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283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docx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

高一会考知识点讲解及答案

考点训练

第一单元宇宙的地球

1.宇宙各种形态的物质总称为天体。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由小到大的层次是: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总星系就是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行星。

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是因为:

其一,地球有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

包括:

①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稳定;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较安全宇宙环境之。

其二,地球自身具备了生物生存的条件。

包括:

①适的日地距离,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形成以氮和氧为主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有生命活动必须的液态水。

3.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②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它们在形成过程固定下的太阳能。

5.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

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有光球层的黑子和色球层的耀斑。

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使地球上的气候;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

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太阳抛出的带电离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7.宇宙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宇宙空间具有辽阔以及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条件。

利用人造卫星做各种科学实验就是利用宇宙的空间资源。

8.太空垃圾的来源: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清除太空垃圾的办法①限制排放;②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到其他轨道;③实施回收。

9.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0.地球的自转:

①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②周期:

1个恒星日,时间23小时56分4秒,转过

角度为360o。

③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o/小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南北纬60o的减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11.地球的公转:

①轨道。

地球的公转路线叫公转轨道。

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一个焦点上。

1月初,为近日点;7月初,为远日点。

②方向是自西向东。

③周期:

1恒星年,地球公转一周360o,所需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

④速度:

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

12.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平面,二者之间的夹角为23度26分,叫黄赤交角。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度34分。

地球在公转过程,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14.地球自转产生了的地理意义有①昼夜交替;②地方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5.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随着地球自转,即将由夜进入昼,其线

叫晨线,反之,即将由昼进入夜,其线叫昏线。

16.地球各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达。

是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昼半球上的各地,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

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下:

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等于0,即太阳刚好在地平线上;直射点上,太阳高度等于90。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17.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随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

边的早。

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

理论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我国目前全国统一采取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实质是东经120o的地方时。

18.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

19.地球公转产生了的地理意义有①昼夜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0.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2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

①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以北及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南回归线及以南各纬度达一年最小值。

②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及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北及各纬度达一年最小值。

③3月21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3.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形成了四季;

24.五带的划分是以划分方法,它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个热量带。

五带反映了年

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第二单元大气

1.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其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能强烈吸收来自地面的红外线,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生物免受伤害,被誉为“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从上到下可将大气分为高层大气层、平流层层和对流层。

3.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②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高度,低纬17-18千米,高纬8-9千米(纬度愈高对流层的高度愈低)。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因为对流层占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都集在这一层。

4.平流层特点: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因为这层气温主要靠该层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增温。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大型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

5.高层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该层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6.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方式有吸收、反射、散射三种。

①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表现在平流层的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

②反射;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

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反射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③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具有选择性,表现在:

太阳辐射可见光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8.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因素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得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太阳高度小,削弱作用越强。

9.大气辐射的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它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所以,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气温不会太低。

10.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由于大气的保温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1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地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

1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也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13.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①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速度。

②高空大气的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③近地面的风向,是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4.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包括:

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的低纬度环流圈、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的纬度环流圈、副极地地区与极地地区高纬之间的高纬环流圈。

15.较暖的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o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极锋。

16.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大致是北移,冬季南移。

也就是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17.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8.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

现象:

北半球的气压带分裂成块状。

南半球的气压带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o以南地区)。

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19.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分割成块状,从而使副热带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亚速尔高压);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割成块状,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冰岛低压)。

20.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21.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环流。

2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雨。

23.地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o—40o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候特点:

炎热干燥,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点:

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湿冬干的特点。

24.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危害。

26.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①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27.比较并填下表:

(注意用手势记忆并判断)

28.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影响。

表现在:

①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进而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结构干旱的变化。

如纬度温带地区将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降水将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的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

因此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②大量地植树造林。

③加强国际间合作。

29.“南极臭氧洞”:

平流层臭氧总量减少,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所致。

30.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31.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酸雨区已覆盖了我国国土面积的30%。

我国南方地区还出现了大片PH值小于4.5重酸雨区。

危害: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生长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防止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为此,研究煤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矿物组成的。

2.地壳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叫矿物。

它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和方解石。

如:

大理岩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的。

3.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4.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但按其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二者是相伴发生的,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

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丰富。

③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A.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这里是生长边界。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这里是消亡边界。

C.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形成海沟、岛屿、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这里是消亡边界。

6.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7.地质构造可分褶皱和断层两大类,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8.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岩体就会破裂。

岩层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做断层。

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我国华山北坡大断崖等。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在断层构造地带,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9.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①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②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

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③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位。

④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10.流水地貌: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则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11.风蚀地貌有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沟谷;风积地貌有沙垄和沙丘。

沙丘和沙垄是沙漠地区基本的地表形态。

我国的黄土高原就其形成来说,属于

风积地貌。

流动沙丘的迎风坡较缓(陡、缓)。

12.海洋是大气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因为地球表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而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因此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13.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区。

表现:

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引起海岸线变迁。

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形成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14.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5.海水温度变化规律:

①纬度变化:

不同纬度海区水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②季节变化:

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冬季低。

③洋流影响:

同纬度海区水温,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低。

④深度变化: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1000米以下海水随深度变化不大。

16.海水盐度。

海水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最主要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镁。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区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的海区盐度低;②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有河川径流注入的海区,其盐度比同纬度海区低,反之则高。

③同纬度海区洋流性质不同,盐度高低也不同。

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

17.盐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

原因:

赤道地区盐度较低,是因为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副热带海区盐度高的原因是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南纬40以南地区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北半球高。

因为此纬度地带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

18.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位于红海,盐度达4.1%,因为此海区位于副热带,从陆地上流入的淡水少,蒸发又强烈。

波罗的海是世界海洋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不超过1%。

因为该海区有陆上河流汇入大量淡水,蒸发又小。

19.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

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当日月地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大潮,成一直角时形成小潮。

海洋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洋流的成因类型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种。

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如南北半球低纬盛行的信风和纬度盛行的西风所形成的横穿大洋的洋流。

②各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密度流。

如地海与大西洋,地海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表层海水是由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海,底层海水由经地海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③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出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就得益于秘鲁附近海区盛行的补偿流。

20.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寒流。

秘鲁寒流的性质是寒流。

2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叫做暖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宜于北大西洋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叫做寒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往往成为渔场,如加拿大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

和墨西哥湾暖流流的交汇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秘鲁渔场的成因是得益于秘鲁附近海区盛行的上升流。

③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使污染范围扩大。

22.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叫水资源。

23.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储水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水量的2/3,它们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高山地区,目前利用的少。

动态水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

24.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下水,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大气降水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

①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

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②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关,如塔里木河。

③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注意“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我国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④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河川洪峰,如水库的功能。

26.水循环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实现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7.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阳光热量和水分条件。

28.植物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①指示气候。

如华北民间的谚语“枣发芽,种棉花”,旗形树冠指示风向。

②干旱地区常借助植物寻找水源。

莲生长在水湿环境,骆驼刺生长在沙漠地区③植物对环境环境污染具有指示作用。

如矮牵牛能指示大气二氧化硫污染。

29.生物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

光能

作用,归根结底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其简单化学反应式为:

6CO2+6H2O叶绿体

C6H12O6+6O2

30.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两个转变。

光能转变成生物能,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②三个改造。

A.改造大气圈。

大气的氧来源于光合作用;大气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B.改造水圈。

C.改造岩石圈。

31.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2.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如果人为破坏植被,就会引起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①在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三北”防护林的作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②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在牧区和平原地区林带的作用防风固沙、④城郊防护林的作用吸烟滞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

33.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叫土壤。

土壤处于岩石圈、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心环节。

34.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具有能同时并不断地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35.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

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在理想土壤成分占45%;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理想土壤成分占5%;水分和空气在理想土壤成分各占20——30%,其组成比例常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就会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如果空气过多而水分缺少,则会造成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就会枯萎。

36.土壤的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各种需求。

性状良好的土壤,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37.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①土壤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也就基本上没有农业。

②在合理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的肥力不仅不会因利用而损耗,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所以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

③土地资源利用不当,会引起土壤肥力减退。

38.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土壤的形成经历了三个过程:

①岩石风化过程:

形成疏松成土母质,释放矿物养分(钾、磷、钙、镁等)。

②低等生物着生过程(标志成土过程的开始):

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养分,土壤颗粒发生团聚。

③高等生物着生过程:

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

39.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表现在:

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②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另外,人类活动也参与土壤的形成过程,如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

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