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117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docx

教育学教育学题库

《现代教育学新论》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2、六经3、学记

二、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8.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  )  

A.扩大教育规模,赶上发达国家 ;           B.提高民族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C.普及基础教育;                          D.延缓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9.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制约;二是(  )  

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                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D.教育与人口发展相互制约

10.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性;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学;  B.教育经济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1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意识形态 

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下列哪个社会教育的特点。

(  )  

A.原始;  B.古代;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4、教育是(  ) 

A.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社会现象 

C.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                    D.人类与其它高等动物特有的现象 

15、在( )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分离 

A.古代;   B.原始;   C.近代;   D.现代 

1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原始教育;   D.现代教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20、(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1、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22、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23、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 ) 

A.关健作用;    B.桥梁作用 ;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三、辨析题

1、“一两的遗传胜过于一吨的教育”。

2、西方教育史上的教育科学化历程就是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

四、简答题

1、教育的起源?

2、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构成要素。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3、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六、案例分析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试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对这种看法进行分析。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的概念:

广义上,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狭义上,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2、六经:

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3、学记:

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

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二、选择题 

1、C;2、B; 3、C;4、A;5、C;6、B;7、B;8、C;9、B;10;D;11、C;12、B;13、C;14、A;15、C;16、C;17、A;18、B;19、C;20、D;21、B;22、D;23、B;24、D; 

三、辨析题   

1、答:

此论断是错误的。

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忽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因而是错误的。

遗传素质指的是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如机体的特点、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首先,它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规定了人的潜能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

其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

但是,遗传素质只是经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2、答:

此论述具有片面性。

教学科学化过程是随着自然科学的逐步发展所提出的。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兴起,人们开始进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去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尝试。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学家特别是带有唯科学主义倾向的教育学家,一直试图严格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与典范来进行教育研究,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构建“科学”的教育学,即实证——实验教育学,并以之取代超经验的思辨哲学的教育学。

 

而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是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相互结合、渗透形成的。

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学心理学化”,之后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所以我认为,这两个过程虽然有交叉,但应该是互相独立的。

四、简答题  

1、答:

(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

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

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

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

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

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给予肯定的:

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答: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3、答:

(1)阶级性;

(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五、论述题

1、答:

一般认为,教育活动必然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要素。

(1)教育者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有意图地向他人施教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在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中,常常认为教育者就是教师。

一般谈论的教育者指的是教师,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者以自身的活动来唤醒、激发、影响、导引受教育者,促进他们心灵的发展和变化。

 

(2)受教育者 在广义的教育中,凡是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而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主要指学生。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处于第一位的,若没有受教育者的存在,教育者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对象和客体。

在广义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泛指学校、家庭、社会等一切对受教育者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在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是指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行为、习惯的总和。

 (4)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媒介。

包括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途径和教育技术等。

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

2、答:

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

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

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

4)体现新人文精神:

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

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3、答:

(要点)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教育学》。

六、案例分析题 

答:

答案要点

(1)华生所持的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过分的夸大了环境对教育的作用。

(2)不足:

忽视了遗传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3)合理的观点:

环境、遗传及教育者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成长。

第二章 教育目的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目的 2.要素主义3. 人的全面发展

二、选择题

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3、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4、美育即(     )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5、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      )

    A.1911年       B.1912年        C.1957年      D.1958年 

6、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是____ 提出的。

 

     A.卢梭         B.斯宾塞         C.杜威         D.赫尔巴特

7、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8、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

这种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9、斯宾塞认为,学生应该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等课程,这是(   )的活动做准备。

 

     A.为直接维持自己生存           B.为获得生活生活上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 

     C.为抚养子女                   D.为更好履行社会义务、维持正常社会关系 

10、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

 

A.评价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11、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12、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

事实、技能和(     )。

 

A.知识           B.能力          C.态度         D.素质 

13、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定位作用 

1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15、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方向

1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17、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素质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8、自然主义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主体思想(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泰戈尔          D.卢梭

19、下列哪位将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  )

A.赫尔巴特     B. 加涅C.乔姆斯基  D. 杜威

20、《理想国》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

A. 尼采    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利特

三、辨析题

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平均发展。

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四、简答题

1.教育目的有哪些主要作用或功能?

2. 教育目的有哪些取向?

3. 简述现代欧美教育哲学流派及其教育目的观。

五、论述题

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六.案例分析题

1957年2月,毛泽东总结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经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三个面向”,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

这里尽管未对教育方针作出高度概括,却是在教育方针认识上的飞跃。

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这从法律上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1990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了这一方针。

1995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将教育方针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至此,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已完成了法律程序,写进了教育的根本大法。

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

“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以上案例请对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第二章 教育目的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对立。

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美国,50年代成为主流,60年代末在美国失去统治的地位。

巴格莱(William Bagley,1874年-1946年)是要素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3.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二、选择题

1、A ;2、C ;3、D ;4、A ;5、B ;6、B ;7、A ;8、B 9、A ;10、B ;11、B ;

12、C ;13、A ;14、B ;15、A ;16、D ;17、C ;18、D ;19、D ;20、B 

三、辨析题

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平均发展。

(X )

人的平均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史两个不同概念,人的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

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合理的和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

 

1)人的全面发展广度和深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不同2)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3)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将全面发展4)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自由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

5)教育与生产劳动结是人的全面发展条件

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 X )艺术教育仅仅是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美育,即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基本任务包括: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及感受美、理解美、鉴别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艺术活动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是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四、简答题

1.教育目的有哪些主要作用或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具体表现:

(1)对教育的社会性质的定向功能;

(2)对人的培养的定向功能:

①预订发展方向;②纠正错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调控方式:

①确定价值;②通过标准;③通过目标。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1)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

(2)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2. 教育目的有哪些取向?

(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1)主要观点:

重视个人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

(2)代表人物:

(法)卢梭,(瑞士)裴斯泰洛齐等;(3)发展过程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1)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代表人物:

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等;(3)发展过程

(三)两种取向的相互作用

3. 简述现代欧美教育哲学流派及其教育目的观

(一)古希腊的教育目的观

(1)代表人物:

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2)代表观点:

原子说,全人说(3)代表著作:

《法律篇》,《理想国》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教育目的观

(1)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卢梭

(2)代表作品:

《大教学论》,《爱弥儿》

(3)主要观点:

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自然主义教育观。

(三)反映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教育目的观

(1)经验论:

①代表人物:

洛克②代表作品:

《教育漫话》③教育主张:

绅士教育

(2)唯理论:

①代表人物:

裴斯泰洛齐②教育主张:

通过教育完美的发展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授予人民谋生的本领等

(四)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观

(1)赫尔巴特生平

(2)历史地位:

第一位把心理学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