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712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docx

主题六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学号:

20141013017

摘要:

旅游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地理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从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与趋势;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介绍;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概况及主要问题;旅游业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来对旅游地理学加以综述。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旅游问题

1旅游地理学

1.1主要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而言即旅游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1.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影响旅游产生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要素,涉及一个国家旅游需求的水平,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特征和政策制度;另一类是专门要素,指旅游者个人的情况,包括收入、就业、带薪假期、教育水平、生活阶段、个人偏好等。

1.1.2旅游者行为规律

旅游者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

对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旅游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等。

1.1.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流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目的地和客源地由旅游流相互联系。

1.1.4旅游通道

旅游通道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旅游地往返以及在旅游地各种旅游活动而提供的设施和服务。

从地理学的角度,其研究主要是对可进入性的研究,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匹配交流。

1.1.5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的自然存在和历史遗存、文化环境,以及直接用于游娱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对旅游资源如何进行分类,对各类旅游资源如何建立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建立后又如何合理、客观地确定权重,是旅游资源研究的难点。

1.1.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旅游地演化规律是旅游地研究很重要的内容,掌握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才能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案和政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地空间竞争是这方面的主要内容。

某些类型的旅游(地)在旅游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城市旅游(地)、主题公园,需要对这些旅游(地)进行专门研究。

1.1.7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然环境容量,即物理和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容量,旅游活动的强度应限制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不遭破坏,旅游点不受污染的范围之内;二是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量,即旅游者的数量应限制在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不破坏旅游者游兴的范围之内。

旅游环境容最研究的焦点是各种旅游资源(场所)、各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标准、旅游者个人空间标准的确定。

1.1.8社区旅游

作为旅游产品的社区旅游是以社区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作为发展理念的社区旅游则是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communityparticipationintourismdevelopment.简称社区参与),即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种操作工具和一种实践过程,社区旅游已经逐渐在中国的旅游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1.1.9新兴旅游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与旅柠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来看,与30年前旅游产业刚刚兴起之时相比,当前旅游产业和旅游地的发展情况及所面临

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10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旅游开发使旅游地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诸方面发生变化。

正确评

价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对指导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11旅游规划

旅游地理学从旅游资源的谱查评价出发,分析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者行为规

律、旅游需求要豢、旅游地演化规律,综合评价区位和区域经济条件,兼顾经济、

环境和社会效益,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研究和制定旅游规划。

[1]

1.2研究进展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

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不断增多、学科声望不断提高,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

1.2.1从学术问题到学术规范:

旅游地理学者的自觉性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在经历了“量”的积累后,走向“质”的飞跃,更加关注学术贡献,强调旅游地理学为其它学科输出知识,强调研究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近年来,许多学者参与到旅游学术研究规范的讨论中。

旅游地理学要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就必须取得学术成就足以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它竞争模式;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规范的建立至关重要,成为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取得学术贡献的重要前提。

1.2.2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旅游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

在地理学内部,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到旅游研究中。

旅游地理学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注重数理方法和GIS技术的合理运用,强调结论的可靠性和方法的严谨性,研究结论具有理论深度,并更为直观。

在学科间,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增强了旅游地理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

如从经济学视角解释旅游线路的固化,从要素作用空间分异的角度建立格局研究方法,从地方理论视角研究社区旅游,从人类学视角研究事件重构,从背包客视角研究旅游流空间行为,运用扎根理论探讨城市形象定位,运用社会表征理论分析社区对遗产价值认知等。

1.2.3学术会议举办推动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术团体积极努力下,举办了多项国际、国内旅游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以“理论对话”的形式探讨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交流研究经验、碰撞学术思想、展示科研成果、促进学术规范的平台。

如“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整合了政府行业管理和旅游学术研究的力量,通过设立“中国旅游研究院科研课题”,为学者提供研究机会,研究成果为行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的“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内容的前沿性、方法的创新性、交流对话的国际性的特点,促进国内学者对国际旅游研究的了解,推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理论对话和学术规范。

1.2.4旅游规划创新旅游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近年来,旅游地理学者在旅游规划编制中提出的创新性发展机制和模式有力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

如“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滨海旅游产业试验区”等创新发展机制,“旅游+地产”的旅游导向型土地利用模式,旅游与温泉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等,都是结合区域特点,在具体旅游规划中提升的理论成果。

同时,将社区参与、社区增权理论引入旅游规划中,为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2]

1.3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与趋势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显著变化。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旅游动机与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旅游生态与环境、旅游影响等传统研究领域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新兴和热点领域的研究,如社区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等方面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社区旅游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学者们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的共识,如旅游地建设不能忽视社区各利益主体对游客和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权力关系造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社区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等;节事旅游研究由对重大事件的宏观影响研究转移到关注相关利益群体和微观实体,此外,旅游地理学者还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遗产旅游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解说、遗产治理与可持续性评估、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城市旅游研究继续受到重视,总结了中国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发现了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扩大了城市旅游研究的范围;旅游流研究呈现多维视角,更加关注入境旅游流、旅游流网络、旅游流平衡点等领域。

2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介绍

2.1 旅游资源研究

  学术界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尚存争议,不同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内涵理解存在着差异性,郭来喜、孙文昌、陈传康、孙仲明、保继刚和杨振之等都对旅游资源给出过不同的解释,《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旅游资源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学术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也各有所见,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分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将全部旅游资源划分成两大类六类型七十四种基本类型,郭来喜、吴必虎等据此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修订方案,将旅游资源增加为自然、人文、服务3大景系和10景类95景型。

国内对旅游资源评价尚无公认的标准,前期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经验评价和单因子评价,近期则主要是建立评价数学模型,考虑多因子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代表性的研究有保继刚对北京市部分旅游资源进行的评价,邢道隆提出一个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杨汉奎、路紫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楚义芳构造了10个旅游地评价模型系统,范业正、郭来喜应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综合评价了中国海滨旅游地的气候适宜度,尹泽生等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值构建了一个加权求和或模糊矩阵运算的计算机评价模型。

还有学者尝试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了评定,如杨宏伟、陈国阶综合应用旅行费用法和调查评价法求出了三峡峡区风光(景观)及文物古迹的使用价值为8.4亿元/年、存在价值26.3亿元/年。

在旅游资源普查方面,中科院地理所的工作者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对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等级划分以及评价系统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获得了新的进展。

2.2旅游地研究

  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对旅游地系统的研究还很缺乏。

保继刚、谢彦君、陆林等分别借鉴国外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唐顺铁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的特点,并从旅游社区中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角度,探讨了旅游社区的分类及进化机制。

刘锋对旅游地的旅游灾害类型和风险评估进行了初步探讨,构建了旅游地灾害危险指标、效益损失测度指标以及旅游灾害预防体系。

不少学者还对旅游地的宾馆、景点、主题公园等布局进行了研究,其中保继刚对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牛亚菲在研究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空间联系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二者的数学表达公式和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马勇等从旅游资源潜在保障力、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环境潜在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总测度模型。

有关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对国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工作。

李蕾蕾、陈传康、许小波等较早对旅游地形象策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中,李蕾蕾在1998年对区域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构造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模式(TDIS模式)。

至于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在我国还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2.3旅游者行为及旅游市场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较大,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

保继刚于1987年最早以北京市为例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旅游决策、旅游地等级序列对游客的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等。

他还从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这个角度来探讨了宾馆选址的问题。

陈健昌等应用假设检验法揭示出旅游者决策行为主要由感知行为和最大效益原则决定,论述

了大、中、小尺度各种不同的空间行为特征。

吴必虎对上海城市游憩者在空间上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绘出了等游线和使用曲线,并从距离、出游能力、设施

引力和可达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形成机制。

吴必虎等通过3394份问卷的信息处理

和分析,还绘出了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曲线,得到了旅游客源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城市的一级客源(由城市出发的本城居民)的80%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半径的范围内,城市的二级客源(由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出游半径主要局限在250km范围内等4条规律。

陆林则以黄山为例对山岳风景区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感知行为和动机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预计旅游行为和市场的分析今后将成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2.4 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这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界研究最多,取得成绩也最大的领域。

陆林曾对1980~1993年12种主要地理刊物的220篇旅游地理论文进行的分类统计表明,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方面的论文几乎占了2/3。

陈传康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了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应变换理论”,揭示了旅游区的风景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及旅游项目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总结了旅游开发的七种模式;他还对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的研究规范化进行了系统总结,强调规划除应考虑规划标准化的共性外,还应该考虑与地域“文脉”(地理背景)的“协调”或“突破”,并考虑整体综合构思“理念”,以便在“共性”工程操作背景上,提供一个表现“个性”的操作方法。

范家驹提出了旅游规划要从规划思路、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旅游产品(包括项目开发、利用、组合)和旅游规划程序这四个方面来实现优化。

并认为要在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再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旅游区的建设规划,才能真正做到优化旅游规划。

郭康探索了一条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心理、行为、经济、社会等多维度的旅游研究开发途径,总结出“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

刘锋在全面回顾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把旅游系统作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引入系统科学理论的动态的旅游系统规划新思路。

总之,中国在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当前还偏重于经验归纳,缺乏对旅游规划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科学基础的定量成分也偏少。

2.5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赵红红(1983)首次提出旅游容量问题;刘振礼等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研究;保继刚研究了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楚义芳(1989)对旅游容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给出了量测公式;胡炳清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子和最低量定律,并依此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崔凤军(1995)首先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认为它由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四项组成,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判据之一;崔凤军等后来又分别以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TBCI)及运算模式,利用游客密度、旅游用地强度和旅游收益强度三个基本分项指数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度;俞孔坚针对传统的最大-最优化途径和最小-最大约束途径对规划指导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规划途径——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以寻求规划过程具有可辩护性和可操作性。

2.6 旅游区划

  迄今为止,一些学者依照不同的目的和指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全国旅游区划方案,比较有代表性方案有:

郭来喜(1985)将我国划分为9大旅游带、29个旅游省、149个基本旅游区。

周进步(1985)、雷明德(1988)和唐顺铁分别将中国分为9个旅游区。

刘振礼(1987)等提出了一个划分11个区的方案。

阎守邕(1989)对中国旅游资源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中国划分为8个一级旅游资源区和41个二级旅游资源区。

濮静娟等(1987)[66]以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为指标将中国大陆地区划分为3个旅游气候大区,18个旅游气候区和22

个旅游气候小区。

孙大文、吴必虎(1990)提出了一个划分为10大旅游区的综合性中国旅游区景观——经济区划方案。

陈传康(1991)将观光游览和科学文化导游相结合,将中国划分为7个一级旅游文化区。

这10个方案中,大部分缺乏基本层次,实用价值较小,有两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较强。

郭来喜的方案划分到三级旅游区,实用性较强。

陈传康的方案则综合考虑了文化、风光、对应开发重点和客源市场等因素,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这些区划方案都还不是很完善,对旅游区划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7 生态旅游研究

  生态旅游研究是旅游地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内容,国内生态旅游始于90年代,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第一届生态旅游研讨会。

其中郭来喜的《中国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方略》一文受到国家旅游局重视,并采纳了其提出的在2000年以前设置中国生态旅游主题年的建议。

在这之后,生态旅游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卢云亭较系统地介绍了生态旅游。

吴必虎介绍了旅游目的地行政和设施的生态管理方法。

王仰麟对景观生态系统及其要素进行了理论分析。

1997年郭来喜对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生态旅游的六大特征,并把生态旅游景物按形成机理分为原生型和延生型两大类型。

陈传康把景观生态学的“斑”、“廊道”、“基”的理论引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提出应“分地段”具体规划和采取生态保护措施。

这些思想都很快被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去,如陈传康主持制定的《云南轿子雪山旅游规划》、郭来喜主持修定的《武汉市水体景观多样性生态旅游》均贯穿了生态旅游思想。

郭来喜还分别协助承德市和武汉市将其生态旅游规划和项目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体系,从而使生态旅游展现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图中。

1998年我国第一篇对生态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诞生,标志着生态旅游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2.8 技术方法的革新

  随着旅游地理学的大步发展,研究技术方法也不甘落后。

除了传统的综合考察

法、实地勘查、描述、归纳、演绎和类比外,广泛应用了计量方法(包括一般统计

法、统计预测法、线性规划与投入产出模型等)、抽样调查法(在旅馆、机场、口岸请旅游者和旅行商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计算机应用、遥感技术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现代化手段。

使旅游地理学研究视野扩大,周期缩短,科学性提高,更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

在旅游地图编制方面,我国已开始对多媒体旅游电子地图进行研究和设计,促使电子地图、GPS、Internet相结合为旅游提供综合服务。

郭来喜、刘锋还对旅游业的科技化发展战略给予了密切关注,呼吁制定《中国旅游业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

3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概况及主要问题

根据不同时期研究价值取向的差别.将中国旅游地理学30年来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

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刚好大致10年。

3.11978-1989:

理想主义阶段

3.1.1时代背景

1978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及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论断、党中央一系列拨乱反正重大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所确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些重大事件使知识分子彻底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科技工作者在中外科技巨大差距面前倍感重任在肩,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作为科技工作者群体的一分子。

地理学界的研究者不可能置身世外.这一阶段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带有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特色。

3.1.2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

较早投入旅游地理学研究的老一辈学者郭来喜先后于1982年、1985年和1988年比较系统地研究、总结、介绍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显示出先行者对构建学科体系的重视和研究预见能力。

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1982年中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的文集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和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面世。

二者共收入88篇论文。

其中由吴传钧、郭来喜先生合写的《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地理研究》一文。

不仅比较全面地概述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系统地提出了当时旅游地理需要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且显示了地理学界知名学者对旅游地理研究的远见卓识和大力倡导。

1984年由北京大学林超先生指导、由尹以明完成的硕士论文《旅游资源评价一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标志着旅游地理高级人才培养的开始。

并为当时的陈传康、郭来喜等中年地理学者培养研究牛起到了重要示范效应.青年学者们在老一辈学者的支持与鼓励下大胆迈出了旅游地理研究的步伐:

1986年保继刚就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求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989年楚义芳等就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旅游空间组织以及旅游流等地理研究问题作了理论和方法探讨。

出版于1993年的《旅游地理学》是这一阶段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显示了年轻一代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探索精神。

1985年。

《人文地理学概论》首次列入旅游地理学条目,标志着旅游地理学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在旅游地理学发展的最初几年。

旅游地理界通过认真的思考、探索和讨论,在思想认识上基本明确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研究途径.为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

作为中国第一位从事旅游地理研究的博士。

楚义芳先后对国外尤其是英圉的休闲和旅游地理学进展进行了评介(主要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对中国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差距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对“旅游的空间组织”这一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

正是研究者自觉地关注国外理论前沿。

不断反思自身不足.才使起步晚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30多年的中国旅游地理学的部分研究成果接近国际水平。

这种追赶和反思的精神集中体现在1985年《青年地理学家》杂志的创办,在这个学术交流平台上,地理学研究生就地理学的前沿理论问题进行毫无禁忌的热烈讨论.其中关于“地理危机”的讨论引起的反响尤其大。

这种讨论无关乎技术和方法。

而着重关注地理学研究的终极意义,是一种纯粹的思想撞击和理论“盛宴”。

80年代的旅游地理学界对前沿的追踪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学术自觉性。

对理论、危机等的探讨体现着对于超越实利的价值追求。

无论是看似漫无边际的讨论还是有针对性的模型建构,都对置身其中的学者带来深深的震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继而影响他们日后的研究工作.而这种影响显然是难以用论文发表数量来衡量的。

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

如果说理想主义精神在青年学者身上较多体现在研究和讨论活动的话。

那么在老一辈学者身上则显现为研究和教育工作。

以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对教学工作倾注了巨大热情。

1985年第四届中国旅游地学年会上.杨冠雄和陈传康教授为与会的年轻人举办了座谈会.这批年轻人中就包括目前活跃在旅游地理研究界的保继刚、彭华、吴必虎、俞孔坚、严国泰、王衍用等一批学者。

1982年开始招收旅游地理硕十研究生以后.规模化的旅游地理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正式开始,至1989年,中闷共培养了17名旅游地理硕士和1名博士。

为推动中国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吴传钧先生等支持下,1986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青年地理1二作者会议。

也对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

1978年以后.旅游事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特殊产业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实际和理论|’丌J题.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