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140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案例问答题.docx

二级案例问答题

二级案例问答题:

案例一:

求助者,女性,汉族,22岁,未婚,大学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

考入大学后,起初学习生活还比较适应。

只是朋友较少,与人交往不多。

一年半前与同寝室的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却总想着这件事,感觉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

为此,爱胡思乱想,尽量避免与人接触,逐渐失眠多梦,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想尽快地摆脱这种现状,但就是摆脱不了,很痛苦,曾向父母和个别朋友诉说,并去校医院看医生,未见明显地改变。

情绪变得急躁,精神总是感到紧张,常常因很小的事情就发脾气。

后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迫切地要求能够解决问题。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的变故。

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

由于是独女,很受父母宠爱,同时管教也很严厉,养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习惯。

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

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整理。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对该案例如何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4、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心理测验?

5、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包括哪些?

6、请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

7、请确定该案例的咨询目标。

8、请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答案:

1、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整理如下:

(1)精神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控能力差,易激惹、焦虑。

(2)生理状态,即躯体异常感觉:

头痛、头晕、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态:

学习的效率降低,社会交往很少。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易兴奋、易疲劳

(2)烦恼

(3)易激惹

(4)紧张、焦虑

(5)注意力不集中

(6)记忆力减退

(7)回避行为

(8)睡眠障碍

(9)头部有不适感

(10)食欲差

3、对该案例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程序如下:

(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

(3)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

(4)如果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是否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形成初步诊断。

(6)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

按照上述程序,对该案例形成以下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1)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2)该求助者无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存在变形冲突,表现为:

因与同学因一件一小事争吵后,就总觉得人家跟自己过不去,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4)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无法自行摆脱,2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避免与他人接触,有回避行为,但仍能坚持上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2分。

总分7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并伴有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头部不适、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

与神经衰弱的诊断要点相符合,据此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

(6)与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

①该求助者虽然心情不好,但是没有出现全天大部分时间的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可以排除抑郁发作和抑郁神经症。

②该求助者虽然有焦虑情绪,但是有具体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以排除广泛焦虑。

③该求助者虽然有回避他人的行为,但是其内心感受来源于总想着同学以前的矛盾,而不是与处境不相符的担心和害怕,可以排除恐怖神经症。

④该求助者虽然有想摆脱但摆脱不了的内心冲突,但是这种冲突继发于当前的痛苦状态,痛苦不是由于这种冲突引发的,可以排除强迫性神经症。

4、对该案例应该选择EPQ、SCL-90、SDS、SAS四种测验进行检查。

5、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6、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的量化评定:

(1)病程:

一年以上,评分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脱,评分2分。

(3)社会功能:

学习效率显著地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分2分。

总分为7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

7、该案例的咨询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认为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的错误认知。

②缓解情绪症状。

③改变社会交往状况。

(2)远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8、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的评价如下: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拟定的咨询目标,从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都是可行的。

(4)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案例二:

求助者,女性,31岁,汉族,大学文化,国家机关公务员,未婚。

求助者自述:

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男孩子就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

上高中时,暗恋年轻的男语文老师,见到该老师,尤其紧张,害怕与该老师的眼神接触,后来语文成绩也下降了许多。

上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地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紧张、害怕而不敢交往。

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害怕,很少参加单位集体活动。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我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是弄得别人很尴尬。

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很少与人交往,下班后就是自己在家中看书、看电视。

吃不好,睡不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

自己也对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害怕见咨询师,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就诊。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

但父母要求较严格,除了对学习要求很严,还很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偶尔有男同学打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

上小学前有个夏天,父母带她回老家,一次在与堂哥、堂弟的玩耍中,堂弟要求看看她与男孩子有什么不同,她不知为什么就同意了,结果她让堂哥、堂弟看了自己的下身,自己也看了他们的外生殖器,甚至还好奇地互相摸了摸。

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地打了她的屁股。

这件事后来她就忘了。

初中有一次上生理卫生课,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很坏。

从此经常想此事,害怕别人知道。

工作后,上述症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连同性都害怕了。

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经常出差错,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

本意上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小时候那件事,所以就特别害怕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咨询师还需要了解哪些资料?

4、对该案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和依据是什么?

5、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6、可以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7、结合该案例,请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8、结合该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答案:

1、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整理如下:

(1)精神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控能力差,易激惹,焦虑,恐怖。

(2)生理状态:

睡眠不好,食欲下降。

(3)社会功能状态:

工作中经常出差错,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困难,恋爱失败。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恐怖

(2)焦虑

(3)易激惹

(4)回避行为

(5)注意力不集中

(6)记忆力减退

(7)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3、咨询师还需了解的资料如下:

(1)家族史

(2)疾病史

(3)既往心理咨询史

(4)心理测验情况

(5)家庭成员的关系

(6)娱乐活动情况

(7)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4、对该案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

社交恐怖症

依据如下:

(1)恐怖的症状

(2)内心冲突变形

(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地求医,按照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4)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有回避行为。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7)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5、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

女性,31岁面临婚姻问题和工作问题

(2)社会原因:

①童年受母亲训斥,中学上生理卫生课时,因回忆童年的经历而感到下流、羞耻。

②人际交往少,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③家庭教养严厉。

④文化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心理原因:

①错误观念:

认为童年期的经历是下流、无耻的;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

②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的评价:

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

③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④性格内向。

6、拟定的咨询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认为童年经历是下流、无耻的及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的错误观念。

②改变求助者认为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的错误的评价。

③缓解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的行为,增加人际交往的次数。

(2)远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7、对拟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的评价: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拟定的咨询目标,从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都是可行的。

(4)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错误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8、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和评估方法如下:

(1)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

①在一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②在咨询结束前评估。

③咨询结束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2)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

①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进行评估。

②根据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

③根据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

④根据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

⑤根据咨询师对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

案例三:

求助者,男性,30岁,汉族,大学学历,公务员,未婚。

求助者自述: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

前两年学习、生活如常,在大三时开始反复洗手,有时甚至连续洗十几遍,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

学生宿舍在15层,有一个阳台,每当走到阳台时,就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感到焦虑、害怕,为此尽量避免去阳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内心非常痛苦。

来到心理门诊,迫切地希望能够消除这些问题,改善交往的状况。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从小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

父母是小学教师,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要求他做一个懂事、规矩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得最好。

慢慢地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求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都要重新去做,直到做好为止。

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只是一心学习。

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偶然一次考试不好,就非常难过,觉得对不起父母。

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疾病。

少年时曾经有一次因为没有洗手就拿东西吃,被母亲严厉地训斥。

母亲告诫他手上有成千上万的病菌,不洗手就会得病,最后在母亲的监督下,把手洗干净,才让吃东西。

从那以后,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认为若不卫生就会染病。

求助者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寝室的一位同学突然查出患了肝炎,因为这件事就联想起母亲的话,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会被传染。

自此以后就开始反复洗手,有时要连续洗十几遍。

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了。

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即使这样,成绩仍然不错,顺利地毕业。

毕业后到一家大型私营公司任职,由于表现很好,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已一年。

近一年来,除前述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事情没有做好而反复检查等现象,因怕别人知道而尽量地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内心非常苦恼。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

2、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4、对该案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和依据是什么?

5、请对该案例进行病因分析。

6、请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

7、结合该案例,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8、结合该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是什么?

答案:

1、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整理如下:

(1)童年生活经历:

吃东西未洗手遭到母亲训斥,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疾病,父母感情融洽,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

(2)青少年期情况:

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大学时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学习,就业很顺利。

2、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

(1)精神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急躁,爱发脾气,优柔寡断,孤僻,追求完美。

(2)生理状态:

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态:

工作中经常出差错,社会交往很少,困难。

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强迫意向,回避行为,焦虑,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优柔寡断。

4、对该案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

强迫性神经症。

依据如下:

(1)强迫症状

(2)内心冲突变形

(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地求医,按照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4)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5、该案例的病因分析:

(1)生理原因:

女性,23岁。

(2)社会原因:

①童年因未洗手受母亲训斥

②家庭教养严厉

③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

④自幼卫生习惯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心理原因:

①错误观念:

因童年和青年期的经历而形成了不干净就会染上疾病的观念。

②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的评价:

害怕被传染上肝炎,性格内向,凡事追求完美。

6、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

(1)病程:

1年以上,评为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

(3)社会功能:

工作效率显著地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

总分为7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

7、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的原则如下:

(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2)正确地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

求助者希望能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地与人交往,这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的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8、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

认知疗法。

(1)引导求助者作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问题,增加自觉性与活力,从而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为排除障碍创造条件。

(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

认知疗法的原理如下:

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也不同。

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进一步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案例四:

求助者,男性,21岁,汉族,高校四年级学生。

主诉:

觉得生活没意义,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失眠,烦躁近三年。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非常注重学习成绩,总是不断地追求第一。

从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

中小学阶段非常顺利,学习成绩优异。

读大学后由于成绩下降很自卑,认为自己成绩差,一切都完了,别人看不起自己。

一直打不起精神,总想大哭一场。

不能正常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极度地痛苦,觉得活着没有一点价值,感到自己的生物钟错乱。

平素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学习很勤奋,但学习成绩一般,家长、邻里认为其不活泼,但很听话。

几次去校医院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考虑其可能有“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建议看心理门诊。

自己也认为有心理问题而主动地前来求助。

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心理测验的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

抑郁为4分,焦虑为3.8分,人际关系为2.6分,躯体症状为2.8分。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

标准分为73分。

(3)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

标准分为65分。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和依据是什么?

3、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4、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5、对该求助者还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6、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7、怎样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

8、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答案: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失眠等。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抑郁性神经症

依据如下: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地求医的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3年,内心冲突变形,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有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痛苦程度及病程上的得分为7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病程两年以上,根据这些症状初步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4)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3、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

(1)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近三年时间,且伴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的伴发症状,且非无名焦虑,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1)生理原因:

未见明显的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

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严格,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

②有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

③求助者人际关系不良,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

④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①存在错误的认知:

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就认为自己一切都完了,别人都看不起自己。

②在情绪方面的因素,受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己解决。

③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

④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如下:

(1)MMPI测验,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

(2)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该求助者的人格特征。

6、还应收集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婚恋情况。

(2)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4)对未来的希望。

(5)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6)生活状况

(7)社会交往情况

(8)娱乐活动

(9)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7、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应该注意:

(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手疑点,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来深入了解相关的资料。

8、通过如下程序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目内容逐一地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形式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修改。

 

案例五:

求助者,女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主诉:

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伴睡眠障碍四个月。

求助者自述:

我是一名高中生,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

我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在班地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说只要发挥正常,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我家邻居都知道我学习不错,都以我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即使考试名列前茅,我也认为是别人没发挥好,担心自己是否真正学好了。

最苦恼的、最着急的是现在不能集中精力上课,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

别人都能集中精力上课,而我却不能,这样下去,成绩就会很快地滑落下去,将来也许连普通大学都考不上了。

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受。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母亲陪伴而来,很紧张,一直低着头,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

求助者自幼就观察到奶奶总和母亲吵架,二叔家比自己家有钱,认为奶奶嫌自家里穷而偏向二叔家。

父母亲都是高中毕业,没什么本事,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下岗在家,因为没钱送礼,再就业的机会被别人抢去了,家里确实挺困难的。

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今后一定要争气,将来必须上大学。

求助者很懂事、很要强,常说一定要考上大学,学金融专业,将来多挣钱孝敬父母。

最近发现她回家后,脾气特别大,有时还偷偷地哭。

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学习很用功,因此学习成绩特别好。

历年体检正常。

心理测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