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教育评估试卷
八年级地理
(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日本、菲律宾
B.越南、朝鲜
C.俄罗斯、印度
D.老挝、韩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海岸线漫长,总长度大约是1.8万千米,陆上国界线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我国的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与隔海相望的国家主要有马来西亚、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韩国,越南、朝鲜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故答案选B。
2.读图,回答问题。
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该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图中的()
A.①⑤B.②④C.①④D.③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得陇望蜀”中的陇是甘肃省的简称,蜀是四川省的简称,读图可知,①是甘肃省,④是四川省,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简称。
读图解答即可。
3.下列省区、简称以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A.湖南——湘——南昌B.江西——湘——南京
C.贵州——黔——贵阳D.河北——豫——郑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湖南省的行政中心是长沙,A错误。
江西省简称赣,B错误。
贵州省简称黔,行政中心是贵阳,C正确。
河北省简称冀,行政中心是石家庄,D错误。
故选C。
4.下列人口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
A.向山区大量移民B.城市居民大量迁居农村支援建设
C.东部居民大量迁居西部D.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详解】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以上做法中ABC都不符合人口迁移的方向,不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做法,提高公民素质才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睛】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因此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
【详解】1949年人口5.4亿人,到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95亿人,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前后51年时间中国人口增长了7.55亿;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基本呈迅速上升状况,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所以B图符合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
故选B
【点睛】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6.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题。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
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D.医疗条件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1949年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C正确。
故选C。
【点睛】
7.“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进而我们把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及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自然环境B.东多西少--社会经济环境
C.东少西多--自然环境D.东少西多--社会经济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
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因素:
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降水较多,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适宜人类居住;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降水稀少,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宜人类居住,A正确。
故选A。
【点睛】
8.以“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自治区B.黑龙江省C.西藏自治区D.青海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选A。
【点睛】
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题。
下列地理事项对应正确的是()
A.①区域--划龙舟,唱信天游B.②区域--住窑洞,过泼水节
C.③区域--喝酥油茶,吃糌粑D.④区域--骑骆驼,看大漠风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北方地区,划龙舟是南方地区的习俗,A错误。
②是西北地区,窑洞是北方地区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泼水节是南方地区傣族的传统节日,B错误。
③是青藏地区,该地区地高天寒,主要作物是青棵,当地人们喝酥油茶,吃糌粑,C正确。
④是南方地区,骆驼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沙漠之舟,大漠风光也出现在西北地区,D错误。
故选C。
10.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下列属于我国少数民族杰出代表的是()
A.云南丽江古城B.山西平遥古城C.澳门城区D.藏族的《格萨尔》史诗
【答案】D
【解析】
【详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的文化遗产,故D符合题意。
11.读下面的“山脉示意图”,回答下题: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对图中①~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B.②为塔里木盆地
C.③为青藏高原D.④为内蒙古高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镶嵌其中。
【详解】据图可知,①位于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故A错误;②位于天山山脉以北,为准噶尔盆地,故B错误;③位于昆仑山以南,为青藏高原,故C正确;④位于大兴安岭以东,为东北平原,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12.读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①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的①在太行山以西,根据所学知识,太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华北平原,C正确。
故选C。
【点睛】
图为我国西部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天山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太行山脉
14.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答案】13.C14.B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与尼泊尔、印度、不丹交界处,是世界上最为雄伟的山脉,C正确。
故选C。
【14题详解】
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的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B正确。
习惯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山脉、盆地的分布。
15.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在中午12点,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B.一年中,陆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2月
C.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D.夏季,除黑龙江以外,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在中午14点,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陆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月;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气温的特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乌鲁木齐B.呼和浩特
C.银川D.南宁
17.拉萨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D.人类活动
18.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答案】16.A17.B18.B
【解析】
【16题详解】
依据分析,图中的乌鲁木齐1月气温和7月气温相差最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小,温差大,故A符合题意。
【17题详解】
拉萨冬季气温较高,夏季受地形地势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年温差较小,故选B。
【18题详解】
依据图中夏季和冬季的降水量来看,乌鲁木齐降水少,季节变化小;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大,南宁降水多,季节变化大,故选B。
下图是我们在学习中国气候时经常用到的四幅图。
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四幅图中,表示降水年际变化的是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20.四幅图中,表示降水量季节分配的是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21.图②中,北京的年降水量大于乌鲁木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冬季风
【答案】19.A20.C21.C
【解析】
该题考查降水量图的判读。
【19题详解】
四幅图中,④图表示的是气温变化.②图说明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①图说明我国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所以选A。
【20题详解】
③图说明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所以选C。
【21题详解】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北京距海较近,降水较多.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所以选C。
22.下列汛期由长到短排列正确
是()
A.珠江、黄河、长江B.珠江、长江、黄河
C.长江、珠江、黄河D.黄河、长江、珠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的河流由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由于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所以在我国外流河中,位置越偏南的河流汛期越长。
在题目中四条河流都属于外流河,珠江位置最偏南,其次是长江,位置最偏北的是黄河。
所以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珠江,其次是长江,最短的是黄河,故B对,ACD错。
故选B。
23.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
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A.下游开挖新河道,使黄河改道人海
B.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
中游河段引长江水冲沙,拓宽河道
D.上游城市增加用水量,使河水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黄河的综合治理,一是在上中游,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二是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详解】“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游梯级开发,兴建水利枢纽.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草植树,打坝於地,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故选选择B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黄河这一知识点,需要再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治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24.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区域的河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B.甲区域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夏季河流水量大
C.乙区域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D.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关于甲和乙区域的说法,甲区域的河流是由四周流向中间,多为内流河,故A错误。
甲区域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快,河流水量大,故B正确。
乙区域河流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地处热带,冬季无结冰现象,故C错误。
乙区域河流是由中部流向四周,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B。
25.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
下面关于①、②两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中游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
B.河流②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黄金水道”
C.两条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流入太平洋
D.有凌汛现象,无结冰期是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黄河、长江的源流概况。
根据图中河流的轮廓图,可以判断①、②两条河流分别是黄河和长江。
两大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黄河流入渤海,长江流入东海,都属于太平洋;黄河下游有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情景;河流②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黄河有凌汛现象,河流有结冰期,长江无结冰期,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带(五带)。
(2)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______________。
(3)①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②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_岛,A是_______海。
(4)B国家既与我国陆地相邻,又隔海相望,位于_______(亚洲分区),C国家是________,与该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或纬度位置)。
【答案】
(1).北
(2).北温(3).曾母暗沙(4).成都(5).台湾(6).黄(7).东南亚(8).蒙古(9).海陆位置
【解析】
【分析】
整体分析:
该题以读中国地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疆域四至、中国的邻国,中国的临海和岛屿,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我国纬度位置处在53°N-4°N之间,南北纬度跨度大,所以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中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就南北半球而言,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经度位置是73°E-135°E,东西经度跨度大,就东西半球而言,中国位于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中国的疆域四至是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是在漠河县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3)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读图可知,①省是四川省,行政中心是成都;②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中国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A是黄海。
(4)读图可知,B国家是越南,既与我国陆地相邻,又隔海相望,位于东南亚地区;C国家是蒙古,是内陆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与该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海陆位置。
27.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和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是_____,B是_____;地形区C是_____,D是_____。
(2)图中C北部是____山脉,D与②之间的山脉是_____,它是我国地势第_____级和第____阶梯的分界线;从地形类型上看,①②两地都属于_____。
(3)地形剖面图中甲处是____高原,乙处是____高原,丙处是_____平原;乙、丙处的地势阶梯分界线是____。
【答案】
(1).祁连山
(2).阴山(3).塔里木盆地(4).青藏高原(5).天山(6).横断山脉(7).一(8).二(9).盆地(10).青藏高原(11).黄土(12).华北(13).太行山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与地势有关知识,要求能在所给地图上准确指出某地山脉和地形区名称、找出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上的祁连山,B是东西走向的秦岭。
C是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D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
(2)C表示的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天山山脉;D表示的青藏高原与②表示的四川盆地之间的山脉是横断山脉,该山脉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从地形类型上看,①②两地都属于盆地。
(3)地形剖面图中甲是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乙是位于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丙是位于第三阶梯的华北平原。
乙、丙处的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太行山脉。
28.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地。
(3)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___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属于__季风气候。
(4)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__,夏季__的气候特征。
(5)根据图,可以判断乙地属于__(湿润或半湿润)区。
【答案】
(1).甲
(2).乙(3).乙(4).甲(5).温带(6).亚热带(7).寒冷干燥(8).高温多雨(9).湿润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能力,要求能根据地图分析某地的气候特点、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
【详解】
(1)由图可知,甲地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乙地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气温年较差即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甲乙两地最高月平均气温相当,甲地的最低月平均气温在零下5℃,而乙地在0℃以上,由此可推知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由图可知,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3)根据两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我国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5)由图可知,乙地的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结合乙地气温特点,按照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乙地属于湿润区。
【点睛】
29.读“我国东部季风区ABCD四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和“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字母),纬度最低的是_____(字母),由此图可得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_____,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字母),雨季最长的是____(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四城市在降水和气温配合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
(4)根据图中广州→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变化情况,概括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_____。
(5)_____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与图中的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答案】
(1).夏
(2).A(3).D(4).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5).A(6).D(7).夏(8).夏季高温多雨(9).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0).青藏高原(11).地形(12).40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范围较广,不仅考察了我国冬季与夏季的气温特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而且考察了气温年较差、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解答此题需要这些知识能熟练掌握。
【详解】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的国家。
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偏南风,降水丰沛,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2)由四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图可知,A城市1月平均气温最低。
根据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由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的规律可知,D城市纬度最低。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根据四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图,可推知A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根据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D城市雨季最长。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城市在降水和气温配合上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或者说雨热同期。
(4)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偏南风,降水丰沛。
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点睛】
30.读图“长江与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为_____,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2)长江与黄河均发源于_____省的南部,长江自西向东最终注入_____海。
(3)长江水量丰富,支流众多,航运条件优越,自古就被誉为_____。
(4)黄河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会发生凌讯的是_____和______。
(5)黄河中游流经_____,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大量泥沙入河。
【答案】
(1).秦岭
(2).青海(3).东(4).黄金水道(5).①(6).④(7).黄土高原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长江、黄河概况,重点考查了长江的利用与黄河存在的问题。
【详解】
(1)由图可知,A山脉位于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