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029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培育学》第3章.docx

《森林培育学》第3章

第三章苗木培育

苗木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而优质健壮的苗木是保证造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并在短期内培育出大量优质健壮的苗木供给造林需要,则是育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苗圃的建立

一、苗圃的种类和特点

苗圃是培育优良苗木的基地。

根据育苗用途或任务、苗圃的使用年限和面积大小,苗圃可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一)按育苗用途或任务划分

根据苗圃生产苗木的用途或任务的不同可以把苗圃分为:

森林苗圃、园林苗圃和其它专门苗圃,如果树苗圃、特种经济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及实验苗圃等。

森林苗圃的任务是以生产营造用材林用苗为主,苗木的年龄为1~3年生。

一般林业生产上,针对的主要是森林苗圃;园林苗圃是培育城市、公园、居民区和道路等绿化所需要的苗木,苗木种类多,年龄大,且需要有一定的树型;果树苗圃以生产果苗为主,多系嫁接苗;特种经济林苗圃是专门培育特用经济林树种苗为主,如桑苗、油茶苗、油橄榄苗、橡胶苗等;防护林苗圃是以生产营造各种类型防护林用苗为主;实验苗圃主要是学校、科研单位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用的苗圃。

一个大型苗圃,可能会综合上述各苗圃的作用。

(二)按使用年限划分

根据使用年限的长短,苗圃可以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1.固定苗圃使用年限可在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苗圃。

现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机械化生产,固定苗圃已向大型苗圃的方向发展。

它的特点是:

(1)面积大,便于集约经营,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实现机械化。

(2)能充分利用投资和便于安装现代化的育苗设施。

(3)能有计划地大量生产苗木。

(4)有利于开展科研工作。

(5)便于培养技术人员。

(6)距造林地较远,运输所需投入大。

2.临时苗圃是为完成某一地区的造林任务,在造林地区内或附近临时设置的苗圃。

使用年限短,当完成任务或因圃地土壤肥力消耗,不能继续育苗时即停止使用。

其特点是:

(1)距造林地近,减少运输时间,苗根失水少,故造林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也低。

(2)圃地和造林地的环境相同,培育的苗木易适应造林地条件,故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

(3)面积小,使用时间短,难以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和保护措施,致使苗木产量低,质量差。

(三)按育苗面积的大小划分

根据苗圃育苗面积的大小,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苗圃。

大型苗圃面积在20公顷以上(不含20公顷);中型苗圃苗积在7-20公顷(含20公顷);小型苗圃面积在7过公顷以下(含7公顷)。

二、苗圃地的选择

无论是建立临时苗圃还是固定苗圃,选择好苗圃地是至关重要的。

苗圃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产量和育苗成本。

只有选择适宜的苗圃地,并加以科学管理,才能培育出优质健壮的苗木。

否则,如果苗圃地选择不当,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临时苗圃对圃地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固定苗圃的建立要求较高。

在建圃前,必须对各种条件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作出选择。

选择苗圃地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位置

苗圃地应选择在造林地附近或周围,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这样能减少苗木长途运输而带来的苗木损伤,提高造林成活率。

另外,苗圃应靠近居民点,以保证劳力,电力等供应。

山顶、风口、山谷以及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不能作为苗圃地。

(二)水源

水是培育优质苗木的重要条件。

在选择苗圃地时,一定要靠近水源,如河流、水库、湖泊、池塘等。

如果没有,要打井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源。

(三)地形

苗圃地尽量选在排水良好、地势平坦的地方。

在坡地,坡度不能大于5°,坡度过大应修建梯田。

坡向以东南坡、南坡为宜。

(四)土壤

土壤与苗木的质量和产量有密切关系。

良好的土壤条件才有利于种子发芽、苗木生长,才能培育出优质苗木。

选择苗圃地时,以沙壤土、壤土为最好,因其有较好的团粒结构,透水性和通气性较好,降雨时地表径流少,灌溉时渗水均匀,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幼芽出土,整地掘苗均较方便。

土层要深厚,至少要大于40-50厘米。

盐渍土地区选圃地时,要注意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1~0.15%,重盐碱地必须经过土壤改良才能育苗,因为重盐碱土含盐分多,土壤溶液浓度大,使苗根不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

其次,碱土中含有对植物有很大毒害作用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盐类,很多树种的苗木因受这些盐类的毒害作用影响生长甚至死亡。

土壤的pH值应与培育的苗木的特性相适应。

一般来说,多数阔叶树种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而多数针叶树种则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育苗。

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至微碱性为宜。

重茬地和长期种植烟草、玉米、蔬菜、土豆等退耕地不能作为苗圃地。

(五)病虫害

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一般地下害虫数量过多和有病菌感染的地方不宜选作苗圃。

在选苗圃地时,应首先调查病虫害的感染程度,尤其是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地老虎等主要害虫和立枯病的感染程度。

三、苗圃地的区划

苗圃地位置和面积确定后,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便于生产,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排灌水条件、育苗树种的特性、育苗方法和每年计划生产任务等将苗圃地进行区划和设计。

苗圃地一般区划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

在区划之前,首先将苗圃地进行测量,绘制出1/500~1/2000的平面图,并注明地势、水文、土壤、病虫害等情况。

苗圃地生产用地划分为:

播种区、营养繁殖苗区、容器苗区、温室和大棚区、移植苗区等。

辅助用地包括道路、沟渠、房屋以及苗圃周围的护拦、防护林等。

辅助用地面积要小于苗圃总面积的20-25%。

(一)生产用地的区划

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苗木的圃地。

根据各类苗木的育苗特点,把生产用地划分为如下生产区:

1.播种区是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它是苗圃的主体部分。

由于播种苗在幼小阶段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弱,对土壤条件要求高,需要细致管理,因此,播种区应放在圃地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浇灌、管理方便和背风的地方。

如果是坡地,应设在最好的坡地上。

2.移植区(大苗区)是培育根系发达、苗龄较大的苗木生产区。

因为移植苗已具有较大的根系,适应性强,可以放在土壤条件中等的地方。

3.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插条、埋条、分蘖和嫁接苗木的生产区。

易生根树种的营养繁殖苗可安排在地势较低、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段,如杨柳插条。

对于不易生根树种的插条,应选在土壤疏松、透水性良好、浇灌和管理方便的地方。

4.温室或大棚区是培育容器苗、组培苗等的生产区,可设在场院附近,水、电充足,便于管理的地方。

5.采穗圃可设在圃地边缘,土壤条件根据树种要求而定。

6.试验区可设在场院附近、水源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段。

如果生产区面积太大,为了经营管理方便,要在各类生产区内划分出若干耕作区,各耕作区要长短大小基本一致。

耕作区的长度一般大型苗圃为200~300米,中小型苗圃长150~200米,而宽度相当于长度的1/2或者1/3。

(二)辅助用地的区划

辅助用地是非生产性用地,它主要包括道路网、排灌系统、防风林带和场院等。

1.道路网的设置

(1)主道横贯苗圃中央,对内通向场院,对外与城市或村庄相连,是运输的主要道路,其宽度一般为4~6米。

(2)副道垂直于主道,通往各个耕作区,其宽度一般为1~3米。

(3)步道为便于人员通行和作业方便设置的小道。

小苗圃的步道可与排灌毛渠相结合。

(4)周围圃道环绕苗圃地周围的道路。

是供作业机具、车辆回转和通行用,一般只在大型苗圃设置。

设置排灌系统的目的是保证苗木不受干旱和水涝危害。

它主要包括水源、提水和引水三大部分,为苗圃基本建设的主要部分。

(1)水源为河水、塘水和井水。

水源位置最好在高处,以便引水灌溉。

利用井水灌溉的圃地,井的数量应根据井的出水量和圃地一次浇灌量而定,并力求均匀地分布到各生产区。

(2)引水主要依靠渠道网引水。

主渠直接由水源引水,经支渠供给各生产区,再由毛渠从支渠引水供给各耕作区用水。

渠道的规格由灌溉面积和一次灌溉量而定,主渠和支渠可修明渠,但最好用暗管引水。

(3)喷灌是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具有省时省水、浇水效果好的优点,但投资高。

(4)排水系统为了排除雨季圃内的积水和灌溉后的尾水,苗圃应设有排水系统。

地下水位较高的苗圃,必须设置较大规格的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以防土壤返盐碱。

盐碱地苗圃,排水更重要。

排水沟也有主沟、支沟和小沟之分。

主沟一般设在主道的两侧,支沟设在副道的两侧,小沟是排除苗床和小区的水。

3.防风林带的设置在苗圃地中设置防风林带,可以降低风速,减少蒸发,增加苗圃中的相对湿度,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主林带宽一般为4~8米,选用乡土树种,不能用苗木病虫害中间寄主树种。

4.场院设置包括办公室、宿舍、库房和零星建筑用地及饲养场、牧场等。

建筑物一般设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段。

第二节土壤耕作、施肥和轮作

一、土壤耕作

土壤是苗木生存的重要基础环境。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满足苗木生长和发育的需要,而土壤耕作就是其中重要的措施。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通过土壤耕作可以起到下述作用∶

1.消除土壤的紧实度,有利于根系伸展和有机质的分解。

2.改善种子发芽、苗木生根及幼苗出土的生长发育条件,提高出苗率。

3.消除杂草,减少竟争。

4.保蓄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5.耕翻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改进土壤结构,预防病虫害。

6.便于育苗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二)土壤耕作的技术

土壤耕作包括浅耕灭草、耕地、耙地、镇压和中耕等环节。

总的要求是适当深耕,精耕细作,除净石块和杂草。

1、浅耕灭草是在耕地前进行,其目的在于减少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减少耕地时的土壤机械阻力,提高耕地质量。

但如果前茬不是农作物或新开垦的苗圃地,可不进行浅耕。

浅耕的时间和深度要根据耕作的目的和对象而定,农作物收获后,地表裸露,土壤毛细管水分损失很快,宜迅速浅耕,阻止下层毛细管水上升所造成的水分损失。

浅耕的深度一般为4~7厘米。

新开垦的苗圃地,杂草根系盘结,应加深到10~15厘米,主要使用工具为园盘耙、钉齿耙等。

2、耕地耕地是翻耕苗木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土壤耕作措施,其关键是耕地的深度和季节。

1)耕地的深度

播种苗培育年限短,苗木主要根系分布在5~25厘米内,耕地深度以25厘米为宜;移植苗和插条苗,根系分布较深,耕地深度在30~35厘米为宜。

2)耕地时间

秋耕有利于蓄水保墒,改良土壤,消灭病虫害,故适应于北方干旱地区和盐碱地地区,也适应于南方。

春耕沙地如果耕后闲置时间过长,易引起风蚀,因此为了防风蚀,宜春耕。

夏耕雨季降水丰富,如果在雨季前耕好地,可截持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蓄水,因此山地苗圃宜在雨季前翻地。

冬耕适应于南方。

总的来说,秋耕是耕地最适宜的季节,其他几种只是在特别的情况下采用,耕地的具体时间因墒情而定,在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50~60%时为宜,这时土壤阻力小,耕地效果好。

主要使用工具为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和机引多铧犁。

3、耙地耙地是在耕地后耙平表土的耕作环节。

其目的主要是整平圃地,粉碎坷垃,清除杂草,混拌肥料,镇压保墒。

耙地时,要求做到耙实耙透,达到平、松、匀、碎。

耙地的时间是干旱、盐碱地区应随耕随耙,积雪不化的北方宜当年秋季留伐不耙,翌春顶凌耙地。

工具为园盘、钉齿耙等。

4、镇压把表层疏松的土壤镇紧压实的土壤耕作环节。

其目的是恢复土壤毛细管作用,使表土湿润,促进种子发芽。

在春旱风大地区,对疏松的土壤进行镇压,减少气态水的损失,因而有蓄水保摘作用。

做床做垄后的镇压,以防床、垄的变形。

但是镇压有可能增加毛细管水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应将镇压和轻耙结合起来。

可用各种机引镇压器。

5、中耕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苗行间进行的松土耕作。

目的是清除杂草,较深地疏松土壤,以减少水分蒸发。

苗期及时进行中耕,可使苗木所需的水分、养分和光照条件有所改善,从而促进了苗木的生长。

主要机具有机引中耕机、马拉耘锄、锄头等。

二、育苗作业方式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育苗方式有两种:

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

(一)苗床育苗

苗床分为高床(图3-1)和低床,具体规格见图3-2和图3-3。

高床和低床优缺点及适用树种见表3-1。

 

图1高床作业

表3-1高床和低床的规格、优缺点及适用树种

苗床

规格

优点

缺点

适用树种

高床

床面高出步道15-25厘米,床面宽90-100厘米,床面长度多为10米,最长不超过50米,步道宽为30厘米。

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通透性好,土温较高,便于侧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结。

作床和管理费工,灌溉费水。

对土壤水分较敏感,既怕干旱有怕涝,要求排水良好的树种。

如油松。

低床

床面低于步道15-20厘米,床面宽1.0-1.5米,床面长度多为10米,最长不超过50米,步道宽为30厘米。

土壤保墒条件好。

作床省工,灌溉省水。

适于降水少,较干旱,雨季无积水的地区。

灌溉后床面易板结,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排水,起苗比高床费工。

适于大部分阔叶树种及部分针叶树,如侧柏,圆柏等。

(二)大田育苗

大田育苗便于机械化操作,分为高垄和平作。

高垄除具备高床的优点外,还具有苗木行距大,通风透光好,苗木根系发达,质量高的优点。

高垄底宽为60-80厘米,垄高16-18厘米,见图4。

适用树种同高床。

平作是在育苗前,

将苗圃地整平后直接进行播种和移植

育苗,适用树种同低床。

图2高床示意图图3低床示意图

图4高垄示意图

三、施肥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硼、铜、锌等,其中碳、氢、氧由大气供给,苗木较容易获得,而其余元素一般均由土壤提供,这些元素中,特别是氮、磷、钾需要量大,而土壤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较低。

此外,苗木出圃时,不仅归还给土壤的养分很少,而且根系还带走部分养分。

再者,连年灌溉和降雨,淋洗了一些可溶性营养元素。

因此,在苗圃育苗中,为了满足苗木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年年进行施肥。

(一)苗圃施肥的意义

施肥就是将有机质或无机质(肥料)输送到土壤中、土壤上或植物上的过程。

通过施肥可起到如下作用:

1、提供苗木生活需要的营养元素;

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即施肥以后,土壤结构疏松,水、肥、气、热状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3、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即施肥可以调节土壤的化学反应,如pH值、盐碱度。

减少养分的淋洗和流失,促进某些难溶性物质的溶解,提高土壤可供给养分的含量。

(二)肥料的种类与性质

肥料指的是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其产量或者改善其质量,直接地或间接地供给它的一切物质。

直接供给是指溶解后的肥料或多或少地被植物根系直接利用;而间接地供给是指肥料的作用首先是改良土壤,进而提高整个营养水平,或者只是补偿有害物质的影响。

根据肥料性质和肥效的不同,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三类。

1、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料。

是由植物的残体或人畜的粪尿等有机物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腐熟而成的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和提供营养元素的双重作用。

苗圃中常用的有:

堆肥、厩肥、绿肥、泥炭、人粪尿、饼肥和腐植酸肥等。

有机肥的特点是:

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肥效长,可以满足苗木整个生长周期中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水、气、热状况和土壤结构,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苗木根系生长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有机肥见效慢,只靠施有机肥很难完全保证苗木生长的需要,所以,必须补充一定数量的无机肥。

2、无机肥料

无机肥料又称化学肥料,主要由矿物质构成。

包括氮、磷、钾肥三大类、还有微量元素等,主要起提供营养元素的作用。

其特点是:

见效快,易溶于水,苗木容易吸收,肥效快。

但无机肥肥分单一,对土壤改良作用远远不如有机肥。

如连年单纯施用,会使土壤结构变坏,肥力降低。

3、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如菌根菌、磷化细菌、根瘤菌及固氮细菌等。

(三)、施肥方法

在苗圃中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

其中,追肥是基肥和种肥的补充。

1、基肥

基肥是在播种或栽植以前施用的肥料。

目的在于保证长期地、不断地给各种苗木提供养分以及改良土壤等。

用作基肥的肥料以肥效期较长的有机肥料为主。

一些不易淋失的肥料如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也可作基肥。

具体方法是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均匀撒在地面,通过翻耕,使其翻入耕作层中(大约15~20厘米)。

床作用饼肥、颗粒肥和草木灰等作基肥时,可在作床前均匀撒在地面,通过浅耕等施在上层土壤中。

2、种肥

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用的肥料。

主要目的在于比较集中地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多以颗粒磷肥作种肥,与种子混合播入土中。

3、追肥

追肥是苗木生长期中施用的肥料。

目的在于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

多用无机肥料和人粪尿。

一般将追肥分为土壤追肥和根外追肥两种。

1)土壤追肥将肥料施于土壤中,它是苗木追肥的主要方法。

沟施在行间,距苗木10厘米处开沟,沟深6~10厘米,施后随即覆土。

浇施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洒在苗床上或配合灌溉浇灌于田畦中。

撒施将肥料均匀撒在床面,然后灌水。

以上三种以沟施效果最好,利用率较高。

2)根外追肥是将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洒在苗木的茎叶上,营养液通过皮层,被叶肉吸收利用。

根外追肥可避免土壤对肥料的固定和淋失,肥料用量少,效率高,供应养料的速度比土壤中追肥快。

肥料溶液的浓度:

尿素0.2~0.5%,过磷酸钙0.5~2.0%,硫酸钾、磷酸二氢钾0.3~1.0%,其它微量元素0.2~0.5%。

根外追肥应在早晚或无风天进行。

根外追肥最大的意义在于消除短期出现的缺肥现象对苗木的不利影响。

一般在干旱的情况下,根系分布层没有足够的水分,也就难以吸收和利用养分,因此,易出现这种短期缺苗现象;或者在一次长时间的降雨后,减少了土壤和叶片中贮藏的养分,以至使苗木表现出微量元素缺乏症。

通过根外追肥可以消除出现的微量元素缺乏症。

当苗木能够得到正常的养分供给时,就不必进行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时,由于叶面喷洒后肥料溶液易干燥,浓度稍高就易灼伤苗木地上部分以及叶面吸收的养分量不足以保证对苗木所需养分的供给,故根外追肥只是作为补充营养的辅助措施,只有与土壤追肥配合施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接种菌根菌

(1)接种菌根菌的意义

在松类、栎类、杨树、侧柏、桑等树种的根部,都有菌根菌与苗木共生,这种共生关系使菌根菌和苗木相互都有好处。

在种子萌发出土期,菌根菌就侵入苗木幼根表皮中,苗木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养分,可以满足菌根菌的生长发育需要。

而菌根菌以密生的菌丝网,代替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成倍地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扩大了苗木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范围。

另外,菌丝还能分泌一些物质,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保护苗根不受病菌危害。

实践证明,松类、栎类等树种的苗木经过接种菌根菌后,苗木不仅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成苗率也高。

(如图3-5)

(2)接种菌根菌的方法

通常一定的菌种只能在一定范围的植物上起作用,所以,一定要根据树种选择适当

图3-5湿地松苗:

左为对照,右为菌根化苗木

的菌种。

苗木接种了菌根菌后就会终身受益。

一般苗木接种菌根菌的方法有:

森林菌根土接种、菌根“母苗”接种、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子实体接种、菌根菌剂接种。

森林菌根土接种在与接种苗木相同的老林中或老苗圃内,选择菌根菌发育良好的地方,挖取根层的土壤,而后将挖取的土壤与适量的有机肥和磷肥混拌后,开沟施入接种苗木的根层范围,接种后要浇水。

容器苗接种菌根菌时,一般在种子发芽后1个月左右进行。

接种方法是:

取相同树种根际40厘米处的土层,将菌根土覆盖在容器的土壤表面。

菌根土是最常用的一种天然菌根接种体。

这种方法简单,接种效果非常明显,菌根化程度高,但需要量大,运输不方便,也有可能带来新的致病菌、线虫和杂草种子。

远距离运输时应注意保持菌根土的湿润。

土壤消毒后接种菌根土效果更好。

菌根“母苗”接种在新建苗圃的苗床上移植或保留部分有菌根的苗木作为菌根“母苗”,对新培育的幼苗进行自然接种。

具体做法:

在苗床上每隔1-2米移植或保留一株有菌根的苗木,在其株行间播种或培育幼苗。

通常菌根真菌从“母苗”向四周扩展的速度是每年40-50厘米。

一般有2年时间苗床就充分感染了菌根真菌。

待幼苗感染菌根后,母株即可移出。

注意:

用菌根“母苗”接种最好在消毒土壤上进行。

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从固体PDA、MMN或酸化麦芽汁培养基上刮下菌丝体,或从液体发酵培养液中滤出菌丝体,直接接种到土壤中或幼苗侧根处。

这种方法还没有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子实体接种各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子实体和孢子均可作为幼苗和土壤的接种体。

特别是须腹菌属、硬皮马勃属和豆马勃属等真菌产生的担孢子,更容易大量收集,用来进行较大面积的接种。

具体做法是:

将采集到的子实体捣碎后与土混合,或直接用孢子施于苗床上,然后翻入土内,或制备成悬浮液浇灌,或将苗根浸入悬浮液中浸泡,或将子实体埋入根际附近。

还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子实体混合接种,其效果更好。

此外,用担孢子对种子进行拌种也是一种接种方法。

菌根菌剂接种近些年来,人工培养的菌根菌剂——Pt菌根剂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松树、云杉、杨树、柳树、核桃等树种都适用,施用方法主要有浸种处理、浸根处理和喷叶处理。

(四)施肥原则

苗圃施肥虽然重要,但施肥不当则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施肥太少,达不到施肥的效果,而施肥太多又会烧苗,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只有合理施肥,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合理施肥就是处理好土壤、肥料、水和苗木之间的关系,正确选择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方法。

施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机肥和化肥合理搭配,施足基肥,适当追肥;

2、按树种、苗木生长规律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

3、根据气候、土壤的养分状况施肥,如黄土高原地区以补充氮肥、磷肥为主;

4、应进行施肥的经济效益分析,收入应大于支出;

(五)常用肥料的施用方法(见表3-2)

表3-2常用肥料的施用方法

肥料

施用方法

 

尿素

作基肥和追肥。

作基肥时要深施。

土壤追肥时用量:

3-5公斤/亩,每公斤加水360-600公斤。

在碱性土壤上易挥发。

根外追肥时溶液浓度为0.2-0.5%,每次0.5-1.0公斤/亩。

硫酸铵

作追肥,作基肥时与有机肥混合施用较好,不宜常在酸性土上施用,不能与碱性肥混用。

土壤追肥时用量:

7-12公斤/亩,每公斤加水180-300公斤。

硝酸铵

作追肥。

土壤追肥时用量:

4-8公斤/亩,每公斤加水240-360公斤。

不宜在沙土上施用,也不能与碱性肥混用。

过磷酸钙

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效果好,施肥深度比种子应深3-5厘米。

土壤追肥时用量:

4-6公斤/亩,与钾肥混用,每公斤加水120公斤。

根外追肥时溶液浓度0.5-1.0%,每次1.5-2.5公斤/亩。

氯化钾

可作基肥和土壤追肥。

应结合石灰施用。

土壤追肥时用量:

4-6公斤/亩,每公斤加水180-300公斤。

根外追肥时溶液浓度0.3-0.5%,每次0.75-1.5公斤/亩

草木灰

可作基肥和追肥。

不能与人畜粪混放,也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

人粪尿

可作追肥。

用量:

200-300公斤/亩,腐熟后,每50公斤加水210-240公斤。

猪粪牛粪

作基肥

马粪羊粪

作基肥

堆肥

作基肥。

可与人畜粪尿混用加快肥效。

绿肥

作基肥。

四、轮作与连作

(一)连作

在同一块圃地上连续多年培育同一树种苗木的方法,称为连作。

连作会使苗木质量和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1、某些树种对某些营养元素有特殊的需要和吸收能力,在同一块圃地上连续多年培育同一树种的苗木,容易引起某些营养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