心型或特心型,将话筒略微带点儿角度地放在发声点附近。

例如,吉他音箱的近拾音,是将话筒放在距音箱架约2.5厘米远的位置,使话筒在喇叭边缘与中心之间,稍想中心倾斜。

小号拾音就是将话筒放在距喇叭7.6厘米的地方,这是典型的近拾音。

但是,每次要一边在声音源周围移动话筒,一边试听。

以检测话筒位放置位置。

2远距离拾音

远距离拾音是将一个或多个话筒放在距离声音源60-90厘米的位置。

远距离拾音常用在一次录制多种乐器的时候,如一个弦乐部分或合唱团的合唱等。

远距离拾音可以使这几个组作为一个整体录音,不需要单个话筒就能达到全面自然音色的平衡。

远距离录音还可以录入房间(环境)的声音,最好在音响效果好的房间如录音室或教堂。

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找到最佳的话筒位置。

一般来说,用一个话筒时,就要将其放在中间。

如放在一组歌手的前边约1.5米的位置。

用两个话筒时,将话筒放在距离中央相等的位置,相隔约1.2米,然而,在远距离拾音时,要一边放置一边试听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点。

这样做尤为重要。

3重点拾音

重点拾音与远距离拾音结合使用。

对于一组乐器的特殊部分进行附加拾音。

例如,您可能要在管弦乐中的独奏者前面放置一个话筒。

然而,您一定要将话筒放在能拾取独奏声音的足够近的地方,又不能过近。

当独奏演员停止演奏时,不会影响乐队的声音平衡,通常,重点拾音的话筒放置稍远一些。

当然,还是要通过实际操作最后确定放置距离。

重点拾音也可以在单个乐器拾音中使用。

例如,将一个话筒放在音孔的底部,另一个话筒放在音品板上,您可能得到最佳的传统吉他的声音效果。

也可以考虑在拨弦处前面直接放置第三个话筒,用以混入一点点拨弦噪声,增加录音的真实效果,尤其在只录音一种吉他乐器的时候效果更好。

4环境拾音

环境拾音的主要功能是保存自然混响和特殊录音环境的室内音响。

除此之外,它与远距离拾音类似。

在现场录音中用环境拾音尤为重要。

因为这几个话筒拾取的环境效果可使您的听众体验现场表演的感觉。

环境拾音通常是放置一对话筒。

用心型或非定向型,将话筒放置在舞台前方的两侧,靠近音板的位置。

总线

信号怎样输入调音台或录音设备?

又怎样通过调音台到达最终目的地。

初学者对这个概念往往搞不清楚。

信号流动的重要环节是总线的概念。

简言之,总线就是信号流动的路径;从音轨到音轨,从音轨或输入端到效果处理器等。

当“总线|信号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时,信号正穿过一种布线矩阵。

布线矩阵是加法放大器的又一种叫法;一种在保持各自音量电平和声象位置的同时组合多种信号的放大器。

对于录音总线最恰当的比喻,就好比自来水的控制。

水通常从一个位置进入目标地,通过几个管子进入房间的不同位置,开关水龙头,就能控制水流的路径。

调音台普遍都有“立体声总线”,用来将信号引导到一处或两处位置。

例如,录音总线通常成对设置,如:

1轨和2轨(或A和B),3轨和4轨(或C和D)等。

送到立体声总线每一边的信号量由声象位置控制。

如果您将信号设置在录音总线的1轨和2轨,并将声象信号都设在左边,那么所有信号将录入1轨,而2轨中未录入任何信号。

如果将声象设在右侧,将得到相反效果。

如果将声象位置设在,信号将均等地录在1轨和2轨中。

可以将立体声总线想象为一条两车道的公路。

声象好比方向盘,能控制走哪个车道。

请看下图:

推子前和推子后

推子前和推子后的概念是由推子控制得来的。

顾名思义,推子前是指到达推子前前的音频信号;推子后是指到达推子后的音频信号。

当音频不受推子控制的时候,常用推子前。

不必用推子改变电平就可以听到音频信号的原电平。

这种设置对录音总监听输入电平十分重要。

当传送独立耳机混音而不改变调音台设置时,最好使用推子前设置。

在这里使用推子前可以调高耳机中各种乐器的音量,而不影响主调音。

还能用推子前降低主音人声的推子电平,同时保留了主音人声的混响。

请看下图:

推子后设置因提供推子控制而被广泛使用。

推子后可以使您监听输出电平并控制每轨各自的电平。

在使用推子后效果时,能控制更多的效果。

可以全面控制返回特定轨的效果数和原始音频信号的电平。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

(二)获得正确输入电平

优质的录音工作的关键,首先是正确的输入电平。

电平过高或过低,会毁坏一个本来很优秀的演奏。

如果输入的电平过低,在缩混中提高电平时,很可能会造成混音中夹杂不必要的噪音。

另一方面,如果输入电平过高,常常导致音轨失真。

动态范围

当录音时,可能注意到由于演奏和音乐风格的不同,电平的变化很大。

例如,在一首民谣中,鼓手在某一节中演奏小军鼓击边音,在合唱中又改为重击小军鼓。

这种电平的变化叫做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与音量不同。

音量是指在任意时间的振幅,动态范围是振幅的变化量。

请看下图解释

模拟与数码

在设置电平时,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之间区别很大。

用模拟录音,可以录制0dB以上的输入电平,而不会失真。

有时录制0dB以上的输入电平有助于使磁带得到较热或较温暖的信号。

较高电平也能防止磁带录音机中容易出现的噪音(磁带咝咝声)。

在数字区域内,输入电平不能超过0dB。

而且绝对不能高。

事实上,多数数码录音机在0dB以上不会有任何显示。

如果输入电平超过0dB,录音中有可能出现失真。

这种失真通常“数字失真”。

这对录音十分不利。

要想在数码录音中得到最佳效果,录音输入电平应该在-12至-4dB之间。

这样不仅能使您获得均等的好的模拟录音电平,也会为录入轨的缩混留下一些自由空间。

数码录音机不存在模拟录音机上常带的噪音床的问题。

能够录制较低电平而不会加入噪音。

如果没有把握,就以较低电平录音。

但录入过低电平的音轨往往就固定不变了,要从录音中去除噪音是不可能的。

前置电平与后置电平

为保证能以适当的电平录音,重要一点就是弄懂调音台上的表的运行原理。

在多数调音台的表上可以看到两个设置中的其中一个:

前置电平和后置电平。

推子前电平的设置显示通过推子之前被送往调音台的信号电平。

这是信号电平输入调音台时最准确的显示。

录音时,建议将推子改置在0dB,将表设为前置电平,并使用输入微调,设置最好的录音电平。

推子后电平设置显示通过推子以后的信号电平。

这是为观察录音轨电平而最常做的设置。

信号通过推子后,常常到达混音总线或主输出端。

因此后置电平改置成为最适合于观察缩混的设置。

监听效果

效果处理是改变、加大或修改音频信号的过程。

当音频信号加入效果时,被称为湿音。

当一个音频信号未使用效果时,被称为干音。

那么,什么时候录制湿音,什么时候又该录制干音呢?

录制湿音信号的长处是您不必再用效果器来制作需要的效果。

该效果是录音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将效果处理器省出来用于另一个轨或制作其它效果。

录制干音信号的长处是能保留以后改变效果的灵活性。

如果没有确定使用哪种效果,就要使用此种办法。

另一个常用的录音技巧是将信号干音录在一个轨上。

再将信号湿音录在另一轨上,这样,可以制作干音信号和带效果信号的混合提。

这在混响和延时等效果中特别有用。

而且,如果保留了干音轨,将来就可以按需要改变效果。

如果有许多轨,或者如果你的录音机上有虚拟轨的话,可以使用此技巧。

效果编辑/插入与循环

在音频录音中有两种常用的效果路径:

插入或循环(也有叫返回的)。

当插入一效果时,即将效果置于源信号(通常为输入端或前面录制的轨)与信号目标(通常为混音或录音总线)之间。

插入效果将改变源信号的物理特性。

一般都是以插入形式使用效果,包括压缩、失真、嗡音消除器、话筒模拟器以及吉他放大模拟器等。

请看下图;

当以插入形式编辑效果时,就是将效果处理器用在了您要传送的源信号中。

这意味着当用此方法编辑效果时,不能将效果处理器用于其它输入端或轨上。

当在循环(或返回)中使用效果时,要将信号目标与效果处理器之间的源信号分开。

这样,就有了独立的干音信号(原始源信号)和湿音信号(效果处理器的返回)。

您可以控制干音信号和效果信号的混音。

使用“loop”这个术语是因为源信号通常由调音台的输入部分传送到效果处理器,再送回输入部分,从而形成一个源信号的“loop”。

常用于循环方式的效果有:

混响、延时、合唱和镶边。

多数调音台为您提供两种选择:

信号到达推子之前送至效果处理器(推子前)还是通过推子以后送至效果处理器(推子后)。

用推子前,可以在不改变效果传送电平的情况下,控制音轨或输入电平。

例如,制作一种声音环绕的幻觉,好象声音由悬崖坠下,可以使用推子前传送至混响效果。

这样,就能用推子降低干音音量,而混响电平保持不变。

在保持混响电平的同时,降低干音信号,所产生的效果犹如声音来自远处。

另一方面,用推子后可以控制音轨或输入电平,以及从同一个推子送出的效果。

在大部分效果应用中可能会用到推子后路径。

请看下图所示: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三)压缩器

压缩器是一种效果处理器用于对经过压缩器的各种信号的动态范围进行压缩。

主要用于使响亮的声音变柔和,使柔和声音变响亮。

压缩器的主要任务是降低信号响亮部分的振幅。

此过程就叫增益降低。

随着响亮信号振幅的降低,用少量放大来增加低电平信号。

这几项操作合在一起就使信号的动态范围变窄。

下面是压缩器常用的几个参数:

1门限

门限控制用于设置压缩器开始作用的振幅电平。

输入电平在门限值以上时压缩器开始作用。

2比率

比率控制用于决定输入电平到输出电平量。

例如:

4:

1的比率即在门限设置以上每进入压缩器4dB,将有1dB输出。

实际上,此控制就是表示压缩器的压限量,即增益减量。

3起音时间

起音时间设置用于控制从输入信号到达门限电平以上到压缩器开始衰减信号的时间。

换言之,即从信号超过门限到压缩器开始作用的时间的时间量。

4释放时间

释放时间用于控制输入信号降至门限电平以下后,压缩器使信号保持在门限电平的时间。

换言之,即信号降至门限电平以下,压缩器保持的时间量。

5输出增益

输出增益用于调整已压缩信号的输出电平。

用输出增益,可以为压缩器的所有输出电平做最佳设置。

均衡器基本知识

EQ简称“均衡”,是调整某个频率幅度的过程。

汽车立体声的音量控制是最早的EQ控制。

通常可以用一个EQ增加或截断一组以上的频率或频段。

有高、中、低频控制的EQ叫做三段均衡。

EQ的用途

最常见的有:

修正EQ,多用于补偿声音品质低或录音质量不好的乐器或人声。

例如,在缩混中,如果认为吊镲声音沉闷,可以用EQ在吊镲中加入一些高音,使声音发出哧哧响声。

另一个例子,比如您正在录一个人声,这时发现经过话筒的声音有点鼻音。

用截断一些高中频率的方法,就可获得歌手温和的声音。

但此处要注意,EQ不能替代低质录音技术。

当您选好适当的话筒并放置到位后,除个别时候使用外,很少需要修正EQ。

创作EQ是专为创作而调整频率的过程。

例如也许你喜欢声音听起来犹如收音机唱出来的效果。

严格限制人声频率的波段宽度,就能获得此效果。

混合,专业工程师能够通过对某种乐器设定一定频率范围的方法,使这些范围不互相重叠地排列在一起,以覆盖整个频谱,从而建起一道声音之墙。

EQ也可用于录音过程,而且多用于缩混。

用EQ录制您的音轨时要谨慎,因为以后不能修改。

还要记住,加入均衡常常导致噪音的加入。

因此,使用时要慎重(主要用于模拟均衡,不用于数字式均衡)。

EQ的类型

从独立机架型EQ到调音台内置EQ控制器,形状大小不同,种类很多。

下列是一些最常见的EQ类型:

图式均衡

最常见的均衡类型是图式均衡。

图式均衡是对一系列预选频率进行增益/截断控制,涉及的频率范围很宽。

图式均衡很容易辨认,因为控制钮都是一些互相排列的推子,本身就提供了全部的均衡曲线的图式显示。

这些均衡常用于调整调音台的总声音,并因您所在房间的频率特性不同而有所不同。

参数均衡

参数均衡可供您选择需要增益或截断的特定频率。

例如,调音台上的EQ部分可能每段有两个控制钮:

一个用于选择频率,另一个用于增加或截断选择的频率。

请注意尽管您常听到全参数均衡的名字,但它实际上就是弧形或半参数均衡,不是全参数均衡。

全参数均衡每段有一个附加的控制钮:

Q值调整钮,改钮用于确定频段的宽窄。

当EQ增加或截断一个已选的频率时,实际上会影响选定频率周围的一组频率(频段),搞明白这点是很有意义的。

Q值调整钮确定频段宽度。

半参数和全参数均衡通常用于对特定频率的调整,不会影响总声音。

倾斜均衡

调音台中的另一种典型的均衡叫做倾斜均衡。

这种均衡只有一个增益/截断钮用于控制高或低频段。

增加/截断高频段或低频段,就是在增加或截断某个固定频率(一般高频段为10kHz或12kHz,低频段为80Hz或100Hz)或所有高于或低于该频段的频率。

倾斜均衡用于增加某个音轨的亮度或“底部结束点”。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四)并轨

将前次录制的数据混到一个单轨或一对立体声轨上。

这是常需要做的工作。

这个过程叫做并轨。

关键要明白,并轨是一个录音过程。

不是将现场乐器或人声录制在一个或多轨上,而是将前次录制的音轨内容录制在其它轨上。

工程师做并轨的原因:

将几个单轨上的音频组合为较少的轨;用均衡设置录制已录过的音轨内容;将效果与源轨一起复制在一个轨上。

并轨有很多好处。

例如,如果您将8个独立的鼓音轨并到一对立体声轨上,最后得到一对立体声鼓的混音,声音与原8个轨一样,但仅仅用了两个轨。

您可以使用原来那8个轨录制其它乐器。

另外,有时可能需要在歌曲中加入比您的音频设备中的效果还要多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将一轨或多轨并到已使用效果的其它轨上。

源轨内容及各自效果都录进去。

效果录入后,效果器就可以用在其它轨上了。

并轨时,一定要在并轨前将电平、均衡、效果等设置调整好。

各轨一旦被并轨,源轨被覆盖,您只能调整这些轨的混合版。

例如,如果您将8个鼓音轨并到一组立体声轨上,就无法将混响只加在大鼓上,而其余鼓上不加。

如果您需要并轨,就可能想用一种能让您在并轨后仍保留源轨内容的录音机。

您可以有空余轨用于并轨录音,同时又能保留对源轨的个别控制。

这个概念通常称为“虚拟轨”,下章我们将详细介绍虚拟轨。

虚拟轨什么是虚拟轨?

过去,大部分专辑的录制都是在录音室用昂贵的多轨磁带录音机来完成的。

为了保留几种不同版本的主音或吉他独奏,艺术家通常需要许多轨。

有时他们要在不同轨上留下几个背景人声用于后期的混音。

他们需要大量的音轨的原因是不想扔掉他们录制的任何乐段。

我们前面提及的并轨,可以腾出空轨来录制其它内容内容。

但是为了录制附加轨,只有覆盖源声轨。

然而现在,对“我的音轨总不够用”这个难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虚拟轨。

虚拟轨使您能够在并轨后仍然能保留源轨,以备将来对比、编辑或混音用。

虚拟轨的工作原理

就象电脑里的文件夹一样,它也是一层层地向上叠落,下面也有几层。

虚拟轨的工作方式与之相同。

每轨都有一个选择的虚拟轨。

可以听录在该轨上的内容或在该轨上录制新的乐段。

在一个虚拟轨上录音不会抹掉在其它虚拟轨上的内容。

您可以选择任何虚拟轨来进行播放。

实际上,甚至可以将多个虚拟轨缩混为一个单轨。

最适合制作音响较丰富的弦乐声部或加厚人声音轨。

虚拟轨最适用于新的灵感的尝试。

下面是在录音过程中,虚拟轨的几种用法:

用虚拟轨录制吉他独奏

录制吉他独奏时,试着在吉他轨中的不同虚拟轨上录入独奏的不同乐段。

不必删除上一个乐段,也不必删除其它轨,只是改变虚拟轨以录制每个乐段。

这种过程有助于保留录制中的创作意识流。

其后,您可以决定选用哪个独奏(或独奏声部)。

用虚拟轨录制背景人声

在一个播放轨之内的不同虚拟轨上录入背景人声的几个乐段。

录音后,将这些虚拟轨暂时指定到不同的播放轨。

使您能同时听到所有轨。

将一轨开至录音状态,然后按需要调整其它各轨的电平,再将其并到准备录音的轨上。

由此,在一个音轨上为您提供了所有背景人声乐段的“混合版”。

现在,您可以调出用新背景人声轨播放的源虚拟轨的内容。

如果您需要调整原始乐段,不用担心,它仍安全地保存在虚拟轨上。

用虚拟轨同时录制干声和处理后的吉他声

试着分离您的吉他信号,以便将吉他输出接到一个输入端,再将效果处理器的输出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输入端。

然后,将吉他声部录入两个不同的轨。

录音完成后,将“干声”和“湿声”随意混合,再并到一个空的虚拟轨上。

这样,如果将来您想体验不同的吉他效果,可以调出“干声”吉他轨,将新效果加进去。

音轨管理

用出色的音轨录音设施录音,通常将每种乐器或人声分别录在单轨上,以便为各轨加入不同的均衡、效果、声像和音量。

这种工作大多是在缩混中完成的。

目的是将所有乐器混在一起,制作立体声母带录音,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

对于录音工程师来说,他们没有完美的多轨录音设施。

尽管现在确实有64轨甚至是128轨录音设施,但一般在大型专业录音中才可以看到。

而且费用在每小时400美圆以上。

因此我们多数日呢使用的录音系统音轨数还是有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制作不出具专业音响水平的丰富的多层式录音制品,只是我们要提前做好计划。

为各乐器和人声制作音轨计划的过程称为音轨管理。

如果您不提前做此工作,就可能出现音轨不够用或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来完成您的曲子。

并轨

您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并轨”的过程。

并轨实际上就是录音过程中的小型缩混工作。

例如,您在单轨上录入鼓演奏时,占用了16轨录音机中的8个轨,您可以将这8个轨的内容并为一组立体声轨。

由此,又腾出6个空轨。

但并轨时您必须谨慎,因为在源轨上覆盖录音后,总缩混时将无法选择单个音轨。

当然,在数码录音机上并轨比在模拟录音机上更好,因为数字式并轨不会损失声音品质。

而且,一些数码录音机便于您录制新轨而不会删除前一次录入的音轨内容。

此概念一般称为“虚拟轨”。

它可为您提供丰富的并轨,而不会失去对独立轨的控制。

如果你使用模拟录音系统,就要明白,每次并轨都损失一定的音频质量。

一般来说,对某一个轨做二、三次并轨后会造成噪音过大而失去其使用价值。

叠加音轨

另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在某个特定轨上录入一种以上的乐器,称为“叠加音轨”。

例如,在您的曲子前奏中有一段钢琴独奏。

在淡出时有一段吉他独奏。

您可以将上述两种独奏录在一个轨上。

因为两者不会覆盖。

叠加音轨时,记住要使用不怎么需要效果处理的乐器。

或顶多使用处理类型相似的乐器,以便在缩混时您不必担心变化太大。

如果您在一个音轨中需要多一些效果处理,就要考虑随音轨一起录入效果处理,而不必在缩混时加入处理。

另外,要选择在曲子中尽可能隔得远的乐器,以便您有足够的时间在各乐器之间做需要的变化。

音轨表

至此,我们就会明白,这些复杂的音轨管理手段是应该提前想到的。

多数工程师都使用音轨表。

在这一张表格上,每轨各对应一个格,可以列出设定在该轨的乐器以及其它轨的注释。

您可以利用音轨表,事先订出使用各轨计划。

如果您没有音轨表,就要在做设定之前画一张表。

在整个工作开始之前投入这一点时间,会使您在录音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并避免许多麻烦。

非线性编辑

在模拟录音编辑中,编辑磁带上的音频的唯一方法只有用刀切断磁带。

这确实不是最有效率的编辑方法。

万一记错了磁带的位置,或接合不妥,这小小的失误会使您多少小时的工作毁于一旦。

数码硬盘录音技术的使用,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硬盘录音机使用硬盘存入录音内容,不使用磁带。

当您在硬盘上编辑音频时,实际上您是在暂存缓冲器中进行编辑,并没有改变原始录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